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如果郑屠不论鲁智深如何无理都顺从忍让,能否躲过一死?

如果镇关西郑屠只是赔小心说好话,一味忍让,鲁智深都没理由动手,更不会打死他。鲁智深有意激怒镇关西郑屠,好找借口打他一顿,没想到打中了太阳穴,手重误杀了镇关西。


鲁达鲁智深,在梁山上几乎是唯一的真好汉,为人爱打抱不平,身手不凡,武艺高强。他投奔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前途似锦。知法懂法,来找郑屠的晦气,是为了教训郑屠不要再纠缠报复金翠莲,不要狂妄自称镇关西,以后不要再欺男霸女,他就是来揍一顿郑屠的,不是想打死郑屠。


他打郑屠三拳,最后一拳打在了郑屠太阳穴上,误杀了郑屠。

我们来看下原著: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个动掸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酒家再打!”  

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如果郑屠不论鲁智深如何无理都顺从忍让,能否躲过一死?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原著写的清楚明白,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这句话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来痛打郑屠出气的,没想到打死。

所以,如果郑屠伏小做低,奴颜婢膝,好言好语,以鲁智深的人品,他只能来了骂骂咧咧,砸些东西,吓唬吓唬郑屠,也就算了。


我们山东有句俗话,站汉不打坐汉。也就是说,只有两个人都不服,都准备动手,才能打起架来。如果一个人站在那里大喊大叫,另外一个人坐在那里,不急不躁,那个站汉都不好动手打人。先动手就先没理。


鲁达为了激怒郑屠,好找借口痛打郑屠,而且也为了给金翠莲父女争取逃跑的事情,是很用了一番谋略的。

鲁达坐下,道:“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 

自去肉案上拣了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


分析:鲁达为什么不说先切十斤肥肉切做臊子,这就是智谋。因为郑屠会以为这是要包馄饨,所以不仅不疑心,还想巴结老钟经略相公府,还想巴结鲁提辖,所以认认真真的切了十斤精肉臊子。



下面就开始找茬了:

鲁达道:“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 

郑屠是很精明的,马上问廋肉臊子可以裹混沌,肥臊子干啥用?

鲁达瞪着眼说,相公吩咐的,我不敢问,你是不是去问问他?

郑屠听了也不敢多说,只好花了一早晨,又切了十斤肥肉臊子。


下面又写到:

鲁达道:“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


鲁达这是明摆着消遣和激怒郑屠了,让切十斤寸金软骨,郑屠这时还不敢惹鲁达,笑着说: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

鲁达拿了二十斤臊子,劈面打了过去,下了一阵肉雨。

郑屠大怒,抢了一把剔骨尖刀,要和鲁达拼命。

鲁达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拿刀最好,可以痛打郑屠,可以说是出师有名。

如果郑屠不论鲁智深如何无理都顺从忍让,能否躲过一死?

鲁智深有意激怒郑屠

所以就痛打了郑屠三拳,第一拳打中鼻子,血流满面。

第二拳打中眶际眉梢,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

第三拳打中太阳穴,这是要命的地方,打得郑屠面皮都变了,只有出气没有进气。

鲁达 一看误伤了人命,要吃官司,就赶紧跑回住处收拾东西逃走了。


所以,假如鲁达把20斤臊子扔到郑屠脸上,郑屠往地上一躺,打起滚来,叫起屈来,而且喊,不行就去找老种经略相公评理。


如果是那样,鲁智深毫无动手的理由,旁观的人绝大多数都不知道金翠莲的事情,只看到鲁智深来欺负人,都会同情郑屠,鲁智深骑虎难下,碰到了这种滚刀肉,一点办法也没有。我估计打砸一番,也就去了。

如果郑屠伏小做低,鲁达没有理由动手打郑屠,更不会打死郑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