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2月4日,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中学,跟疫情之下全国各地的学校一样,开始网上授课。


25天之后,该校初三女生李某,在家吞下大量精神病药物,意图自杀。


在这个14岁女孩的心中,生死天平的倾斜,仅仅需要一部手机的重量。


她是家中的老二,3个月后将迎来中考。姐姐读高一,弟弟六年级马上升学。


三个人都要上网课,可全家却只有一部智能手机。还是父亲李汉党东挪西凑,临时托邻居买的。


在我的农村老家,有句民谚:大的疼,小的娇,中间夹个受气包。


如果你跟我一样,见过三胎家庭的成长,一定也有体会。


自杀的李某,没有大姐的地位,又得让着幺儿的弟弟。老师问她为啥不上课、不提交作业,直播群里怎么找不到人?


一个十四岁少女的自尊,就这样被一句再正常不过的询问,彻底击溃了。


命运没有给她留下,足够一个青春期少女维持起码自尊的选择。


母亲是一名常年服药的精神病患者,早已丧失劳动能力;父亲左脚跛行,种不了地,只得每天挪去镇上干修鞋补鞋的生计。


在农村,这是一对典型的搭伙过日子组合:残障夫妻


中国人的婚姻观里,有两条根深蒂固的认知:门当户对和养儿防老


如果一名残障人士,没有顺利找到另一半,那么在父母百年之后,很难指望兄弟姐妹给予自己妥帖的照顾。


所以他们不仅要结婚,还要生孩子。熬过20年,只要孩子健康长大,自己的晚年就有了保障。


可也正是这一点,让一个又一个李汉党这样的穷人,遭受了无尽的羞辱。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这,就是许多人施加给穷人的第一项原罪:


穷就不配,更不该生孩子。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我时常想,这场从天而降的疫情,就如一只冰冷而粗糙的大手,撕开了这个时代的体面。让那些原本被农历春节熨帖的人间棱角,忽然间又狰狞起来。


比如李汉党,又比如把女儿放在副驾驶开了5年出租的单亲妈妈李少云。很多人或许忘了,她也生活在封城之下的武汉。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巧合的是,李少云也有三个孩子。


31岁时,维持十年的第一段婚姻宣告结束,两个女儿都归了父亲,李少云开始过上独自漂泊的生活。


“最爱我的爸爸打电话让我回家过春节,却遭到妈妈的反对。她觉得,从嫁出去的那天开始,我就不再是李家人,没有资格回家。我不想为难爸爸,就再也不回家过春节了。”


7年之后,38岁的李少云经人撮合,与一个离异的男人,开启了第二段婚姻。


同李汉党夫妻一样,这是中国另一种典型的搭伙过日子组合:二婚夫妻


第二年,李少云生下了第三个女儿。丈夫要把女儿送人,语气轻巧得好像送出一个物件一样。


李少云心凉了。


离婚后,她给女儿起名依依。“从此,世上只有我和依依两人相依为命。”


2015年的春天,李少云和依依终于安家了。


家住鄂A·XT888,她的出租车车牌号。


一天24小时,李少云有20小时都在车上。


早上7点起床,把依依在8点40之前送到幼儿园。下午不管载人到哪里,4点半必须返回去接依依。


然后一直开到凌晨四五点,一天吃一顿饭,不敢轻易喝水,怕找不到地方上厕所。


李少云开夜班时,依依就坐在副驾驶。


她在出租车里长大,副驾驶就是她的床,从婴儿期伸直脚睡着,到现在弯着腿才能躺下。


带着孩子出车,李少云不是不知道危险,只是如她自己所说:


“这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对我和依依来说,向来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不算最坏的选择。”


依依还在吃奶的时候,有一次李少云发烧到39度,边开车边打摆子。可她还是坚持到了凌晨3点,因为多坚持一会儿就可能多挣一桶奶粉。


她39岁生下依依,已经没有奶水了。


李少云曾带着依依,走过武汉长江大桥。


站在桥上,她对依依说:我们跳吧。

依依说:不要嘛!

她接着说:那妈妈跳。

依依又说:妈妈不跳。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2020年1月6日,疫情还只是一朵游荡在武汉上空的疑云。李少云那天出车,跟一个司机发生口角,随后被车主用铁棍打倒在地。


伤势还未痊愈,第二个噩耗便已降临:武汉封城。


她只有小学文化,除了开出租不会别的。不出车就没收入,可租金和管理费却要照交。


“原本我的生活就不堪一击,这次疫情让我和孩子的状况更加窘迫。”


人间疾苦这四个字说起来轻飘飘,苦难的故事,人们看过了也就过了。可对于故事中的主角们,或许已经过不了当下的长夜。


过去的这一个多月,我时常想起湖北籍育儿嫂范雨素的那句自白: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仍要承受命运之外的冷嘲热讽。


2018年10月,李少云载过两个男人,其中一个穿着立领短风衣,抽着100元一盒的黄鹤楼。


男人上车后,盯了依依很久。


“丫头,你不能坐前面的,你知道吗?”


李少云说自己开车还好,依依没有往心里去。


“叫你坐好,你听见没有?我是‘派出所’的,我把你抓走。”


依依吓哭了。等红灯的时候,李少云好不容易哄好了孩子,但男人不依不饶。


“我孙子也差不多大,但绝对不会让他坐副驾驶,要坐也是有人抱着。”


李少云试着缓解氛围,“伯伯是骗你的,他那么年轻怎么可能有孙子。”


“我骗你是王八。”


男人忽然激动起来,当场拿出手机打视频回家,露出一套精装修的商品房。


在后续的“训话”里,李少云得知他有两个孩子,给他们都配上了一车一房,也真有孙子,还是4个。


他原本是个建筑工,后来自己承包项目,赶上大拆大建的好时候,赚了不少钱。


他信奉这是一个努力就必定有出路的时代,“只要你勤快,不投机倒把,到处都是钱。”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我见过很多这种优越感爆棚的人,他们不懂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只局限在自己的人生经验里,大义凛然地给穷人扣上第二项原罪:


你穷你活该,谁叫你不努力?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在我出生的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吹到老家的山沟。


我的父辈、祖父辈那代人,他们习惯了把自己的一生,像种一棵树那样种在那片黄土里。


为了并不确切的光宗耀祖或者养儿防老的期待,千方百计多生几个孩子;为了养活孩子,再拼了老命朝黄土里越刨越深。


直到大限降临,他们把自己也埋进那片黄土。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2018年国庆,拍摄于老家废墟

我的邻居,是我的宗亲本家,我喊他二叔。


二叔的大女儿,与我同龄。两年后,又生了第二胎,还是个女儿。


再然后,他和二婶在一个夜晚悄悄出了村,躲到邻县的林场里。


如你所想,他在躲超生。


可第三胎还是个女儿,夫妻俩把孩子留在当地,送给了一户农家。


回村后没几年,顶着被罚款的后果,又生了第四胎。


还是女儿。


再也无处可逃的夫妻俩,只得认了命。


三个女儿在一个屋檐下长大,命运却截然不同。


老大念书进学,老小备受宠爱。只有夹在中间的老二,初中没念完就辍了学。家里给她找了个师傅,学了门裁缝的手艺,十几岁的年纪就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前几年,老俩口开家族会议,跟三个女儿商量,必须留一个在家里。


在我的老家,女儿留家里,意思是说这个女儿不出嫁,只招上门女婿,生了孩子也得跟妈妈姓。


三人都低头不语,僵持了一个晚上,最后还是老二松了口,说她留下。


为什么非要招上门女婿?


原因很简单,一对没文化的农村老夫妻,拉扯三个孩子长大,可想而知谈不上有积蓄。农民没有退休工资拿,老了还得家里有人养。


我曾经把这个故事,讲给一位省城的朋友听。他说:


“穷是一种病,会传染的。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他是城二代,读书很用功,考上了省内最好的大学;毕业后工作勤恳,没几年就晋升了部门主管。


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他能有今天,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却忽略了:


他上学时,父母给他报最好的辅导班,买最好的学区房;他晋升主管的那份工作,是父亲托关系介绍进去的。


这些,李汉党再努力也做不到,李少云再努力也做不到,我的二叔二婶,再努力也做不到。


他们的那9个孩子,拼尽一生所能抵达的终点,或许不过是我这位朋友的起点。


为什么穷人更容易陷进“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循环?


这原本不应成为一个公共讨论话题。


每一个物种,先天写在基因里的诉求,就是让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


人类更甚,不分贫富。


正如媒体人孙旭阳所说:动物不需要为父母养老,也不会在青壮年时为老景恐慌,但人类会。特别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


要知道,贫穷限制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消费能力,还会限制一个人的智识、思维和想象力。


我没有办法对我那小学都没念完的二叔和文盲的二婶说:


生三个,资源均摊后可能一个都培养不好;不如就生一个,好好培养,只要出人头地了以后世代都不会受穷。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全部的资源也不过是填饱肚子;再生两个,只是添两双筷子而已。


至于教育、眼界、人脉等等所谓其他资源,0除以任何数,结果都是0。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最后,我想跟大家,普及一个概念:受害者有罪论


有一天,一只山羊在山下喝水,一匹狼从山上冲下来扑倒了山羊。在咬断喉咙之前,山羊问狼:


“为什么你要吃我?”


狼回答:“谁叫你在我眼前晃悠的,活该了吧?”


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怎么回事,狼的话传到了山羊群里。


从此,每当有山羊被狼掳走,总会有羊在传着同样的话:“谁叫它在狼眼前晃悠的,活该了吧?”


我和王耳朵是同行,“不打不相识”之前,曾在杂志社做过3年的记者。


东奔西顾的年月里,我见过不少像李汉党、李少云这样,被贫困夺去尊严和选择的家庭。


据新华社报道,在全国推行网上授课的今天,西部某县一名干部说:


经排查,仅他们县因无智能手机、无电脑、无网络等原因无法上网课的学生,就有2000多名。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有一户世代生活在草原的牧民,为了让女儿顺利上网课,不得不收拾蒙古包全家迁徙找网;


在湖北宜昌,一位爷爷拿着手机循信号找遍大山,给孙女搭了一间网课帐篷;


在河南洛宁县,一位高三女生为跟上网课进度,每天都到村委大院蹭网……


我想说的是,如果把贫穷看成一种原罪,那么这样一个巨大的群体集体受罪,或许正说明这场审判本身就不合理。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新西兰漫画家Toby Morris,画过一组漫画《盘子上》,曾风靡全球。


出生富裕家庭的理查,一路接受精英教育,在父亲老友的提携和自己的奋斗下,工作5年就成了业界红人。


在一场为他举办的庆功宴上,出生贫寒家庭,同样努力却依然只能当服务员的宝拉,端着盘子为宴会送餐。


很多人围着理查追问:“尊敬的理查先生,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镁光灯下,西装革履的理查,从宝拉端着的盘子里拿起一块食物,侃侃而谈:


“少抱怨,多做事。我能有今天,从来没有任何人的施舍,也从来没有人端着盘子往我面前送过东西,全凭我自己的努力。”


1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扎心


我们总是容易跟理查一样,对世事选择性偏见,只看得到自己预先想看的。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写道:


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要切记,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拥有的条件。


疫情的乌云终将散去,当我们脱下口罩,迎着春风扬起脸,再次走到大街上、田野间,看见拾荒的老人、打扮土气的孩童时,请记得:


不要再把TA们,当做你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不要坐在父母给你买的轿车里,指着那对骑电瓶车的母子放肆大笑。


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因为文明,就源于每个人都懂得时刻警惕自己的优越感。4岁初三女生选择自杀之后:是时候停止羞辱贫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