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看不見車頭,怎麼看前方距離?

丨左鉺丶釘丨


我們在駕校學車的時候,教練一般都會讓我們通過汽車引擎蓋來判斷車輛的違章、距離,但是當我們拿到駕照,自己單獨上路開車時,情況卻往往不一樣了。因為現代汽車的設計,在實用的基礎上還增加了設計美感,許多車也將車頭設計得更加圓潤,司機坐在車裡,可能連汽車引擎蓋都看不到了,特別是一些身高不高的司機。

那我們在開這種車的時候,連汽車引擎蓋都看不到,就更別說按照駕校學的方法來判斷車距了,那這時候看不見車頭,怎麼看清前方的距離呢?現在配置比較厚道的車,前方有雷達或者全景影像,可以直觀體現前方的距離。但是大多數車型,別說全景影像,就連前雷達也沒有,只能靠肉眼來判斷前方的距離。其實也很簡單,只要記住下面這幾個駕校沒教的方法就行了。

首先,在沒有參照物的情況下,我們要熟悉自己所開車輛車頭長度、車身寬度的大概尺寸,這樣不光在狹窄道路駕駛、還是在會車的時候,都更利於我們判斷車輛位置,以與其他車輛保持安全距離。

其次,在有參照物的情況下,比如在跟車的時候,我們可以以前車為參照物,來判斷與前車的距離。常見的有三種情況,以車輛雨刮器為參考點,司機看到雨刮器與前車後輪在同一水平線上時,這時候與前方車輛的距離一般在3米左右,這時候與前車還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如果發現雨刮器與前車後保險槓在同一水平線上時,就要注意踩剎車了,這時候與前車的距離只有1.2米左右了。有的司機在側方位停車的時候,前後的空間都比較小,這時候判斷前車的距離更為關鍵。如果發現雨刮器已經與前車車牌在同一水平線上了,這時候就要立刻剎停,再往前走就要撞上了。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是在道路等紅綠燈的時候,汽車不能越過路口停止線,離停止線太遠停下了,不免讓人覺得尷尬,那麼怎麼才能剛剛停到停止線面前呢?其實跟判斷前車的距離有些相似,就是發現雨刮器與前方停止線在同一水平線上時,這時候車頭距離停止線也大概在3至4米遠,這時候只要在緩慢往前走一點,就剛剛停在停止線前面了。

如果拿到一輛新車,不太熟悉的情況下,按照上面這幾個方法,就能夠清晰的判斷前方的距離了。以後只要多開開,熟悉了過後,養成了車感,即使不用嚴格按照這樣操作,也能夠很好地判斷車輛前方的距離。

我是電車評,汽車主機廠、供應商走出來的汽車人,如果文章對您有用,方便的話可以幫我點個贊!萬分感謝!

也可以關注我瞭解更多買車、用車知識,進入我們汽車圈一起探討交流。


電車評


很多新手剛開始上路,很容易出現追尾的現象,我所說的追尾是看不見車頭的情況下,稍不注意就碰上了前面的車輛,那麼在看不見車頭的情況下,怎麼判斷與前車之間的距離呢?

新手司機剛開始上路的時候,先要對自己的車有個基本的認知,剛開始的時候,不要談什麼車感,車感是需要長時間培養出來的。怎麼坐在車上感知自己車頭車尾和四個輪子在什麼位置了,首先你要找一個參照點,這個和駕校所教的差不多,不同之處在於,你要根據你自己的車來找適合你的參照點。

調整好坐姿,當汽車停穩以後,通過不同的距離,看一下前車所露出的位置,找出不同的參照物,時間長了就有了車感!對於車前方位置,一般可以通過觀察引擎蓋與前車保險槓相對位置判斷,當重合時,相距一般1.5米。

在有參照物的情況下,比如在跟車的時候,我們可以以前車為參照物,來判斷與前車的距離。常見的有三種情況,以車輛雨刮器為參考點,司機看到雨刮器與前車後輪在同一水平線上時,這時候與前方車輛的距離一般在3米左右,這時候與前車還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如果發現雨刮器與前車後保險槓在同一水平線上時,只要注意踩剎車了,這時候與前車的距離只有1.2米左右了。有的司機在側方位停車的時候,前後的空間都比較小,這時候判斷前車的距離更為關鍵。如果發現雨刮器已經與前車車牌在同一水平線上了,這時候就要立刻剎停,再往前走就要撞上了。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是在道路等紅綠燈的時候,汽車不能越過路口停止線,離停止線太遠停下了,不免讓人覺得尷尬,那麼怎麼才能剛剛停到停止線面前呢?其實跟判斷前車的距離有些相似,就是發現雨刮器與前方停止線在同一水平線上時,這時候車頭距離停止線也就大概在3至4米遠,這時候只要在緩慢往前走一點,就剛剛停在停止線前面了。

如果拿到一輛新車,不太熟悉的情況下,按照上面這幾個方法,就能夠清晰地判斷前方的距離了。以後只要多開開,熟悉了過後,養成了車感,即使不用嚴格按照這樣操作,也能夠很好地判斷車輛前方的距離。新手剛開始都是這樣慢慢練過來的,時間久了練出車感就好了,不用刻意去比對,都能對車身位置瞭如指掌。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踏腳石偏三輪


現在很多車型的車頭都顯得比較圓潤,導致很多車主坐在車內卻看不到前面的距離,無法判斷車輛與前車的距離,其實辦法很簡單,就算車主看不到車頭,距離還是一樣的。

在駕考的時候,可能很多學員由於身高的問題或者考試車輛換代的問題,出現了看不到車頭,從而無法判斷自己車輛與前車的距離或者與邊線的距離。

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當駕駛員坐在車內,當看不到前車的後輪時,此時就要停下了,兩車大概距離3米左右,而當駕駛員只能看到前車車牌以上的部位時,兩車已經貼得很近了,如果再往前開,那麼就會出現撞車的情況。

很多人可能會採取的辦法就是挺直身子,然後趴著身子往前看,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如果是在道路上駕駛車輛的時候,那是非常危險的,一定不能夠一直盯著車頭來看距離,而是應該有多遠看多遠,否則如果前方出現意外情況,車主根本無法及時做出反應。

當你看不到車頭,其實沒關係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較高的男生和一個較矮的女生,當車輛同時經過過一個紅綠燈路口,此時紅燈,車輛必須停在停止線前,當男生看到車頭剛好碰到停止線時停下,女生也一樣。那麼兩車的車頭跟停止線的距離是否一樣?

其實是一樣的,當車頭剛好碰到停止線的時候,此時前輪和停止線的距離大概為3-5米,這個不論身高的,並不是你長得高,你就能夠看得到車頭,看到的視野一樣是有限的。

對於老司機來說,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畢竟熟能生巧,當車主能夠有一定的車感,其實車頭是否看到已經無關緊要了,也是同樣的操作,差不多到那個距離就自然會停下的。

Anywhere anytime,覆蓋全國的移動互聯網汽車救援網絡平臺,救援就在你身邊,關鍵時刻顯身手!回答車主各類養車用車急救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關注並點贊。當需要救援時,無論你在哪裡,幫你找到最近的專業的救援人。


孫行者汽車救援


對於任何一位車主來說,有時候駕駛車輛時從駕駛位是看不到車頭的,從而無法準確地判斷車輛與前方障礙物的距離,很容易發生追尾或者刮蹭的情況,特別是對於身高比較矮的車主,挺直腰也看不到車頭。

其實這種情況跟駕駛員的身高並沒有多大關係,而是跟車輛的設計有很大的關係,以前的車輛車頭基本上都是四四方方的,而現在的車變得越來越圓潤,這才會造成視覺上的差別,導致車主在車內看不見車頭。

但實際上車頭永遠都是固定的,即便看不到車頭也有技巧能夠判斷前方的距離,同樣的道理,當車主在駕駛位時,往前看可能只能夠看到雨刮器,那麼可以用雨刮器作為判斷依據,從而來判斷兩車間的距離。

1、當駕駛員在車內看到雨刮器與前車的車輪剛好重疊時,那麼此時跟前車的距離是出於安全範圍內的,大概有2米左右。

2、如果在車內看到雨刮器剛好與前車的後保險桿底部重疊,那麼可以得出車輛與前車的距離大概在1.2米左右。

3、當駕駛員在車內看到雨刮器與前車的車牌剛好重疊,這時候就需要注意,再往前一點點可能就會碰到前車,如果想要向左或向右轉彎就需要往後倒車再進行操作。

判斷車輛前方的距離其實很簡單,因為在路上行駛你不可能將車貼著前車走,必須要保持安全車距,而在停車的時候則需要根據前車的輪胎以及保險桿來進行判斷。

而當你熟悉車輛後,你能夠完全瞭解車輛的尺寸,那麼就能夠判斷什麼時候需要將車輛停下來而不會碰到前車。


車遍世界


額,這個大多數情況還是靠經驗和你對輛車的熟悉程度,也就是“大概”。但這個“大概”肯定不是說說就能感覺出來的,肯定得有方法,這就是需要你日常的用心積累和學習了。

無參照物

方法就是,首先你需要對你的座駕有一定了解,你車的長、款得心裡有底。車頭距離你駕駛位的最大距離是多少,也就是保證絕不會碰到前方的最大距離,掌握了這個大概距離後你直線停車就不會把握不住距離了。如圖1


同理,你直視前方看到引擎蓋最高點的位置距離車頭大概多遠也是可以的,這個得自己多找找點。如圖2


包括車輛拐彎時右前方的車距判斷,一般都是估算右前大燈距離右前方最頂端的距離,這個需要對自己車輛做到心裡有數。如圖3

跟車

前方有車輛,我的經驗是看前車的後保險槓。當前車後保險槓被自己車遮住一半或者剛遮住時,你和前車的車距就是0.8-1.2米左右,一般擁堵路段保持這個車距跟車,不會被加塞,但是時刻得保持精力集中。



總之一個根本原則就是:無論你是憑藉經驗還是感覺,你對你車頭的長短必須心裡有數,你的盲區範圍是多大也得能估算大概。自己的車開多了都會冥冥中有感覺,不過就算是老司機接手一輛沒開過的車這個距離它也不可能把握很到位。

汽車知識純乾貨,車價透明不忽悠,關注方向盤不迷路。

旋轉的方向盤


1比如說在斑馬線等紅綠燈時怎麼知道車前輪有沒有壓線?

這時我們可以看左後視鏡的下沿,和斑馬線的停止線對齊時,則車頭剛好與停止線距離20釐米左右,這時停車剛好。

2在跟車時怎麼判斷和前車的距離?

跟車時透過擋風玻璃下沿,剛好可以看到前車輪胎下沿時,與前車相距3米左右,看到前車保險槓下沿時,與前車大概相距2米左右,這時停車時,距離還是有點遠的,如果你停車的話容易被加塞。看到保險槓上沿時,與前車相距大概1米左右的距離,這時候停車的話剛剛好,別人想加塞的話,也沒有那麼容易。

3在停車時怎麼判斷和前車的距離?

停車時的方法也是一樣,主要是看保險槓的上沿和下沿與前車的距離,看到前車的上沿相距1米左右,下沿50釐米左右,這時基本上就可以停車了,

4還有一個極限停車距離,就是當前車的車牌不在保險槓上,而是在後備箱上的話,當你看到,車牌下沿時,與前車的距離,剛好是20釐米左右,這個位置基本上就已經極限了,當然,還有一些大神的車技,我們一般人是不能比的。

5還有就是前面有人的話怎麼判斷與人的距離?

我在開車途中的觀察方法是,前面有人只要能看到,大人的屁股一以下,孩子能看到腰部以下基本上就是安全的。

以上就是個人開車時的經驗,基本上都是經過我的實際操作,觀察得來的實際經驗。

當然這是以轎車的視角,和我自己1.75的身高得來的經驗,每個人的身高,車輛的不同會有一點差異,但是,差異不大,大家可以在實際的操作中細心觀察一下,來適應自生的情況。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有更好的見解,請指教!


風中小樓


司機看不到汽車頭部,怎麼看前方的距離,怎麼判斷還有多遠呢?其實很簡單呀,有兩個比較科技而簡單的方法,一個就是前置雷達,一個就是360全景影像了,這兩個方法是現在新款汽車使用最多的兩種方法了。那麼沒有這些科技手段怎麼來判斷前面的距離呢。

正常情況下,自己的座椅調整好了之好呢,就是看前方,車頭的位置和路邊距,多數都是估計,開一臺車多了,也就會估計這個距離,這個和學車時的半坡起步停車是一個道理,學車的時候多數學員都是看的側邊,並不直接去參考前方,而實際上要參考前方的,

比如在等紅綠燈時,前面是停至線,怎麼讓車頭剛好不出停至線呢,就是要提前進行預判了,當人眼車頭和停至線為一整點時,車頭距離停至線的距離大概是3米的樣子,各種車型可能略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這個距離了,多而讓 以這個距離進行前行,大概沿這條線進行前行3米停止即可。

以上就是要多操作,開新車的時候,不好判斷,可以下車進行判斷,然後慢慢就會熟悉了。希望這些可以為一些新手小夥伴提供一些小小的參考吧。


百樂魚


對於沒有把握的事情,還是自己親自看一看,到底車頭距離前車或者牆面的距離,再上車看看,多試幾次,就能掌握好距離感。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監控,一個新手女司機通過一個門口的通道時,因為她對兩側的距離也把握不好,又沒有別人幫她看車,她是怎麼做的呢?她每開不到一米就下來看看左右的距離,來來回回下來了十多次,終於安全的開了過去,車身不到2米寬,門口的距離在2.5米以上,對於老司機來說比較簡單判斷左右的距離,對於新手就比較困難。



對於轎車車頭的距離把握,也是四個字就概括了:熟能生巧。跟車時防止跟車距離過近,可以參考前車的車牌、車輪、車尾部等參照物,找一個即可。視線通過雨刷器,看到前車後輪時大約在3米的距離,當看不見前車的車輪,說明距離比較近了。


很多車都有前後雷達,當距離在0.5米時,就會報警。沒有的車子後期完全可以自己加裝,價格不貴,一套也就幾百塊錢,雷達的用處還是比較大的,個人覺得比倒車影像還有用

當車子開進車庫時,對距離就不太好把握,教你個最簡單的辦法,調整好距離時,利用雨刷器和牆面上劃一條線,當雨刷器、視線、牆面上的線重合時,就該停車,設置這個最佳距離,熟練了以後,都不用看線就能知道該不該停車了。

總結:多開多練,孰能生巧、參照物、雷達。這些手段都是可以的。


小強說說車


彈哥注意到,很多新手司機在上路的時候由於看不見車頭,無法判斷距離,很容易就出現了追尾的現象。那麼怎麼樣才能在看不見車頭的情況下,判斷前方距離呢?

我們可以通過前車的後輪和保險槓來大致判斷前方距離,當我們發現前車停下時候,我們踩住剎車慢慢降速,如果你駕駛的是手動擋車輛還需要考慮降擋。


然後緩慢移動車輛,當發現如果我們看不到車輛的後輪而只能看到車輛的後保險槓的時候就需要剎住車了,因為這時候就說明我們已經離前車的距離很近了。

同樣的,如果我們面對的不是車輛而是牆壁的時候,也要注意觀察。如果發現車輛往前移動的過程中已經看不到地面了,我們就要剎住車,因為這時候我們距離牆壁也是比較近了。

此外,彈哥建議新手朋友在寬敞的街道多練習練習車感,比如說可以讓你朋友站在你的右前方,你開車多次接近他,然後停車下來查看距離,多練習幾次,你也可以有不錯的車感。


彈個車


很多新手剛開始上路,很容易出現追尾的現象,我所說的追尾是看不見車頭的情況下,稍不注意就碰上了前面的車輛,那麼在看不到車頭的情況下,怎麼判斷與前車之間的距離呢?

新手司機剛開始上路的時候,先要對自己的車有個基本的認知,剛開始的時候,不要談什麼車感,那是扯蛋,車感是需要長時間培養出來的。怎麼坐在車上感知自己車頭車尾和四個輪子在什麼位置了,首先你要找一個參照點,這個和駕校所教的差不多,不同之處在於,你要根據你自己的車來找適合你的參考點。

或者讓你的朋友站在右前方,你用盡量離他近的地方轉過他。速度放慢,各種角度從他身邊過,感覺很近的地方停下。下來觀察距離。只要撞不到他就不要動,要撞到讓他喊停。你在車上觀察,下車觀察,多幾次就明白了。

新手剛開始都是這樣慢慢練過來的,時間久了練出車感就好了,不用刻意去比對,都能對車身位置瞭如指掌。現在科技進步,各種輔助設備也越來越好用,實在把握不好距離,可以安裝前車雷達,或影像。

來看看網友們都支的有哪些高招:

網友1:車頭看不到的位置是你的方向盤左轉或者右轉打死後別輪壓到的最遠距離,如果你開車看不到你車頭前面最好方向盤打死轉向吧,當然單獨這個問題中提到的距離,可以實際測量一下,目前小型轎車前盲區應該不超過2.5米。

網友2:開車判斷距離這是一門技術活,在開車過程中你必須依靠自己的經驗去判斷你車的行駛距離,轉彎或者過窄路的時候,你必須判斷出輪胎壓過去的位置。這一點全靠經驗,所以新手開車上路,最好有老司機陪伴,否則在複雜路面很難自己掌握。

網友3:我給你一個不靠譜的回答,就是開車至少看見自己的車包括頭尾側,看不到就打開雙閃別動!看不見車頭你還能看前方距離逗呢?這樣的問題拜託能不出了嗎?不顯得幼稚嗎?都看不見自已車頭了不危險嗎?你以為壓死的狗就沒什麼事嗎?真是哭笑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