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新冠疫情后,你会信中医么?为什么?

曾有闲


我是一个中医自学者,是中医救了我的命,我的生命离不开中医的知识,虽然我没有老师教,但我更需努力,如果我不努力学习,我就会倒下,即使死不了,活着也和死了没啥区别。

我的信仰一旦形成,必定坚信一生,谁让我有了健康的身体,我就相信谁。

这次疫情,让中医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连国际都承认中医,对防疫有效果,中医终于出名了,老祖宗的神威终于得到体现,华夏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从古时候的四大发明到现在,中国人没有忘记中医才是国宝,虽然有时候被人遗弃在角落,但这次疫情给中医更好的发展机会,是多么不易啊。

愿中医的发展越来越好,永远走在世界的前列,让华夏文明的古国,永远红旗飘飘,兴旺富强。


知足常乐273298521


中医西医是手和足的关系,没手或没足都是残疾人,我的孩子是一个西医主任医师,毕业于四医大,32年的从医经验,是一个较有名气的专家,我的孫子小时后扁桃体容易发炎,他每次给开药老三样,阿莫西林,板兰根,Vc银翅片,服了就有效,现在孫子大了,扁桃体再也不发炎了。

从前年开始,他也参加培训中医,还拿上了中医证。

所以我说中医西医都要,中西结合好!


老眼昏花13


我从小就认中医。因为我出生时体重只有2.25Kg且还因母亲没有奶所以我没吃过母亲的奶而是吃羊奶长大至1岁后吃米粥长大,个子矮身体馊。因此父母亲在給我们小时候三个儿女常用中药给我们吃。结果我们都已是56、59、61岁的哥妹身体都好。从未得过重病,只有几年一次的轻感冒是有的,但是用简单中药偏方喝就治好了。这就是中医之力量!我们虽然都是农民工,但是平时注重看食品营养保健学书籍和中医书籍。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去多看认真地学营养保健、中医书籍,他(她)就是能活百岁~百岁以上之人。人为何命短?!除交通等以外事故外 就是缺乏对食品的保健和中医的作用认识!看一看每年当今的全国各大小医院,每个院患疾者都是满满!这都是不懂食品的营养、保健作用以及不懂中医所造成的!这些书其实用不了多少钱!获益非浅!!!


1we52


中医是伴随着华夏民族的形成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特色性。华夏始祖之一的神农氏就是因为尝百草而误食毒果而死亡。千百年来,中医为华夏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西医的传入则只有短短百余年,但其发展却是极为迅猛。当今的几乎所有医疗机构都是以其做为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各地的中医医院也被人们"吐槽"为第二人民(中心)医院,这里的中心医院(或人民医院)都是西医医院。

中医在千百年的发展中不仅没有壮大,反尔极剧萎缩,成为了许多医院中可有可无的陪衬,让人好不痛心。

西医治疗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其也有很大的副作用。“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是很常见的事情。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医对于治疗瘟疫有许多独特的心得和方法。在这次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治疗中,中医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明显要高于单纯用西医治疗,病死率也远低于西医治疗。

在世界各国开始普遍重视中医治疗的效果时,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中医治疗渐行渐远,许多医院的中医科成了“鸡助"。中国医疗界的有识之士看到了这些变化,向上面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中国政府对这些提议也相当重视,这从各省纷纷组建中医药学院(大学)上就可以看出,去年有许多地方中医药大学中的学科进入双一流学科。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虽然有些不尽人意,里面有一些糟粕,但瑕不掩玉,终究会绽放光彩。这次的新冠疫情为许多人上了一课。连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也提议加强中医治疗,中医的春天应该很快就会来到!


行云流水1437995


一、民间中医的概念,可以是统称,可以是单指。我所说的民间中医是散落在民间非正式中医(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也没有资格报考)或对中医药学极为爱好者。这些有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或是祖传或是自研,在某些方面确有特殊的技术,但得不到支持。他们没有执照,不敢挂牌行医,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病人上门。这些民间中医技术,一是疗效快,二是价格便宜,三是口碑相传。有些病不用多花钱给个单方也就治好了。有些甚至是是不治之症的病人,在他们那里却能获得新生,这就是民间中医。

中医起源于民间,民间中医是中医的根。近多年来,毋庸置疑,民间中医却像一个孤儿,得不到支持,在民间躲躲闪闪,到处飘泊,不敢光明正大的给人看病,很难有没有立足之地,虽有满腔热情和技术,但由于没有各方支持也就放弃了行医。为此, 民间中医药秘方及民间医学技术流失,非常严重。民间中医在风雨中求生存,冷暖自知,举步维艰,很难继承与发展。

五千年来,中国中医药学一直以带徒弟或父传子的教育方式传承至今,并且历代都是名医辈出。现行的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没有全日制医学院学历者,根本就没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现今的中医药学界被西医化严重,具有大学学历的所谓的中医药师为主流,被中医药界的老中医药师及教授们称为是“中医药学的掘墓人”。

中医药学自金、元之后的七八百年间并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原有的中医中药绝技渐渐失传。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对中医中药的关怀和扶持,中医中药也曾一度得到了新生。近几十年,由于受西方医学的影响,中医院校建校模式、中医教学内容、中医药师考试培养出来的中医大学生的理论也基本西化了,所以有人说:“看起来他们挂的是中医药牌子,听起来他们唱的是西医调子,做起来是以西医改造中医内容……”

以上这些,是我认识的目前中医及民间中医现状,千秋功过,大家评说。

二、目前民间中医存在的问题

(一)普遍民间中医没有学历、没有资格证书。

中医在民间,民间才是中医的根。几千年来,中医靠的是师承、家教,没有职称也没有学历。近些年来,特别是执业医师法实施后,民间中医实际上是“不取消”的取消。民间中医没有学历,没有资格参加考试。有许多具有真才实学的民间名老中医都享誉一方,由于不在公立医院工作,传承工作处于无人问津状态。古人说:“医无三世,不服其药”。如著名的六神丸、云南白药等国家保密处方,都是来自民间。

民间的老中医能够生存在民间,民间中医基本处于无人问津、自生自灭状态,

如何为民间中医搭建平台和桥梁,保护和改善民间中医的生存环境,挖掘、整理民间医药资源当属首要任务,如果这些医学成果都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相信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

(二)民间验方、秘方很难挖掘收集整理。

健康报就曾经报道:有一乡村老中医,行了一辈子医,凭着多少年的心血和经验,总结出十个有效方剂,因后继无人,想在临终前把药方献出来结果,因没有职称,怕引起不良后果,不予临床使用。在老中医的坚持下,经过层层申批,最后方剂落到当地一基层医院酌情接受,该院只勉强留下一个外用药方。这个老中医回家不久,就与世长辞了,带着遗憾和无耐……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民间医药里有大家意想不到的宝藏。这些持方人,有的就根本不是医生,但这么好的效果,可能是有些大医院的专家们想都想不到的。这不需要花费多年时间在试验室内做试验,只要求政策允许,临床应用就可以了,我们为什么不去大力开发利用呢? 民间医疗技术,廉、便、效、捷,如果推广开来不就能给病人,给国家节省大笔开支,病人医药贵的问题,也能有所缓解;如果能出口创汇,也是展示中医的一个窗口,也能为世界人民造福。 

(三) 民间中医行医艰难。

中医前辈们留下了中医治病的五把金钥匙—-膏、丸、散、丹、汤。目前,民间中医是不允许自制丸、散、膏、丹的,古人认为:药有特性,犹如造房,取材不一,各有所长,有的适合做丸,有的适合做膏,有的适合研面冲服……这样既方便病人又节省药源,医生是要根据病情而炮制的。

还有中药的限量问题,也影响了中医的疗效。现在中药用量规定必须在几克至多少克之间,特别是含量有毒的中草药有的就禁止使用了,中医治病视病下药,该多则多,该少则少,这些限制也限制了中医的发展,民间中医的生存越来越难。在实际生活中,滥用祖传秘方者是应该受到严惩或罚款的,或取消资格都行,但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现象而影响中医药的全面发展。开车是会出事的,不能因为某一个司机碰撞了人,就把所有的司机都给关起来,一棍子打死是不对的。

我们提倡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区别真伪,是祖传就是祖传,是秘方就是秘方,实事求是而已,不搞一阵风、不搞一刀切,给民间中医提供一条生存之路!

几点建议:

1、真正给民间中医松绑:

真正的祖传秘方,确有一技之长的,要简化手续,大力快速推广。要允许民间中医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下药,该丸则丸,该散则散,该膏则膏,该丹则丹,该汤则汤,不要过多的限制民间中医师的合理用药方法。从古至今,中医治病是因时、因人、因病而分别采取丸、散、膏、丹、汤等不同方法,取消民间中医自制丸、散、膏、丹不利于民间中医的发展,不利于民间中医药的研究与开发,不利于医患之间的经济效益,在医患双方自愿的前题下,允许民间老中医从诊病、开方、制药、抓药甚至到煎药,亲自来完成,这样有利于疗效掌握。如果开方就走人,对药的质量、药的炮制等,很难掌握,也就很难知道效果了。

民间中医的医和药不能分家。我做过很多次调查,把自己开出的处方送到其它药店抓药,买回药后进行分捡,准确率不到百分之一,该少的多了,该多的少了,几乎方方如此。中药炮制更无法谈起。中药的配伍分两必争,君臣佐使,理应分清,中药引子,量小重千斤啊!

另外,地道药材,质有轻重,大家都知道烟台苹果莱阳梨,广西甘蔗新疆葡萄干吧,这就是地道产品,中药也是这样。宁夏的枸杞子,河南的淮药、北五味子、南五味子等等,产地不同,药效也不一样。所以,合理的组方和药的质量、药的分量、药的炮制,以及处方药的引药等等,都是不可忽视,都是跟疗效密不可分的。

2、简化民间中医办证手续

对民间没有学历、没有职称但医疗技术经过验证确有疗效的医务人员,经单独考核发给中医师资格证书,不能和有学历的专业大学生相比。具备民间中医药师独立行医、配药的能力,对中医经典著作理解和掌握,就可以获得中医药师的执业资格。放开专家门槛,谁能治好某一种疑难病,临床治愈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谁就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专家。民间中医药师的执业资格要与现行的执业资格证同等同步。要宣传鼓励民间老中医采取不同方式以师带徒,鼓励父传子的传承方式,鼓励中医高校毕业生到民间去,到有名望的老中医身边去,拜师学习。这种形式要行成制度化,让学生徒弟、真正回到纯中医学的道路上来。

针对现代社会一些医疗现状也发表一下感慨:医生绝大多数都是好人。我们都想做一个医德高尚的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我们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希望我们每个为者都能够先苦后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治病救人的好医生。

综上所述,由于本人的经历和掌握的资料有限,众多错误之处,还请各位老师给予谅解和批评。

我虽然经过十八年的坎坷学习和磨砺,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但深知其难,能为振兴民间中医,为解决当今“看病难,医药贵”的医疗难题而尽一点微不足道之力,是我真诚的心声!

(本文参考了来自民间中医的陈述和网络,一并致谢)



中医石春广


所有吹中医中药的有意的无意的骗子们,别碰瓷吹牛了,吃野生动物就是中医思维传统思维,所谓的大补,补血补气补肾。中医不灭民族不兴。

中医:来,我们结合一下。

现代医学:我不用你结合。

中医:你还没有预防药和特效药,我有的是。

现代医学:那你还跟我结合干嘛?

中医:我得发挥关键作用。

现代医学:那你自己发挥吧。

中医:不行,我不跟你结合就不能发挥关键作用。

现代医学:……

中医:现在,我宣布,中西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医发挥了关键作用。


abc查无此人


正视中医,了解中医才能客观的发现问题。中医发展了几千年,就象中国的农业也发展了几千年,但是比较发达和更为科学的西医无疑是落后的。.中国几千年来爆发的瘟疫有几百次之多,从来沒有一次瘟疫是靠中医根除地,中医也没有一方是特效药。我们不否认中医对瘟疫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是毕竟同西医相差很远,各种病毒之间差异和突变很快,靠中医根本无法区别,由其是抽取毒株,制做疫苗,更是中医不可为的。中医的一些独特偏方确实能治愈一些病证,有时显得很神奇,但是中医毕竟没有西医在治疗疾病及拯救人类寿命上做出的贡献大,沒有西医我们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不可能从解放前49岁到如今的近80岁。中西结合,西医为主,中医为辅才是正道。


玉和9


中医参与了新冠疫情的防控,起了极积作用,许多病人都治愈出院。

这次治疗新冠,可说是用尽了十八般武艺,但至今并未找到特效药物。又说新冠是自愈性疾病,主要靠自身免疫力挺过来的。

既然医疗权威都宣称无特效药,何谈十八般武器中的某一武器起至关作用!岂不自相矛盾!

疫情以后,我还是坚信现代医学。但有些中成药还是不时用一点,如感冒、便秘。

我不大信服阴阳五行,因为易经本是两三千年前人类愚昧无知时占卜的挂词,咋个会跟疾病挂钩呢?打死也不信,信了,科学白学了。我不想变为古人!


辛福先


老夫对中医药的态度始终如一,从未改变,因为老夫从医数十年,交过很多中医朋友(包括同事,其中不乏名医)也曾西学中,对中医的诊断,治疗和疗效,有过直观的亲身经历。说有不少体会绝非夸张。

老夫从不全盘否定中医药,(糟粕例外)更不否定中医药在中华历史长河中的贡献但不否定並不代表老夫对中医药全盘肯定,鉴于此,也曾不时表示对中医药短板的不满和批评。

其一,都二十一世纪了,许多中粉不仅不对自己的食古不化,故步自封,不求上进,拒绝接受现代科学进行反省,反而辱骂诬篾现代科学是夷技淫巧,是崇洋媚外,认为中医药才是经过几千年实践最完美的超科学的医学巅峰。曾记否,当初吹捧中药无毒无副作用,药食同源的声音甚


張声铿


绝对不会相信中医。没有科学验证,逻辑混乱,药效和毒副作用不明的伪科学是不可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