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生活在上海的人累吗?

韵寺


这个问题,让我把来上海的这几年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先来说说我的观点,如果原生家庭条件还不错,别说在上海生活,不管到哪都不会累,但是像我老公这样,花的每一分钱都得自己挣,那就比较累了。看过这样一副漫画,标题是“起跑线”,一青年坐在小汽车的引擎盖上,司机是爸,副驾驶是妈;另一青年拉着农村里的板车,车上坐着他爸妈。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准备起跑。我老公是拉着板车的那个,但是,我们感觉到踏实,充实,就是双脚能稳稳的踩在地上的那种踏实的感觉。我老公是13年来的上海,当时在虹口上班,一个月3500的工资,租着一间1500一个月的合租房,我那时在江苏上学,他第一个月的房租没钱付,还问我借了2000,那2000是我的压岁钱(我家条件要比他家好一些,我爸妈不在小车里,也没坐在板车上,他们帮不了我,也不会给我负担)。大学期间,每次我来上海找他,他都只带我逛公园,市区的中山公园,鲁迅公园,长风公园,约会仅限于公园,但是我也是一个比较朴素的姑娘,对此我并没有很多怨言。大四考研的时候,我为了要跟他在一起,果断报了上海的学校,只求能在上海,所以保险起见,考了一个不怎么样的学校。14年我毕业的时候他跳槽了,工资涨到4500(这里要补充一下,我老公的专业是环境科学,之前一直在写环评报告,后来他想做工程,于是自学,找机会学技术,终于转型,中间有很多不易),出差有补贴,我们从虹口搬到普陀,那个时候,我意外怀孕,于是休学一年,结婚,在家待产。他的压力一下子大了很多,我们结婚的彩礼钱全部是他向他哥哥姐姐借的,这个钱虽然我爸原封不动地给我了,但是我们还是负债的,因为办酒席和装修老家的房子还要钱。他那个时候出差一天有200左右的补贴,补贴包括住宿费,我老公为了省下住宿费,每天很早就起来,坐高铁,转火车,再转公交到金山的施工场地,想想都觉得很心酸,每天晚上到家都很迟。好在那个时候我在老家,爸妈养着,不需要用什么钱。15年9月,一年的休学结束,我们把女儿放在我爸妈家带,我继续上学,他跳槽到奉贤的一家公司,工资涨到了8000,那个时候我们开心坏了,觉得8000真的很多很多,于是每次去超市的时候,可以多买一些芒果(我很喜欢吃芒果,他后来也喜欢上了,之前工资很低,都是论个买),但是,因为有了孩子,还负债,所以我们租了一间500块一个月的民房,是一间,那是我住过的最差的房子,连床都是不像样的,长长短短的木板拼的床板,也没有一张像样的桌子,房间光线很暗,也很潮,冬天洗澡要去澡堂。在奉贤的时候搬过一次家,本来想租个环境好一点的房子,但是房租1000多,我们最后租在一家快餐店的楼上,月租600,卫生极差,有蟑螂和老鼠,楼下的店老板就在卫生间门口捶大排。如果只从住宿条件看,这是我过的最惨的时候。对了,那时候连电瓶车都不舍得买一辆,我们经常步行两公里到镇上,我会抓一把瓜子放口袋,边走边嗑瓜子。但是那一年我们还清了一半的债。我在学校会做一些家教,一个月能挣2,3千,这让我们有机会下馆子搓一顿,以及多吃几个芒果。17年的时候我们又搬到了闵行,离开了那个有蟑螂和老鼠的房子,整个人都好了,生活也慢慢变好,没有负债,我们买了自己的车,虽然便宜,但是再也不用等等了半个多小时还不来的公交,芒果想吃到饱也没问题。后来我毕业,考进嘉定区的一所初中任教,很庆幸,顺利落户,我们于是搬到了嘉定,老公的工资也涨了,我开始会吃榴莲了,我们可以买一整个榴莲回家吃,可以租一套房子,偏远的郊区,月租2500。现在,我们依然过得不轻松,因为孩子要接到身边上学,我们有了一些积蓄,于是开始计划买房。老公现在在松江上班,每天来回80公里,为了减少成本,他每天晚上都要刷手机,接一两个顺风车。但日子总归是越来越好,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榴莲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用户6950745906872


居上海,大不易。累是一定的。我虽是上海人,比起外地人来说不要租房,可结婚生女后,家里就显得不够住了。于是在10年左右决定再买一套房。拿出了所有的存款,父母把所有的养老钱给我,还找亲戚借了几十万,又向银行贷款了几十万,总算买了一套七十几平米的二手房。买好房子,记得手头全家的所有现金才五百块钱,还有半个月发工资,全家五口就在刚买来的空房子里打了半个月地铺【原来的房子出租还债】。随后两三年里,精简开支,节衣缩食,感冒发烧的小病吃点药继续上班。每月熬夜,加班就为了多赚点奖金,加班费。在上海生活五口人每月开支最多才一千五,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总算还清了亲戚的借款,家里经济也宽松了一点,孩子长大上学了。上海的学习竞争很激烈,没办法只能帮孩子报补习班,每月两三千的补习费。每天赶着如同春运般的地铁上下班,在公司每天做不完的工作,有时觉得自己还不如外地在上海打拼的人,不如意至少还可以回老家去。生于斯,长于斯,还能退到哪去?为了家人,为了将来,努力吧!💪💪💪


王之蔑视4932


这个问题,我也生活上海,也是一个沪漂。我个人观点是,还好。

我2012年来上海,至今已经快8年了。对上海的生活已经很了解,也很好的适应了。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累吗?不累,一切那么便利舒服。上海这边生活节奏是比较快,但我个人的情况也还好。一直从事小学教师,每周双休,还有寒暑假,生活得还是很滋润的。

因为我是在郊区,房价相对市区便宜很多很多哦。再就是我买房比较早,2013年,我们就买房子了,当时我们区还没有通地铁🚇。后来到2016年末,地铁通车,房价大涨,我们的房子就翻倍了。感慨还好买的早,房贷压力不是很大,并且还省了租房花钱。毕竟在上海租房也很贵的。记得当时2012年,我们租的第一套房子90平米每月租金2000元。后来朋友帮忙,搬了一次家,租了个74平米1700元。买房早,就不要租房花钱了,专心还房贷就好。

2016年,宝宝出生,我们借的买房的钱💰也基本还清,就剩每月数量不大的房贷,压力并不大,并且有了孩子之后的生活的还挺精彩的。一家老小健健康康,没啥大的疾病和意外,日子过得简单快乐,还是很幸福的。

在上海生活到现在,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也适应这边的气候、人文和生活节奏。希望在这开心地幸福一生。




杨杨father


酸甜苦辣皆有。

在上海读的大学,期间遇到了现在的老公。

堪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咳咳。为了防止撒狗粮我就直入正题好了。

毕业就双双留上海打工了。

他第一份工资是2500块。我第一年没工作参加司法考试。租房是一户室,房租是1350块。除去房租水电煤气网费一个月还有800块。自己做饭,去小超市菜市场淘便宜菜便宜肉。水果吃不起,回一趟老家旅行箱里塞满苹果。第一年可以说非常非常苦,又是第一次自己出来住,考试压力又很大,两个人经常吵架。

但是就在那里全职复习的情况下,我没有通过司法考试,这对我的打击是巨大的。我在学校期间,拿过很多次奖学金,自认法律理论十分好,学的也比其他同学快的多。

总结发现是由于过于担心经济问题,老公不管钱,总共就800块两个人要过一个月,我们偶尔还要出去跟同学聚会,基本一次就要花掉两三百。每天胡思乱想当然没办法好好学习。

然后我就决定自己出去找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考试。找了三个多月,因为不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也没过司法考试,简直是最糟糕的组合,但可能我运气比较好,进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十分辛苦,但遇到了很多很好的同事。一个月工资是2500块,虽然家里多出来近一倍的工资,但日子还是不好过,因为我自己要通勤,多出来了交通费大概200块,午饭每天五块的标准,都是自己从家里带。

这个时候已经可以每周都吃大肉肉了,我记得十分清楚,有一次周六我们买了两斤五花肉做红烧肉,我和老公吃的十分开心,说好下周也这么做,但是第二周是周日做的,我就塞了一些到我饭盒里第二天带饭。他就碎碎念说没有上次吃的爽。一脸委屈。

当时的工作涉及大量出差工作,江浙沪当天来回,按照公司规定是没有50块补贴的,我自己要垫付早中晚饭,我非常生气,而且出差期间工作没人替换,第二天早上回来要写出差的报告中英文各一份,下午还要处理出差那一天的发生的其他事项。当时高铁系统根本不发达,去宁波市要3小时的大巴,做到目的地又要1小时,上海市内交通1小时。来回需要十几个小时。

但这样的工作有一点好处,就是可以让我放心大胆的看书,听录音,做题。如果不出差,我每天上班路上1小时,下班路上1小时,回家之后,七点开饭八点吃完,再复习4-5小时,睡觉。如果出差,那就路程全天复习,回家直接睡觉。

当年以超高分408(捂脸,也不算超高分,但自己就超级骄傲)通过了司法考试。

然后就是我跳槽他也跳槽,生活水平好了很多,大约又过了七八年,用了双方父母的资助及自己的积蓄下,买了套房子,首付比例大概是他父母15我父母15%,夫妻共同积蓄70%。

现在可以说过得很幸福了。但是想起毕业头三年的经历,有些心酸又有些骄傲,自己真的好能拼啊!

顺便在这近十年内,因为要交际又要省钱,学的做了一手好菜,煎炒烹炸蒸溜涮,蛋糕蛋挞饼干慕斯,都是手到擒来,泡茶也学了一些但并不擅长。

以上就是我的经历。我和老公都是二线城市的,都不想回去,上海是个非常遵守游戏规则的地方,文化程度很高,竞争当然也激烈,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是骗人的。








红豆妹子


累累累!不是我累,是儿子儿媳太累了。一个是搞微电子研发的,工资不很高,加班是常态!经常晚上十一二点到家。九点到家都是早的了。问题的问题是29岁了还要带职读博,这9月就开始读了。媳妇在浦发银行,也是经常无偿加班到半夜,有时把工作带到家里,困得不得了,捏着鼠标就睡着了!儿子儿媳因为事业,都还没有要儿子,我们双方父母盼孙子等得花儿都谢了啊!!!


用户1161936207691


我是一名00美容师,今年5.20号来到上海,因为是学校送出来实习的,所以带薪实习,每个月3500,但是要压一千元一年,宿舍四个人住,环境特别好,不用交房租,一个月交次电费,大家平分下来也就50元,水费3个月一交,但是每天上班早餐自己买,其它的饭都有专门的人做,在因为是在美容院,只有女的,顾客也都是女的,有时候感觉是非有点多,不过相比之下,也是挺好的,每个月工资都不够花,毕竟做美业的,得先把自己打扮好,刚来的时候皮肤很黑,后面在这边发了几个月的痘痘,可能环境的原因,我自身免疫力低,就有荨麻疹,夜夜难熬,皮肤每日每夜的复发,真的是有苦说不出,全身都会复发。因为没钱所以也一直每去医院查过敏源,我想说,在这个人才济济的上海,是真的不努力就会吃不上饭,更何况住的。











长不高的美美


累,非常的累,作为90后的我,现在已经有了俩孩子了,孩子想带在身边,所以就这边上的幼儿园,但是因为在上海没有房子,公立幼儿园上不了,只能上私立的,一个月2500,租房子一个月3000块,~~~我呢!为了多挣点钱养家糊口,辞了以前还算体面点的工作,(以前工资7000-8000),买了辆依维柯车,跑货运了,虽然辛苦点,但是每个月能挣1.3-1.5万,就这样跑了三年多了,但是从去年开始上海的警察叔叔们,开始疯狂的查我们这种车,之前基本不查的,现在基本每天就中午,早上一早跑跑,(对了,上海像这种面包车,依维柯,全顺,跑货运的有十几万辆)现在我一年最起码罚款8000块左右,(因为经常被罚,都和警察叔叔们混熟了,他们还劝我不要干了,)现在我很想回老家去发展,因为现在上海的政策基本对外地的~普通打工者~没有一点优待,上海本地人有房子的,随便找份四五千块钱的工作,可以说都可以过的很惬意~~~~


牧殇74868097


这个我比较有发言权,16年毕业以后只身一人提着一个行李箱坐了13个小时的火车就来了上海,因为从小没有出过远门,对远方总是抱有很多幻想,觉得离开家出去闯荡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想法。

做了一晚上的火车终于到了上海火车站,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终于到了大上海,第一次坐地铁感到很新奇,第一次去外滩,第一次去南京东路...尽管人很多,但是为了能够融入上海还是感到非常开心的。

但是好景不长,刚来的时候身上带的1500块钱,没几天就用完了,工作还没有找到,每天住在6人间的旅社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生活陷入了困境。


不过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找到了一份销售的工作,用了3个月的时间省吃俭用,努力拿提成,算是有了几千块的积蓄。


然后就换了一个稍微好点的住宿,吃饭也可以偶尔叫个外卖,工作也换了一份新媒体的工作,从基层开始逐步做起来。


到现在,已经坚持做新媒体两年半了,工作上也很顺利,工资也还可以,总算是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加油!!在上海生活没有你想想的那么困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爱生活的小欣欣


现在凌晨12点半,老公还在加班做报表。而我刚刚和老板通完电话。

刚好看到这个问题,回答一下。

在上海累吗?答案是肯定的。

来上海7年了,最多的想法就是什么时候可以逃离这里。

我和老公都出生在北方十八线的小县城,没有当官的亲戚朋友,所以回家是不可能了,2012年机缘巧合来到了上海。

刚开始那两年因为之前工作攒了点钱。所以日子过得并没有很拮据。

14年宝宝出生,之前租住的房子房东要收回去了。而租房的房租和当时的房贷几乎没差多少。

算了算手里钱,咬咬牙在郊区买了套2室一厅的小房子,三成首付付完,身上只有几千块钱了。

如果说真的觉得累,我想是从付完款的那一刻开始,房贷,娃的奶粉钱,生活开销。一种无形的压力油然而生。

现在人到中年,发现已经到了人生瓶颈。孩子越来越大,父母越来越老。总想给他们好一点的物质生活,可我觉得尽力了。但也还能每天拿着固定工资。

现在在上海完全也感受不到隔三差五闯个亲戚的感觉,觉得很孤独。

想逃离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切又觉得除了这里不知道能去哪里。

上海的节奏快,机会相对多。而且相对平等一些。所以,生活在上海。我们就只能这么累并煎熬着[呲牙]


别把老虎当成猫


来上海已经11年了,当时来办的手机号码一直用到现在,也11年多了。

大四的时候通过傣妹火锅的校园招聘来到上海,那时是在杨浦区的五角场。火锅店招我们大学生,说是作为储备店长和主管的,明面上好听,不然我们也不会来呀。 那时是07年的年底,08年过年的时候遭遇雪灾封路,火车汽车都不能开了,加上过年的时候餐饮是最缺人的,所以我们就待在傣妹,没有回家过年了,当时妹妹也在上海上班,过完年去她那边玩了几天。

在傣妹待了一个月吧,包吃包住,工资900,住的环境非常差,上下铺,好多人住一起。过完年就跳槽了。后面跳到一家私企,也是在杨浦,平凉路,工资1800,不包吃住,中午有工作餐,不给买保险,后面6月份要返回学校论文答辩,就此跟老板谈工资,让加到2000,老板没同意,想着反正要回学校,就辞职了。

论文答辩完回上海,继续找工作,找了一个月,也是找到一家私企,广东人的,在闸北大统路,工资2200,不包吃住,压力山大,租房合租800,水电另外,当时妹妹也辞掉工作来我这边了,后面安排她到前同事的照相馆上班了。我们姐妹俩就这样相依为命在上海待到09年下半年,租房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资不见涨,一年就涨个一两百,后面直接辞职准备回老家合肥发展了。辞职后,随便在网上投了简历,结果一家台企让我去面试,工作地点在奉贤,当时想着郊区租房应该不贵,就去面试了,面试的经理当时还问我,去奉贤工作你愿意吗?我说愿意,我是巴不得啊。后面谈下来工资2900,上班在奉贤南桥,感觉还可以,就去上班了,就此断了我回老家的路。

在这个台企待了快3年,中间结婚生子,后面为了孩子离职了。

再到现在我的二宝已经9个月了,在上海买房了,大宝也来这边上学了,都稳定了,一晃都11年了。

现在每每还会想起刚来上海的辛酸,日子非常苦,也没安全感,非常难容入这个城市。后面结婚后,感觉有了个支持,不再那么没有安全感了,日子总算是熬过来了,希望上海能多给我们外地人一些机会,让我们能留在这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