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困在一起,同一屋檐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今天是宅在家裡的第幾天?已經掰著指頭數不過來了,和家人待這麼久的關係感覺已經達到了臨界點!


被孩子逼瘋的家長


群裡面的家長說,再不開學真怕自己會忍不住把孩子給“搓”了。每天上網課線上打卡,但是孩子自覺性往往沒那麼大(至少我孩子每天都需要連拖帶拽,偶爾加踹的才能坐到電腦前),憋著嘴,嘆著氣上完每天上午的2節課。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孩子上課,家長守候在側,無時無刻眼睛看著,耳朵聽著視頻的課程,生怕一個不留意孩子從眼前飛奔到屋裡的其它角落。對於翅膀硬了的孩子,還真得用繩子綁著才行。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好不容易把視頻課程聽完,下午還要輔導作業,於是各種親情翻車現場輪番上演。需要開動腦的作業,你講得唾沫橫飛孩子依然一臉懵,於是只剩下咆哮……7+2你怎麼不會做呢?7+2、7+2就跟2+7一樣,那是等於幾呀,我的天……。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有時老師會佈置默寫和背誦的作業,這作業時間就可長可短沒個準數了,會背的文章,基本讀兩遍就能錄音提交,歡歡喜喜的完成上傳。


但若是遇到不會背的,可能得一個個的解釋文章種的每個字、每個詞是什麼意思,句和句之間、段和段之間的邏輯聯繫,親身傳授背誦技巧,可能一篇文章背完差不多一個小時過去了。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生子抄寫不用動腦經超級簡單吧,結果孩子前一秒健步如飛仿若要上房揭瓦,下河摸魚,下一秒坐到桌子前拿起筆立馬開啟了暈書模式(參考暈船、暈車症狀)。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家長想在家辦公,帶娃工作兩不誤?不存在的,在家辦公最大的挑戰,不是協同工具不好用,不是遠程溝通不高效,是孩子沒有開學上課。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在家上演父慈子孝,承歡膝下?不存在的,不知道何時的疾風掃堂腿,不知道何時的“一地”驚喜。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家長們雙手合十,心中默唸,什麼時候是個頭兒,什麼時候能把孩子扔到學校去。


網上一個小視頻揭示瞭如果還有少量殘存病毒的情況下開學,哪怕只有一個帶病毒的學生,整個學校的群體爆發感染也許只是時間問題。


假若城市中僅有少量感染者存在,成年人做好防範戴口罩、勤洗手,做足了自我防護。那麼哪怕在地鐵、公交、公共場偶遇感染者,自己感染機率也很小。但是孩子們在學校不可能持續戴口罩,不可能不和任何人接觸,而且低年級學生本身就比較缺乏自我防護意識,所以目前在家聽空中課堂是最為安全的方案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了老師做“網紅直播”的應變能力,更考驗了家裡的親子關係,紛紛期望著武漢能早日渡過難關,孩子們早日回到學校老師的懷抱。


被老人嫌棄的子女


由於疫情影響有些子女和老人分開,於是隔著手機屏互訴“相思”,父母總是隔三岔五問吃了沒,有沒有熬夜,別混點熬壞了身體。子女也會反覆的問屏幕那邊的父母,你們缺不缺東西,不要出門,要不要口罩……。就擔心著一不小心對方感染,自己相隔萬里的 無能為力。


而住在一起的2-3代人,大年初幾的那幾天還能其樂融融的喝茶看春晚,客氣寒暄,幾日後各種不滿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簡直是站著是錯,躺著是錯,坐著是錯,裝死、裝聾更是錯上加錯。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但是大家都是吵兩句以後就沒了下文,因為突然才發現,自己想走也走不成,走得出家裡的大門也走不出小區的崗亭。於是閉著眼睛慫在房間中不到客廳裡拋頭露面。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我們家日常德矛盾導火線是小孩寫作業,一說要寫作業他就開始哭爺爺喊奶奶,而爺爺奶奶也是耳根子軟的,一聽到房裡傳來嚎叫就開始捶門,要來解救水深火熱的孫子,於是房裡面的孫子立馬哭聲加大分貝,響徹震動樓宇。


我偶爾問婆婆以前“收拾”我老公時,是怎樣得情形,也是這般一會兒心疼孩子太激動容易出汗感冒,一會兒擔心孩子嚎久了嗓子會發炎,還憂慮教訓久了孩子會厭學?


婆婆回答說:“那不一樣,我教訓他時絕對不會讓別人插手,更別說是奶奶(孩子爸爸的奶奶),就算是親爹也別進來參合。我就他隨便嚎,他過了一會兒知道嚎也沒人幫,自然就不會再橫著來。


意識到對兒孫是兩套標準的時婆婆說,道理我都懂,但是見不得孫子哭,小孫子開口一嚎,我們兩老肝兒都是顫抖的。


我們家和孩子做作業的問題矛盾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婆婆的老閨蜜這兩天給她打了不少電話,她自己和女婿住一起的各種心塞塞,女兒女婿兩口子大矛盾沒有,但是雞毛蒜皮的小摩擦不斷,動不動河東獅吼,都不知道是應該訓女兒脾氣大,還是訓女婿皮癢,兩人一會兒吵得要幹仗離婚,一會兒摟摟抱抱拍照互笑像啥事兒沒發生,弄得兩老心臟都快受不了。


兩代人之間最美的距離


不住一起麻煩重重,思念重重,但是兩代人住在一起卻沒有想象的輕鬆,隔代人的生活觀和價值觀很難保持一致。怎樣的距離才是兩代人最合適的距離呢?一位學者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家庭親和理論:“一碗湯距離”最為完美(父母與子女家的居住地相距不近不遠,煲好一碗湯送過去剛好不涼"。這樣的距離滿足兩代人“相見好,同住難”的問題。


一碗湯的距離或住在同一層,門對門;或住樓上樓下,也可能是同一小區不同樓棟,還可以是相鄰小區隔條馬路。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如果具體用數字表示,大概在200-800米約之間最為合適,不超過兩站路(公交車)。


也住在同一個大小區或者分別住在相鄰的兩個中型小區裡,這樣就不會過於近了兩代人互相影響,過於遠了串門又不方便。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借用一段順口溜寫在最後:


樓上樓下,有事電話;

女兒偶聊,姑爺少見;

大人心靜,外孫亂竄;

各自天地,主權獨立;

保持距離,安寧久遠。

困在一起,同一屋簷下,親情翻車現場!不忍直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