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支招:既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又顧及他人“面子”,怎麼辦?


支招:既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又顧及他人“面子”,怎麼辦?


引發了微友對這個話題的熱烈討論。有的微友坦言,工作中確有這樣的現象,就是單位的流程出了問題;有的微友認為是趙處長欠缺溝通意識;也有的微友直言是王副局長的格局不夠、心存嫉妒;還有不少微友留言說,特想知道這個問題咋解決……


這樣的情況,你身邊是不是也有發生?在當前抗疫的特殊時期,急稿任務明顯增多,不少單位實行彈性工作制,特別是在崗人員不足的情況下,更可能會碰到類似問題,那麼,究竟怎麼處理呢?來,聽聽嘉賓代表和故事作者怎麼說~


【嘉賓視角】

支招:既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又顧及他人“面子”,怎麼辦?

“尊重領導‘面子’,考慮平級的‘面子’,保護下級的‘面子’。”


鄧立松(海南海口市政府秘書長、辦公室主任):


故事中,趙處長加班加點辛苦改稿卻讓王副局長丟了面子,吃力不討好,讀了不免讓人有些無奈和感慨。機關工作不僅要講能力、多付出,也需要多照顧上上下下的“面子”,這樣的幹部在事業上往往能走得更順、更遠。


得尊重領導的“面子”,做到事前多請示、事後勤報告。記得那是我剛參加工作不久時發生的一件事。當時,因分管文字工作的辦公室主任出差,單位一把手直接讓我起草一份材料。初生牛犢不怕虎,有機會表現一番幹勁更高了,連續幾天熬夜奮戰交出了稿子。辦公室主任回來後,對此事有點不高興,我也不得要領,直到有位同事好心提醒才知道自己接活忘了報告,寫完了也沒徵求主任的意見。實際上,這位主任寫作能力很強,如果自己先彙報,不僅能讓材料更完美,而且也不會產生誤會和隔閡。


得考慮平級的“面子”,注意多通氣多協調。工作幾年後,我被提拔為辦公室副主任,有一次與某業務部門領導分別準備單位一把手交派的會議材料。可能辦公室“筆桿子”比較多,很快就完成了材料寫作任務並上交給一把手。一把手當即表揚了辦公室,同時,批評了那個業務部門。這件事發生後,與該業務部門領導之間的關係有一段時間總是怪怪的,兩個部門的配合也不太融洽。反思起來,如果交稿前給這位領導提個醒、“通個氣”,或者稍微等一等對方再交稿,是不是效果會好些?


得保護下級的“面子”,敢於擔當責任多幫助。受到上級領導批評時,不要“責任下卸”;下屬出現失誤時,要進行幫助式批評;下屬工作質量不高時,要多指點提醒。單位有位部門領導威信很高,他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推功攬過”,成績歸於部門同志,挨批評時自己先扛起來。他批評下屬時,不是為了發火、洩氣,而讓人覺得他是真心誠意在幫自己。這樣的領導,下屬怎麼會不擁護?


尊重和保全他人的“面子”,是工作的技巧、處世的藝術,其實也是情商高的一種體現。人們常講: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當然,我們所講的情商並不是指在拉關係、聚人脈上做文章,八面取巧,到處逢迎,做“順風草”,當“滑泥鰍”,搞無原則的遷就或庸俗的小圈子,而是指設身處地,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多觸摸他人的情緒,多體貼他人的訴求,在處事方法、工作作風、待人接物等方面更謙虛、更圓融一些。機關單位的“筆桿子”大多思維敏銳、能力出眾、兢兢業業、受領導青睞,但有時也不免鋒芒畢露,協調溝通不足。相信只要注重在情商上修煉一番,必能為個人事業發展安上助推器!


支招:既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又顧及他人“面子”,怎麼辦?

“更有探討價值的,還是應當細細品品‘面子’下的‘裡子’。”


錢世榮(管理學者):


“趙處長眼睛紅紅,腦袋濛濛,總算把王副局長寫的總結報告修改好了”,儘管李局長非常滿意,總結大會上還不時引來陣陣掌聲,沒想到王副局長卻始而“怒氣衝衝”地當面責難,繼而“根本不給他解釋的機會”並“摔門而去”,以至於好長一段時間兩人之間關係疙疙瘩瘩。


我們可以由此批評王副局長心胸狹隘、官職升了領導水平並沒見長;不過,更有探討價值的,我覺得還是應當細細品品“面子”下的“裡子”:


“裡子”之一,屬於“有中國特色的‘面子’”的隱秘內涵。

這一話題,相信“作者視角”中有精彩闡述,期待各位讀者更多地著眼於行之有效的處置方法。


“裡子”之二,屬於領導科學與智慧的如何“用人”。一個單位或部門的辦公室主任,一般來說應該“文武兼備”——既是“大手筆”,又是“協調、辦事”高手;如果正職在駕馭文字材料方面還欠把火候,配備副職或其他成員時往往就更多地考慮在駕馭文字材料方面恰能輔而佐之,這就叫“合理配置”。案例中的這個局,在辦公室幹部配備上顯然存在著“硬傷”,此其一。


其二,在上述“硬傷”客觀存在的情況下,作為局主要領導的李局長,習慣性地讓信得過的“大手筆”趙處長一次次地“越俎代庖”,乃至於讓“局裡的人都琢磨出其中的道道來”,造成了趙處長在局裡“獨霸文壇”的非理性局面,這顯然累積成局裡兩個平行部門及同級正職間矛盾衝突的隱患。可見,要根除這類問題,還是要著眼於完善制度,從科學配備和使用幹部等方面入手。


“裡子”之三,屬於管理活動中的有效溝通。就李局長來說,在“年終總結大會明天即將召開”而總結報告“還沒有達到預期要求”、局辦公室一時又無人能按要求迅速修改完畢的緊迫情況下,可不可以建議新上任並分管文秘工作的王副局長直接通知趙處長來幫著潤色潤色?這樣是否比李局長自己把修改任務交給趙處長更合適亦更有遠見些?王副局長分管文秘工作後,焉知不會效仿李局長向趙處長“借力”,而趙處長焉能不一如既往繼續“獻力”?


就趙處長來說,此前其他部門“拿著自己起草的材料”讓他“過目”時,都“熱情”而“有求必應”,這是有全局觀念、有協作精神並樂於奉獻的表現,理應作為“正能量”大力弘揚;但他在殫心竭慮修改王副局長寫的總結報告時,根本“想不到”王副局長會感到好沒“面子”,在總結大會現場響起陣陣掌聲時,他也沒有發現王副局長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這就多少顯露出他在人際認知乃至人際關係處理方面的“短板”了。


其實,趙處長在李局長把修改總結報告的任務交給自己時,完全可以在一如既往地接下任務的同時,委婉地提請李局長考慮:是否與“分管文秘工作”的王副局長“通個氣”?這類看似不起眼的建議,既是一種溝通藝術,也是一種處世智慧。


【作者視角】


張傳祿(解放軍防化學院原政治部主任):


面子這個詞是一個群體複合名詞。它既有“表面”的意思,又有“體面”的意思,還有“情面”的含義。若用一句話來概括,面子是一種尊嚴。提倡讓人保住面子,就是要維護他人的尊嚴。


讓人保住面子,實際上是滿足人的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被人尊重。尊重的需要得到滿足,就使人覺得有尊嚴、有價值、有能力、有用處。所以,“面子”歷來為國人所看重。外國有位學者對此曾有獨到的描述:“面子就是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中國人許多特點的號碼鎖。”


我曾有過一次與趙處長極為相似的經歷。一次籌備會議,機關各部門抽調“筆桿子”組成材料組,集中起來搞會議文件。我被分工起草領導講話,另一位職務高我兩級、年齡長我十歲的老同志負責起草總結報告。我起草的領導講話交稿即順利過關,那位老同志起草的總結報告反覆修改,領導就是不滿意。在這種情況下,領導就把總結報告交給我修改。我對領導說,老同志起草的東西,我修改恐怕不合適。領導說,沒關係,都是為了工作,能者為師嘛,放開手腳修改。見沒了退路,我只好給領導建議:活我可以幹,名我不能要。您就跟老同志說,他起草的總結報告基礎很好,通過了,讓他有完成任務的成就感。領導接受了我的建議。老同志心情愉悅地撤離材料組。我利用兩天兩夜修改總結報告的事,直到現在他也毫不知情,自然就沒有丟面子的痛苦記憶。


讓人保住面子,既是處事方法,更是處世藝術。它要求人們說話辦事不簡單從事,不一廂情願,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和利害,把處理問題的最佳角度選擇好,以求取得最佳效果。譬如說真理是寶石,如果直接把寶石扔到人的臉上,就可能造成傷害;如果用精美的禮盒把寶石包裝好,恭敬遞到人的手上,就會大受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