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馬皇后下葬當天,大雨傾盆,朱元璋大怒,一個和尚說了什麼話,救了大家?

福垊


馬皇后,本名不得而知,有人傳說叫馬秀英,但是信息來源並不可靠。她死後被封為孝慈高皇后,是一代賢德皇后的典範,甚至被當時的人稱為當代東漢時的明德皇后,足可見百姓和文武對她賢德仁厚的讚譽之高。

宅心仁厚的“馬大腳”

馬皇后,自從爹爹死了以後,就投奔了爹爹的好兄弟郭子興,當時郭子興正高舉義旗,率領紅巾軍抗元,對這個投奔他而來的小姑娘非常愛惜,甚至先小腳都捨不得給她裹。或許正是這種難得的“開放”,使得馬皇后小時候就養成了直率的性格,並且熟讀史書,深諳為人處世之道。

馬皇后在郭子興那裡長大,被郭子興做主嫁給了他極為賞識的朱元璋。在朱元璋身邊,馬皇后對朱元璋極為照顧,在朱元璋被郭子興懷疑而囚禁的時候,馬皇后給他偷送熱餅,為了保溫放在懷裡,甚至將自己的肌膚燙壞了。平時照顧朱元璋,體貼、細心、縫縫補補,甚至在戰略方針上,馬皇后也總能給出得體的建議來,對朱元璋幫助很大。

“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

後來,朱元璋拉隊伍自己單幹,馬皇后甘願不拖累於他,自己孤身在和州,二人險些再也無法相見,馬皇后卻從來都不抱怨。她與朱元璋團聚之後,朱元璋忙於戰事,馬皇后則在後方安撫將士,時常幫助將士們縫補,對將士的家眷進行照料,馬皇后甚至記得每一位將領的生日和他們家中父母的生日。有時候,馬皇后為將領的父母辦宴會的時候,將領自己甚至都不記得,頓時就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再加上朱元璋夫婦收養了多位義子、義侄,其實其中關係都是馬皇后在盡力維護,正是有馬皇后廣施仁德,才會有淮西子弟與義子們為朱元璋賣命,朱元璋的江山,功勞中有馬皇后一半。

母儀天下之典範

作為朱元璋的結髮妻子,從貧賤到皇后,馬皇后地位改變,但是那份善心卻一直沒有丟棄,即便成為皇后,從沒有過一次仗勢欺人之舉,反而是在暗中處處維護朱元璋,與開國功臣們搞好關係,幫助朱元璋駕馭諸位驕兵悍將。

當朱元璋舉起屠刀向開國功臣時,馬皇后雖然無法阻止,但是每次都會婉言相勸,使朱元璋有所收斂。諸王師傅李希顏對小王子進行了體罰,小王子對朱元璋哭訴,朱元璋勃然大怒就要降罪李希顏,是馬皇后阻攔,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朱元璋才消了怒氣,沒有加罪李希顏,反而提升了他的官職,獎勵他用心教導小王子。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馬皇后的仁厚,一生都未曾改變,時刻都在幫助朱元璋,維護諸位大臣將領,維繫大明政權的和諧。

“帝前殿決事,或震怒,後伺帝還宮,輒隨事微諫。雖帝性嚴,然為緩刑戮者數矣。”——《明史》

馬皇后在後宮以身作則,勤儉度日,從不鋪張浪費,而且對待後宮之人極為和善,但是這種和善是建立在守規矩的前提之下,如果有人膽敢冒犯,馬皇后絕非可欺之人。馬皇后為人,無論貧窮貴賤,還是地位高低;無論是相夫教子,還是母儀天下。她都做到了宅心仁厚四個字,從百姓到文物群臣,她都能平衡後各方的關係,不幹政,但又能提出極好的建議,更親自阻止朱元璋壯大外戚的想法,是歷代皇后典範。

一場雨帶來的驚險

馬皇后在(洪武十五年)農曆八月病重,朱元璋看著逐漸病重的馬皇后心如刀割,他希望太醫們能挽救自己心愛的女人,但是馬皇后最清楚自己的身體,她已經走到了人生末路,即便是華佗再世也可能救活她,所以,她拒絕了太醫為她診治,並對朱元璋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她認為自己已經是藥石無醫,如果太醫過來診治,一定治不好,到時候你會怪罪他們,白白搭上他們的性命。聽了馬皇后的解釋,朱元璋點點頭沒讓太醫過來診治,成全了馬皇后最後的仁愛之心。

“使服藥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諸醫乎?”——《明史》

等到馬皇后死後,朱元璋哭得很傷心,他們之前的感情是真摯的,或許這是朱元璋最後的個人情感吧。洪武15年(1382年)農曆九月,朱元璋準備將馬皇后葬於明孝陵,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在葬禮這一天,竟然下起了瓢潑大雨,根據民俗來看,這樣的事情並不美好,於是朱元璋大怒,他把這樣的事情發生,歸結於舉辦葬禮的官員和執行者們,盛怒之下,朱元璋說道,如果今天大雨不停,所有參與葬禮的人都要殉葬!

儘管是天子一時的氣話,但是天子之威,哪怕是氣話,如果沒有合理的理由,斷然沒有收回成命的道理。一時間,每個人的心都揪起來,眼看這場大雨斷然不會停止,眾人都已經開始絕望,暗歎自己的命運不濟之時,一位高僧走了出來,對朱元璋說了一句話,破掉了這個僵局,挽救了眾人性命。

就在朱元璋怒不可遏的時候,一位高僧適時地上前說道:“此雨乃是上天為馬皇后的悲泣,皇上切不可為馬皇后徒增罪孽啊!”已經冷靜下來的朱元璋,一聽此話,頓時覺得自己做得不妥,因為馬皇后活著,也斷然不會同意他如此做,朱元璋謝過高僧,赦免了眾人。

“帝慟哭,遂不復立後。”

後來,朱元璋再也沒立過其他皇后,死後與馬皇后合葬在明孝陵,成就了一段帝王夫妻的佳話!


野史日記


洪武十五年(1382)農曆八月丙戌日(八月二十四),馬皇后因病逝世,享年51歲,殯葬這天大雨傾盆。

朱元璋望著天空長嘆:“老天啊!您到底啥意思呀?能不能讓我把我心愛的皇后下葬了再下雨?”朱元璋望著陰暗的天空,聽著嘩嘩的大雨更加悲傷。

他忍不住又一次想起往事,邊哭邊自言自語。自己家世代農民,從小家中貧寒,給地主家放牛,當過和尚,要過飯,非常悽慘。特別是小時候父母雙亡,失去親人的創傷久久不能癒合,萬幸投靠了郭子興,才幸運地在1352年娶到了馬秀英這個好妻子,讓自己重新得到親人的關愛。

有一次自己受誣陷被郭子興禁閉在空室,飢餓難忍,是自己的結髮妻子馬秀英偷餅子給送了過去,熱騰騰的脆餅把肉都燙焦了。(“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明史》)。她又不惜錢財買通她的義母和義父郭子興,讓我老朱脫離了那個小密室,從困境中走出來。朱元璋想到這裡已是滿臉淚水。

在平定天下、創建帝業的歲月裡,妻子馬秀英追隨左右南征北戰與自己患難與共不離不棄。

善良的馬秀英還多次相勸我老朱不要擾民,更不要濫殺。她還親手為將士們縫衣做鞋。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率兵東下,直逼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郊),強敵兵臨城下,官民都準備逃跑,眼看軍心不穩,她卻鎮靜自若,散盡自己的小金庫,犒賞將士穩定了軍心,這才讓我老朱打了勝仗!

有一次,自己在與陳友諒對戰時,一不小心被陳友諒追擊受傷,大腳的馬秀英背起我就飛快地跑,累的幾乎無法呼吸,幾次差點跌倒,這才讓我這條老命得以存活。

後來她被立為皇后仍然操持著我老朱的一日三餐,無微不至,多次用各種手法勸阻我老朱不要濫殺大臣,救了很多的官員。對後宮嬪妃非常友愛,把其他皇子視如己出。



特別是她病危的那段日子,讓我老朱心焦,又無可奈何,她竟然拒絕吃藥,對我的苦苦相勸她竟說:

“死生,是命運的安排,……況且醫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藥不能見效,恐怕會因為我的緣故而降罪各位醫生吧?”

她在人生的盡頭,還在為諸醫著想,並希望我老朱能夠招賢納言,讓大臣和百姓好好生活。難得的好皇后啊。


想到這裡,朱元璋已經無法控制自己,淚流滿面痛哭不止,險些昏厥,哭著說:“老身何以為懷”(沒有你我以後該咋辦?!)

眼看送葬隊伍就要出發了,大雨還是下個不停,朱元璋由悲痛變的惱怒起來說:“如果葬禮不能順利舉行,所有人員都要陪葬!”此時的朱元璋正準備讓太監擬聖旨。

在場的人都被嚇傻了,頓時哀嚎聲、痛哭聲震耳欲聾。就在這緊要關頭,一個和尚站了出來,他是僧錄司右善世高僧宗泐(le)大師,他對朱元璋說:今天之所以下雨,那是因為馬皇后的賢良淑德感動了天上的神仙,眾佛眾神都為馬皇后掉眼淚,他們在為馬皇后送行,馬皇后母儀天下,慈德昭彰,不捨得離開黎民百姓。她在流淚和我們告別呀,有這樣的好皇后是天下萬民的福氣。


朱元璋本身就是和尚出身,崇信佛教,他認為高僧說的很有道理,又一想如果馬皇后活著也不希望看到自己濫殺無辜,於是就赦免了所有人的死罪。

文章資料出自:剪勝野聞 (明)徐禎卿 撰

太祖嘗自敘朱氏世德之碑,其文曰:「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鄉... 受詔應聲曰:「雨降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小姐姐講史


1382年的八月,朱元璋的髮妻馬皇后去世,朝野上下悲痛萬分,黎民百姓傷心落淚。第二個月,馬皇后的葬禮如期舉行,葬於明孝陵,但馬皇后下葬的那一天,天公卻不作美,狂風起,雷電響,天降大雨,這讓本就痛苦萬分的朱元璋很生氣。

天子一怒,後果可想而知,但朱元璋還是顧及到了馬皇后,拼命壓制自己的怒氣,找來一個高僧,高僧說了二十個字,朱元璋轉怒為喜,而天氣也轉晴,於是載著馬皇后遺體的喪車啟程前往明孝陵,如期下葬。那麼,這名高僧是誰呢?他又說了什麼讓朱元璋轉怒為喜呢?

我們知道,馬皇后是歷史上著名的賢后,她在朱元璋微時嫁與他,從此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一心為朱元璋考慮,是朱元璋背後的女人。她盡力化解朱元璋和郭子儀之間的矛盾,朱元璋在外面打仗,馬皇后也沒有拘泥於後宅,她親自到軍中為將士縫衣做鞋,拿出錢財犒賞將士,為朱元璋收買軍心。

而等到朱元璋登基之後,馬皇后被冊為皇后,母儀天下,不僅悉心照料朱元璋的飲食起居,對前廷之事也甚為上心,這種上心並非後宮干政,而是依靠自己對朱元璋的影響力勸說朱元璋善待賢士、化解朱元璋的怒氣救臣子於水火之中,“雖帝性嚴,然為緩刑戮者數矣。”

馬皇后還勤儉持家,始終不忘過去的艱苦日子。馬皇后其實和長孫皇后很相似,都是一代賢后,都對皇帝有很大的影響力,都利用自己的這種影響力勸君賢明,所以朱元璋在和臣子說起馬皇后的時期,也常常比之長孫皇后。

但似乎這樣的賢后,因為操勞過度,總是會去世得比較早,長孫皇后36歲就去世了,而馬皇后去世的時候51歲,1382年八月的一天,從睡夢中醒來的馬皇后突然患病,還是急性病,醫生對此毫無辦法,只能寄希望於禱告和祭祀,然後遍尋名醫。

誰的身體誰知道,馬皇后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不願意再麻煩,也不願意牽扯無辜,所以她對朱元璋說:“死生,命也,禱祀何益!且醫何能活人!使服藥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諸醫乎?”還是馬皇后瞭解朱元璋,她不希望朱元璋因為她的死遷怒於醫生們。

而在彌留之際,馬皇后還不忘為國事考慮,“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如此賢后,驟然離世,怎不讓人悲痛?朱元璋為此慟哭,但逝者如斯,朱元璋也只能儘快安排馬皇后的葬禮,讓馬皇后能夠在地下安息。

馬皇后下葬的日子定在九月份,臨近日子,朱元璋在心中祈禱下葬的那一日能夠風和日麗,順順利利,但真到了那一天,卻並非如此,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就這樣降臨,給了朱元璋一個措手不及。日子是提前查找日子定下來的,自然不能說改就改,但如此天氣,似乎又沒有辦法讓葬禮如期舉行。

這讓朱元璋很煩躁很生氣,這情緒上的變化,誰都看得出來,眼看著朱元璋已經暴躁得想殺人,臣子敢怒不敢言,朱元璋在那裡踱來踱去,突然他想到了宗泐法師,也許高僧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僵局。朱元璋讓人去請來宗泐法師。

宗泐法師不緊不慢地說:“雨降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正是這二十個字讓朱元璋豁然開朗,這二十個字並不難理解,簡單說來就是:馬皇后去世,上天都不忍心這樣的好皇后去世,所以憤怒咆哮,落下淚來,這其實是上天也來為馬皇后送行。

朱元璋一聽,的確如此,心情瞬間就好了,這雨天並不能阻止馬皇后的下葬,而說來也巧,天很快就放晴了,朱元璋一聲令下,裝著馬皇后遺體的喪車順利前往孝陵安葬。

那麼這個宗泐法師又是何人呢?他在元朝時期就是有名的法師,八歲就出家,師從高僧大欣。大欣做過很多名剎古寺的住持,而宗泐都跟隨在左右,宗泐本人精通諸子百家,詩詞歌賦無一不精,又能言善辯,成為一代高僧,大欣去世後,他開始歸隱。

後來朱元璋建立明朝曾徵召大道高僧,宗泐法師應召於天界寺,很受朱元璋看重,朱元璋一度想讓宗泐法師入朝為官,但遭到宗泐法師的拒絕。不過宗泐法師經常被朱元璋召到內廷論道,兩人關係很是密切。

1382年,宗泐法師剛剛結束了五年十萬餘程的兩次西域之行,帶回多部經典,被朱元璋授予僧錄右善世的官職,掌天下釋教諸事,是明朝最著名的得道高僧,所以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才召來宗泐法師來宣偈,而宗泐法師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給出了漂亮的解釋,讓馬皇后的葬禮得以有條不紊的舉行。


尚宮女史


馬皇后下葬當天,突降大雨,朱元璋是急脾氣,加上本就心痛馬皇后的去世,所以大怒,對所有人說道,如果不能正常下葬,就讓當場所有人陪葬。這時候的大家是什麼都不敢說的,但是一個和尚說了一句話救了所有人,他說的什麼呢?他說的是“今天之所以下雨,那是因為馬皇后的賢德感動了上天,上天也為皇后掉眼淚,各路神仙都來送皇后上路呢”。

說這句話的和尚就是當時有名的高僧宗泐大師,朱元璋信佛,對高僧也是十分尊重,聽大師這麼一說,也是感覺十分有理、心裡也得到了安慰,也就不生氣了,所以才饒了當場那麼多人。

其實朱元璋這麼生氣也是情有可原的,朱元璋稱帝之前是生活比較貧苦的,但是馬皇后一直跟著朱元璋,而且支持朱元璋的事業,對朱元璋手底下的將士也是特別好,所以馬皇后是真的有母儀天下的皇后之範。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壞脾氣,在他稱帝后,他殺了很多跟他一路拼殺的將士,這期間馬皇后也是一直勸解朱元璋的,所以也避免了更多官員被殺。可是天不遂人願,在馬皇后51歲的時候,她得了重病,朱元璋找遍醫生,也是沒有救下馬皇后,所以馬皇后的死對朱元璋打擊很大。也就難怪當天天不好朱元璋會生那麼大的氣了。

其實事情都是有正反兩個方面的,因為高僧的這麼一句話,即寬解了朱元璋的心結,也挽救了那麼多人的生命,所以給高僧的機智點贊!


丫丫說史


馬皇后是朱元璋平生喜歡的人,二人從年輕時候走到了一起,共同經歷了幾十年的時光,期間一起征戰,經歷了許多生死時刻,她甚至還救過重傷之中的老朱。倆人的感情早已不止是夫妻,那是比親人還要親密的人。

在她死後,當天竟然下起了大雨,甚至不能順利下葬,於是老朱大怒,揚言要斬殺隨行的大臣,幸虧有位和尚聰明非常,一句話救了周圍的大臣。

和尚到底說了什麼,能救下這麼多人?

在我國,人們娶親、下葬,那都是要根據人的生死時間來選擇時候的,特別是在帝王家,講究更多。就算是現在,在很多地方都普遍認為,不管是娶親還是下葬,晴天那是最好。

如果娶親的時候,一直閃電不斷,大雨傾盆,那兩家人必然會感到擔心,如果是人死後下大雨,人們就會認為這人壞透了。而且除了這種認識外,如果下葬的時候下雨太大,墓室裡面會倒灌雨水,不利於棺木、屍體保存,甚至在埋下不久後會發生坍塌。

於是當時老朱越想越生氣,這是老天故意和自己作對,不讓他把老婆順利安葬嗎?他心中怒火沒地方發洩,於是農民的兇狠此時就表露了出來——今天不能下葬,我就殺光你們!

老朱是個很能殺的人,當年不但殺盡蒙古人,擊殺陳友諒等勢力,開國了還殺了很多大臣,他說殺,那肯定是要殺了。

於是大家都緊張起來:下雨這種事,我們要怎麼管?一時間氣氛緊張,人們都在想對策。就在大家沒有對策的時候,突然做法事的和尚想到了一個法子,他走上去和老朱說了一句話。

“陛下,這雨其實下得很對。皇后這麼賢惠,前半生和您打天下,後來默默地為您主持後宮,平時還那麼節省,一定是她的美德感動了上天,上天這是在流淚,所以才下個沒完啊!”

老朱一聽,心裡很是高興。其實他剛才說了狠話也後悔,真要砍了這麼多大臣,恐怕朝廷要動亂了。於是他趕緊下坡:確實啊,皇后那麼好,老天一定是為她的死而傷心流淚!於是他也不說殺人的事情了,一幫大臣這才撿了一條命。

那麼,朱元璋為何這麼疼愛皇后呢?

首先,皇后是在他身份低賤時候嫁給他的,多年來一直支持他,是個賢賢惠的老婆。其次,有一次老朱重傷,沒人去管他,最後還是老婆揹著他逃了出去,救命之恩,沒齒難忘!

最後,朱元璋稱帝后,後宮也有一堆,皇后卻沒有吃醋、反對,而是一直幫他穩定後宮。

所以,這是一個非常賢惠的老婆,而在她彌留之際,她自知沒法救治,還拒絕了治療,表現出了豁達的態度。正是因為這樣,在她死後,老朱因為懷念他,此後近20年餘生中,再也沒有立過皇后,對她的感情由此可見一斑。

正是因為他愛皇后,所以和尚為皇后說好話,他立馬就原諒了所有人。


小小嬴政


“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四方諸佛子,齊送馬如來。”這是僧錄司左善世宗泐在馬皇后下葬那天所念的四句偈語,平息了朱元璋的怒火,也救了選日子的官員。

事情大概如此: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舊曆八月,馬皇后病逝。她病重的時候,群臣都請求為她禱告求福,並請醫生來為她治病。但是,這些請求都被馬皇后拒絕了

當時,朱元璋不明白妻子為什麼這樣做,馬皇后對朱元璋說:“死生,命也,禱祀何益。且醫何能活人。使服藥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諸醫乎。”臨終前,馬皇后想的不是自己的病,而是怕因此牽累別人,何其的“仁”

。醫生能治病,卻不能救命,明知病已經治不好,給她看病的醫生必定會因此而獲罪,所以她堅持不看醫生。

朱元璋無奈,只好順從馬皇后的意思。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朱元璋問她還有什麼話要留下來的,她說:“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

說完,馬皇后就離開了。看到與自己共患難的妻子撒手人寰,朱元璋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慟哭失聲。

這一年的九月庚午,馬皇后被葬在南京鐘山的明孝陵。馬皇后入葬的時辰是由相關官署選定的吉日吉時,可是到了入葬那天,天降大雨,雷聲轟轟。朱元璋大怒,官員們嚇得面無人色。

就在這時,僧錄司左善世宗泐上前唸了四句偈語:“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四方諸佛子,齊送馬如來。”他把雷雨比作天地舉哀,把馬皇后說成如來佛化身,熄滅了朱元璋心中的怒火。

說完,雨過天晴,馬皇后被如期安葬。這個應是個傳說故事,但也可以從中看出人們對於馬皇后的尊崇,她也配得上這份尊崇,一代國母。


十點烏托邦


朱元璋是個“奇”皇帝,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個是因為其草根變皇帝,第二個則是廣大網友對其的“愛慕”之情,為朱元璋安排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前有朱元璋與瓜農,後有朱元璋與宮女,中間還摻雜著朱元璋與光頭廚師,而且故事的的劇情大多以朱元璋大怒為開始,過程是下人與元璋鬥智鬥勇,結局是朱元璋轉怒為喜,四方平安,真的容易,一個人要趕這麼多片場,幸苦了老朱。



要說這朱元璋和馬皇后可是真愛啊!朱元璋家境貧寒,大饑荒時父母雙雙餓死,後朱元璋到寺廟裡當了和尚,元朝末年,四方起義,朱元璋又加入了起義軍,只是一個無名小卒,後在郭子興的湊合下和馬姑娘結為了夫妻,讓他再次有了家的感覺,真正意義上的患難與共。朱元璋當上了皇帝,第一個就是立馬姑娘為皇后,後馬皇后也給予了朱元璋很大的幫助,是真正意義上的賢內助。


洪武十五年八月去世,九月埋葬在了明孝陵,馬皇后下葬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那天正是馬皇后下葬的日子,本是晴空萬里的天氣突然狂風驟起,緊接著悶雷閃電接踵而至,狂降大雨,朱元璋本就因為馬皇后的去世內心十分難過,這時的悲傷直接轉換成了憤怒,眼看著就要拿人開刀,這時站在一旁的高僧說了一句話化解了這場即將來臨的風波,讓朱元璋轉怒為喜,那麼到底是什麼話呢?

“雨降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短短的二十字就化解了這場危機,什麼意思呢?大致是說是老天給馬皇后送行,聲淚俱下,西方的佛子,都在送馬皇后,恰好這時天空又恢復了晴朗,朱元璋心情也好了起來,其實這件事情就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只是和尚會說話而已。


歷史伶俜者




馬皇后下葬當天,滿朝文武大臣相送,隊伍浩浩蕩蕩,朱元璋獨自坐在馬車裡,悲慟萬分,黯然神傷。

當殯葬隊伍出到南京城門,朱元璋聽到街道兩道傳來哭天搶地的聲音,詫異地掀開馬車的簾布向外看,只見街道兩旁站滿老百姓,身穿孝服,哭泣不已。

朱元璋問馬車旁的丞相李善長:“愛卿,緣何京城百姓如此孝義,夾道相送,如喪考妣,甚感天動地。”

丞相李善長回覆說:“皆因馬皇后母儀天下,仁慈大愛,往日好善佈施,寬容百姓,懂其悲苦,常濟其於水深火熱,極得百姓愛戴,今馬皇后薨逝,故於此自覺夾道相送。”

朱元璋聞罷,肝腸寸斷,回憶起與馬皇后患難與共的時歲,回憶起馬皇后的賢惠與慈悲,更是哀嘆不已。



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共患難生活。

朱元璋幼年,父母雙方,家境貧窮,當過放牛娃,當過和尚、乞丐,生活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直到二十五歲才投到郭子興的起義軍,並拜其為義父。

而馬皇后出世不久,母親因病逝世,父親殺人避仇,將她送給郭子興照顧,逃亡他鄉。郭子興收其為義女。

在郭子興的撮合下,1352年,二十七歲的朱元璋與二十歲的馬皇后成婚,並生下了朱標,一家三口在戰亂中生活,艱難萬分。

郭子興脾性暴躁,生性多疑,有次怒罵朱元璋,並囚禁起來,不許進食。馬皇后為救朱元璋,偷偷摸摸的“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為他送食,同時散盡自己的積蓄,送給郭子興的妻妾,請求她倆在義父面前說些好話,這才使得朱元璋得以釋放。兩人相見時,擁抱而泣,身無分文,而身旁的朱標在嗷嗷待哺,餓得哇哇哭叫。

馬皇后跟隨著朱元璋南征北戰,一邊細心照顧著朱標,還有朱元璋的侄子、義子,上上下下幾十號人,一邊幫助朱元璋處理來往的文書,在朱元璋焦躁不安時,心平氣和地安慰他,在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時候鼓勵他,甚至能獻謀獻策,替朱元璋解決很多難題。



朱元璋登基之後,馬皇后不忘初衷,母儀天下,仁慈善良,將後宮之事處理得妥妥當當。

馬皇后對待嬪妃,從不擺架子,一視同仁,以身作則,勤勞節儉,教育孩子們時,無論是自己的子女,還是嬪妃的子女,甚至朱元璋的侄子、義子,她都是告訴他們戒驕戒躁,重視仁義禮智信。這一切讓朱元璋能集中精力處理朝政,朱元璋常感嘆,自己前世不知如何修來的福,得此賢妻。

馬皇后對待開國功臣更是仁義,深知朱元璋多疑,她常及時出手,挽救無辜大臣,免受毒害,比如劉伯溫。朱元璋也常是感激馬皇后的冷靜與仁慈,讓自己的錯誤不致於陷得太深。

愛民如子是馬皇后的一向作風,朱元璋輕易要處死的臣子,在她看來,罪不及死,於是苦口婆心勸導朱元璋,使得郭景祥的兒子、李文忠、宋濂等人保得性命。而對待普通老百姓上,她更是好善佈施,送衣送糧,常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使得百姓對朱元璋的印象褒揚有加,頗讓朱元璋感激涕零。



馬皇后葬禮當天,大雨傾盆,朱元璋大怒,眾人險些掉腦袋。

當朱元璋還在沉浸在痛苦之中,突然電閃雷鳴,滂沱大雨,這在當時九月份的南京而言,非常反常,朱元璋大怒,馬皇后與自己一世患難夫妻,豈容葬禮之上,雨淋悲慘,便找來相關官員,呵斥緣何選此不良之日進行葬禮,若說不出正當理由,立即問斬。

當眾人嚇得不知所措時,負責法事的高僧宗泐大師出來說:“此乃吉兆,馬皇后一生篤信我佛,如菩薩慈航倒駕,愛民如子,普濟眾生,功德無量,人神共敬,此雨乃神佛之淚矣”。

說罷,宗泐大師與眾和尚繼續念著佛經,並且說“雨降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須臾,雨停了下來,且天空祥雲繚繞,七色彩虹橫跨,非常祥和。朱元璋一看,倍覺馬皇后不凡,如天仙降世輔助自己成就大業,於怒火方停了下來,免了眾人死罪。


我就是竹韻


朱元璋雖然生性多疑還有點殘暴,當上皇帝以後殺害了很多開國功臣,然而他畢竟是人,也有感情,朱元璋一輩子對自己的妻子馬皇后不離不棄,情深義重,即使自己貴為皇帝,後宮佳麗無數,馬皇后依然是他心中的白月光以及唯一的摯愛。

作為朱元璋的結髮妻子,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創建帝業的歲月裡,馬皇后一直和他患難與共,這種感情誰也無法替代,然而在1382年也就是洪武十五年的農曆八月,馬皇后卻突然病逝,終年51歲。

馬皇后的死徹底打擊了朱元璋,愛妻的病逝讓朱元璋悲痛萬分,輟朝三日,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恨不得跟隨了馬皇后而去。

馬皇后的葬禮很隆重,朱元璋下令所有的王公大臣、皇子皇孫們都叫來參加葬禮,場面十分壯大,可是誰知在下葬的那一天,本來陽光明媚的天氣卻下起了大雨,而且還是傾盆大雨,絲毫看不出大雨要停的意思。

下葬時候遇到大雨,這可難倒了操辦葬禮的人,朱元璋本來心情就無比悲痛,又遇到下雨,大雨泥濘,一片亂糟糟的樣子,心情也亂如麻。

而作為皇帝的朱元璋心情不好的結果就是要殺人,因此很多宮女太監都被朱元璋問斬,朱元璋很憤怒,因此下令如果葬禮不能如期進行,就讓所有人給馬皇后陪葬,當時人人戰戰兢兢,都嚇得面如死灰。

眼看朱元璋還要繼續下令殺人,所有人都在心裡默默祈求天氣快點晴朗,這個時候有一個和尚在眾多僧人中站了出來,他就是圓照寺的淨空法師,他很沉穩淡定的對朱元璋說道:“今天天降驟雨,是因為馬皇后乃是一代賢后,死後不僅萬民悲痛,就連上天都悲傷不已,各路神仙都落下眼淚,這大雨就是上天的淚水啊,希望可以送馬皇后一程”。

朱元璋這個人篤信佛教,對淨空法師十分尊重,認為他說的很有幾分道理,因此聽從了他的話,認為馬皇后下葬遇到大雨或許真是因為馬皇后的賢良感動了上天,因此就下令饒了那些負責葬禮的人,也避免了一場殺戮。

馬皇后病逝以後,朱元璋再也沒立過皇后,可見對馬皇后用情極深。


小聰歷史客棧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在位期間大力整頓吏治,讓一片廢墟的大明朝逐漸的繁榮昌盛起來。但是兩個人的去世讓年邁的朱元璋傷心不已,一個是他的結髮夫人馬皇后,另外一個就是他的長子朱標了。殺伐果斷的朱元璋一生殺人無數,但是對著兩個人真的是狠不起來,而更多的是仁慈,可能他把他的兇狠給了他的臣子們,而把溫柔的一面留給了馬皇后和太子朱標。



馬皇后病死已經讓朱元璋傷心不已,閻王脾氣的他甚至要將馬皇后之死歸罪於太醫的不稱職,可見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感情至深。然而馬皇后將要下葬的當天天降暴雨,而且一直下個不停,這讓本身就很傷心的朱元璋勃然大怒,在場的人員都很害怕,生怕朱元璋一怒之下讓他們全部陪葬。

但是一位大師的一番話讓朱元璋轉悲為喜,本身傷心不已的朱元璋臉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說的什麼呢,就是下面這二十個字。

雨降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這名大師就是宗泐大師,朱元璋本就當過和尚,因此對宗泐大師別有一番情感,對他的話也是比較信任的。

這句話實則是宗泐大師用自己的語言技巧把一件禍事說成了喜事,而且這馬屁拍的是恰好到位,所以朱元璋心中大喜,這句話成功的拯救了無數個無辜的人。

宗泐大事之所以可以說出令朱元璋歡喜的話一方面是宗泐大師說話很有水平,另一方面是由於宗泐大師非常瞭解朱元璋和馬皇后的為人。馬皇后是一個菩薩心腸的賢妻良母,也是朱元璋的賢內助,在她的疏導下朱元璋少殺了不少的能臣。朱元璋晚年嗜殺成性宗泐大師自然也是明白的。



知道這些之後宗泐大師巧妙的將大雨比喻成上天對馬皇后的致敬,這讓朱元璋心中甚慰。而宗泐大事說過這句話沒多久天氣就雨過天晴,朱元璋更是高興了,看來上天也配合宗泐大師上演了一出好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