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抗击疫情水上交通战线上的“顶梁柱”


抗疫典型 | 抗击疫情水上交通战线上的“顶梁柱”

抗疫典型 | 抗击疫情水上交通战线上的“顶梁柱”


抗疫典型 | 抗击疫情水上交通战线上的“顶梁柱”


3月7日,为缓解泥浆外运过闸压力、助力地铁工程的复工建设,三堡船闸泥浆运输管道铺设工程将正式开工,预计3月20日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根据预测,新的管道铺设完成后,每日可输送3000至5000方泥浆过闸,大大提升了泥浆运输的过闸效率。


毛梁忠

这项助力复工复产的实措,是杭州航区疫情防控专班水上交通工作组负责人——毛梁忠经过多次实地勘察、沟通协调后提出的创新方案,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杭州水运行业的复工复产正在掀起小高潮……

抗疫典型 | 抗击疫情水上交通战线上的“顶梁柱”


抗疫典型 | 抗击疫情水上交通战线上的“顶梁柱”

毛梁忠(左三)多次赴三堡实地查看泥浆过闸管道方案


01 筑牢水上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欢度佳节的节奏,毛梁忠也在时刻关注着武汉新冠疫情的新进展。1月22日,他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开始根据疫情情况、水运行业特点实行联防联控等准备工作,1月27日正月初三,整个杭州航区正式进入疫情防控的紧急状态。


杭州航区水域广、站点多、从业人员杂。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由水路传播的风险,毛梁忠迅速着手构建覆盖入杭水路通道的防控工作网络,第一时间组织制定《杭州市水上交通入杭通道控工作方案》,明确入杭船舶、船员疫情管控和问题船舶处置的工作流程。同时,根据管控要求,在内河鸦雀漾、萧山义桥、富阳渔山、淳安蛟池设置了4个“水上入城口”,做到逢船必查、逢人必测、逢疫情重点地区人船必登记。


在战“疫”初期,港航部门着手开展杭州航区水上管控现状摸排,“依靠一线人员‘人盯人’的方式逐个排查,不仅基层力量有限,并且可能增加防疫风险。”为了让防控工作“不留死角”,他还借鉴峰会时期的管控经验,依托智慧港航系统,实时监测进入杭州水路辖区的船舶动态数据,对入杭货船实施疫情精准防控,通过智能筛查、自动提醒和智能告警,并结合现场检查方式对问题船舶和人员进行重点跟踪处置,大大提升了防疫管控效能。


抗疫典型 | 抗击疫情水上交通战线上的“顶梁柱”

毛梁忠(右一)检查水上管控点工作


随着疫情发展形势的严峻,防控一线的港航人员面临各种防控物资不足的困难。“没有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一线人员的安全就难以保障。”毛梁忠开始积极组织联系相关医疗物资厂家,想方设法采购口罩等物资,派专人驻厂采购。经过他的协调与沟通,紧急调入口罩20000个、防护手套1200双、防护衣475件等紧缺防护物品,解了一线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短缺的“燃眉之急”。


截至3月6日,杭州航区已累计出动海事艇801艘次,工作人员6643人次;共检查船舶9040艘次,受检人员19219人次。累计隔离问题船舶31艘、人员82人,目前辖区内隔离船舶和人员已全部解除隔离。


02 人管住、货畅通


水路是杭州防疫应急救援物资、重要生产生活物资疫情的重要通道,为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毛梁忠始终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民生保障”。


2月2日9时40分,两艘从江苏东台港海丰粮库码头出发的货船,运载着968吨的稻谷,抵达杭州港义桥粮库码头。毛梁忠了解到,这批稻谷将主要供应杭州市主城区,部分投放至各区县市,经过粮库码头申请,在船舶、船员、码头从业人员三方能切实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两艘船舶按港航部门要求抵达义桥所进行登记,由港航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等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4名船员进行测量体温等相关防疫检查,在确认无异常情况后,码头方面于2日中午12时,开始安排卸货作业,保障了疫情期杭城人民的粮食供应。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从2月12日起,杭州交通港航部门开始实行“绿色通道通行证”管理制度。在疫情防控期间,将运输防疫及应急救援物资、重要生产生活物资和重点工程建设急运物资的船舶纳入“绿色通行证”发放范围,确保优先通行、运输畅通,以满足人民生活和城市生产的正常需求。据统计,截止3月6日,三堡、新坝、富春江船闸已累计过闸煤炭、粮食、柴油等重点物资51.75万吨。


疫情期间,富阳五丰渡口停渡,岛上620余农户、2400余村民防疫、生活物资告急。为解决防疫物资的紧急运输问题,毛梁忠积极组织海事艇协助属地政府为岛上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极大的缓解了当地物资缺乏的压力。


抗疫典型 | 抗击疫情水上交通战线上的“顶梁柱”

居船隔离船户收到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


由于疫情管控,大量船舶滞留在锚地内,最多的时候杭州航区锚地内停泊的船舶有600多艘,船员近900人,相当于一个小型社区。为了能让船员们安心锚泊,杭州航区实现了水上的“社区化”管理,帮他们解决生活必需品和身体健康问题。辖区各个基层站所都建立了“隔离锚泊区”微信群,及时了解船员的身体状况和实际困难。船员居船隔离期间,港航部门还联合公安、卫健等部门对船舶进行消毒和体温测量,同时协调组织基层站所采用生活物资代购的服务模式,解决船员“菜篮子”,竭力做到“待港杭州,生活物资不用愁”。


03 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都要抓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健康,复工复产关系发展大计。毛梁忠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要务的同时,把创新举措、服务企业也放在重要位置,用实际行动战疫情、保发展,寻求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最大公约数”。


在得知外省船员受健康码影响,难以做到居家隔离导致返杭返岗数不足、船舶运输保障不足的问题,考虑到船舶的独立性和保障水运重点物资运输的重要性,他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提出了红黄码船员可以参与运输、但不得上岸的措施,用居船替代居家,解决码头复工复产运力不足的问题。截至目前,余杭、拱墅两地渣土码头陆续已有 120 人返工,充实 50 艘船舶运力保障。


为加快船舶复工后的跨区通行,加速列入全省船舶疫情检验“白名单”,毛梁忠积极协调湖州、嘉兴等地港航部门,推动检验通过的船舶在全省范围内免检,促进省内船舶过境快速通行,为渣土外运增力增效,疫情期间,已完成渣土外运13.08万吨。


在得知杭州地铁6号线工程复工后泥浆渣土“出运难”的现实困境后,他下沉一线,多次赴三堡一线实地勘察,提出了用管路经过三堡船闸运输来代替船舶过闸这一创新方案,切实保障了船舶航行安全和企业复工需求。在特别之年用特别之为,努力让企业把落下的进度抢回来。

抗疫典型 | 抗击疫情水上交通战线上的“顶梁柱”

港航人员登船检查船员绿码


抗疫典型 | 抗击疫情水上交通战线上的“顶梁柱”

疫情不息,战“疫”不止。毛梁忠同志仍和其他交通港航干部职工一道,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岗位,用行动诠释一名党员质朴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

抗疫典型 | 抗击疫情水上交通战线上的“顶梁柱”


抗疫典型 | 抗击疫情水上交通战线上的“顶梁柱”


抗疫典型 | 抗击疫情水上交通战线上的“顶梁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