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統一就能更強大,若歐洲統一為一國,能否超越美國成為超級大國?

靜夜史


歐洲擁有著廣袤的土地,深厚的文化人才積累,一旦歐洲在某一天實現了統一,將很有可能會替代美國成為人類歷史上新的超級大國,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

在人類歷史上,歐洲一直都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中心之一,等到人類社會進入近代以後,歐洲更是引領了人類文明進程長達數百年,在這數百年裡,全世界的財富、人才都在向歐洲集中。

而改變人類社會的三次工業革命,有兩次發生在歐洲,這為歐洲的文明的底蘊,積累起了深厚而豐富的土壤。

儘管世界進入現代之後,因為一戰和二戰,使得人類文明的重心開始向美國轉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歐洲地區就此沒落,事實上美國只不過是歐洲文化在北美洲的一個分支而已,他的主幹仍然還在歐洲。

這就是為什麼在二戰結束之後,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裡,歐洲各國比如英法德等傳統歐洲強國就迅速恢復了繁榮,並再一次成為發達國家最集中地區的主要原因。

一個統一的歐洲對美國威脅巨大,因此美國在打壓歐盟統一的問題上,一向是不遺餘力的。

歐洲統一之後到底能不能對美國產生威脅,到底能不能替代美國,實際上從美國在對待歐盟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得非常的清楚。在上世紀90年代,歐洲統一組織由歐共體升級成歐盟,這一下子就讓美國人感到非常的緊張,在打擊歐盟上升的勢頭上,美國人可以說是不遺餘力。

比如在歐盟成立前夕,美國為了儘可能的破壞歐盟統一歐洲的步伐,就開始選擇對英國下手,通過美國金融資本的運作,瘋狂的狙擊英鎊,結果直接將英鎊打出了歐洲貨幣的匯率體系。

此外在歐盟成立之後的一年多的時間裡,美國金融資本集團再一次狙擊歐元,並在一年多的時間裡讓歐元貶值超過30%,這一下子就讓歐盟元氣大傷。

事實上美國對歐盟的打擊還遠不止這些,2004年的時候,美國金融資本集團再一次出手,打擊歐盟體系內實力相對弱小的國家的經濟體系,比如希臘、馬其頓等國等國,認為製造這些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使得這些國家經濟衰退,社會動盪。

此外美國還在歐洲周邊不斷髮動軍事戰爭,大量製造難民並將其引導進入歐洲,給歐洲帶來了嚴重的難民問題,使得歐洲各國出現嚴重的治安問題和社會動盪。而2016年在英國發生脫歐公投事件,則更是美國給歐盟的致命一擊。

美國為什麼要這麼做,其實就是因為美國感受到了威脅,這就像公獅佔領了一個新獅群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獅群中的所有幼年公獅都找出來殺死,其實是一個道理,在美國人看來,歐洲是美國人的歐洲,而不是歐洲人的歐洲。

對於美國來說,一個統一的歐洲是美國所不願意看到的,因為一旦歐盟統一,那麼歐洲就會出現一個新的足以與美國抗衡的經濟體。而世界的中心也有可能會再一次回到歐洲,對於這樣的情況,美國人別無他法,只能將其扼殺在萌芽之中。


落下m


這不可能,或者說已經不可能了。原因很簡單: 在人類過去400年曆史上,幾乎所有的衝突和戰爭,都是首先從歐洲大陸上發生的。當時的歐洲大陸各國爭的主要就是對世界秩序的主導權,也就是19世紀國際關係學所說的”權力平衡”。這個時代已經徹底過去了。

也許你會問: 歐洲人難道不想成為大國嗎?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如果你就這個問題去問歐洲的中年人,絕大部分人都會首先回答你: 我首先是個歐洲人,其次才是法國人、德國人、荷蘭人、比利時人。換言之,二戰至今70多年,歐洲大陸不但開啟了歐洲統一的進程,而且各國已經主動或被動地把自己國家的主權意識和民族利益,相當部分置於歐洲統一的大框架下; 各國人民也首先以作為歐洲人為榮,其次才是各個主體國家的公民。

因此,最近20多年來,隨著歐洲統一進程的不斷推進,有不少學者提出,未來應該組建歐洲合眾國。當然,如果只是把歐洲聯盟改名為歐洲合眾國,那是毫無問題的。但問題是: 改名後的歐洲合眾國也主要是一個經濟聯盟,而不會成為一個政治聯盟,尤其不會成為一個新的超級大國。

對此,也許您會覺得很奇怪: 歐洲人難道不想當老大嗎?其實,歐洲人當老大的時代早已過去了,那是十八尤其是十九世紀的歐洲。如前所述,當時全球幾乎所有的衝突和戰爭都是首先在歐洲大陸上爆發的。經過一百多年的衝突和紛爭,尤其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人終於感性歸於理性,認識到只有聯合、和平、繁榮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發展之道。今天的歐洲國家在政治上是二流國家,但是他們卻換來了和平、繁榮昌盛,而這一點是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所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甚至也完全不可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