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孩子大一要3000塊錢生活費,大人只給1500,孩子不要發脾氣扔地上該怎麼勸說?

峰漁


大一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按常理講應該懂事了,也知道體諒父母了。但是從題主所講的這個大一學生的行為來看,顯然這就是家庭教育失敗的典型。更暴露出家長在孩子眼中一點威信都沒有,這樣的孩子供其讀大學有什麼意義呢?像這種事,身為家長根本用不著勸說孩子,而是直接給孩子幾句話忠告即可。

第一句:我們身為父母已經完成法定撫養和教育你的責任義務,現在每月給你1500元生活費,已算是法外開恩了。

請家長注意,如果你們不拿法律說事,對你們的孩子來說,他們永遠都會做寄生蟲,直到把你啃的只剩下一堆白骨。因此,要嚴厲地告訴他,法定責任與義務我們已完成,現在你與我們只剩下親情維繫,如果你不懂感恩,給你這1500元錢也算是法外開恩了。想要就跪下謝罪,拿錢上學去。否則,一分錢沒有,將你掃地出門。

第二句:給你這每月1500元生活費,已是我們能保障的上線,如果不夠自己靠雙手去勤工儉學。

必須要告訴孩子,每月給你1500元生活費,已經是我們能保障的上線。如果嫌錢少,對不起,要靠自己雙手去勤工儉學掙。如果你還想學別人家孩子,把老爹老孃當你的提款機,門都沒有。我們已經養育了你18年,已經付出了無數的辛苦,花在你身上的錢太多了。今天把規矩給你定下,沒有你給我們講條件的資本。

第三句:做一個堂堂正正有骨氣的人,別做討吃貨,自己不掙靠索要錢還理直氣壯,你這種行為就屬於人渣級表現。

我不知道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是否教育過孩子,做人一定要有骨氣,絕對不能索要不屬於你的錢與物,任何人給你,都需要先通過父母同意,否則,你私自收下我們也會給你收繳然後退回。如果你屢教不改,你就會變為討吃貨,這是典型的人渣表現。現在你不掙錢還索要的理直氣壯,我們絕不會慣你臭毛病。這學想上就上,不想上馬上走人。

結束語:作父母千萬要講原則,做人得有人格。否則,你們在孩子面前沒有大是大非的概念,那和混賬父母有什麼區別啊?現在很多大學生之所以對父母那麼冷漠,就是因為你們不懂做人,沒有威信,才會讓孩子把你們看扁了。如果現在不收緊你們的錢袋子,給孩子立下鐵規矩,孩子以後對你們的態度會越來越惡劣,請謹記!


寒石冷月


這還有什麼可勸說的,不要?把這1500也收回來,有本事自己掙去!

關於此事我瞭解了正在上大學的學生,他們也紛紛表示一個月1200~1500足夠了。在北京,一個女生純生活費的話1200也夠了。



想起了自己上大學的歲月,每次開學都是父親東拼西湊,除了學費,生活費就剩一千塊錢。然後會跟我說:不夠再給你寄。在大學裡也是省吃儉用,每天下課後都會到食堂打工,一個月能賺一百多塊錢,就這樣拮据的過完了四年的大學生活。

也有不少同事的孩子正在上大學,他們每個月的生活費也就一千多塊錢,不是付不起而是沒必要。

孩子上大一也已經18歲了,應該已經有了正確的價值觀,應該懂得了父母的不容易,有了這樣的舉動實屬不應該。所以我提如下建議:

❶1500就1500,不能遷就。

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底線,說好的1500就不要再給了,不然的話後面可能會越來越多,這不是對孩子的愛,這樣只會慣壞孩子。當然了孩子有其他的消費一定要另算,必須的該買還是買的。

❷講講大道理吧。


18歲了,該長大了,該學會獨立了。因為你還在上學的原因,家長可以滿足的生活需求,也可以給你支付必備的物質需求。但是咱不能沒有節制的消費,不能無端的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即便是家財萬貫也不可以。

當然也可以結合自己的事例,講講自己上學的故事,也可以把其他答友講的一些正面的例子跟孩子說說,讓他知道別人是怎麼做的,如何才能變成一個優秀的人。

❸鼓勵他自己賺錢


如果自己真的需要錢,可以逼自己一把,可以餐廳打工,可以家教,可以上網課,還可以自媒體,總之,現在大學生賺錢的機會有很多,只要肯努力能吃苦,一定能賺到錢,花自己錢的感覺比花父母錢的感覺好多了。


對孩子的教育是滲透在生活中的,希望這位家長利用好這次機會,讓孩子懂得體會父母的不易,讓孩子儘快長大。


辛哥物理


根據我17年在長沙的經驗來回答一下吧。

首先說結論,1500已經很多了,沒必要慣著孩子。

下面放上我當年在食堂吃飯的照片。這是在學校的食堂拍的,米飯三兩一共六毛錢,土豆紅燒肉一份4元,學校打飯的阿姨還是不錯的,量給的很足。這裡有免費的湯,不過很淡,一大鍋就那麼點紫菜和雞蛋。所以,大學一頓飯下來,也就五塊錢,你要是再點一個茄子或者白菜之類的素菜,差不多7塊錢完全可以吃好了。早飯的話,食堂有肉包子、玉米、雞蛋等等等等,一頓早飯4塊錢還吃不完。這樣算的話,一天的飯錢,加起來十八塊足夠了,再吃豐盛些也就二十塊。一個月三十天算飯錢最多600。加上上學每月電話費50,買牙膏、毛巾等等生活用品每月50,或者偶爾喝奶茶、吃零食每月100,偶爾和同學出去吃飯每月200。一個月滿打滿算也就1000元,這樣已經過得很舒服了。

還有就是,現在的大學生都已經很獨立了,學校有各種勤工助學的崗位,學生週末找時間去做做,也可以掙點零花錢。還有很多家教中心,大學生利用空閒時間去做家教,一個月也有兩千塊錢的收入,完全不用和父母要錢!

總之,我認為給1500還嫌少的孩子,就是小時候太慣著他了,讓他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慢慢地長成了一個巨嬰。

既然人家都上大學了,已經成年了,也該懂事了吧?父母不可能照顧他一輩子的,現在對他的百依百順,可能會害了他!

如果是我的話,我每個月只會給1000,如果他還嫌少,讓他自己去掙錢!




一碗開心鴨


大一每月生活費三千元,

大二每月生活費五千元,

大三每月生活費七千元,

大四每月生活費一萬元,

畢業後,

第一年,每月三千元

第二年,每月三千五佰元,

第三年,每月四千元,

第四年,每人四幹五百元,

第N年,每月有望一萬元!

不如打工,

免去四年生活費二十五萬元,男孩可娶個媳婦,女孩直接脫貧。

到工地,前三個月,每天一百,每月三千元:後八個月,每天一百二,每月三千六百元:第二年每天一百五十元,每個月四千五百:第三年,聰明勤快的可學技工,每天一百八十元,每月五千四元:第四年,技工每天可掙二百到二百四十元,生活儉樸點,就能交首付買房了,或者不買房可現款買小車了。

關健是,

你們吃得苦嗎?每天十小時重體力勞動,每月滿勤,沒有星期天,更別想雙休,如想休息,很自由,打個招呼就行,無薪自掏伙食費。

大建築公司,活較輕鬆,上下班準時,工資低點,小老闆,工資高,還有管吃住的,睡幹板睡床,有時地通鋪,吃飯水煮菜,糊湯麵,早上開水泡饃,上班提前十五分鐘,下班遲二十分鐘,不算加班。夏天曬的發暈,黑的象非洲人,冬天,上班天不亮,下班天己黑,凍的手腳麻木。欠薪問題依然很多,80%能要到,20%沒保正,但也可能有10%沒希望。

能讓大一的學生,都很聰明,但勤不敢說,算算賬,看幹啥好?






秦川農家


你說的勸說啥意思,勸說孩子把錢撿起來,還是勸說先拿著這1500元,我認為你應該考慮一下你的教育是哪裡出問題了,讓孩子變成這樣了。

1500元生活費差不多了

一般學校食堂的消費都不太高,每天大概按35元計算,一個月也就是1000元左右,電話費和一些零散開支算100元吧,還有400元的零用錢,正常的生活應該是夠了。

孩子發脾氣把錢扔地上這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孩子想要3000元,家長給1500元,孩子不願意,直接將錢扔到地上,如果這事發生在我家,我會直接撿起來這1500元,然後不再提生活費這事,因為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覺得生活費不夠的問題,而是不尊重人的問題。

作為家長你應該想想是不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是不是對孩子過分嬌慣,有求必應,給孩子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重要的是不知道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不懂得尊重他人。

對於大學生生活費我是這樣認為的:

上大學了,再有幾年即將走上社會,家長可以給你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是不是讓你隨意揮霍,當然你家要是有礦看另當別論了。如果你想高消費,可以去做兼職自己掙,不要隨意踐踏家長的血汗錢。


然規教育說


這個不是勸的事兒,教育絕對不僅僅是勸說!!!我孩子大三,一個月是一千五,絕對夠用,可以明確告訴你,僅僅是吃飯,學校食堂吃一個月1000足夠,不比大多數家庭吃的差!別坐家裡瞎猜,我是實際去學校吃了四天的。

…………之所以你家會這種情況,原因不在孩子,在你們家長,也就是家教問題!你把他當祖宗養,當祖宗去寵,當然你就會面臨這樣問題了。

……如果是我家發生這樣事兒,我不會去說教,那麼大的孩子啥道理都懂,就是嗎家長當奴隸,不尊重家長了,我會直接行動,錢撿起來,啥也沒發生,上學你自己的學費自己解決去,我絕不過問,解決不了你就不念,自己打工養活自己去!……直到孩子深刻體會到家長不是欠他的,給是仁義不給是本份,並找你談,你才考慮怎麼去談而不是你去找他權!

……看這個情況可以判斷出你們家一直是家長在包容孩子的缺點,而孩子也一直認為你們包容是天經地義的,就是這樣的家庭氛圍,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改變的,你得拿出行動來,否則你只能忍著。

……孩子都一樣,沒有天生就知書達禮的,就看怎麼教育了,我的孩子初中2年的時候,有段時間回家經常打電話問同學作業是什麼,我就判斷他上課溜號不聽講(儘管他不承認)。

……我同他商量的結果,他最終承認不聽講了,我講的道理也簡單,我問花錢供你念書不是去玩的,想玩就好好玩,玩夠了就好好學,……最終我的建議是停學在家玩,只要你孩子不說玩夠了,就永遠不要去唸書了,直到18歲你自己找工作養活自己去。……我最終執行的,是我直接跟老師聯繫,說家裡有情況,最近去不了上學,(孩子舉鬧我沒管),孩子在家呆了9天,最終寫了保證說,並且主動和我說了要去唸書,我才同意去的。落的課自學跟上的,在基本上沒有上課不聽講的問題發生過,初中升高中全市26名成績進的~~高中升大學全市19名考進華北電力的。

……考上大學,面臨給多少的問題,實話說,給5000一個月也給的起,但我不想這樣,我做了很多功課,實地瞭解了幾所大學食堂吃飯大概花多少(我甚至去學校吃幾天),然後我坐下來和孩子商量的,說了具體學校現在一個月單說吃1000夠用,我給你1500,你有什麼想法可以談談。

…………目前孩子才上大三(九月份),大二時候在勤工儉學群找的給人業餘補課賺點兒零花。在家長生日啊,母親節啊啥的也知道郵寄點小禮物啥的。~~~孩子大一走的時候,我給了一萬的應急資金,這個不在生活費裡的,明確告訴他這個只在你應急時候用,如果這個錢用了,還希望我補充,那麼你每用一次,都要有詳細記錄,明細賬!~~這個我也是鍛鍊他管理資金能力,…………點點滴滴吧~得根據當下情況,自己先做出變化,孩子才能有所改變。


A天韻833


孩子上大學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結果為了生活費父母和孩子鬧得不愉快,不值得。我認為不論什麼事都要全面考慮,最好換位思考一下,站在對方的位置考慮問題,這樣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特別是當父母的不要才去過激行為,畢竟我們做家長的經歷事比較多,性格比較穩重,孩子年輕氣盛,遇事過激。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迂迴婉轉處理此事,不要武斷抉擇,與孩子發生正面衝突。

今年我女兒就上大一,開學前和女兒商量第一個月給女兒1500的生活費,再加1000元的購置生活學習用品。讓女兒結合當地的生活水平,合理花錢,先第一個月1500生活費,實在不夠可以合理提高一下。

作為家長我們根本不知道孩子上的大學所在地的消費水平,無法確定多少生活費夠用。所以先和孩子溝通商量,給孩子灌輸一下節約的必要性。畢竟上大學的孩子都成年了,應該也能體會到家長的不容易,同時也知道自己家庭的經濟條件。家長和孩子一起分析自家經濟情況,讓孩子自己安排在大學的消費。



作為孩子,不要認為上大學就應該父母供我們。大學生畢竟成年了,父母沒有必須為你幹什麼,養育你二十年的父母,為你付出了全部。當你考上大學時,應該是父母高興的時候,父母一定會盡最大努力讓你過得更好,但是我們不能利用父母的愛去綁架父母。我們應該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為他們著想,有可能父母真的沒有這樣的能力每月拿出這麼多錢,或者是還有其他情況。我們不能為了自己在大學內過得舒坦而逼父母,如果確實需要這麼多錢,自己可以想辦法,勤工儉學,爭取獎學金。總之和父母吵架就是我們的不對。



還沒等去上大學已經為生活費鬧彆扭了,不值。父母要採取有效措施規勸孩子,孩子要理解父母。如果雙方僵持不下可以把這個問題放一下先讓孩子上學,看同學們的生活費是多少,我們不多給也不少給,和同學一樣就行,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嗎。本來就不是一個大問題,結果鬧的整個家庭雞犬不寧,沒必要。


妞媽教育心得


我想你當時肯定非常生氣,覺得孩子不理解你,大人辛苦賺錢也不容易,一個人一個月要3000生活費,你覺著很難理解他,一個上大學的孩子,他要那麼多錢幹什麼?幾乎相當於他畢業之後第一個月所能拿到的工資。

他一個月要3000的生活費,顯然你是不能接受的。這時候雖然他把錢扔到了地上,但是我們不能和他硬碰硬,對他發脾氣,這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當時我們應該很冷靜的把錢撿起來放在桌子上,堅定嚴肅的向他說,這個月你就1500塊錢的生活費,需要的話就拿走。

你肯定會擔心,如果不給他一個月3000他走上極端怎麼辦?

那你可以先向他說明,讓他先記錄一個月的生活開銷,做出一個詳細又合理的預算,讓他給你充分的理由來說服你一個月他需要花掉3000。

孩子進入大學之後遇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他們之間少不了攀比。他要這麼多的生活費,可能真的和他們當時宿舍的消費水平有關,也不排除他為了凸顯自己的地位。

這時候我們要引導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告訴他他已經是一個大人了,要學著儘量少花父母的錢。

在這一點上你決不能退讓,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讓他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否則將來他會花掉越來越多的錢。


弓長張的雜貨鋪


勸說啥?什麼話也不說,把錢撿起來裝自己錢包就是了。

孩子敢這麼做,說明以前你們對他太縱容,這時候再繼續慣下去,真是毀了他。

我女兒上大學時,我們都是按照她自己的預算,一學期大概花費多少,然後一次性給她。平均大概每月1500左右,不過學期結束從沒花完過。

大學生,應該滿十八歲了吧?成年了,按道理完全可以自己掙錢了,依然靠父母養活,不僅不心存感恩,甚至還將父母的錢扔到地上,再縱容下去,早晚養成白眼狼。

也許1500不能滿足他的基本生活需求,即使如此,那也不能扔錢!

他應該詳細地把自己的開支預算和計劃報給父母聽,試著為自己多爭取一點生活費。爭取不到,那就暫時拿上1500。如果正常生活有問題,父母有可能看著孩子捱餓嗎?

父母不願意多提供生活費,肯定和要價太高,或者花銷太大有關吧?

如果3000一月的話,對大學生來說,確實花費有點大。

當孩子對自己無理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我的行為傷害了父母!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反省自己的行為,糾正自己的行為。

父母無條件地愛孩子,不能成為孩子傷害父母的理由。


媽咪老師


大學生的生活費一直是大家討論比較熱烈的話題,有些家庭貧困比較懂事的孩子,一個月七八百的生活費也夠用了,而有些家庭比較富裕的孩子一個月四五千元也嫌不夠花。

對於孩子大一要3000元生活費,大人只給1500,孩子不要,並且發脾氣扔在地上該怎樣勸說的問題,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01

大一新生一個月1500元生活費,屬於中等水平

在我看來一個月1500元的生活費不算高,但是也不算低。想想我讀大一的時候,一個月才六七百塊錢,也生活過來了,一方面是我家裡比較貧窮,然後生活上比較節約,另一方面當時是2009年那時候的物價也相對便宜一點。

儘管相對於我上大一的時候,已經過去10年時間了,物價有了一定的上漲。但是按照一個月1500元的生活費來看,平均一天就是50元錢,而在學校裡面,便宜的打的飯菜加起來也就五六元錢,當然貴的也有十幾元一頓的。如果節省一點花費,一天50元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如果花錢大手大腳的,每餐都點貴的,然後還經常出去吃大餐,再逛逛街、買買衣服、鞋子等,一個月1500元的生活費是遠遠不夠用的。

所以對於一個大一新生來說,一個月1500元的生活費,算是一箇中等水平,具體夠不夠需要看學生怎麼花。



02

家長應該詢問孩子,為什麼需要3000元生活費

作為家長,孩子想要3000元一個月的生活費,家長首先需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需要這麼多的生活費,具體是花在了哪些地方,主要是花在了學習上、飲食上還是購物上,如果孩子花費得很得當,而家庭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其實也是可以給予孩子3000元一個月的生活費的,因為有些孩子學習買資料、上培訓班、上網課等都是需要花費一定的金錢的。

03

如果家庭經濟情況不佳,那就跟孩子先禮後兵

如果家庭經濟情況很困難,而孩子一個月要3000元生活費,這對家庭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再者說了一個月1500元的生活費也是不低的,對於孩子將錢扔在地上的行為,家長可以先跟孩子好好說理,給孩子講講父母一個月所掙錢的數量,一個月的生活開銷,通過分析讓孩子知道自己家庭的經濟困難,讓孩子能夠體諒一點。

如果跟孩子說理了,孩子仍然不聽,還是一副任性的模樣,那家長就乾脆不要勸了,孩子1500元生活費也不要,那就讓他自己去想辦法,讓他感受一下錢來得多麼不容易。孩子都上大學了,不能夠再被慣著了,要學會體諒父母。



結束語:對於孩子大一要3000元生活費,大人只給1500,孩子不要,發脾氣扔在地上該如何勸說的問題,首先我認為1500元對於一個大一新生來說屬於中等水平,其次家長應該弄清楚孩子需要3000元生活費是要怎樣去花,最後如果家庭經濟實在困難,那就跟孩子先禮後兵。

我是小劉老師說,歡迎關注、轉發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