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关键年龄,读关键的书,做关键的事


关键年龄,读关键的书,做关键的事

当我们谈奥数,我们实际上谈的是小升初;当我们谈语文,我们实际上谈的是阅读;当我们谈阅读,我们实际上谈的是人生。

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由于可操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方式的缺位,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对称,由于家长的心智成熟程度和教育理念的不同(此处划重点)……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奥数做了背锅侠。

人类一切焦虑的根源在于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老母亲们于是靠屯书、报课和栖息于各种微信群来建立安全感,看不完的书、不会做的题、知道得太多和别人家的娃又进一步加剧了不安全感,老母亲们焦虑的心理阴影面积用小学奥数知识已难以求解。

如果你是老母亲行业的业内人士,你自然知道,此处老母亲不是“俺上有八十岁高堂老母,下有三岁小儿”中的老母,而是特指这些为孩子上学、升学心碎了一地、心灵无处安放的妈妈们。如果你对老母亲所隐喻的形象不服气,恭喜你,你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孩子的表现,这个变量的随机性常常超出想象的边际,老母亲的心情曲线处处不可导,所有的沉默都酝酿着爆发,尽管爆发的结果常常是自取灭亡,但趴着装死更难;看看奥数题,要不好好陪读听讲,发怒的资格都快止步于三年级了……更让人焦虑的是,全家只有自己一个人焦虑,其他人不但不焦虑,还都认为与自己无关……

不止一位老母亲感觉自己在抑郁症与间歇性狂躁症的边缘游走。


关键年龄,读关键的书,做关键的事

但好消息总还是有的。

不止一位好学、陪读的老母亲发现,自从孩子开始学奥数后(感觉孩子越来越笨),自己的数学水平在蹭蹭地提高!!!

而遥想自己当年,也是一枚地地道道的数学学渣;现在的工作,更是和数学0.5毛线的关系都没有;即使不是学渣,理工科如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的数学也早不知捐给谁了,更何况当年没有几个有幸见识过奥数,更别提经历过杯赛奥赛的洗礼了。当夜深人静,爸爸(大部分对孩子的引领和付出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称为老父亲的段位)面对孩子的奥数题只能放出列方程这一个大招时,老母亲们已经可以轻蔑地口吐莲花“这不就是XXXXXX(熟练掌握、快速识别的知识点)么”Balabala……

虽然前进的路上仍然会被难度好几颗星的题目绊倒,但是老母亲们在数学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这是为啥咧?

是因为你生活中的种种、你的人生阅历,一步一步多方位地建立和打造了你的思维能力,何况数学思维本就源于生活。你一路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或披荆斩棘向上生长,当从复杂的江湖人生抽身,俯瞰小学奥数模块,距离使大的问题变小,高度使混沌变得清晰,你的理解力、分析力、抽象力、推理力……使你能够更明晰题意和题目背后的意图,发现各个条件之间的联系,进而腾挪移转。

而人生阅历,除了来自于自己的亲历,就是来自于阅读。


关键年龄,读关键的书,做关键的事

目光短浅地说,如果阅读不好,连题都看不懂。

即使是小学数学题。

题:小明设计了一种计算机内存管理工具,当“一次内存占用请求”小于当前“剩余可使用内存”的1/2时,这个程序会将“剩余可使用内存”剩余缩减1/3,否则“剩余可使用内存”不变。已知当前内存中“可使用内存”为128MB,依次接到了38MB、15MB、24MB三次内存占用请求。三次请求后,“剩余可使用内存”为______KB。(某赛事小学三、四年级组样题)

是不是要把题看好几遍…….这是一道考察了阅读理解能力的计算题。

目光放长远一点点,如果阅读不好,看懂了题,也理解不了背后的意思。

来看一道语文的阅读理解题。

悲惨世界(节选)

(法)雨果

一到家里,珂赛特就笼罩在一片恐惧中,她的衣服在打水时全弄湿了,但不敢去炉边烤火,只好躲在桌子底下不住地打寒战。那人正目不转睛地注视者,德纳第太太突然嚷了起来:“对了,面包呢?”珂赛特的脸都吓绿了,她忘了买面包的事。为了避免挨打,她只好撒谎:“面包店关门了。”

“那就敲门。”

“敲过了,还是不开。”

“没用的东西。”德纳第太太骂道:“那把钱还我。”

珂赛特摸了摸口袋,钱早已掉进了水中。

“钱呢?”德纳第太太暴跳如雷:“你居然敢骗走我的钱!”

可怜的孩子哑口无言,她被吓呆了。

德纳第太太熟练地摘下了鞭子,冲了过来,珂赛特急忙躲到壁炉的角落,竭力地藏起四肢。

正在这个时候,那个客人叫了一声“太太”。

“我刚才看见有什么东西从孩子的口袋里掉出来,大概就是那块钱吧。”他把一枚钱币递给了德纳第太太。

“对,正是它。”

其实不是,那人送给她的是一个二十苏的小银币,德纳第太太得了便宜(实际她只给了珂赛特十五苏),就放下了鞭子,但还是恶狠狠地朝珂赛特补了一句:“别再给我做错事。”

珂赛特又回到了桌子底下,她静静地用惊讶得眼光看着那人,那人慈祥地冲她一笑并没有说话。

……

问题:文章开头德纳第太太明明只给了珂赛特十五苏,冉·阿让还给她二十苏的时候,德纳第太太却说正是这些钱,这是为什么?反映处德纳第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10分,小学三年级题)

某位一直在上奥数课的三年级小朋友的答案:

问1:这是为什么?答:因为德纳第太太算错了。

问2:反映出德纳第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答:是一个计算不认真的人。

……

矮马,世界太复杂了!题能算对,人生不太好懂。


关键年龄,读关键的书,做关键的事

阅读,让你能经历那些你未曾经历过的,让你能探知那些未曾来到的。

通过阅读,你能够体会到生命的更高境界,世界的浩瀚与多样,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你能够发现万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能够从无知、焦虑与恐惧中豁然开朗,能够虽身处低微却内心强大,能够从小我走向大我。

阅读的意义在于,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而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阅读是我们至暗时刻中的光亮,是当下就可以把握的、近在眼前的诗和远方。

所谓得语文者得天下,真正的语文,不是浩如烟海的文常,不是名家八卦,是通过阅读来塑造孩子的灵魂,引领孩子抵达精神家园。

大量的阅读,能够使孩子树立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接受到更好的人文教育,拥有人文情怀。

一个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孩子,即使现在学习成绩平平,将来也一定会走得更远。喜欢阅读的孩子,词汇量更丰富,学习能力更强,能够更快地分析问题、陈述问题、解决问题,情商更高。丰富的阅读会让孩子的内在丰盛,智慧增长,实现自我学习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6-14岁是一个人阅读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看过的书、从书中获得的基本价值观、知识与自己的经历一起,影响和建设着孩子14岁之后的未来。

因此,这一时期,尤其是6-12岁的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影响深远的阅读。阅读习惯尤其至关重要。


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再回首,孩子的教育是一个不断花冤枉钱的过程。与老母亲其他“苦心志,劳筋骨,空钱包”的付出相比,为孩子买书实在是一件既走心又最省(tou)心(lan)、经济的事。更何况,孩子专注阅读时的小小身影是那么可爱和令人肃然起敬,瞬间秒杀了平时的一切烦人。老母亲于是投身于在家中建设国图少儿馆和当当少儿图书分场的工程之中。

然而,书海无涯,吾生有涯。阅读重要,读什么更重要。

诚如《关键年龄,读关键的书》(获新浪育儿“2018年度妈妈信赖的养育图书作者”奖)中所说,要带着孩子,在最关键的年龄,读到最合适的书,读出最多的感悟和收获。为孩子选书,需要关注两个要点:

孩子能读什么(与发展水平有关)。小学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有每个年级的阅读特点和阅读训练的重点。选书要根据孩子所处年级,将学校的教学节奏与孩子的内在心智发育规律对应起来。

孩子应该读什么(与价值取向有关)。阅读的主题要与生命产生联结,在少儿成长过程中,亲情、友情、冒险、自然、成长、生命是六个关键主题,阅读这些内容,读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孩子会慢慢学会品味生活的起伏波折,对人生是一个展望和预习。

书读了就一定有用吗?未必。有人看完就完了。

阅读使人充实,思考则让人深邃。是思考让阅读真正有价值。

没有思考的阅读,只是看热闹。如同每日步数一万,可能就是个蹓跶,并不能减肥,没准还伤了膝盖。无数人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有人记住了韦小宝,有人明白了江湖,有人知道了金庸,有人荒废了时光,有人能够以此写公众号,社会热点事件每每与书中人物、故事对照,信手拈来。

只有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这本书才算真是孩子自己的了。

什么叫输出?就是孩子阅读后,能对书中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知识说出点什么,能对书的主题思考出点什么,能有打动自己的金句,能形成自己的的感悟,能从作者的叙事手法中得到启发,再通过动手做点什么或动笔写出点什么,将阅读内化为自己内心的一部分,外显为能力的一部分。

我好像听到无数老母亲在哀嚎:太麻烦了,根本做不到,也不知怎么做。


《关键年龄,读关键的书》就是这样一本它带着你、你带着孩子读书的书。适用于一切由成年人引领或陪伴孩子读书的情况。

对小学一到六年级,它按不同年级、六个不同的成长关键主题这两个维度分别推荐了相应书籍,它们或经典或著名,共46本。解决“选什么书读”的问题。

它的核心,是对推荐的每一本书,设计了七个精干易懂的伴读板块,这七个板块相互配合,从选书到读书,再到孩子读完之后的内化输出,给出了全程的指引和陪伴。凡是问题,后面均有答案。解决“怎么读”的问题。可操作性强,按图索骥即可,心!不!累!

伴读板块举例:

书读久了会忘,但是曾经打动你的金句不会忘。它们为什么会打动你?你会在何时何地想要说出同样的感慨?日积月累,终会出口成章。用于写作,自然妙笔生花。

【本书金句】永远不可能“准备好”,准备得差不多就得上了。(推荐给五年级以上学生的《安德的游戏》)

文学作品中我们常见到“长生不老”的人物或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惧怕死亡,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当看到推荐给四年级以上学生的《不老泉》这本书的【伴随书评】【独特价值】板块时,内心会极为震动,重新思考和认识生命的本质。

【独特价值】人如果只活不死,这种生活不能说是活着,只是一种存在,就像路边的石头一样。它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伴读游戏】当你得到青春永驻、生命长存的秘方,你特别想用它做什么?

【超级链接】

1、同名影视作品:2002年的翻拍电影《真爱无尽》。

2、系列书目:《愿望潘趣酒》《青蛙和蟾蜍》《好心眼儿巨人》

当插上了思想的翅膀,阅读的乐趣就这样转化为孩子的格局、视野、素养、心性…..

这46本为孩子选的书,对大人同样是一本好书。无所企及的想象力、引人入胜的情节、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文情怀……如果大人有时间,与孩子好书共读,在聊天中探讨交流,不但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在大人与孩子的不同视角下,还能深化和提升彼此的阅读感悟。

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和思考,给了你盔甲,也给了你长矛。

在阅读和思考上花的每一秒,都将你沉淀成一个将来更好的人。

这是一个老母亲消除焦虑的最好方式,也是给予孩子和自己的最好馈赠。

清华社出版的《关键年龄,读关键的书》,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本选书指南,从中发现和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目标;可以把它看成一名阅读指导老师,从中学到阅读的方法,找到思考问题的角度;还可以把它作为一份读本,从中读到美好的书评和阅读的感悟。

相关推荐

关键年龄,读关键的书,做关键的事

《关键年龄,读关键的书》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8


“关键年龄,读关键的书”,是很多阅读者秉持的重要理念,但如何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准备适合他们发展阶段的经典读物?如何以关键的书为媒介、以阅读方法为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如何做到以读促写,读写一体,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本书希望回答上述问题,并传达这样的理念:并不是一次性给孩子买很多书就很好!并不是买了书让孩子自己看书就可以!并不是孩子看书的速度越快越好!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联合众多青少年阅读领域的专业人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