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有人当面严厉地批评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桃子66002648


我会先看看是什么事,再决定怎么做,具体分为三类吧:

一、违反了安全健康的事。

如果别人严厉批评孩子,我会什么也不说,认同人家的批评。

比如,有的小孩子在马路边玩,父母没有发现,来往车辆非常危险。

这种情况下,有人出面把小孩子带离,从而避免了可能的灾祸的发生,人家批评孩子,哪怕很严厉,哪怕当父母的面,也不该说什么,相反,还要感激人家。

要知道,交通安全无小事,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无论人家批评的多严厉,都是为孩子好,都不该说什么。

还要借此机会,教育孩子,让孩子长记性,明白这样做是极不恰当的,让孩子增强安全意识,保护自己。

二、给别人添麻烦的事

如果别人严厉批评孩子,我也会什么也不说,站在人家的一边。

比如,有的孩子在公共场所——饭店、火车、汽车上大吵大嚷,乱跑乱跳,影响了别人。

人家严厉批评孩子,哪怕态度不好, 哪怕很恶劣,我也不能说什么,因为本来是我的教育不对,孩子缺乏教养,给人家添了麻烦,只能承认,给人家道歉,不能再说什么了。

三、孩子没做错什么,对方错怪的事

如果孩子本来没做错什么,被对方无端批评指责,就要问问清楚:到底是什么事,孩子错在哪,对对方的影响是什么?

也许是孩子说的有误,也许是对方弄错了。

先问清楚,再决定应对态度。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



我是亲子心理师徐婧英,更多育儿干货,欢迎关注!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有一天,我去接孩子回来的路上,有个小朋友大声喊,老师说,小石头是“小偷”,我感觉很诧异。孩子哭着告诉我,她把已经交给组长的卷子悄悄地拿回来改了,她想起来一道题做错了。我才放下心来。

之后,又有小孩子用“小偷”称呼孩子。我去找老师沟通,沟通的结果很不好。老师当着我的面,严厉批评孩子。但是,我没有心情和情绪再继续沟通。回家后,我告诉孩子,第一,这件事马上就会过去。很快他们就会忘记这件事情。第二,你违反了考试规则,这是你的错误。第三,妈妈绝对相信你是很好的孩子,你只是想考个高分。妈妈特别欣赏你,别人在攻击你的时候,你自己一个人读书的姿态。

然后,我给孩子写了一封信,大声给她朗读了。因为,这个世界上,只要亲人永远爱你相信你,一切坎都是路。

亲爱的孩子:

在某一天回家,你告诉我有老师说你是“小偷”,妈妈明确告诉你,第一你不是,第二,经过妈妈事后了解,老师的用词是“偷拿”,意思是“偷偷地拿”。为了若干年后你记得这个教训,妈妈觉得有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出来。



在数学考试的时候,组长已经收了试卷,而你突然想到某个题目自己做错了,擅自拿回来去改正。作为学生来说,你的错误确实比较严重,这个交上去再拿回来的行为本身就是不诚实的。也许,你根本就不曾意识到这个事情对于一个学生的严重程度。所以,老师当众批评你“偷拿”,妈妈没有异议。但是,就是这个用词,在经过转换后,成为“偷”。



后果很严重。

所以,孩子,你必须承担这个结果的一部分。虽然,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性质多恶劣的错误。但是,错了终究就是错了。它,确确实实的是一个错误。


在小课桌教室里,几个小朋友联合起来,打着老师的名号,喊你“小偷”,你特别伤心,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既不辩驳也不吭声,你就那么一个人坐着,捧着一本书,度过了那个时间段。听起来很伤感,也很心痛。当我敲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其实妈妈的眼睛是湿的。



但是,虽然痛,却也足够清醒。这个世界上,你所犯的错误,作为爸爸妈妈,我们会包容你且帮助你改正,没有任何理由。仅仅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


但是,你必须得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包容你并且因为你是一个孩子,而去设身处地的为你着想。你,仅仅是我们的孩子。如果别人把你当作孩子,那是他人的情怀和修养,我们不必强求。所以,你不仅得深刻地记住,这件事情所给你带来的伤害。并且,在今后的生活里,这件事情痛彻心扉地给你上了“规则”一课。



不过,你要记住伤害的不仅仅是你。如果说,有一个人比你更难过,心痛、辗转反侧,那就是我。


记得,孩子。

我很欣赏你在别人围攻你的时候,虽然一言不发但是能够拿起书去阅读的心境。毕竟,这个世界,有些伤害是猝不及防的,我们唯有做的就是就是让自己强大。


记得,爸爸妈妈永远爱你!相信你!


我大声地把这封信读完后,孩子说,妈妈,我也爱你。这就够了,果然,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


周公子情感


没有如果,因为这个事情我刚刚经历过。

只能说,现实中,你的反应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快。

我的女儿玥玥五岁半,特别喜欢弹钢琴。

上了十几节课了,老师教的很有耐心,女儿很喜欢她,练琴也特别有动力,每次上课都是开心的进教室,开心的上完课。

可是,这个老师因为个人原因,离开这个培训机构了,不能教她了。于是,学校又给调换了一个老师。

玥玥本来就有些不开心,因为她喜欢的老师不在这里了。

因为这,我特意对她进行正向引导。

我提前带她来学校,让她在门外看这个新老师教课的模样,对她说:“玥玥,你看,这个老师教的多认真呀,还会手把手的教小朋友弹琴呢!讲的多细致呀,书上还记着重点的知识点呢……”

玥玥听我这样说着,心情好多了, 然后等到她进教室上课后的五分钟,居然让我相当无语!


玥玥进来后,坐在琴凳上弹了两下钢琴。

这个新老师马上特别严肃的说:“谁让你弹琴的?我说开始了吗?老师没让弹就不许弹,知道吗?!”

玥玥一下就特别拘谨起来,马上把手放下了。

然后开始复习上一次课程内容。

玥玥弹琴时,老师说:“那个手,怎么放的?都快趴在键盘上了?这是弹琴的姿势吗?你是来学琴的还是来睡觉的?!”

玥玥吓得马上把手腕抬起来继续弹。

老师在她弹的时候,嘴里吧啦吧啦的说着:“来学琴就得听老师的话,遵守老师的规矩,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法,跟着我就得遵守我的要求……”

玥玥弹完了,腿往另一条腿上搭了一下。

这个我要解释一下,平时练琴老师都会在她脚下面放一个琴凳,因为她年龄小,脚丫够不着地。可是这节课没放,玥玥的脚悬在那里难受,就那么动了一下。

然后,老师发现了,厉声说:“怎么啦?腿在干什么?还想搭二郎腿吗?你是来学琴的还是来放松的?!……”

我当时很“愣”的看着老师从嘴里不断的冒出各种各样讽刺的话语,没来得及反应。

可是玥玥已经接受不了了,“哇”的一声就哭着跑了出去,一边跑一边说:“我再也不学钢琴了!”

老师看着玥玥的背影居然说:“这孩子脾气还挺大!这抗挫能力太弱了吧!”

我看到女儿这一哭,头脑瞬间清醒了。

我对老师认真而严肃的说:“老师,我不知道我女儿一进来给你留下来什么坏印象,她从进来到现在跑出去,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你说的一大堆话里面,没有一句好听的,都是批判和指责!本来换了新老师,她就有情绪,我刚刚还在引导她接受你,看着你教课对她说这个老师多细心!可是您呢,刚第一次教课,即使有规矩有要求,能不能语气缓和一些?能不能喘口气再说?我女儿从小到大没在这么短的时候收到这么多批评的话!你说她抗挫能力弱?你了解她吗?你才第一次见她,你凭什么随便给她下定义?就您刚刚说的这一大串话,换做一个大人也要好好消化一下吧!何况这么小的一个孩子?!”

老师听了我的话,有些不好意思,但她坚持说:“她姿势不对,我还不能批评了吗?”

拜托!

您那是批评吗?您那是冷嘲热讽吧?!

姿势不对,要把手腕太高!——这是纠正。

什么叫“你是来学琴的还是来睡觉的?”这是正常的批评吗?你就是这么被批评长大的?所以习惯了这种批评吗?

在我有权利选择老师的情况下,我坚决不让我女儿跟着这样的老师上课。

万一学会这个老师的说话方式,那真是太悲催了!


过了一个星期,又换了一个老师,女儿很拘谨的进去,因为上次有了些阴影。

可是,没到十分钟,女儿就被老师逗笑了。

这个老师要求很高,比女儿的第一个老师要求高多了,可是他会正面的提出要求,而不是冷嘲热讽。

他会握着女儿的手腕,教她手腕的动作怎样是正确的。

他会给女儿演示手的抬起落下,力度如何把握钢琴声音是优美的动听的。

所以,现在女儿依然开心的去学钢琴,开心的和老师再见。

回想那件事,那短短的几分钟,我并没有在老师批评女儿的当下,做出反应。

也许,我在老师刚刚说出一两句过分的话时,我就直接表达出我的想法,让老师有所收敛,女儿也不会那么伤心的哭那么久。

但是,在事后,我对女儿说:“那个老师教课方式很不好,妈妈也很不喜欢,她的说话方式也很糟糕,我们不跟着她学了。妈妈再帮你找个好老师。”

我虽然当时没有保护女儿,但是我站在了女儿的同一战线,让她知道我理解她的伤心,我认同她的感受,我为了避免她再受到伤害,给她想解决办法。


有人说,平时可以多和孩子说点重话,这样抗挫能力强一些。

抗挫能力是要培养,却不是让最亲的人说出伤人的话。

自杀的孩子,大家都说是因为心里太脆弱。可是,

大多数自杀的孩子,是因为背后没有一堵为他挡风的墙!

在学校挨批评之后,回到家会受到双重批评甚至打骂。孩子找不到安慰,得不到支持,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才会如此。

但是,一个有足够支持的家里,即使在外面受再大的风雨,他也不会轻易放弃生命。因为他知道家里有爱他的人,有支持他的人,即使他再差,爸爸妈妈依然和他站在一起,给他力量,给他安慰,和他一起想办法帮他度过难关。

而且,在孩子成长中,有很多过程都可以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爸爸妈妈老师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迎接困难,战胜困难,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但绝不是,看着孩子遇到困难,然后冷眼旁观,甚至说些刺激的话,来让孩子成长。

这种成长,是多么痛的成长!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我可能需要看一下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以及到底是谁在批评孩子,再决定应该怎么做。

如果孩子的确犯了非常过分的错误,那么,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和付出相应的代价。这种时候不能偏袒自己的孩子,否则将来很可能不知道天高地厚,犯更为严重的错误。

如果孩子所犯的错误不是很严重,又或是孩子的无心之过,就被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无端生事,小题大做,那么孩子和家长是无须陪着听呵斥的。现在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很多时候都是双重标准,自己家的孩子做了错事就是是无心之过,孩子还小不懂事。但其他孩子的无心之过,就会被说成是故意的,“小小孩子就有这样的心思,长大还怎么得了”......碰上这种家长,多半是欺软怕硬,比他更横就行了。这种情况下,替孩子的过程道歉,带孩子离开就好了。

我曾经在商场看到两个小孩(互相不认识)在玩玩具,现在很多童装店都会准备儿童玩具,两个孩子都看中了其中一个玩具,其中大一点的小女孩犹豫要不要抢玩具,但始终没有动手。但小一点孩子的外婆或者奶奶,一把搂过孩子就批评小姑娘。可见,这大一点的小姑娘并没有做什么事,她还没有行动呢。

如果批评孩子的人是孩子的老师,也要看看是因为什么事情。我自己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非常凶,有时会把同学打到流鼻血(说明一下,这还是城市里比较好的小学)。每次检查作业,大家都心惊胆战。还好一个学期后,学校给换了班主任,不然一定有很重的心理阴影。所以说,有些老师自己脾气暴躁,或者有其他不开心的事情却发泄在学生身上。如果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我会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换老师。兴趣班的老师自然好说,学校的班主任也不是不可以换,毕竟事在人为。

很多时候,并不是严厉的批评才会给孩子造成影响,点点滴滴的小讽刺和贴标签也是致命伤害。我讲一个身边的例子,家中的长辈只喜欢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孩子,对女儿和女儿的孩子非常一般。外孙女还很小,只有两三岁,老人竟然要求她让着自己的儿子(三十大几岁)了,不然的话就说小姑娘小气。试想一下,久而久之,这个小姑娘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很可能就真成了小气的人了。这种水滴石穿的影响,更为恐怖。


不倒翁小姐


家长是孩子坚强的后盾,首先维护孩子尊严,要站在孩子的一方。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尊心,年龄的不同,心理状况不同。家长不管在什么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保护,和受到尊重。

当别人在自己面前严厉的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批评时,家长首先要作不是责备自己的孩子,而是以一种保护者的态度,与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因为那个时候孩子的内心里是非常需要家长这种支持与保护的,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这么做。

了解事情的经过,不会只听对方的说法,还会倾听孩子的表述,表现对孩子的尊重。

弄明白整件事情的经过,如果错方确实在孩子,当着别人的面不要指责孩子,与孩子分析他的过错,引导他为自己的行为道歉。

如果对方也存在过错,一定要求对方同样也要向孩子进行道歉,因为人是平等的,即使道歉的对象是个小孩子,同样要被受到尊重,不能让孩子在心理上感到不平等。

当别人当面严厉批评自己孩子的时候,我会告诉对方有什么问题可以与我直接交流,首先把事情承担下来,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我的责任,同时这种权力也是外人所不具有的,如果错全在于孩子,我会虚心接受对方的批评,但不代表可以接受他来管教我的孩子。

自己的孩子是要由自己来教育的,即使孩子犯了错,也不可由别人来随便管教,这回对孩子在心理上造成伤害,让他们觉得父母不够重视自己。

不在孩子面前,与对方进行过多的解释,了解事情经过,表达自己的态度就好了。尤其当对方也存在过错的情况,过多的解释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处于劣式,底气不足,间接的表达出对孩子的不信任,他们心理会受到伤害。


决胜网


我会诚恳的替孩子向对方道歉,然后坚定的带孩子离开!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教育更好!当然,如果是老师的话,我会支持老师!

首先,通常情况下,既然对方当着你面教训你孩子,说明孩子本身确实有做得不合适的地方。

那么家长应该出面替孩子道歉,这是对对方的尊重,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就像你和朋友逛街,你朋友不小心碰了对方一下,你赶紧帮忙道个歉是一个道理!

其次,为了孩子好,在道歉之后,一定要带着孩子离开!

这个离开,并不是逃避,而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因为孩子犯了错误,它的后果就是被对方严厉的批评,这是错误本身最自然的惩罚,这种惩罚也是最客观,最有效的!

但为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爸妈要把握好这种被自然结果惩罚的“度”。如果不做保护,任由孩子被对方责骂,那可能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发育变得偏激、怯懦,这不是爸妈希望看到的。

如果过度保护,则孩子不能体会到自己的错误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后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有人说,你这样教育孩子是不对的!

其实,教育理念本身,并没有对错!可能同样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在这个孩子身上是合适的,但到了另一个孩子身上就没效果了!并不是教育理念的问题,而是不适合这个孩子!

带孩子离开以后,不要继续说教,反而应该开导孩子。错误已经是错误了,也受到责罚了,孩子此时心里充满了懊恼、气愤、和担心。如果爸妈能够给孩子一些宽慰,我相信孩子下次绝对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而且亲子关系也会有一个很好的进步。

每个人成长路上谁能不犯错?为什么孩子小就不能有更多犯错的机会呢?不要过度保护,但也不要干脆放手!

我是多宝妈,国家健康管理师。专注健康育儿、实用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关注、点赞、分享!

带娃的那些事


我上周,刚刚和孩子幼儿园同学的爸爸,吵架了。

是的,你没看错,是吵架!

为什么?

因为他很严厉的批评我的孩子,把他吓哭,孩子坐了二十分钟公交车,还带哭腔,眼眶里还有眼泪,真是心疼……我一下子就火了!

立刻在幼儿园群里质问他,为什么吓唬孩子?

在此之前,据孩子爷爷说,我家孩子和那个家长的孩子打招呼,太过热情,去拥抱那个男孩,男孩不愿意,那个爸爸就使劲拉开俩孩子,推了我孩子一下,我的孩子一下吓哭了……

所以,在幼儿园群里,我发的原话是:

实在抱歉,我家孩子不该那么抱小朋友,他错了。 这个爸爸推我孩子,这个爸爸错了。 这是两码事

我愧疚和抱歉的是第一件事。

我生气的是第二件事。

……

哎,上面的话我把人家名字去掉了,还有很多别的话,那个爸爸在群里说谎、抹黑我孩子爷爷不管孩子,放任孩子,(那人,当时就和我家爷爷吵架了)各种说谎……

群里有其他家长私信我说:相信你家爷爷,不会是不管孩子的。

到了这时,我也很无语了,但渐渐冷静下来,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我企图和一个不讲理的混蛋讲理-_-||

就如同路遇一只疯狗,它咬了我,我却企图和它讲:咬人是不对的。

妈呀,我大错特错了。

所以,我不再和他讲理,只是在群里发了这段话:

在此,借此机会: 对咱们小一班的每一位爸爸妈妈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他是有很多小毛病的孩子,有时候很多习惯或者说行为,给一部分小朋友造成一些困扰和伤害,作为妈妈,我是非常非常愧疚和难受的。

在家里,一直批评教育引导他,努力让他改变着。

希望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来找我们沟通,而不是吓唬孩子。

孩子们的世界很简单 不像咱们大人想的那么复杂 在此,对大家说声抱歉,打扰大家了。 我在教育孩子方面,能力很欠缺,会一直努力的。

……

以上,发完之后就翻篇儿了

但是,我在家里告诉孩子:以后不要再和这个小朋友一起玩,因为他的爸爸是坏蛋,要远离。

(也许你会说我极端,但是我家孩子是那种摔倒也不哭的乐观孩子,看他哭那么久,真的是吓到了。对于不讲理低素质的家庭来说,也教育不出好孩子。)

那个爸爸,在幼儿园群里公然说谎,抹黑我的孩子和爷爷,欺负小的,不尊重老的,这样的人,就是俗称的“垃圾人”,要远离。

因为,他连一年前,去年秋天刚入园的事还记着呢,可见心眼只有针尖那么小。

大家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远离……

另外,作为一个妈妈,时刻努力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用更加合适的方法去表达自己,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也是分内之事,必须做好的。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出手~\\(≧▽≦)/~

就是这样……


苏小糖说


我还记得我儿子读幼儿园时,有一位女同学的外婆,在超市遇到我俩,她的外孙女很高兴的喊我儿子,我也就带着我儿子愉快的走了过去,然后可怕的一幕出现了,这位阿姨问我儿子,是不是你推了我的外孙女,她肚子痛了!我连忙蹲下来搂住小女孩,轻声询问你还痛不痛,需要阿姨带你去医院吗?小女孩笑眯眯的说:不疼了!就在这时,阿姨用手指着我儿子的脸爆发出一声:你下次再推我家XXX,我就把你手宰了!我儿子立马就哭了。这个阿姨看我儿哭了,居然说:!你哭啥,我又没说你什么!我气的不得了,但是我冷静地站了起来,抱起我儿子,对他说儿子不哭!我们去吃好吃的!对,我就这么做了!我不觉得我错了,在面对这样侮辱性的话语的时候,我选择站在我儿子一边,

然后我抱着我儿子,对那位老人说:你无权宰掉他的手!就抱着我儿子走了!对这样的人我不想说太多,我只觉得我在那种时候是我儿子的靠山!


川师大-靓


从小到大,我家儿子都是属于那种乖巧懂事的孩子。所以,几乎很少遇着外人当面严厉批评我儿子的事。但还是有一件事情,让我至今后悔不迭。

那是儿子上二年级的事儿了。有一次周末,我和老公带着儿子去逛植物园。那时是冬天,外面特别冷。我们去的那个植物园,在我们这个小城市里,算是非常高档的了。里面植物种类非常全,还有些是热带雨林植物。所以对我们这些身处北方的人来说,在冬天能见到这么豪华的植物园,谁都很兴奋,尤其是我儿子。

植物园里设计的特别漂亮,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只要有小路的地方,孩子就想走进去看看。就在园子主干道的侧面,有一条用白色的细沙铺成的小路。路口没有任何禁止标识牌。所以孩子就走进去了。儿子的一只脚还没站稳,就看见旁边的两三个管理员冲过来。对儿子一顿训斥。一个说你这孩子的眼睛长到哪去了?一个呢,说孩子缺乏教养,平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儿子被两个大人一顿数落,吓得不敢吱声,直往后躲。

听到自己的孩子,被外人严厉的批评。我当时那个火就窜上来了。你凭什么说我家孩子?你路口不放禁止标示牌,谁知道你哪条路能走,哪条路不能走。你们自己的管理不到位,反而怪一个孩子。我家孩子有没有教养,也用不着你来管。见我马上要和那几个人吵起来了,老公立刻拉我走。当时植物园里的人非常多,为了面子啊,我也忍了。我们一家三口很快就离开了植物园。走时我还听见后面的那几个人,嘴里骂骂咧咧。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争执,但这件事对我的触动特别大。

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无端的数落,作为父母,我们必须为孩子挺身而出。一方面,这是我们做父母的最基本的责任。在外面,父母要爱孩子,保护孩子。当孩子受到委屈和伤害的时候,父母的挺身而出,是给孩子最好的安慰和支持。

另一方面,父母的挺身而出,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孩子在父母身上看到了,如何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负能量,形形色色的人。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时,自己该怎么做?选择忍生吞气还是挺身而出?父母的做法会成为孩子的榜样。虽然那件事情,我当时处理得并不好。为了大人的面子,我们草草离开。但有一点,我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在孩子被外人责骂的时候,我没有袖手旁观,没有责备孩子。我选择和孩子站在一起。

有人当面批评你的孩子,你却冷眼旁观,不管不问。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父母的态度,决定着未来孩子对待一切态度。


花朵5506


先来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有次带我家宝宝,和院里的小朋友玩,其中有个小朋友大概5岁左右,长得虽然不是特别壮实,但是特别霸道。当时小区里有一辆停着的观光车,然后这个小朋友始终占着小区观光车的司机位置,不让任何小朋友过来,一旦有谁试图跟他抢,他就毫不客气地推开。这时候有个2岁的小男孩,坐在副驾驶,特别想去转一下方向盘,然后他就大胆地碰了一下,只见那个霸道的小朋友拽着那个男孩的领子往后使劲推,这时候2岁男孩的妈妈大喊一声:放手!如果不是他妈妈在旁边,他一定要被推倒到车下了。我在旁边看得出,那个妈妈特别生气,她似乎是强忍着怒气批评了这个男孩,她说:你不该这么做,阿姨生气了。那个5岁男孩用一种很不屑的目光看着她说:哼,我还生气了呢!孩子的奶奶这时候过来了,要抱孩子走,孩子挣扎着不走,用小拳头拼命打他奶奶。

第二个,有次在小区玩耍,遇到个小女孩,抢我儿子的玩具,我儿子就抬手想打那个女孩子。然后那个孩子的奶奶过来大声对我儿子吼到:你要干什么?你要打人吗?真烦人,没人跟你玩!

从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两个角度出发,我认为起码要注意两点:

如果孩子行为恶劣,家长要主动批评教育孩子

就像小霸王的奶奶,如果她可以提前站出来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许那个孩子不会那么嚣张,有句话说,如果你自己不教育你的孩子,那么总有人会替你教育你的孩子。别人替你教育你的孩子,付出的代价是你想象不到的。要知道,孩子错误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定是家长平时就疏于管教,导致了孩子行为越来越不可控。对孩子的比较恶劣的行为,不要姑息,自己教育不好,就不要怪别人会批评你的孩子了。当你的孩子对其他孩子做出很过分的举动,你也要换位思考一下,人家父母有多么生气,人家凭什么要保护你孩子小小的自尊呢?


如果孩子行为并没有很过分,而遭到严厉批评怎么办?

孩子之间抢玩具,打闹一下并不是多严重的事情,都是孩子之间合理的冲撞,但是很多家长对孩子保护得过于小心,被别的孩子碰一下就火冒三丈。其实只要孩子安全不受威胁,家长不应当过多干预孩子之间的事情,要试着让孩子去解决他们自己的事。比如我儿子和小女孩抢玩具,小女孩奶奶的反应比较大,对我儿子吼。事后,我对儿子说,这个奶奶因为你要打妹妹而生气,你可以想一想不打妹妹而要回玩具的方法。当然了,并不像她说的那样,所有小朋友都不跟你玩,你可以试试去找其他小朋友。

有时候,突如其来的,来自大人的严厉批评,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伤害,特别是他们也许根本搞不清状况,就被大人劈头盖脸一顿教训。作为孩子家长,一定也是很别扭,但是不要当着孩子面和对方争吵,对于自己孩子做错的地方要进行道歉,但是更重要的是,事后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安抚,而不是一味地责怪。有时候,大人并不比孩子理智多少,有很多大人也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对于那种一点小事就难以自控的人,还是离得远一点比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