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生活在上海的人累嗎?

韻寺


這個問題,讓我把來上海的這幾年放電影一樣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先來說說我的觀點,如果原生家庭條件還不錯,別說在上海生活,不管到哪都不會累,但是像我老公這樣,花的每一分錢都得自己掙,那就比較累了。看過這樣一副漫畫,標題是“起跑線”,一青年坐在小汽車的引擎蓋上,司機是爸,副駕駛是媽;另一青年拉著農村裡的板車,車上坐著他爸媽。他們在同一起跑線上準備起跑。我老公是拉著板車的那個,但是,我們感覺到踏實,充實,就是雙腳能穩穩的踩在地上的那種踏實的感覺。我老公是13年來的上海,當時在虹口上班,一個月3500的工資,租著一間1500一個月的合租房,我那時在江蘇上學,他第一個月的房租沒錢付,還問我借了2000,那2000是我的壓歲錢(我家條件要比他家好一些,我爸媽不在小車裡,也沒坐在板車上,他們幫不了我,也不會給我負擔)。大學期間,每次我來上海找他,他都只帶我逛公園,市區的中山公園,魯迅公園,長風公園,約會僅限於公園,但是我也是一個比較樸素的姑娘,對此我並沒有很多怨言。大四考研的時候,我為了要跟他在一起,果斷報了上海的學校,只求能在上海,所以保險起見,考了一個不怎麼樣的學校。14年我畢業的時候他跳槽了,工資漲到4500(這裡要補充一下,我老公的專業是環境科學,之前一直在寫環評報告,後來他想做工程,於是自學,找機會學技術,終於轉型,中間有很多不易),出差有補貼,我們從虹口搬到普陀,那個時候,我意外懷孕,於是休學一年,結婚,在家待產。他的壓力一下子大了很多,我們結婚的彩禮錢全部是他向他哥哥姐姐借的,這個錢雖然我爸原封不動地給我了,但是我們還是負債的,因為辦酒席和裝修老家的房子還要錢。他那個時候出差一天有200左右的補貼,補貼包括住宿費,我老公為了省下住宿費,每天很早就起來,坐高鐵,轉火車,再轉公交到金山的施工場地,想想都覺得很心酸,每天晚上到家都很遲。好在那個時候我在老家,爸媽養著,不需要用什麼錢。15年9月,一年的休學結束,我們把女兒放在我爸媽家帶,我繼續上學,他跳槽到奉賢的一家公司,工資漲到了8000,那個時候我們開心壞了,覺得8000真的很多很多,於是每次去超市的時候,可以多買一些芒果(我很喜歡吃芒果,他後來也喜歡上了,之前工資很低,都是論個買),但是,因為有了孩子,還負債,所以我們租了一間500塊一個月的民房,是一間,那是我住過的最差的房子,連床都是不像樣的,長長短短的木板拼的床板,也沒有一張像樣的桌子,房間光線很暗,也很潮,冬天洗澡要去澡堂。在奉賢的時候搬過一次家,本來想租個環境好一點的房子,但是房租1000多,我們最後租在一家快餐店的樓上,月租600,衛生極差,有蟑螂和老鼠,樓下的店老闆就在衛生間門口捶大排。如果只從住宿條件看,這是我過的最慘的時候。對了,那時候連電瓶車都不捨得買一輛,我們經常步行兩公里到鎮上,我會抓一把瓜子放口袋,邊走邊嗑瓜子。但是那一年我們還清了一半的債。我在學校會做一些家教,一個月能掙2,3千,這讓我們有機會下館子搓一頓,以及多吃幾個芒果。17年的時候我們又搬到了閔行,離開了那個有蟑螂和老鼠的房子,整個人都好了,生活也慢慢變好,沒有負債,我們買了自己的車,雖然便宜,但是再也不用等等了半個多小時還不來的公交,芒果想吃到飽也沒問題。後來我畢業,考進嘉定區的一所初中任教,很慶幸,順利落戶,我們於是搬到了嘉定,老公的工資也漲了,我開始會吃榴蓮了,我們可以買一整個榴蓮回家吃,可以租一套房子,偏遠的郊區,月租2500。現在,我們依然過得不輕鬆,因為孩子要接到身邊上學,我們有了一些積蓄,於是開始計劃買房。老公現在在松江上班,每天來回80公里,為了減少成本,他每天晚上都要刷手機,接一兩個順風車。但日子總歸是越來越好,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榴蓮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用戶6950745906872


居上海,大不易。累是一定的。我雖是上海人,比起外地人來說不要租房,可結婚生女後,家裡就顯得不夠住了。於是在10年左右決定再買一套房。拿出了所有的存款,父母把所有的養老錢給我,還找親戚借了幾十萬,又向銀行貸款了幾十萬,總算買了一套七十幾平米的二手房。買好房子,記得手頭全家的所有現金才五百塊錢,還有半個月發工資,全家五口就在剛買來的空房子裡打了半個月地鋪【原來的房子出租還債】。隨後兩三年裡,精簡開支,節衣縮食,感冒發燒的小病吃點藥繼續上班。每月熬夜,加班就為了多賺點獎金,加班費。在上海生活五口人每月開支最多才一千五,現在想想都不知道怎麼熬過來的😂總算還清了親戚的借款,家裡經濟也寬鬆了一點,孩子長大上學了。上海的學習競爭很激烈,沒辦法只能幫孩子報補習班,每月兩三千的補習費。每天趕著如同春運般的地鐵上下班,在公司每天做不完的工作,有時覺得自己還不如外地在上海打拼的人,不如意至少還可以回老家去。生於斯,長於斯,還能退到哪去?為了家人,為了將來,努力吧!💪💪💪


王之蔑視4932


這個問題,我也生活上海,也是一個滬漂。我個人觀點是,還好。

我2012年來上海,至今已經快8年了。對上海的生活已經很瞭解,也很好的適應了。生活在上海這樣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累嗎?不累,一切那麼便利舒服。上海這邊生活節奏是比較快,但我個人的情況也還好。一直從事小學教師,每週雙休,還有寒暑假,生活得還是很滋潤的。

因為我是在郊區,房價相對市區便宜很多很多哦。再就是我買房比較早,2013年,我們就買房子了,當時我們區還沒有通地鐵🚇。後來到2016年末,地鐵通車,房價大漲,我們的房子就翻倍了。感慨還好買的早,房貸壓力不是很大,並且還省了租房花錢。畢竟在上海租房也很貴的。記得當時2012年,我們租的第一套房子90平米每月租金2000元。後來朋友幫忙,搬了一次家,租了個74平米1700元。買房早,就不要租房花錢了,專心還房貸就好。

2016年,寶寶出生,我們借的買房的錢💰也基本還清,就剩每月數量不大的房貸,壓力並不大,並且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的還挺精彩的。一家老小健健康康,沒啥大的疾病和意外,日子過得簡單快樂,還是很幸福的。

在上海生活到現在,越來越喜歡這座城市。也適應這邊的氣候、人文和生活節奏。希望在這開心地幸福一生。




楊楊father


酸甜苦辣皆有。

在上海讀的大學,期間遇到了現在的老公。

堪稱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咳咳。為了防止撒狗糧我就直入正題好了。

畢業就雙雙留上海打工了。

他第一份工資是2500塊。我第一年沒工作參加司法考試。租房是一戶室,房租是1350塊。除去房租水電煤氣網費一個月還有800塊。自己做飯,去小超市菜市場淘便宜菜便宜肉。水果吃不起,回一趟老家旅行箱裡塞滿蘋果。第一年可以說非常非常苦,又是第一次自己出來住,考試壓力又很大,兩個人經常吵架。

但是就在那裡全職複習的情況下,我沒有通過司法考試,這對我的打擊是巨大的。我在學校期間,拿過很多次獎學金,自認法律理論十分好,學的也比其他同學快的多。

總結髮現是由於過於擔心經濟問題,老公不管錢,總共就800塊兩個人要過一個月,我們偶爾還要出去跟同學聚會,基本一次就要花掉兩三百。每天胡思亂想當然沒辦法好好學習。

然後我就決定自己出去找工作,一邊工作一邊考試。找了三個多月,因為不是應屆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也沒過司法考試,簡直是最糟糕的組合,但可能我運氣比較好,進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十分辛苦,但遇到了很多很好的同事。一個月工資是2500塊,雖然家裡多出來近一倍的工資,但日子還是不好過,因為我自己要通勤,多出來了交通費大概200塊,午飯每天五塊的標準,都是自己從家裡帶。

這個時候已經可以每週都吃大肉肉了,我記得十分清楚,有一次週六我們買了兩斤五花肉做紅燒肉,我和老公吃的十分開心,說好下週也這麼做,但是第二週是週日做的,我就塞了一些到我飯盒裡第二天帶飯。他就碎碎念說沒有上次吃的爽。一臉委屈。

當時的工作涉及大量出差工作,江浙滬當天來回,按照公司規定是沒有50塊補貼的,我自己要墊付早中晚飯,我非常生氣,而且出差期間工作沒人替換,第二天早上回來要寫出差的報告中英文各一份,下午還要處理出差那一天的發生的其他事項。當時高鐵系統根本不發達,去寧波市要3小時的大巴,做到目的地又要1小時,上海市內交通1小時。來回需要十幾個小時。

但這樣的工作有一點好處,就是可以讓我放心大膽的看書,聽錄音,做題。如果不出差,我每天上班路上1小時,下班路上1小時,回家之後,七點開飯八點吃完,再複習4-5小時,睡覺。如果出差,那就路程全天覆習,回家直接睡覺。

當年以超高分408(捂臉,也不算超高分,但自己就超級驕傲)通過了司法考試。

然後就是我跳槽他也跳槽,生活水平好了很多,大約又過了七八年,用了雙方父母的資助及自己的積蓄下,買了套房子,首付比例大概是他父母15我父母15%,夫妻共同積蓄70%。

現在可以說過得很幸福了。但是想起畢業頭三年的經歷,有些心酸又有些驕傲,自己真的好能拼啊!

順便在這近十年內,因為要交際又要省錢,學的做了一手好菜,煎炒烹炸蒸溜涮,蛋糕蛋撻餅乾慕斯,都是手到擒來,泡茶也學了一些但並不擅長。

以上就是我的經歷。我和老公都是二線城市的,都不想回去,上海是個非常遵守遊戲規則的地方,文化程度很高,競爭當然也激烈,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是騙人的。








紅豆妹子


累累累!不是我累,是兒子兒媳太累了。一個是搞微電子研發的,工資不很高,加班是常態!經常晚上十一二點到家。九點到家都是早的了。問題的問題是29歲了還要帶職讀博,這9月就開始讀了。媳婦在浦發銀行,也是經常無償加班到半夜,有時把工作帶到家裡,困得不得了,捏著鼠標就睡著了!兒子兒媳因為事業,都還沒有要兒子,我們雙方父母盼孫子等得花兒都謝了啊!!!


用戶1161936207691


我是一名00美容師,今年5.20號來到上海,因為是學校送出來實習的,所以帶薪實習,每個月3500,但是要壓一千元一年,宿舍四個人住,環境特別好,不用交房租,一個月交次電費,大家平分下來也就50元,水費3個月一交,但是每天上班早餐自己買,其它的飯都有專門的人做,在因為是在美容院,只有女的,顧客也都是女的,有時候感覺是非有點多,不過相比之下,也是挺好的,每個月工資都不夠花,畢竟做美業的,得先把自己打扮好,剛來的時候皮膚很黑,後面在這邊發了幾個月的痘痘,可能環境的原因,我自身免疫力低,就有蕁麻疹,夜夜難熬,皮膚每日每夜的復發,真的是有苦說不出,全身都會復發。因為沒錢所以也一直每去醫院查過敏源,我想說,在這個人才濟濟的上海,是真的不努力就會吃不上飯,更何況住的。











長不高的美美


累,非常的累,作為90後的我,現在已經有了倆孩子了,孩子想帶在身邊,所以就這邊上的幼兒園,但是因為在上海沒有房子,公立幼兒園上不了,只能上私立的,一個月2500,租房子一個月3000塊,~~~我呢!為了多掙點錢養家餬口,辭了以前還算體面點的工作,(以前工資7000-8000),買了輛依維柯車,跑貨運了,雖然辛苦點,但是每個月能掙1.3-1.5萬,就這樣跑了三年多了,但是從去年開始上海的警察叔叔們,開始瘋狂的查我們這種車,之前基本不查的,現在基本每天就中午,早上一早跑跑,(對了,上海像這種麵包車,依維柯,全順,跑貨運的有十幾萬輛)現在我一年最起碼罰款8000塊左右,(因為經常被罰,都和警察叔叔們混熟了,他們還勸我不要乾了,)現在我很想回老家去發展,因為現在上海的政策基本對外地的~普通打工者~沒有一點優待,上海本地人有房子的,隨便找份四五千塊錢的工作,可以說都可以過的很愜意~~~~


牧殤74868097


這個我比較有發言權,16年畢業以後隻身一人提著一個行李箱坐了13個小時的火車就來了上海,因為從小沒有出過遠門,對遠方總是抱有很多幻想,覺得離開家出去闖蕩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想法。

做了一晚上的火車終於到了上海火車站,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終於到了大上海,第一次坐地鐵感到很新奇,第一次去外灘,第一次去南京東路...儘管人很多,但是為了能夠融入上海還是感到非常開心的。

但是好景不長,剛來的時候身上帶的1500塊錢,沒幾天就用完了,工作還沒有找到,每天住在6人間的旅社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生活陷入了困境。


不過好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就找到了一份銷售的工作,用了3個月的時間省吃儉用,努力拿提成,算是有了幾千塊的積蓄。


然後就換了一個稍微好點的住宿,吃飯也可以偶爾叫個外賣,工作也換了一份新媒體的工作,從基層開始逐步做起來。


到現在,已經堅持做新媒體兩年半了,工作上也很順利,工資也還可以,總算是在上海站穩了腳跟。


加油!!在上海生活沒有你想想的那麼困難,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愛生活的小欣欣


現在凌晨12點半,老公還在加班做報表。而我剛剛和老闆通完電話。

剛好看到這個問題,回答一下。

在上海累嗎?答案是肯定的。

來上海7年了,最多的想法就是什麼時候可以逃離這裡。

我和老公都出生在北方十八線的小縣城,沒有當官的親戚朋友,所以回家是不可能了,2012年機緣巧合來到了上海。

剛開始那兩年因為之前工作攢了點錢。所以日子過得並沒有很拮据。

14年寶寶出生,之前租住的房子房東要收回去了。而租房的房租和當時的房貸幾乎沒差多少。

算了算手裡錢,咬咬牙在郊區買了套2室一廳的小房子,三成首付付完,身上只有幾千塊錢了。

如果說真的覺得累,我想是從付完款的那一刻開始,房貸,娃的奶粉錢,生活開銷。一種無形的壓力油然而生。

現在人到中年,發現已經到了人生瓶頸。孩子越來越大,父母越來越老。總想給他們好一點的物質生活,可我覺得盡力了。但也還能每天拿著固定工資。

現在在上海完全也感受不到隔三差五闖個親戚的感覺,覺得很孤獨。

想逃離這種快節奏的生活。切又覺得除了這裡不知道能去哪裡。

上海的節奏快,機會相對多。而且相對平等一些。所以,生活在上海。我們就只能這麼累並煎熬著[呲牙]


別把老虎當成貓


來上海已經11年了,當時來辦的手機號碼一直用到現在,也11年多了。

大四的時候通過傣妹火鍋的校園招聘來到上海,那時是在楊浦區的五角場。火鍋店招我們大學生,說是作為儲備店長和主管的,明面上好聽,不然我們也不會來呀。 那時是07年的年底,08年過年的時候遭遇雪災封路,火車汽車都不能開了,加上過年的時候餐飲是最缺人的,所以我們就待在傣妹,沒有回家過年了,當時妹妹也在上海上班,過完年去她那邊玩了幾天。

在傣妹待了一個月吧,包吃包住,工資900,住的環境非常差,上下鋪,好多人住一起。過完年就跳槽了。後面跳到一傢俬企,也是在楊浦,平涼路,工資1800,不包吃住,中午有工作餐,不給買保險,後面6月份要返回學校論文答辯,就此跟老闆談工資,讓加到2000,老闆沒同意,想著反正要回學校,就辭職了。

論文答辯完回上海,繼續找工作,找了一個月,也是找到一傢俬企,廣東人的,在閘北大統路,工資2200,不包吃住,壓力山大,租房合租800,水電另外,當時妹妹也辭掉工作來我這邊了,後面安排她到前同事的照相館上班了。我們姐妹倆就這樣相依為命在上海待到09年下半年,租房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工資不見漲,一年就漲個一兩百,後面直接辭職準備回老家合肥發展了。辭職後,隨便在網上投了簡歷,結果一家臺企讓我去面試,工作地點在奉賢,當時想著郊區租房應該不貴,就去面試了,面試的經理當時還問我,去奉賢工作你願意嗎?我說願意,我是巴不得啊。後面談下來工資2900,上班在奉賢南橋,感覺還可以,就去上班了,就此斷了我回老家的路。

在這個臺企待了快3年,中間結婚生子,後面為了孩子離職了。

再到現在我的二寶已經9個月了,在上海買房了,大寶也來這邊上學了,都穩定了,一晃都11年了。

現在每每還會想起剛來上海的辛酸,日子非常苦,也沒安全感,非常難容入這個城市。後面結婚後,感覺有了個支持,不再那麼沒有安全感了,日子總算是熬過來了,希望上海能多給我們外地人一些機會,讓我們能留在這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