08.07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鄭板橋|蹊徑一新,卓然名家

金農說:“興化鄭進士板橋風流雅謔,極有書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筆,兼眾妙之長。”

楊守敬說:“板橋行楷,冬心分隸,皆不受前人束縛,自闢蹊徑。然為後學師範,或墮魔道。”

鄭板橋自己說:“蹊徑一新,卓然名家。”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鄭板橋|蹊徑一新,卓然名家

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以“詩書畫”三絕而聞名,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十九歲中康熙秀才,四十歲中雍正舉人,四十四歲中乾隆進士,五十歲官職七品。居官十年,未能實現抱負,寫“烏紗擲去不為官, 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 秋風江上作漁竿。” 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書法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寫下“難得糊塗”流傳至今。本文由紀伯倫鄺小姐:jibolunk撰寫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鄭板橋|蹊徑一新,卓然名家

鄭板橋生活於清代中期的中國農村,還可以接觸到真正的自然,體會大自然的美好,並將其美好的感受融入自己的詩歌和書畫之中。對文學或書畫藝術,鄭板橋強調的是蘊涵於其中的鮮活之氣,從容放達,追求自然活潑,氣韻生動。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鄭板橋|蹊徑一新,卓然名家

鄭板橋《墨竹》

1760年作

立軸 水墨紙本

款識:乾隆庚辰暮春,板橋鄭燮。鈐印:谷口(朱文)、鄭燮之印(白文)、歌吹古揚州(朱文)、橄欖軒(朱文)鑑藏印:曾在周薌耕家。

錄文:自笑書生翰墨荒,漫誇石瘦竹蘭芳。千花萬卉皆神品,還讓君家老復堂。

165.5×94cm

成交價:RMB 7,728,000

本幅板橋自題:自笑書生翰墨荒,漫誇石瘦竹蘭芳。千花萬卉皆神品,還讓君家老復堂。此“復堂”即板橋的同鄉好友,同為揚州八怪的李鱓(1686-1756)。李鱓出身興化望族,年齡較板橋為長,而且較早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二人訂交多年,晚年又得共研畫理,鄭板橋對這位同鄉兄長始終推崇有加。《板橋自敘》中就說,在乾隆初年的揚州,“索畫者必曰復堂,索詩文者必曰板橋”;且由於李鱓繪畫題材較為廣泛,板橋在寫給弟弟的家書中甚至坦言“李三墨妙,筆精墨妙。予為蘭竹,家數小小”。所言雖然未必屬實,但揄揚之心可見。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我們在二位花鳥畫大師這裡,看到的卻只是謙遜和推讓,前賢風誼,三百年後,真令我輩神往。

本文由紀伯倫鄺小姐:jibolunk撰寫

此幅作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此時距李鱓已去世將近五載,年近古稀鄭板橋依然吟詠著“還讓君家老復堂”的詩句。兩年後,又在相同題材的畫作中再次發出“惜復堂不在,不復有商量畫事之人也”的感喟(《鄭板橋集》),交誼之深,大有鍾期既逝,流水何聲之感。古今相較,真令後世攻訐詆譭之同行冤家汗顏。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鄭板橋|蹊徑一新,卓然名家

鄭板橋以善畫蘭竹著名於世,而其畫上題款常常獨具匠心,表達了畫家一時的心境或憤世嫉俗之情。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鄭板橋|蹊徑一新,卓然名家

鄭板橋《蘭竹芳馨》

立軸 水墨紙本

款識:誕敷大兄一笑並書為諸郎君勖之,七十年老人板橋鄭燮。鈐印:板橋(白文)、鄭燮之印(白文)鑑藏印:平齋過眼(白文)、觀廬主人珍藏(朱文)、謌曉古揚州(朱文)、同叔所藏(朱文)、灝文堂(白文)、韓鶴松藏書畫(朱文)、筆墨消閒(朱文)

錄文:蘭竹芳馨不等閒,同根並蒂好相攀。百年兄弟開懷抱,莫謂分居彼此山。本文由紀伯倫鄺小姐:jibolunk撰寫

188×51cm

成交價:RMB2,240,000

這幅《蘭石圖》筆法精勁,構圖新穎。於右側石上題詩,在鄭板橋的傳世作品中並不多見。而其題詩見於《板橋集》。則此畫可稱流傳有緒。

鄭板橋為後人所熟知,除了他特立獨行的品格,為官清廉的官聲之外,還因為他長於書畫,尤善畫蘭竹,而且一生專畫蘭竹。這並非因為鄭板橋不擅長其他題材,而是因為他認為蘭、竹所象徵的品格符合他心目中的儒家君子形象,畫蘭竹可以抒發自己清高的文人情懷。這一點從鄭板橋的題畫詩就可以看得出來。如那首著名的題畫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鄭板橋|蹊徑一新,卓然名家

鄭板橋 《翠竹臨風》

立軸 水墨絹本

款識:板橋鄭燮。鈐印:鄭燮之印(白文)、二十年前舊板橋(朱文)

錄文: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杆為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130×73cm

成交價RMB :2,800,000本文由紀伯倫鄺小姐:jibolunk撰寫

《翠竹臨風圖》是鄭板橋晚年的代表作品之一。畫面上數竿修竹,臨風搖曳,雖然沒有任何背景的襯托,卻現煙雲飄渺之致。遠處用淡墨畫出的幾竿竹枝勁拔秀潤,與濃墨寫出的幾株相互映襯,用筆老辣,生拙中兼有雄放之氣。畫面右下題詩曰: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落款為“板橋鄭燮”,鈐“鄭燮之印”和“二十年前舊板橋”印,正是其晚年書畫所常用。鄭燮畫竹的作品雖然傳世較多,但這幅作品是鄭燮傳世作品之中的精品,品相十分完好,其價值自然不言而喻。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鄭板橋|蹊徑一新,卓然名家

鄭板橋善於學習經典,從經典中汲取融會符合自己審美理想的美的元素。他強調努力學習前人,從前代經典藝術家的作品之中汲取營養,並在此基礎上創新而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學習前人,在師法其意,而不在跡象之間。因此,鄭板橋的藝術成就是建立在深厚的傳統基礎之上,他表面上奇異怪特的書法實際上是從前代經典而來而加以變化。他的楷書和行書主要學習歐陽詢,卻去掉了歐書的孤峭險勁,而代之以平和流暢,溫潤妍美。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鄭板橋|蹊徑一新,卓然名家

鄭板橋《手書五經》冊本文由紀伯倫鄺小姐:jibolunk撰寫

鈐印:私心有所不盡鄙陋、谷口、遊好在六經、古狂、鷓鴣、所南翁後、鄭大、濰夷長、思貽父母令名、俗吏、老畫師、橄欖軒、直心道場、江水秋月、六分半書、何力之有焉收藏印:康生、王懋宣、張道彭、苣林審定

29.5×18.5cm

成交價RMB :5,500,000

他將行草書法的運筆與繪畫充分結合起來,用於表現竹葉的生動變化和蘭葉的變幻多姿,多不亂,少不疏,筆情縱逸,隨意揮灑,脫盡時習,秀勁絕倫,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受到當時和後人的稱讚。而他的書法則以歐陽詢為基礎,兼容黃庭堅和《瘞鶴銘》,點畫舒放,欹側多姿,變化無端。

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總結鄭板橋的藝術成就時說:板橋道人鄭燮••••••詩詞書畫皆曠世獨立,自成一家,其視古人亦罕所心服,惟徐青藤筆墨真趣橫溢,不得不俛首耳。道人蘭竹之妙,張瓜田(庚)論之已詳。其隨意所寫花卉雜品,天資奇縱,亦非凡手所能到,正與青藤相似。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極瘦硬之致,亦間以畫法行之,故心餘太史詩有云“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橋寫蘭如作字,秀葉疏花見姿致。”又一絕雲:“未識頑仙鄭板橋,其人非佛亦非妖。晚摹《瘞鶴》兼山谷,別闢臨池路一條。”可謂抉其髓矣。

本文由紀伯倫鄺小姐:jibolunk撰寫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鄭板橋|蹊徑一新,卓然名家

這一年,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公司不僅保持了傳統板塊中的優勢地位,同時在拍賣門類方面也勇於創新和嘗試。得力於廣大藏家和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實現了穩中求勝,眾多活躍的資深藏家直接參與競拍,保證了成交率,同時也出現了不小的驚喜。不少主題與特色專場競爭激烈,成交遠超預期,新買家積極參與極大地提升了市場的信心,促成了更多的中檔價位作品的成交。特別是古代書畫作為紀伯倫的優勢項目,許多重要稀缺的作品大都是領域中最資深的藏家直接參與。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大量新鮮血液注入,不斷為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和活力。

2018年,是紀伯倫國際成立的第九個年頭,佈局未來,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進步的藝術品拍賣業,紀伯倫始終堅持誠信、專業的經營理念,並且不斷尋求正規化、企業化的發展方向,力圖把紀伯倫國際拍賣行打造成國際藝術品交易的一流平臺。

紀伯倫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9年12月26日在英國正式成立,並宣佈將與法國知名藝術品拍賣公司布利索諾拍賣行聯合於3月21日在倫敦舉辦首場中國藝術品秋季拍賣會。2014年進入亞洲市場,在香港設立分部,成立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2015年舉行紀伯倫春季大型拍賣會,當時大陸委託深圳嘉利拍賣行徵集藏,2018年在中國大陸拿到拍賣牌照,成立紀伯倫拍賣集團深圳分公司,全面整合亞洲市場。

2018年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進軍亞洲香港的第四個年頭,經過各屆拍賣會的成功舉辦,既表明紀伯倫國際拍賣行已躋身並穩居香港拍賣市場陣營,也將推動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發展再上一個大臺階。2018年紀伯倫在大陸拿到拍賣牌照,成立紀伯倫拍賣集團深圳分公司,也將是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一個新的里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