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疫情之下,我们该如何给孩子做好疫情的科普?

一直在学习努力


疫情定可防,我小孩我一般叮嘱他要勤洗手,讲卫生,在家呆着,疫情期间,我两小孩都一直在家里,没给他们出来过。


TK趣谈


生命力最好的防护:

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焦虑和恐慌也在蔓延。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更容易受到侵扰和影响,尤其在对孩子意义非凡的春节寒假期间。

研究表明,积极的信念、平和的心态将能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即使被感染,也不至于发病或者症状轻微,自动获得免疫。

这种来自于内在的生命力才是最好的防护。

所以在这个我们难以左右的特殊时期,做好孩子的心理防护,就是给孩子一份特别的爱。

相关文章:集众之力,护航星宝成长 | 星宝蓝书包专家在行动 第2期:刘春阳

大人情绪稳定是前提

我们经常说,“父母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此时此刻,父母或家人的情绪稳定,对孩子而言,更是最好的礼物。孩子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

父母情绪稳定是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力,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保持生活的稳定性:

虽然“疫情”是一个应激事件,但一定不要让孩子感到“危机重重”。千万不要手忙脚乱,自乱阵脚。让孩子生活作息维持规律,保持生活的稳定性,是孩子心理稳定的重要内容。

避免信息过载导致的心理负担:

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在分享有关信息或回答孩子的关于“疫情”的疑问时,一定要用符合孩子年龄的通俗的话讲给孩子听,可以轻描淡写一些,一定要多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有信心。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一定要引导孩子合理看待信息,分清良莠,不要过度关注疫情相关报道,不要轻信疫情相关小道资讯,避免陷入视讯信息轰炸中。

让孩子永远心存希望,永远相信黑暗不会长久,光明总会再临。

相关文章:集众之力,护航星宝成长 | 星宝蓝书包专家在行动 第3期:梁爱民

别样寒假别样情:

由于“疫情”的不期而至,可能打乱孩子盼望许久的寒假计划,外出旅游取消了,跟着大人走亲访友也可能变少了,甚至外出的机会都大大减少了,多数时间只能“宅”在家里。

这时候孩子的小心脏可能拔凉拔凉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充足的积极关注,用心帮孩子将寒假过出彩儿来

如:

1.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学习做手工;

2.全家一起练习瑜伽;

3.一起读一本书或绘本,然后讨论故事的情节;

4.一起做饭,每个人负责不同的部分等。

让孩子在困难中看到人与人之间的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爱的存在,让孩子永远心怀感恩。

让孩子将来能有超越父辈的心理能力,从而应对他们人生中可能出现的任何困难与挫折。

专家建议

教研院及专家团队们将竭诚为各位家长提供帮助。

家庭训练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家长从没遇到过的问题,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所在机构的老师多沟通。

在老师督导下进行的家庭训练也能够保证预期的质量与效果。

相关文章:星宝蓝书包专家在行动 第4期:陈艳妮 | 集众之力,护航星宝成长

教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情绪管理不是简单地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在正确理解情绪、体察接纳自身真实情绪的基础上,掌握调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与技巧,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

管理情绪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给每一个情绪准确地贴上标签。

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

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办法。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绪就解决了。

如果孩子出现如下情况,且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生活,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1)0-5岁孩子:吸手指头;害怕黑暗或动物,畏惧夜晚,黏住父母;大小便失禁,尿床,便秘;说话困难(如:口吃);食欲减退或增加。

(2)易怒,郁郁寡欢;睡眠失调,噩梦连连;沉默寡言;行为失控;兴趣减退或丧失;生理性症状:如食欲减退、月经失调等。


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的各种规划,大人还好,还可以趁着买菜之际,出去放放风,但孩子们就有些难熬了,一般情况下,父母们是不会允许孩子外出的,而有的孩子,尤其是对于3-6岁的小孩子,会因为无法外出而各种闹腾。其实给孩子做好科普,他们也会理解父母们的做法,配合我们做好防疫工作。

一、绘本+视频

疫情发生以后,很多逆行者不顾自己的安危,奋斗在防疫一线救人。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多方力量创作了绘本《妈妈要去打怪兽》,以妈妈和孩子对话的形式,向孩子解释了,春节妈妈为什么不能在家。还解释了这次病毒是什么?会造成什么影响?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我儿子是非常喜欢听的,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听2遍,还会问:“妈妈,你也要去打怪兽吗?”或者“打怪兽的阿姨回来了吗?小姐姐想她了”

现在儿子不会闹腾着出门玩耍,因为他外面有病毒。

二、身体力行

因为先生很早就复工了,每天下班回来都要消毒,每次消毒的时候,都会跟儿子说一遍,现在外面有病毒,非常危险,然后介绍病毒的名称、影响还有得病的后果,随时随地教给孩子如何做消毒,如何面对危险的病毒。

昨天带孩子出去倒垃圾,他随手拿着酒精喷雾,防护意识比大人还强。

三、游戏中科普

因为宅在家里,每天都要跟孩子玩一些亲子游戏,所以会把病毒的科普融入到亲子游戏中,比如玩捉病毒的游戏,让孩子戴好口罩,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等等,然后在杯子里放入一小块黑芝麻,让孩子体验病毒的危险,以及医护人员的不容易。顺便交代孩子,保护好自己,不出门,就是对医护人员最大的帮助。


米拉说育儿


如何让孩子了解到疫情呢?

一、用孩子的认知来讲述疫情

孩子肯定问到了为什么不能出去玩之类的问题,我们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告诉孩子,比如绘本故事,角色扮演,手指律动等等。然后让孩子了解病毒的危害性,很多英雄在跟病毒作斗争,我们能做的就是乖乖在家,不出门,不添乱。

二、和孩子一起讨论为什么病毒会出现?还出现过哪些病毒呢?

讲述病毒起源于大自然的野生动物,引导孩子思考,这些吃野味的行为是否正确,我们如何做。告诉孩子注意饮食卫生?

曾经的非典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可以编成故事给孩子听。

三、让孩子参与到疫情的防护中

针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参与到家庭防护工作中,比如打扰卫生,玩具消毒等等,让孩子有责任感和参与感,可以让孩子做卫生小督察员,不仅解决了孩子无聊的难题,更让孩子有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制定家庭卫生规则,在孩子对于病毒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之后,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卫生规则。比如吃东西前后洗手、不能抽烟喝酒、不乱丢垃圾、注意个人卫生等等。将这些规则打印出来,贴在家里比较显眼的地方。将监督员这个任务放在孩子的身上,为了起到榜样的作用,孩子会自觉的遵守这些制定出来的规则,并且做一个合格的监督员。

跟孩子一起画疫情手抄报,小年龄的孩子可以语言表达,家长绘画,这样还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聊一聊疫情过后你最想做的事。学习七步洗手法,学习正确佩戴口罩,不挑食多运动等等,有很多可以做的事。可以由孩子发起家庭运动,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主的去组织,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可以让孩子在家里保持新鲜感。

趁着难得的时间,引导孩子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家庭的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于如何给孩子科普疫情,在家的朋友们还跟孩子一起做的什么有意思的事呢?一起分享一下吧!😄







夏天69478


  利用丰富的科普材料,和孩子一起学习病毒及相关疾病的知识,包括病毒的类型、病毒传播的途径、病毒感染细胞的方式,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病毒传播与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及食用野生动物的关系等等。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同时启发孩子:人类对病毒对自然的认识还很肤浅,尚有待于科学家去进一步探索。这样循循善诱,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给幼小的心田里埋下科学的种子。

  认识人的社会性和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封闭期间,由于缺乏户外活动和同伴交往,孩子会有诸多不适,家长可以针对这些反应启发孩子体会和感受社会交往对个体正常生活的必要性。和孩子一起讨论,让他们认识到,正是因为有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夜以继日地抢救,才可能使病人闯过鬼门关获得康复;正是因为防疫人员的辛勤工作,疫情才正在被一点点控制并且趋于减退;正是因为有警察叔叔的日夜执勤巡逻,我们的社会才能保证基本的秩序;正是因为有发电厂工人在坚持劳动、通讯业行业员工在精心保障,我们才有可能在明亮温暖的房间里,通过网络通过电视学习知识、保持沟通和了解疫情。


聖榆果儿


面对疫情,家长首先要做好个人防护,并指导和帮助孩子做好防护,然后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家庭环境、难得充裕的共同时间里利用危机事件对孩子做好启发、引导和教育。

  1、保持适度的紧张和警觉,减少外出和群聚活动,和孩子一起做好必要的隔离

  面对病毒疫情传染的不确定性,焦虑和恐惧属于正常反应。从人类进化和个体生存的角度来看,焦虑和恐惧都有积极的适应意义,它们使人们迅速警觉,调动机体的能量,规避可能的风险。灾难时期,家长要保持适度的紧张和警觉,给孩子明确的暗示:疫情未缓解,户外还不安全,出门玩耍有传染风险!这样便于孩子老老实实呆在家里,通过学习和游戏来渡过危机时间。

  面对孩子的恐慌情绪,有的家长告诉孩子不要害怕,自己却紧张得不行,这给孩子传递的是矛盾的信息。正确的做法是,承认并接纳自己的恐惧,同时引导孩子认识并接纳自己的紧张情绪,通过科学的防疫措施和生活学习的合理安排来规避风险,降低恐惧情绪。

  2、和孩子一起研究获取可靠信息的方法

关于疫情的知识和信息铺天盖地,真假莫辨,信息过载严重。信息过载使人们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无法及时搜索到正确、有用和关键的消息,这不但让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提高,甚至还会引发知识焦虑。要减少信息过载的不良影响,就要学会过滤和利用信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获取真实和权威的信息的途径,比如政府的官方网站的文稿,专业机构和科学家的科普文章等等;验证信息真伪的方法: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等多途径交叉验证,通过权威人士验证等等。

  主动获取信息合理的时间节点。引导孩子寻找有效信息,学会获取科学正确信息的手段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批判性学习习惯。这种习惯对孩子的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3、学习自我防护的知识

  对照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等权威部门发布的疫情防护手册,学习相关的自我防护知识,练习相关的防护技能。尤其重要的是家长要带着孩子反复示范练习戴口罩、消毒等个人卫生和防护方法,把书上的东西变成孩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利用危机事件,强化生命教育

  生命是一切价值的载体!生命教育恰恰是我们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一些新闻报道和科普材料,启发孩子想象和感受生命的脆弱和疾病的痛苦。让孩子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和生命的不可逆性。可以创造一些虚拟的危险情境,比如:碰到火灾,碰到地震,碰到陌生人跟踪,碰到大孩子欺凌,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游戏,调整孩子的在这些情境下的反应模式,这样孩子就能学习一些生命防护的常识。也可以通过网络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做相关游戏,家长参与并且引导点评,效果会更生动,孩子的记忆会更牢固。

  5、学习病毒和疾病的科学知识,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好奇心

  利用丰富的科普材料,和孩子一起学习病毒及相关疾病的知识,包括病毒的类型、病毒传播的途径、病毒感染细胞的方式,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病毒传播与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及食用野生动物的关系等等。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同时启发孩子:人类对病毒对自然的认识还很肤浅,尚有待于科学家去进一步探索。这样循循善诱,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给幼小的心田里埋下科学的种子。

  6、认识人的社会性和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封闭期间,由于缺乏户外活动和同伴交往,孩子会有诸多不适,家长可以针对这些反应启发孩子体会和感受社会交往对个体正常生活的必要性。和孩子一起讨论,让他们认识到,正是因为有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夜以继日地抢救,才可能使病人闯过鬼门关获得康复;正是因为防疫人员的辛勤工作,疫情才正在被一点点控制并且趋于减退;正是因为有警察叔叔的日夜执勤巡逻,我们的社会才能保证基本的秩序;正是因为有发电厂工人在坚持劳动、通讯业行业员工在精心保障,我们才有可能在明亮温暖的房间里,通过网络通过电视学习知识、保持沟通和了解疫情。

  通过讨论和做一些角色扮演的家庭小游戏,让孩子领悟到:社会是个整体,社会上的人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社会的运转有序,还需要有政府的统筹和指挥。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现在年纪小,我们就少出门,在家里好好学习。长大了,我们也要像那些值得尊敬的大人一样,在危机时刻冲到第一线,支持他人,奉献社会。

  要做到上述一切的前提是:家长是一个乐于学习并且勤于思考的人,是一个愿意以身示范勇于实践的人,是个有耐心讲方法的人。在孩子面前,家长不仅仅教育者,还要做好观察者、陪伴者、示范者和引领者。

  如果你不是这样的家长,请行动起来,现在就开始改变!

  教育不仅仅在学校里、在课堂上,生活就是教育!病毒疫情是一场灾难,但灾难过后,我们的人民凝聚起来了,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了,我们的孩子成长起来了,不幸中的大幸!



丽姐带你说生活


首先说到这次的病毒很可能来源野生动物市场。人类为什么那么喜欢吃野生动物?难道家禽家畜等我们惯常所见的鱼肉蛋奶,都不能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吗?

菜虫一贯喜欢吃肉,他列举了一下自己吃过的肉,无非是牛肉、羊肉、猪肉以及鸡鸭鹅三种家禽。我跟菜虫都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口腹之欲,才会促使人类要吃遍山珍野味飞虫走兽呢?

我提出了两个词,一个是“敬畏生命”,一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敬畏生命”,是我一贯信奉的一种生命哲学,其提出者就是史怀哲博士。很多年前,我曾经专文讲过这个词。大意是:人也是大自然的造物之一,是无数的物种之一,尽管居于食物链的顶端,但也仍需敬畏生命。因为每个生命都有其意义和价值,丰富多彩的生命才构成了我们的生态链、生物圈。缺了任何一环,都是不对的。


策马走天涯哟


给孩子做疫情科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家长给孩子做榜样,当模范,大人做不好,让小孩子做到也是天方夜谈;
2、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勤洗手,勤洗澡,经常更换内衣,自己的房间勤通风,经常晒被子,保持自己的房间整洁卫生;


3、有疫情时,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咳嗽时用纸巾或曲肘遮挡,不要去直接用手扶摸小动物;
4、按时打疫苗,可以有效防病毒;
5、让孩子把学到的防疫知识与同学分享和讨论,有助于孩子活学活用;
6、有条件的情况下,多让孩子参加应急演练,特别是地震、火灾、触电等。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64c20dfee204a1a998b0c9d3007b558\

喜上梅梢0001


疫情之下,我们该如何给孩子做好疫情的科普?

我来简单的分享下我的经验。

我家大宝六岁,幼儿园大班,疫情发生以来,他也感受到了变化,在此期间,我也给他进行了相关科普。

1-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漫画介绍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到(是一种能人传人的病毒),这个病毒传播的方式(飞沫传播),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如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不出门,不聚餐)

2-通过与其一同观看新闻,了解目前的形式以及这个病的危害性(如一旦感染此病毒,需要隔离治疗),强调疫情期间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

3-每天按时检测体温,防患于未然。

4-告知他由于这个是一种新型病毒,目前治疗没有特效药,相关疫苗也还在研发中。

5-告知为什么要封城(阻止或减少人员流动,能有效降低人员的感染概率)

目前想到主要是以上几点,欢迎大家补充!





一直在路上学习


首先您得判断,自己孩子多大了,可以接收什么程度的科普教育了。我觉得讲太多没有意义,可以抓住两点展开:第一,核心是增强自身免疫力,从饮食,运动,良好作息导入。第二,主动防御,给孩子说明一个观点,我们要做的是尽量不要让病毒上身,需要用口罩,勤洗手,勤通风来拒绝病毒传播。讲到点子上面,然后又比较好接受,这样的科普可能效果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