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為什麼醫院有工作了三十年還是主治醫師的人?真相來了

我們都知道,主治醫師以及副主任醫師都屬於醫師職稱的一種,在很多人眼裡,這就代表了這個醫師的專業水平。而報考副主任醫師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年限是有要求的,最長的就是專科畢業的,要求是7年。那麼對於已經工作了三十年但還是主治醫師的這一群醫生,是不是就代表了他們的專業水平不行呢?為什麼還會存在這樣的情況呢?

為什麼醫院有工作了三十年還是主治醫師的人?真相來了

職稱晉升的真相:職稱高不代表水平一定高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得先了解一下晉升副主任醫師,也就是主治醫師的上面一級職稱的要求。

不同等級的醫院晉升副主任醫師是有不同的,基本分為兩個層次,普通醫院與大醫院,普通醫院一般指基層醫院,而所謂的大醫院多指省級三級甲等醫院。對於普通醫院的醫師來說,您只要符合衛健委公佈的報考副高的條件,比如論文要求、繼續教育的要求等等,同時醫院副主任醫師名額有空缺,你就可以報考。所以對於這一層次的又有心報考副高的醫師來說,報考副高的條件並不難達到,但是副主任醫師的名額卻不由自己控制,這跟各家醫師的職稱配比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們醫院副高醫師名額已經滿了的話,一般就只能等著前面的人退休或離職,才有機會晉升副主任醫師,時間上可能就比較長了,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許有了名額,但記憶力下降,競爭不過年青醫生也是很正常的。

而對於大醫院的醫師來說,晉升副主任醫師的條件要求就要高很多,比如可能需要有國家或省級的科研課題,有SCI雜誌上發表的文章等等。而主治醫師基本都屬於這一類醫院的“中流砥柱”,涉及管床、管病人、輪夜班等等,每天忙於臨床工作,可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科研和學術。當然,也有部分主治醫師興趣不在搞科研和學術上。因此,主治醫師並不一定就是“技不如人”的醫生,也很可能是有原因的。

為什麼醫院有工作了三十年還是主治醫師的人?真相來了

如何找到高水平醫生呢?

最後,我們來談談另外一個話題,如果職稱不能代表醫師的水平,那麼,怎麼才能快速找到“好醫生”呢?這裡有幾點秘訣,僅供大家參考:

第一問醫生們的同行,看看他們的推薦,俗話說的好,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醫師們看的絕對是醫術。

第二看醫師從業經驗,職稱高不代表臨床經驗豐富,同樣,年齡大不代表對當前的醫學信息知曉清楚,一般建議找40~50歲左右長期從事臨床的大夫,這一類人經驗有、精力也能支撐他們繼續學習。

第三不建議什麼疾病都找大醫院的大專家。實際上,普通的疾病,普通三級綜合醫院的主治醫師都可以給出很好的答案。

為什麼醫院有工作了三十年還是主治醫師的人?真相來了

作者簡介:方健,2003年獲執業醫師資格證書,2012年獲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崗位證書。現為三甲醫院副主任藥師,臨床藥師。社會任職:廣東省藥理學會合理用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藥學會科普委員會委員。頭條號 藥師方健,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健康領域創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