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看待某大学研究生一年发表17篇SCI论文?

无闻漠漠


我是博雅燕园,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学渣逆袭成学霸的故事,一个在本科阶段沉迷于玩游戏,因而成为本科学渣,面临专业课挂科、求职全部被拒的窘境的情况下,却能悬崖勒马,放下游戏,发愤图强,最终不但考研成功,而且在研究生期间,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发表了17篇SCI文章,堪称逆袭中的战斗机。

这位逆袭者叫赵永贵。

2010年,赵永贵考入东北大学电子信息专业,这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热门专业,也是一个很容易和电子游戏打交道的专业。刚刚经历了苦逼单调的高中生活,进入大学的赵永贵,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面对很容易接触到的电子游戏,就像很多热衷于打游戏的大学生一样,被游戏的新鲜感和刺激感所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很快沉迷于游戏之中。

和很多游戏迷一样,赵永贵后来的大学生活,主要是与游戏为伍,白天逃课在宿舍睡觉,晚上通宵打游戏。学习成绩自然一落千丈,由高中阶段的成绩优异者变成了大学时代的学渣,成绩一直是班上的倒数几名,专业课学得一塌糊涂,甚至,专业课都挂了一门,另外还有四五门专业课因为老师的“手下留情”,才勉强及格过关。这样的成绩和表现,认识他的人都只能摇头。

东北大学校园

转眼间,就到了大四,一直沉迷游戏的赵永贵终于直面了严峻的现实。在周围同学要么拿到了保研资格,要么申请出国留学成功,要么通过实习等方式已经提前拿到了很不错的offer的时候,毫无规划的赵永贵,也只能加入了主动求职的大军中。他奔波于各种招聘会中,密集投递简历,却没能拿到一个offer。有些他个人很中意的公司,投机的简历总是石沉大海,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这时候,幡然醒悟的赵永贵,才深切体会到,由于沉迷游戏,他浪费了多好的大学时光,已经与周围同学拉下了多大的差距!

怎么办?只剩下考研一条道儿了。

于是,在离考研初试不到四个月的某一天,赵永贵捧起了有些“久违”的书本,加入了考研大军的滚滚洪流中。

基础差、时间紧,如何才能考研成功?赵永贵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强度极高的学习计划,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除了中途短暂的吃饭时间,全部用在了考研复习上。

刚开始复习,就曾有同学对他说:“你昨天还在玩游戏,今天就开始学习,我就看看你能坚持多久。”已经幡然悔悟而且没有退路的赵永贵,在同学的质疑之下,开启了“拼命模式”,并坚持了下去,严格地执行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很快,这种拼命的学习和坚持的成果,在几个月后的考研初试中就体现了出来。他考得还不错,通过了他所报考的天津大学信息学院的考研复试线。

初尝奋斗所带来的成功喜悦的赵永贵,用更大的努力准备考研复试,最终,他通过了天津大学的考研复试,成功被录取。

天津大学校园

考研成功,成为赵永贵学习生涯的转折点。

进入天津大学,成为一名研究生之后,他决心与本科时的“学渣”生活作别,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之中去。

他知道,虽然考研成功了,但几乎完全荒废的大学时光,让自己与周围优秀的研究生同学在专业知识、科研经验等方面差距很大,唯有发奋,才能减少乃至消除这种差距。

于是,他又一次开启了“拼命模式”。

读研之后的赵永贵,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文献,学习专业知识,琢磨研究思路和方法。他尽可能把自己的分分秒秒都用在学习和科研上。他说,“我现在每天基本上除了上课就是在实验室,中午也不回宿舍,这样就又多了2个小时学习时间”。他相信,“花在实验上的时间多一点,就会比别人多出几组数据,也就能多出几项成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永贵在刚上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就根据自己的实验成果,撰写了第一篇论文,并获得期刊发表。

再次品尝到奋斗带来的成功喜悦的赵永贵,终于开始走上了学习和科研的成功之路。愈战愈勇的他,在实验室的成果接二连三,2015年短短一年时间,他竟然累计发表了17篇SCI论文(其中有16篇为一作),同时获得了11项专利成果,还获得了在天大校内有“学生诺贝尔奖”之称的2015年度学生科学奖,真正完成了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

赵永贵的部分SCI论文截图

一年17篇SCI论文(且其中16篇为一作),这样的成绩,是很多研究生想都不敢想的,但赵永贵同学在导师张平老师的不懈指导下,在自身的不断努力下,创造了个人神话,创造了研究生做科研的奇迹。

更重要的是,从学渣逆袭为学霸的赵同学,变得成熟了很多。面对成绩和荣誉,他说,“这些并不值得炫耀,只有付出才能收获回报,而当你真的努力了,成果总会到来”。

逆袭后的赵同学,再接再厉,2017年,他继续攻读张平老师的博士,并于同年出国读博。祝愿赵同学在学术之路上能走得更远!

从赵同学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学渣与学霸,并不是天生的。沉迷游戏,不求上进的学渣,也是可以幡然醒悟的,甚至,只要能下定决心,坚持拼搏,也是可以逆袭为学霸的。

那些还在沉迷游戏、沉迷于安逸中的大学生们,你们能从中得到启示么?


博雅燕园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学渣逆袭成为学霸的故事,通过自己的努力,从班级排名倒数几名、招聘会无人问津的青铜到幡然醒悟、学习四个月考入天大、一年发表17篇SCI的王者,他就是赵永贵!

赵永贵,2010年考入东北大学电子专业,很不错的开始,在我国,能考入985大学的考生占全部考生的2%左右,百里挑二!而东北大学,曾经的八大工学院之一,工科强校,电子专业也是其热门专业之一,如果赵永贵好好学习的话,一定有个不错的未来。

可是,和和有些大学生一样,赵永贵进入大学后迷失了自己,因为专业的关系,接触游戏比较多,他迷上了打游戏,甚至天真的认为游戏玩好了毕业后可以进入游戏公司工作,于是他白天逃课睡觉,晚上通宵打游戏,这样的状态成绩可想而知,有一门专业课不及格,好几门是60分,大学里的60分意味着你本来没及格,是在老师的照顾下才及格的!

就这样,转眼到了大四,同学们出国的出国,考研的考研,找工作的找工作,赵永贵也开始找工作,投了很多简历,结果都是石沉大海、无人问津,这时赵永贵才认识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靠打游戏找不到工作,游戏公司找得是懂游戏开发的人才而不是玩优秀的废材!

赵永贵是不幸的,他浪费了大学宝贵的三年多时间,他又是幸运的,他成绩没有差到需要退学,他还有证明自己的机会,还可以重新开始,只剩下华山一条路—考研!而还有多少时间呢?四个月!这对谁来说都是个挑战,对专业基础不好的赵永贵更是挑战!但赵永贵迎难而上,制定了一份满满的学习计划,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一天的有效学习时间超过11个小时,经历过考研的叶秋知道这份学习计划的分量,叶秋考研时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五六个小时,赵永贵的一般左右,所以,赵永贵的四个多月相当于别人的八九个月,而且是效率很高的八九个月。

所以,他的成功是必然的,他考入天大信息学院,经历过本科的失败,赵永贵研究生绝不会重蹈覆辙,学习抓的很紧,中午不休息,这样每天可以多出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早早跟老师要求,进入实验室,获得宝贵的试验数据,研一就发表了一篇论文,而2015短短一年时间,他发表17篇SCI,其中16篇是一作!还有11项专利,因此获得天大的小诺贝尔奖-学生科学奖,彻底完成了逆袭!

赵永贵给我们的启示有很多,学渣和学霸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主要的影响变量就是个人的努力,不努力,考入985你可能也只是个学渣,努力了即使是学渣仍然可以逆袭,考入更好的学校,作出更好的成绩!

赵永贵的事例对现在考研的同学尤其有启发意义,现在网上不少人问,考研还有两个多月,心态崩了怎么办?看看赵永贵,相信你应该知道怎么办,如果你放弃了那一切就都结束了,如果你没有放弃,那一切皆有可能,EVERYTHING IS POSSIBLE!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一年17篇论文,听着令人惊叹,如果没有抄袭、如果每一篇论文都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那这位作者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大了!


用户6003015557390


胡编乱造,说瞎话。你指名道姓出来看看,那所大学,那个人?

要么你没有标题说明白。一个大学所有研究生一年发表17篇还可信。一个人永远不可能20天一篇,这叫学术理论。


本世纪中页


没有说明该学生的专业,论文各是几区,影响因子多少,第几作,独立完成,合作还是挂名?差别很大。如果是一,二区,即使是四区都不可能,因为一区和四区耗时耗力几乎是一样的,无非质量差别,就像高中和初中写作文一样。独立完成几乎更不可能,时间不够。有可能是合作挂二作。如我院一个研究生安排做论文统计,每个论文都挂个自己二作,半年下来出15篇一区,比他还牛🐮。


道远123


只能说明他研究的方向很新,这种人哪个学校都有,我有个同学也发了十几篇,随便搞点啥都能发文章,当年我们那个羡慕啊,成熟方向和专业是不可能的。没有别的意思,这人也很优秀,我只是说明另外一个原因罢了。


卧龙2025719


这17篇论文如果不是抄袭来的,不是歪门邪道得来的,是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这个研究生应该是一个很牛的人物,国家应该重点培养,重点关照。


涨跌互现


只能说找到诀窍了,不然就算一年发17篇中文也难。可能存在一篇文章换种说法写法再投


天然呆的狮王


本来是一根儿香肠,非得切成片儿去卖,一年发1000片有什么用啊?


坚恒勇毅


为写论文而写论文;为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这是中国学术界的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