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養魚池底部怎麼做才不易漏水?

孤狼28284


魚塘建設是基礎性工程,魚塘建不好,養魚會遇到很多困難。防漏水更是建設魚塘的重中之重。

魚塘防漏水主要是池底和池埂。池底漏水,一是因為土質問題,如沙性土壤,保水性差;二是池埂和池底交接處容易漏水。池埂漏水,主要和土壤性質和夯實程度有關。

要防止池塘漏水,在建造的池塘時就要做好相關工作:

1、有條件的,可用水泥將整個池塘硬化。硬化前,池埂和池底的交接處可鋪設防滲膜,然後再用水泥硬化。

2、對於土池,池埂應建成緩坡型,池埂和池底交接處都要鋪防滲末,然後夯實土壤。

3、對於沙質土壤池塘,最好是做水泥硬化,或者在池埂和池底鋪設層黏性黃泥,並且夯實。

4、沙質土壤的池塘,養魚前要用雞糞等重施有機肥,使池底形成肥沃的底泥,能改善沙質底質的滲漏作用。

5、“吸水”嚴重的池塘,在使用前應反覆灌水。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這個問題,在現代化水產養殖,幾乎全部解決。

只是看從業者,怎麼選擇了。一般有幾種:

1.建好的魚池,整形,夯實。然後鋪設PE土工膜。

2.水泥池。

3.PE塑料池加恆溫大棚。

4.帆布與鋼結構建造的魚池。

5.保溫放火抗碎的高科技泡沫板加水泥建造的。

6.集裝箱。

以上這些,大多都是一勞永逸。幾乎不用擔心地漏。

當然了,還有一些條件不具備的老傳統養殖魚塘。那就必須選擇地質合適的區域才能建造魚塘。很麻煩。瓦塘,整形,曬塘,反覆夯實,再鋪設鬆土加有機肥。還得拿出時間養塘養水。。


神魔量合


1.對於乾旱缺水的環境,應該將池底泥土起到硬層,然後用砂漿或者混泥土鋪上3—5CM厚的硬化層,最好用混泥土澆築,池壁也用混泥土築成15—20cm厚的硬化池壁,這樣防漏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2.針對沿海水資源豐富地帶,池底可以用砂漿鋪一下或者針對容易漏水的位置進行修補施工。當然也可用混泥澆築,總之,根據各自魚塘所處的位置,地質條件,施工成本等因素綜合決定。


山野熊哥


養魚池漏水好像是一個挺普遍的現象,特別是新建的魚池。多多少少都會有這樣的問題。我見到過別人的釣魚池滲水補救的方法。不知道會不會和這個養魚池的補救方法一樣。

因為我本身比較喜歡釣魚,所以去的黑坑比較多。也見到過這樣的問題。在黑坑老闆一般都是在魚池的底部鋪設一層較厚的地膜,再在上面蓋一層土,大約十公分厚。最後再灑一些生石灰粉上去。聽他講這樣既可以防漏還可以消毒。一舉兩得,方法簡單好用!

還一種就是把這個魚池直接修成水泥混凝土結構的!這樣就一勞永逸。不用擔心漏水的問題了!不過這個投入是比較大的。





道口滑哥


你這個同志問的問題不好回答,首先本人不是這方面專家。只是平常之中會見到些,你問的這個問題是那類。要是以垂釣為目的的話,只是放魚🐟在裡面的。附近沒有自然水域的人工魚溏吧。這個問題大家基本上都給你了建議了,因為少補充水,剩下了好多開資在裡面。如果是專業想搞養殖的話,這些辦法就不能用了。這就要看水域,地理位置了。大河邊,排水溝,循環水。土壤密度,土地汙染好多情況在裡面。及然你提出,本人給你個建議。遠責堅土地會好的多些。農村人說的紅土地。水位高的也可以。鬆土地就要靠以上各位老師提到的,水泥地,塑料製品墊底。三七灰土壓實,地平瓷磚,不鏽鋼的。等防水用品了。


耿周海


1底部要夯實基礎,用混凝土打一遍基礎,刮平。

2再在表面塗一層水泥油。

3可以在浴池內部貼上瓷磚,可確保不漏水。


田野牧流


這個看把魚池做在什麼地方,以什麼形式來做,池子大小都有關係。池子裝水後的重量體積分析地基承載力,自然土、填充土等各自的承載力不同,設計方案也要靈活多變。

基礎土壤必須夯實,按箱式設計構築要求一般可以滿足不漏水需求,做好防水防漏處理,就是造價太高。在自然土(原始土)上做魚池要便宜很多,注意給排水問題。總而言之基礎一定要牢固。


老周12345678901


魚池口水,是很正常的,因為如果當初底部,或者周邊,當初挖得時候沒有用力壓,就會垮塌,所以要想不漏水,一是,壓緊周邊,二是用水泥,三是是用專業的防水膠布,墊底,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小農小朋哥


同意樓上說法。


三農物聯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