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明明糧食夠吃了,為何農村還有人“囤糧”?

小溫豫生活


講一下個人所見:我小的時候家裡姊妹4人,吃喝花銷比較大。老爸每年糧食收割的時候都會曬的蹦蹦幹,然後在自己家院子裡面挖一個大坑,套上幾層塑料油紙袋。把小麥倒到裡面用土埋起來。當時自己還小不懂事隨口問了句為啥每年都要埋糧食呢爸爸?我老爸對我說你沒有過過荒年不知道這糧食的珍貴。當時也不知道他說的是啥。長大了博覽群書才體會當時老爸啊的感受,當年的饑荒坑苦了種地的農民!也造就了一代人。現在的年輕人又有幾個知道當時的崢嶸歲月,希望當代人銘記歷史珍惜糧食。正如小學課文上的那一課,”千人糕“每一塊糕點的背後都是千千萬萬的努力才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莞漂老記


明明糧食夠吃了,為何農村還有人“囤糧”?

我們家有一個大瓷缸,差不多能夠裝一立方米的東西,這個大缸裡總是會有著一半的稻穀。通常是缸底墊上一層稻草然後鋪上塑料薄膜,再在薄膜上放稻穀,放完稻穀後再在上面蓋上稻草和塑料薄膜,最後蓋上蓋子。這樣稻穀很難潮溼,老鼠等也不容易爬進缸裡吃到稻穀。

據我的爺爺講這一口大瓷缸有了六十多年的歷史,在我爺爺小時候就有。剛開始時用來蓄水的,後來再經歷過那一場劫難後,這口大缸就成為家裡儲糧食的工具。在我們這邊似乎又不少的農村家庭都存在著儲存糧食的習慣,其中以老年人居多,我認為這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老農民的經歷

和年輕農民相比,老農民所經歷缺糧食的時間更多而且更有體會,所以他們深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爺爺他們所經歷的那個年代,吃得是“觀音土”(一種土加面糠所做成的食物,吃了不消化拉不出來),有時候還就著樹葉子煮湯喝,現在年老後留下一身毛病。

現在的老農民除了有儲存糧食的習慣外,在吃飯的時候也是十分珍饈每一粒米。我爺爺每回吃飯時,如果有米粒從嘴裡掉到地下,他還會撿起來放到嘴裡。雖然父親說了很多次如今的時代和以前不一樣了,不需要這樣節約,然而爺爺還是改不了。剩飯剩菜也是熱了一道又一道,直到不能吃為止。

其實老農民還有個有趣的現象,那些經歷過貧窮時代的人他們吃豬肉時更喜歡吃油水多的坐凳肉,而不是好吃油水少的豬蹄。這是因為他們覺得油水多更加的捱餓。

其它的原因

在農村人們儲存糧食還有著一些其它的原因。首先部分有眼光的農民能夠看準市場,知道哪些糧食未來會漲價,而且這些糧食還耐儲存。於是他們把儲存糧食當做投資的一種形式,利用這個來賺取一筆。就拿今年的豬價來說,我的一個遠方親戚覺得豬價和玉米的價格都會上漲,於是自己囤了幾萬塊的玉米。

結果沒到兩個月我們這邊的玉米的價格(幹玉米)就上漲到了一塊五,他淨賺了大約兩萬元。心裡一想這兩萬元是白賺的,於是不當錢並計算了剩下的玉米量,買了不少的豬胚。結果豬肉的價格還是持續上漲,後面又靠著賣生豬再賺了一筆。

再者還有些人屯糧食完全是跟風。這部分人覺得糧食囤積的越久越有味道,就跟酒一樣的道理。其實這在我們這邊還挺常見的,因為恩施地區的臘肉本身就算是囤糧食的一種形式。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今農村囤糧食的人越來越少,浪費糧食的人卻是越來越多。然而我覺得不管在何時、出於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都不能忘記節約的品質,這樣才能夠持續過上好日子。


愛茶者九號


農村儲存糧食的很少了,傳統觀念有所改變,少數農村老人,尤其生活過60,61年低標準時代人,現在老了,也是餓怕了,所以家裡總是存些糧食以防萬一。隨著社會的發展,祖國的繁榮昌盛,城市人每戶人家很少存米麵,我住天津,夏季一次買10公斤,春秋冬每次買25公斤,最多不超過一個月用的。我們生活在中國,安全感世界第一,為祖國驕傲!為祖國自豪!


念戰友情


身邊的例子我的岳父是農村的鄉鎮教師,目前退休,有退休工資,一直堅持種糧,用他的話來說叫做:手裡有糧,心裡不慌,從老一輩過來的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一些饑荒年景,生產隊到年底分到手的糧、油、票、很少能滿足一大家子吃喝的,大部分人還是吃粗糧甚至吃不飽度過那些年,但隨著日子越來越好,生活條件變好了但那些過慣窮日子的人都很難忘記那段刻骨銘心的日子,一直居安思危,忍不住把糧囤下,留著以備不時之需,中國這老一輩過來的人,都把勤儉持家的美德一代一代的傳下來,所以糧食夠不夠吃並不是囤糧的必要條件,祖輩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一時半會還是改不了的。

曾經很多次給他算過賬,買種子,農藥化肥,加上人工費用,收割機錢算下來種一畝地還能虧錢,但就是無法改變他那個必須“手裡有糧”的心結。有時候種糧並不一定因為賺錢才種的,因為每一粒糧食都付出艱辛勞動,才能得到,才能讓自己能不忘,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的美德。


大鵬在煙臺


此問題的提出,說明你從來沒有嘗過捱餓的滋味。經過五九年的人,絕大多數都有儲備糧食的習慣!我是過了五九年的,所以從我當家時起,就儲備大半年的糧食,幹稀結合,一家人可以吃一年半以上!因為我的姐姐是五九年餓死的,我哥哥吃糠拉不出大便,用竹籤挑。我和弟弟六幾年讀書每歺只能吃二兩米,那真教一個餓啊!我是餓怕了啊,怕兒孫遇到荒年與我那時一樣,所以,儲備糧食以補不時之需!


用戶532024843899


現在年輕人存糧的一個也沒有,大部分地頭就直接賣掉了 ,存糧太麻煩,還得買容器,還得使勁晾曬,還得放藥,還得防鼠,還得經常看看,如果潮了還得晾曬,現在什麼都是花錢買,存糧沒有用。

農村每年都有存糧的,這些存糧的都是上年紀的老人,他們經歷過那個捱餓的年代,他們特別害怕,所以他們始終認為只有手裡有糧食心裡才踏實,我爸每年都存幾千斤,什麼時候新麥子收了開始賣陳糧,這時候他才認為是最安全的。

農民就是這樣,在他們眼裡糧食是最珍貴的,錢不錢的無所謂,只要能吃飽飯什麼都不是事,所以農村存糧是有歷史原因的,特別是一些老人,他們經歷過那個風霜洗禮的歲月,存糧是必須的,他們心裡就是必須有糧食,只有糧食才是救命稻草。

現在存糧的越來越少了,特別是年輕人地頭直接賣掉,其實糧食現在用處不大,什麼都是花錢買,所以很多人選擇賣掉,這也是正確的,存放起來也特別麻煩,很多人說存糧不如存錢,存錢還有利息,確實也是,所以現在存糧的基本沒有了。

現在農村存糧的也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這是有歷史原因的,他們都是有經歷的人,受過苦,捱過餓,所以他們特別珍惜糧食,吃不完也不捨得買,大部分是收了新糧才賣陳糧,在他們心裡這就是保障。


大海傳媒


明明糧食夠吃了,為何農村還有人“囤糧”?

我們這代人幾乎是不會存糧了, 當然是嫌麻煩。

比如我自己,80後,一直在外面工作,對於存糧這件事記憶就是麻煩。要涼要曬,不能熱,一過夏天,放糧食的屋子全是飛舞的各種蛾子,大小各種型號。

現在村裡年輕的一代種地都是用機器,播種機播種,打上封閉(農藥的一種,能讓地裡不長雜草。)除了生長過程中幾次必要的澆水,幾乎都不到地裡去。

而我父親他們那代人,小時候趕上國家自然災害,旱災,洪澇,蝗災,連番來,幾乎好幾年都沒有收成。所以差不多整個村子裡的人都是拖家帶口的出去逃難。

父親說他小時候,七八歲,在天津城郊附近,奶奶就帶著他們住在一個廢棄的炮樓裡,具體是炮樓還是城樓也記不清了。然後父親和大伯,叔叔幾個小孩子就每天出門乞討。沿街挨著門的進,有些店老闆專門會預留打發乞討的吃食。專門貼一鍋雜糧餅子,切成一條條的,有人來討就給一塊。 這也沒辦法,災荒年,乞討的太多了,給多了確實給不起。

父親說那時候正好趕上天津普查人口,連戶口都給上了,但是奶奶和爺爺捨不得老家這幾畝地,還是在洪水退下去後,帶他們回家種地了。

這就是他們經歷了各種天災後總結的教訓:啥時候都得自己種地,自己收糧食,有了糧食,心裡才踏實,肚子不捱餓。給錢給戶口也是沒有土地要緊的。

我小的時候,家裡也沒有什麼錢,父母種地,種果樹,賣的那點錢,勉強夠我們兄妹幾個一年的學費。

但是那時候一點不覺得苦,因為雖然沒有錢花,但是不愁吃啊。糧食存得多,菜蔬,雞鴨,秋天滿院子都是蘋果,梨,什麼都吃不清,家裡的驢每天都能分幾個蘋果吃。

九十年代吧,我們這邊(河北)還沒有進入乾旱少雨期。那時候真是風調雨順,家家戶戶每年小麥都能收大幾千斤,自家五六口人是怎麼也吃不完的。那時候還要交公糧,公糧對於當時的種地成本的話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要是像現在,一年都下不了一場透雨,種地全靠大水漫灌,一畝地種下來,買種子,買化肥,澆幾次水,再加上請人用機械播種收割,如果種玉米的話,基本就是持平,賣糧的錢比種地成本沒多多少。

如果存糧不賣,晾曬沒有地方,還會增加成本,所以不存才是省時省事的做法。

而且年輕人機械化種植,和父親那輩人對土地和糧食的感情完全沒法比。

那時候的人真是汗珠子砸腳背,每天頂著三伏天的太陽去地裡除草,下大雨怕泡了莊家,半夜也要去地頭排水,那是用生命在種地。自然有小時候捱餓的記憶,加上種糧的不易,都是把糧存夠一兩年都吃不完才覺得踏實。

還有一點就是糧食可以直接易物啊。以前在村裡,香油,麻將,豆腐,應季的西瓜,水果,總之能拖著車走村串巷賣的,都能用糧食換。

芝麻換麻將香油,黃豆換豆腐。瓜果用小麥就能換。所以在村裡即使沒錢,也不會什麼也吃不上。

現在不同了,村裡也是超市,人家只收錢,所以年輕人想買什麼都得先把糧食賣了,都是錢開路。

這就是時代,時機造成的人的行為特徵吧。


甜蜜的地球


在農村,囤糧是普遍現象。我家裡種有水稻,一般早稻留的不多,晚稻最少要留夠半年的口糧,這在農村來說是很正常的情況。那麼這是為何呢?我認為有幾個原因。

首先,手中有糧,安心。

現如今在農村種地的都是老人,他們經歷過缺衣少食的年代,明白糧食的重要性,更明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道理。

在農村,很多家庭都備有幾個穀倉,一般都是剛收的糧食先放在穀倉,有人來收的話就適當的賣一點。現如今種的規模也不大,除去自己吃的,能賣的也不多,像我自己家裡,要喂家禽等,存的糧食也多一點,一般都要留夠半年以上。早稻基本都不留,留的都是晚稻,在農村這也算是共識,家裡種水稻的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其次,買賣糧食不划算。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糧食價格低的可憐。那麼自己家裡的糧食賣不了價錢,為什麼不自己留著吃還要花更高的價錢去買別人的糧食吃?

對於這一點,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幾年前2塊多的米都不錯,現如今,基本上沒有那麼便宜的米了,而農民手中的糧食依然在1塊錢左右。在這種情況下,誰不會算賬?糧食留起來又不會壞。


最後,自己種的吃的安心。

對於這一點,我舉個例子。去年我家養了一頭豬,之前好幾年都沒養,我回去就問我老爸,怎麼會想起來養豬,他說自己養的豬肉好吃,其實還有其他的,比如魚呀蔬菜呀等等,在他的觀念裡買的不如自己種養的健康,東西又好吃。

確實,外面買的米都是經過後期加工才有光澤,口感。但大家都知道,經過後期處理的東西不管是從健康還是營養的角度都不如天然食品好。



綜合來看,在農民心中,糧食在自己手中安心。糧食耐留,自己的糧食賣不了價錢,而買別人的卻要花高價,為什麼不自己多留一點,而且自己種的營養又健康。所以說農村人都喜歡囤糧。

你們怎麼看?歡迎大家評論!(圖片來源於網絡)


打工仔的農村生活


不是農民你是無法理解農民對於糧食的熱愛和珍惜,當然主要是值得老一輩農民,比如60後50後40後這幾代人。今年春節回家我媽又把她小時候捱餓的故事講了一遍。他們經歷過捱餓的日子,那種刻骨銘心的痛可以說伴隨著他們一輩子

當然現在社會,如果不是特別大的災難就不會出現捱餓的情況了,但是農民仍然喜歡吃自己種的糧食,比如我家種的小麥,父母就喜歡吧自己家的小麥去麵粉廠磨成麵粉,而不喜歡去買現成的麵粉。因為自己種的糧食更踏實,還有一點就是不需要花錢買了,農民畢竟收入不高,所以能夠吃自己種的糧食就不會去花錢買別人的糧食

所以不要嘲笑農民的“屯糧”行為了,不是他們迂腐,也不是傻,而是經歷過的曾經的苦難深深的烙在了他們的心裡。中國最苦、最任勞任怨、最沒有話語權的群體,同時也是最親切的群體,就是農民


宇宙之崖


老一輩人的思想我們很多都是不能理解的,他們那一代的人真的是捱過餓,受過苦的,所以糧食對他們來說也有一種自身的安全感,在我們年輕人看來,只要掙錢,身上有錢就好了,可是在他們眼裡不只是身上要有錢,還要家裡要走糧,有糧就餓不著。

在我婆家有一個婆婆,她可以每年都吃存糧,家裡屯糧食的倉都滿了可是她每年還是在種,每天都不停的忙碌,我剛開始非常不理解他們為什麼要這樣。

我們自己的父母大部分也是這樣,家裡有各種各樣的糧食,還特別節約,以糧食收穫多引以為榮。我們不能改變他們什麼,只需要尊重他們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