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疫情之下如何看待商贩高价卖口罩?

用户264439837313


疫情之下商贩高价买口罩必须严厉打击。我的观点去下:

第一,严厉打击

建议只要是超过平常售价的25%,统统列入打击范围,借用山东省委书记一句话:发国难财的,我们把他的罚倾家荡产。

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二,建立查核和举报的便捷机制。比如12315热线,现场售价的视频,小票,核实后痛打不良商贩。

第三,监管好口罩上游生产供货商,确保上游价格稳定正常。

以上,是我对疫情之下商贩高价售卖口罩的看法。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有效的建议和看法, 一起制止不良商场不良行为!





姐的世界观


今天去去药店买东西,也和一些药店工作人员聊了聊。有一部分人很委屈,说自己半夜寒风凛凛去进高价货,结果店里卖的贵一点,就被喷发国难财。我个人觉得,公道自在人心,执法部门也不会说单凭这个口罩“贵”就处罚的(目前我们这还没执行限价)。如果一个口罩七十八进的卖八十五,那就是良心商家;如果一个口罩五块八进的卖八十,那么就有可能签个笔录翻账本了。

据悉,已经有部分地区价格执法同志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对哄抬物价的商家进行立案调查。价格执法常用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也就是常说的价格欺诈,但不代表其他条款是睡美人条款。希望经营者以大局为重,切莫以身试法。

在重大疾病等特殊时期,价格主管部门可以执行价格紧急干预措施,届时拒不执行调控命令的商家,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论处。

所以,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这种偏门财的行为,无异于杀鸡取暖



巢湖小影视


只要不是过高可以接受,比如说市场价1元卖到2元到3元可以接受。如果卖5元左右就不能接授。卖几十个没事,卖得多就是发国难财了,回家应该管控才行。


Wukunquan


1.口罩受疫情影响价格水涨船高,一天比一天贵,生产供不上需求,价格翻个两三倍正常,如果高出10几20几倍就有点发国难财嫌疑了。

2.口罩在疫情下是高消耗品,一天至少两-3个,特殊人员需要4-5个,而企事业能给员工提供的有限,需要员工自行购买,无疑增加了经济负担和时间精力,价格高自然购买途径不多,要么高价要么时间上消耗,比如社区申请购买口罩,又增加了感染几率,商家高价卖给个人确实不利于复工和人们生活

3.当下政府应该出面干预,让生产厂家加大生产力度,统筹规划供应,企事业单位统一申请,派专门人员负责采购分发,保证先复工的人员口罩得到保证,居家市民口罩限量供应,同时物业居委会做好居民采购和出行服务和监督。这样,一般商家拿不到口罩,不会高价出售,二,稳定口罩价格,真正恢复口罩的正常价格和体现应有价值,稳定居民情绪和生活。


芮楠


不知道你指的高价价位是有多高呢。目前口罩基本上都还是属于国家管控,根据成都的口罩价格来举个例子吧。红旗超市每天不定时限量供应,每个口罩的价格是2.9元,这里面应该的利润应该只有配送跟人工费用,甚至没有这些费用(这个给红旗点个赞,成都的朋友就知道为什么了)。假如我们按照2.9元的成本价来计算,相对以前来说是贵太多了,但是非常时期这个价格还是可以理解的。我一位朋友有这方面的资源,他给我交底自己去拿都要3.5元一个,而且限量,需要申报公司同意后才有。假如他拿了1000个口罩在手里,成本价在3500元,那么他以4元一个转手出去我认为都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难免有抬杠选手出来bb,甚至举报也有可能,所以我这位朋友选择不做。那么你说的高价是多高呢,政府供应2.9元,私人限量4元,他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他本身也没有伟大到无私去淘神费力的帮你买,如果有的话也是会选择捐给重灾区的同胞们。

那么问题来了,有网友卖10元一个,我个人认为是真的贵,但还是默默的举报了,这属于什么行为,发国难财,我这个时候不举报你什么时候才能为提高国民素质,为提高民族荣誉感做贡献。

我个人的建议是价格适当不要太过分都可以接受,至于你说的商贩高价是怎么个高法就看你自己个人如何定义吧。


少走弯路新媒体


在国家及各省市法律法规定义的框架下,合理合法地高价售卖口罩是情有可原的。举个例子:如果法律规定进销差价比不能超过20%,商贩进价是4元/只,那么销售时按5元/只出售即是合法合理的,而如果超过了5元/只、卖到6元/只,则可能会是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将面临市场监管部门的查处及处罚。

作为商家,处于特别时期更应该遵纪守法,在赚取合理利润的同时为疫情防控做出相应的贡献。


SmileBen


一、政府是否规定过,口罩多少钱一个?

答 没有。口罩实行市场调节价,而非适用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六规定,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除依照本法第十八条规定适用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外,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依照本法自主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八条规定,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包括:(一)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二)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三)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四)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五)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

二、口罩是否我想卖,想卖就能卖多贵?

答 不能。

经营者如果高价销售口罩,可能遭受行政违法处罚,甚至构成刑事犯罪。

1

行政责任

根据此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批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违法典型案件,涉及口罩价格的行政处罚主要原因是经营者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1)如何认定是否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呢?因疫情之下,经营者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情形短期内暴增,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口罩等防疫用品以及与群众日常生活相关的粮油肉蛋菜奶等基本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秩序稳定,强化和规范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0年2月1日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国市监竞争﹝2020﹞2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第五条进一步明确界定了《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第(三)项所规定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即:(一)在销售防疫用品过程中,强制搭售其他商品,变相提高防疫用品价格的;(二)未提高防疫用品或者民生商品价格,但大幅度提高配送费用或者收取其他费用的;(三)经营者销售同品种商品,超过1月19日前(含当日,下同)最后一次实际交易的进销差价率的;(四)疫情发生前未实际销售,或者1月19日前实际交易情况无法查证的,经营者在购进成本基础上大幅提高价格对外销售,经市场监管部门告诫,仍不立即改正的。然而对于上述第(四)项中“大幅度提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并未提供明确的量化区间,而是规定由市场监管部门综合考虑经营者的实际经营状况、主观恶性和违法行为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在案件查办过程中结合实际具体认定。

2

刑事责任

根据《指导意见》第九条的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发现经营者哄抬价格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即如果经营者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认定为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从而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非法经营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020年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法发〔2020〕7号)》第二条第(四)款规定,依法严惩哄抬物价犯罪。在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国家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囤积居奇,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消毒液等防护用品、药品或者其他涉及民生的物品价格,牟取暴利,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该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疫情期间对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款的具体适用情形之一。


律师李小毛江西


这种商贩真是没有良心,故意抬高物价,发国难财,希望有关部门对这种行为严惩。他们心中只有经济利益,没有人民的健康,他和抗战在前线的医疗工作者们相比,太渺小了,做生意要讲诚信,挣这种昧良心的钱,实在是道德败坏,可耻!


天翼968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国难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口罩都很紧缺,特别是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很多不法商家、个人“囤积居奇”,高价售卖口罩,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容易影响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引起社会恐慌。国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非法倒卖口罩,各地方市场监督执法部门也加大了巡查,检查力度,但仍有一部分害群之马,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支持并参与这种危害党和国家、危害社会的人,发现一起举报一起。


再者大家也要学会辨别违法行为,一是是否明显高于市场价格,N95正常价格差不多5元一个,普通口罩零售也就0.5元;二是该型号口罩有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三是是否按规定明码标价;四是商家是否能够提供该型号口罩有效进货凭证证明其进货价格(当然这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关注的事)。


最后还要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在正规口罩销售点购买口罩,如药店,防止购买自己无法辨认的假冒伪劣口罩,这里也再次呼吁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监督,发现哄抬物价、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立即通过12315热线或平台举报。


驿路石水


痛恨这种发国难财的人,良心何在,天理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