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非法狩獵 得不償失—津市檢察院提起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依法開庭審理


非法狩獵 得不償失—津市檢察院提起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依法開庭審理

(通訊員 羅思詩)日前,津市市藥山鎮居民李某某在自己管理的菜園張網捕鳥,讓李某某沒想到的是,捕鳥卻也將自己網進了法院的被告席。

2019年6月15日左右,被告人李某某採取拉網捕鳥方式來阻止鳥類啄食菜地裡的菜瓜。6月25日,津市市森林公安局民警在巡查時發現李某某安裝的鳥網及鳥類死體,共計非法捕獲野生鳥類32只,經專家評估意見,其經濟價值共計9600元。“三有”野生鳥類動物是森林或農業等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生態系統功能和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津市檢察院認為,李某某在禁獵區、禁獵期使用禁用的網捕方法非法獵捕鳥類,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破壞生態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應當在依法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費的基礎上,通過公開賠禮道歉的方式就其侵權行為表達歉意、真誠悔過,也對其他非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起到一定警示和教育作用。

非法狩獵 得不償失—津市檢察院提起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依法開庭審理

公益訴訟起訴人津市檢察院員額檢察官徐成華宣讀起訴書


非法狩獵 得不償失—津市檢察院提起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依法開庭審理

公益訴訟起訴人津市檢察院民行科長葉助宏發表出庭意見

12月20日,津市檢察院提起生態環境資源保護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在津市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經過開庭審理,當庭宣判李某某犯非法狩獵罪,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三個月,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費9600元並通過常德市市級以上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

一直以來,生態環境資源問題都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與人民群眾的熱切關注。該生態環境資源保護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公開開庭審理,一方面體現了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作用,加強對生態環境資源的司法保護,另一方面有利於增強公民的懂法守法意識和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意識,從源頭預防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