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你為什麼總是對愛人發火,因為我對他有需求

體內總感覺有一堆火要爆發

女:“三十歲人了,沒個三十歲的樣子,天天玩遊戲,小孩哭的那麼大聲也不管管,玩玩玩,玩死你的了。”

男:“天天說說說,玩個遊戲怎麼了?小孩哭很正常,哭兩下就不哭了,嬌著幹嘛。”

女:“這日子沒法過了,離婚。”

男:“要滾就滾,別礙著老子。”

鄰居家剛剛又傳出了小玲夫妻倆吵架的咆哮聲。大人的吵架聲、孩的子哭聲,聽著讓人反感。這是這個月她們第三次吵架了,幾乎每隔段時間都會上演。

第二天領居家小玲看到我,撓著頭說:“昨天的事,讓你見笑了,不好意思,吵到你們了。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到我老公,總是想發火,總覺得有發不完的火,但發完火之後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倒是自己不爭氣的哭了。”

夫妻間吵架,本是人之常情,哪有三觀正合,做事看法都一樣的人。一般夫妻吵架,床頭吵床尾和,吵吵就過去了。但像小玲夫妻經常吵就很讓人不解,哪有那麼多的事可吵。

好奇的我,我每次認真聽了下她們的吵架內容,然後總結了一下發火的原因。


你為什麼總是對愛人發火,因為我對他有需求

怒氣沖天

我發火是因為我對你有需求

根據小玲夫妻倆每次吵架的內容, 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1. 所有情緒來源於尊嚴受損引起的心理失衡。小玲全職在家帶娃,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上月支付寶花唄比之前超支了很大一部分。她老公說:“花了那麼多的錢,自己還。”小玲頓時跳起來說道:“花唄超支了,你以為我想要這結果嗎?家裡大大小小的支出都是我,燃氣米油鹽醬醋茶,奶粉尿布,哪樣不是錢。你不管事你怎麼知道燃氣米油鹽貴。還還還,你以為我不想還,我為你放棄了工作,不然我至於要向你乞討,我的付出在你看來就是你一文不值?我也是有尊嚴的。”

所以,這一次的發火,小玲老公擊中了小玲的痛點,直接傷害到了小玲的尊嚴。而且談錢,本就很容易傷人感情。當我們尊嚴受損時,我們都不能接受,總會找到理由把它掰回來,爭吵回懟就是一種回應。

2. 我們體內本能的一個遷怒於人的應急反應。某天,小玲老公一臉沮喪的回家。回來看到小玲沒有煮好飯,就瞬間火氣暴起來了,把小玲罵了一頓。說:“我在外面辛苦工作,今天還被領導批評,你TM 連個飯都都 不好,有什麼用。”小玲也不甘示弱的懟回去,於是又爆發了吵架。

《幸福婚姻心理學》書中提到一個“哈維式行為”。什麼是哈維式行為呢? 用一隻名叫“哈維”的鴿子做實驗,當鴿子啄木頭時,實驗人員就會投食,後來加上綠燈紅燈,當綠燈亮起來時才會投食。一開始鴿子會靜靜的等待,後來由紅燈轉到綠燈時,鴿子就會焦慮不安。當實驗人員把另一隻鴿子放進籠子裡,由綠燈轉到紅燈時,哈維把新來的鴿子給殺死了。

因為鴿子哈維把實驗人員不投食的原因遷怒於新來的鴿子,從來把它給殺掉了。鴿子是如此溫順的動物,竟然會有如此大的殺傷力。這說明遷怒於人的一種應急反應及怒氣的極大殺傷力。當我們在外面受了委屈有不滿時,就會找個小由頭把怒氣遷怒於家人。

你是否是一個易怒的人?用“諾瓦克憤怒量表”測試看看就知道你屬於易怒的哪個層次。“諾瓦克憤怒量表”在戴維•伯恩斯《伯恩斯新情緒療法》一書中詳細介紹了這種測試。需要的可以找這本書測試看看你是否是易怒的人。

3.我們的被愛需求被忽視,對於親密枕邊人,伴侶間最大的需求為被愛的需求。當一方忙碌,另一方感覺被忽視時,忙碌一方沒有擦覺,而另一方又不能“好好說話”,於是矛盾就發生了。

4.原生家庭的痛。兒時父親的不作為,母親的喋喋不休,到最後母親都會發火。現在老公的不作為,讓她看到了兒時父親不作為的記憶,認為他跟父親一個樣,瞬間讓她對老公火大,把兒時的怒氣也轉移到伴侶身上。這是一種原生家庭帶來的痛。


你為什麼總是對愛人發火,因為我對他有需求

被愛的需求

看見發火背後的需求並且接納它

當一個人總是愛發火時,說明她背後有需求,而且這些需求不被看見,更沒有被滿足。那麼解決的辦法就是看見發火背後的需求,找到它,接納它,解決它。

要解決愛發火的問題,就要從兩個方面來解決,一是愛發火本人,二是伴侶。

一,作為伴侶,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當愛人總是無緣無故愛發火時,作為伴侶要適當的反抗,堅守底線。當愛人總是發火,而作為伴侶如果總是無底線的放任與迴避,只會助長愛人發火的次數及脾氣。

第二點:溝通。幾乎很多人都會說,我們有溝通啊!但沒什麼用。親愛的,你那不是溝通而是發洩情緒,要學會非暴力溝通。例如,我的父親喜歡喝酒,有時候喝的量特別大。但有時候需要開車送貨。為此,我媽一直特別反對,一方面擔心他的安全,另一方面擔心喝酒對身體健康不好。有一天晚上父親出車喝酒回來,母親大怒,對父親大吼:“你心裡還有沒有這個家?你就不怕出車禍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以後喝了酒別回來了。”

母親經常這樣罵,但是一點效果也沒有。母親意識到硬的不行,就改變策略,來軟的。某天母親對父親語重心長的說“這是你這個星期第三次送貨喝酒回來,而且你喝了那麼多酒還開車。對此,我很擔心。萬一你出什麼事了,我和孩子怎麼辦?你以後可不可以送完貨回來家裡再喝,每次只喝一小杯,我會給你弄點花生等下酒菜。”不得不說,這一招果然有效。

我笑了笑,這是我通過書籍《非暴力溝通》教母親的,這招果然有用。母親通過非暴力溝通,先表達了父親喝酒的事實,然後真誠的說出了自己的擔心,最後提出了讓父親回來家裡喝酒的要求。這就是溝通而不是一味的發洩不滿的情緒。

在《非暴力溝通》書中說道:“通過非暴力溝通,我們也可以營造一種被理解,被尊重和充滿愛的高效溝通氛圍。”


你為什麼總是對愛人發火,因為我對他有需求

充滿愛的高效溝通氛圍

二,作為發火者本人,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控制情緒。戈爾曼在《情商》一書中說道:“容易衝動的人缺乏自制力,在道德上是不完整的。控制衝動的能力是意志和性格的基礎。”控制情緒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我們有時候通過意志來控制情緒不太理想,那麼我們就要藉助技巧與方法。那麼我們該藉助哪些技巧去控制自已易怒的情緒呢?

在《聰明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一書中,詳細的介紹了十種控制易怒情緒的技巧,而個人比較喜歡延遲發怒法,簡單易操作,有效,比較適合我們。

延遲發怒法。操作方法:首先,當我們感覺情緒即將失控,有意識地進行控制。然後,根據我們性格特點控制延遲時間,比如我平時比較容易發火,自己就深呼吸默數十秒。這次如果有效果,下次就可以默唸15秒,逐漸增加。最後,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延遲,比如出門散散步等躲避法。

第二點,看見發火背後的需求。在《非暴力溝通》中說到,我們內心會出現種種情緒感受,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的內心深處有某種需要沒有被滿足。當我們委屈時,我們希望有人聽我們傾訴;當我們悲傷時,我們希望有人能安慰;當我們累時,我們希望可以休息一下。當我們感到有所求的憤怒時,深呼吸,壓住憤怒,找出我們發怒背後的需求是什麼?然後向另一半好好溝通,表達我們的需求,希望伴侶能滿足我們的請求。

第三點,修復原生家庭的創傷。前面提到小玲的原生家庭模式,父親的不作為,母親經常發怒,小玲把父母親的相處模式無形的轉移到自己和老公身上。那麼解決的辦法就是:小玲要意識到自己這種原生家庭意識的存在,並且接納它。可以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療法,告訴自己:“老公不是父親,老公沒有不作為,只是需要好好溝通”。這樣每天反覆多次的進行暗示,原生家庭的轉移意識就會稍有緩解。並且與老公好好溝通,說明這個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傷害,並且希望老公可以作出改變。


你為什麼總是對愛人發火,因為我對他有需求

沒有什麼問題是大到愛無法解決的。如果不夠,再加一個擁抱。

後記:像小玲這樣的易怒人群在生活中也很常見。不要把易怒當做是一種身體正常的情緒發洩,而是要找到易怒背後的需求,然後接納它,解決它。夫妻之間只要高效有愛的溝通,沒有什麼問題是大到愛無法解決的。如果不夠,再加一個擁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