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安徽的皖北,皖中,皖南地区的文化,语言和饮食各不相同,为什么还会成为一个省呢?

派大的太阳


安徽位于中国华东,简称“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安徽省居中靠东,沿江通海,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不但地形地貌形势多样号称"小中国",而且皖北、皖中和皖南三地文化、语言和饮食各不相同,那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省呢?

其实历史上现在安徽并不是一个统一区划。在这片美丽土地上比较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皖国,主治在今潜山地区,所以安徽简称皖,可见皖国的影响力不一般;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鼎盛时期辖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都城在寿春(今寿县);西汉置淮南国,都先六(今六安)后寿春(今寿县);三国鼎立期间,分属孙吴、曹魏二国。东晋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均先后收复过淮北地区,领有江南地区,并长期以江淮地区为南北纷争的战场;隋统一中国后,境内分置庐江、谯郡、汝阴、淮南、钟离、戈阳、同安、宣城、新安、历阳;唐分中国为十道,安徽分属河南道、淮南道、江南东道;五代十国时期,淮北地区先后分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方(含江淮、江南地区)先后分属吴国和南唐国;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属江南东路、京西北路、京东西路、淮南西路、淮南东路5个路;宋室南渡,宋金对峙,金人据有淮北,南宋据有淮南、江南;元代实行行省制,安徽先后分属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淮行省。

直至明朝,朱元璋称帝,在他战斗过的地方划属南直隶,安徽政治地位一跃而成为全国中心地区,把他出生的凤阳府划为明朝的陪都明中都。府治南京,安徽分属庐州府(合肥)、凤阳府、安庆府、太平府、池州府、宁国府、徽州府、徐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广德府。

清初灭南明,废南京,以南京原辖区域改设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含上海)、安徽二省,安徽省(巡抚衙门驻安庆)辖庐州府(今合肥)、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凤阳府、徐州府、广德府、和州府、滁州府。这是安徽建省之始,取安庆、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简称“皖”。

现在安徽是以此框架的行政区划。1949年婺源从徽州(今黄山市)划到上饶市,隶属江西省管辖。1955年4月14日,为了更好治理洪泽湖,安徽的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江苏的萧县和砀山县划给安徽。

谢谢!







汪叔华


1(淮南淮北阜阳蚌埠亳州宿州)属皖北习俗方言相近,主要吃面食!2合肥巢湖滁州六安江淮文化的代表习俗相近,3(芜湖马鞍山宣城,整个广德县一个地地道道的江南地区竟然讲起来河南的中原官话,搞得文化结构无比混乱,宣城大量河南移民几乎没有了吴语,属于皖南地区的江淮➕中原方言区)4(徽州自成一派,方言也是独一无二徽方言!)5(安庆地区也是独一无二,移民多来自江西饶州府,主题方言为赣方言,山清水秀吃大米饭)纵观整个安徽真正称得上南方人的只有安庆铜陵徽州!举个例子;安徽北方多是农历23是小年,安庆地区却是农历24小年!





鍾正觀先生


给你纠正下,我们安徽没有皖中,在安徽这个皖中是不存在的


鵬9321


皖南也不一样,徽州这边跟芜湖马鞍山……相差又是一个皖南皖北的差距


52854宁谧


皖北和河南南部,苏州北部差不多习俗和习惯,

皖中就是大杂烩,,,,,我是分不清,,,,

皖南和苏州江西湖北差不多,

尤其是交界的地方习惯习俗相同越明显

我老家是和江西,湖北交界,习俗和生活习惯都差不多,说话都听得懂


温馨家园12号楼12楼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与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山东、河南六省接壤。安徽文化异彩纷呈,钟灵毓秀的皖水徽山涌现出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与风流人物。安徽北部是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中部是巢湖盆地,西部是大别山区,长江沿岸是平原洲圩,合肥与滁州之间是江淮丘陵。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安徽境内,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为皖北地区,包括阜阳、亳州、宿州、蚌埠、淮南(寿县除外);长江与淮河之间为皖中地区;包括六安、安庆、合肥、滁州、,长江以南为皖南地区,包括池州、宣城、黄山全境以及铜陵、芜湖、马鞍山部分地区,再细分六安地区为皖西、滁州地区为皖东、安庆地区为皖西南。



清初南京原辖区域改设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含上海)、安徽二省,安徽省(巡抚衙门驻安庆)辖庐州府(今合肥)、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凤阳府、徐州府、广德府、和州府、滁州府。这是安徽建省之始,取安庆、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简称“皖”,这是历史上首次皖北、皖中、皖南组成一个省。1949年4月15日,安徽省长江以北地区解放。1949年4月20日,安徽全部解放,设皖北、皖南行署区两个省级行政区。民国时期位于安徽徽州地区的婺源县划入江西省、六安地区的英山县划入湖北省。1952年8月7日,皖北行署区与皖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政府,并将省会设在合肥。1955年4月14日,为了更好治理洪泽湖,安徽的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江苏的萧县和砀山县划给安徽。2011年8月,撤销地级巢湖市。设立县级巢湖市,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2015年10月12日、12月3日,国务院分两次批复同意安徽省铜陵、安庆、六安、淮南四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枞阳县划入铜陵,寿县划入淮南。



















安徽地跨南北,皖北地区是一片肥沃的黄土平原,处于北方,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一马平川,以中原文化为主,包括阜阳、亳州、宿州、蚌埠、淮北、淮南六市,具有以泗州戏、二夹弦、嗨子戏、推剧、渔鼓道情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皖北黄淮平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也是白酒之乡,有古井贡、口子窖等名酒,萧县被誉为书画之乡。淮北淮南盛产煤矿,是安徽省重要的煤电基地,种植小麦、花生、棉花,盛产砀山酥梨、怀远石榴、萧县葡萄等温带水果,主食为面食,特色美食有符离集烧鸡、地锅鸡、太和板面、淮南牛肉汤,有皇藏峪、庄子祠、花戏楼、颍州西湖、涂山、相山、万佛塔、运兵道等景点,一马平川的皖北大地诞生了庄子、管仲、曹操、伍子胥、刘裕、华佗、吕蒙、许储、吕夷简、嵇康、甘罗、刘福通、桓温等名人。皖中属于江淮丘陵,具有以黄梅戏、庐剧、凤阳花鼓、巢湖民歌、岳西高腔、文南词为代表的江淮文化。包括合肥、滁州、六安、安庆四市,有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天下第一亭醉翁亭、寿县古城、紫蓬山、冶父山、琅琊山、天柱山、天堂寨、池杉湖、韭山洞、凤阳明中都城、三河古镇等景点,皖中大地诞生了陈独秀、邓稼先、张恨水、程长庚、洪学智、杨振宁、周瑜、鲁肃、范增、戚继光、皋陶、李鸿章、吴敬梓、冯玉祥等名人。皖中、皖南农业以水稻、油莱花、棉花、渔业养殖为主,主食为米饭,食有芜湖虾子面、吴山贡鹅、臭鳜鱼、毛豆腐、黄山梅菜烧饼、一品锅、无为板鸭、江毛水饺,特产有岳西翠兰、祁门红茶、芜湖铁画、来安花红、宁国山核桃、长丰草莓、宣木瓜、广德板栗、采石矶茶干等。皖南河湖密布,江南的黄山、宣城、池州以徽派建筑为主,皖南地区山青水秀、烟雨朦胧,风景十分秀美壮丽,包括池州、宣城、黄山全境以及芜湖、铜陵、马鞍山部分,具有以徽剧、东至花灯、池州傩戏、当涂民歌为代表的江南文化,皖南地区诞生了梅尧臣、刘长卿、杜荀鹤、梁红玉、周兴嗣、张籍、胡适、陶行知、黄宾虹、戴安澜等名人。有天下第一奇山黄山、碧波荡漾的太平湖、屯溪老街、白墙黑瓦的西递宏村、小桥流水的呈坎村、牯牛降、升金湖、桃花潭、采石矶、丹霞福地齐云山、佛教名山九华山、芜湖方特、查济古村等景点。







安徽文化异彩纷呈,钟灵毓秀的皖水徽山涌现出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与风流人物,皖北、皖中、皖南虽然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但三地同属安徽省,皖北、皖中、皖南一家亲,奔流不息的长江、淮河、新安江共同书写着灿烂辉煌的安徽文化。





晋熙郡王逍遥游


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安徽大体分为皖南和皖北。农作物方面,皖南主产水稻,皖北主产小麦,表现到饮食上则皖南人以大米为主食皖北人则以面食为主:语言上安徽属语系较复杂省份,南北差异较大。整体讲皖南相对富裕,皖北相对贫困;皖南人相对细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皖北人相对粗诳文化层次相对较低。至于为什么成为一个省,(如江苏的苏南苏北),除历史沿袭因素外你还是去国家有关部门求证吧。


梦回楼兰68


我们安徽就喜欢多元,就是丰富。咋地!


东风154196002


不一样的为什么不能划一个省?56个不同民族还都是一个国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