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车企涌动“降薪裁员潮”,员工如何找寻出路?

文杰的生活


目前受到严重影响的有很多行业,主要是旅游业餐饮业,另外就是汽车行业了,因为汽车产业链条非常的长,一泰汽车有上万个零部件,缺乏任何一个零部件,一台汽车都不能正常行驶。

也正是因为汽车的链条太长,即使一部分厂家恢复了生产,但是个别零部件没有恢复生产,也会导致整个汽车不能生产,举例来说发动机是核心零部件,你可以生产也可以交付,但是你可能还缺其他的,例如轮胎,例如组装轮胎的螺丝,挡风玻璃,后视镜等等。



因此汽车产业受到的重创,其实比旅游业和餐饮业更大,毕竟它涉及到各个制造环节,已经有很多汽车企业开始降薪了。

不过在疫情过后,汽车产业可能会迎来一个春天,毕竟在紧急时候有一台可以移动的交通工具,又可以做休息的场所,是每一个家庭都必须的。

如果这个时候你可以与企业共同进退,如果危机恢复生产之后,也一定可会感谢你。如果你不幸被裁,那么也不要着急,看看自己的能力,专业性,在整个汽车行业属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样等疫情过去之后,你就可以再从事与汽车相关的职业。

疫情的生死实在是这都已经扛过来了,工作的事情总会迎来春天,所以一切都要坦然面对。


精益制场


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这些年感受到汽车行业的服务总体来说还是问题很多,当然这也和这些年汽车市场的兴旺,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关系。就自身的感受来讲,汽车销售真的可能会面临一次洗牌。现在汽车企业做出来的产品质量大家都心里有数,简配,坑消费者,而且店大欺客,让消费者维权困难等等。所以汽车行业一定会有一次大的调整,因为各种内部外部因素都已经造成了车市遇冷。遇冷其实不是坏事,可以让市场的服务升级,让很多不合理的政策制度改革。但是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无论多差,总有能赚到钱的人,所以中国不缺汽车销售,缺少的是可以从客户利益出发去卖车的销售,汽车市场还是很大,淘汰一批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同时也会让一批有准备的人有更大的舞台。


sonic888


这几年车企的日子很不好过:一边是产能积压,一边是卖不动货;一边是年年生产,一边是年年亏损。最终导致车企负债累累,没办法就从员工身上入手以求节流,于是祭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降薪裁员大旗,一时间秋风萧瑟好不凄凉。对于员工而言,也只能徒叹奈何,纵使你有绝技在手,也只能黯然转身。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虽然车企江河日下,但我们的工业体系是完善的,其他各行各业的企业千千万万且愈发兴盛,所以从车企里面出来的员工大可以另谋职业,也可以自己创业。这两个选择都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选择。对于有一技之长或者积蓄较多的人可能选择的余地更大,对于没有技术又没有积蓄的员工而言就只能重新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这就是车企员工的出路所在。

车企的兴衰给了我们员工一个很大的教训,那就是身在任何行业的员工都要有忧患意识,哪怕是铁桶一样的国企也不例外,所以我们每个员工都有必要掌握一门生存的绝技,以备不时之需,必须当你的企业面临降薪裁员或者效益下滑濒临倒闭的境地时,在企业没有能力保障你的工作或收入时,你还可以走出去另谋出路,不至于因为企业的没落就跟着沉入人生的谷底。所以我们每个员工都应该在10年前甚至20年前做好将来的退路准备,如果之前没有做这样的准备,那么从现在开始也还不迟。

所以,车企的降薪裁员潮只是对没有技能、无所依靠的部分员工影响很大,而对于那些平常就已经做好准备工作打算或有各种技术的人才而言,他们离开车企照样可以比较轻松的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有能力的员工出路多,没有能力的员工,唯有艰难求职而已,这就是所有职场人的出路。


Sir聊HR


个人认为,车企裁员是迟早的问题!我从来没觉得车企销售人员对消费者有多大帮助,消费者选定哪款车,其实在前期有很多对比了,选谁确定了。因为购车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绝对是大大件,只是优惠力度哪家大?所以未来买车就像网淘一样,线下只是仓库、提车点!

我的话可能伤害这个群体,到有一点可以肯定,也是线下一个出路,那就是销售人员的战斗指数——如何源源不断的找到目标客户!

这个可不是一个电话或是陌生拜访可以做到的!潜在客户在哪里?怎么去找?是一对一,没错!但是因为一对一而带出一对N!不知道我的暗示清楚不,这是网淘比拟不了的!


小猪爱暖阳


你好,车企降薪裁员,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心态,俗话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是吗?不要因为裁员表现的很紧张,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继续做好工作,不要让人感觉你非常想要这份工作,也不要让人感觉无所谓。在这期间注意各大网站、招聘公众号上的招聘信息,联系其他的工作。如果最后你确认被辞退了,那也不要慌,一定和公司签一份被辞退的证明,这样公司会给你一笔经济补贴及办理灵活就业用,还可以根据当地规定领取失业补助金。祝你有好的工作!


四季58926608


现在特殊时期,不止是车企,很多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降薪裁员就只能落到员工头上了

当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就算不说是上有老下有小,个人现在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只能自救

那我自己来说,首先要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目前的岗位是否还有上升空间,岗位是否有年纪限制,岗位薪资是否到达了瓶颈等,若是的话,还可以武装自己什么技能,为后面的职业转型做准备

其次,现在可以说真是"副业刚需",根据自己的技能和特长,寻找第二收入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现在虽不能开花,但可以扎根,待绽放之时,硕果累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