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網絡詐騙花樣多!博州市民注意啦!

文 | 本報記者張曉敏 通訊員李令婷、劉天華、平安博樂

娛樂節目中獎

冒充QQ好友發佈虛假愛心傳遞

“猜猜我是誰”……

近年來利用電信網絡實施詐騙犯罪

不僅成為老百姓的煩心事,

也給群眾造成財產損失和利益損害。

網絡詐騙花樣多!博州市民注意啦!


典型案例

2018年8月28日21時許,博樂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接到轄區居民丁某某(女,14歲)報案稱:2018年8月26日21時許,其在網上購買手機時對方以檢測不到支付的錢款、參與費、退款費為由詐騙其4306元。

2018年8月31日13時許,市民秦某某(女,19歲)在上網時,對方冒充其朋友,以幫忙轉賬為由騙取其800元。


網絡詐騙花樣多!博州市民注意啦!


網絡詐騙花樣多!博州市民注意啦!

預防網絡詐騙,我們在行動

近年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高發,已成為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一大突出問題。

博州公安局刑偵支隊隊長張建說:“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以QQ、微信、網絡購物、網絡兼職、網絡辦理貸款以及冒充身份詐騙為主,受騙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年齡以中青年為主,受騙原因主要是群眾對電信網絡詐騙的識騙、防騙意識較差,警惕性不高。”

為有效減少此類案件的發生,博州公安機關認真分析電信詐騙案件特點,針對易受騙群體開展防範宣傳工作。

截至目前,博州公安機關自主偵辦和平臺協破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10起,與去年同期相比,破案率上升29.4%;通過反詐中心三方通話、接警止付、平臺凍結等方式,成功止付電信網絡詐騙案件70起,查詢凍結涉案銀行賬戶69個,凍結涉案金額300餘萬元。

今年,博州公安機關通過微信、微博、公共網站等新媒體平臺先後發佈電信網絡詐騙預警信息180餘條,並聯合相關部門深入集貿市場、大型超市、廣場、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發放預防電信詐騙宣傳冊5000餘份。同時,結合實際案例向群眾講解電信詐騙的危害、手段和途徑,在顯要位置張貼《警方提示》防範宣傳單及預防電信網絡詐騙提示語,增強群眾防詐騙意識,減少電信詐騙發生。

網絡詐騙花樣多!博州市民注意啦!

防騙鏈接

1、事先多搜:您在做交易前,多通過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查相關軟件或公司的情況,查查同類商品交易的情況,做到事前防範,而不是事後著急。

2、判斷聯絡方式:確認其聯絡方式,如果犯罪分子只留了手機號碼,或者只是400號段的號碼,則要特別小心。手機可以查一下其歸屬地,判斷是否與其說的一致。

3、不要貪低價:千萬不要過分追求便宜,比市場價格低一半的商品,不是假貨就是騙人的幌子。

4、不要輕信認證標識:第三方機構認證的網站,均有認證標識,且該標識會鏈接到第三方機構網站上專門製作的認證頁面,僅有一個標識不能說明其合法性。

5、堅持貨到付款,先驗貨後付款:不要以網站製作的精美程度或者根據是否提供了銀行卡號,來決定其真偽,更不要盲目提前付款。

特別提醒:隨著二維碼支付越來越普及,不法分子們也想出了各種各樣的盜刷手段,如何防範二維碼支付被盜刷:

1. 千萬不要輕易向他人洩露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手機號、銀行卡號等信息。

2. 請使用安全的二維碼掃描工具,不要隨意掃描非官方的二維碼或安裝不明手機程序。

3. 安裝手機安全管理軟件,保證手機安全。

4. 二維碼支付盜刷後,請在第一時間凍結銀行卡。保證資金安全,並及時向警方報案尋求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