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讓孩子經歷後果....這12個智慧建議,新年學起來,讓人更快樂

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金鼠迎春,大年初一頭一天,你也期待今年可以讓教養更有效、開啟美好的親子關係嗎?

大環境經常令人無奈,但就算天邊的事做不到,我們也可以把手邊的事做好,例如把家管好、孩子教好。美國明星作文老師給家長12個建議,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裡用更有效的教養方式,做個更快樂的父母。

讓孩子經歷後果....這12個智慧建議,新年學起來,讓人更快樂

圖源:Shutterstock

美國明星作文老師佈雷登•貝爾(Braden Bell)在《華盛頓郵報》上寫道:“作為一個老師,我有很多機會去觀察家長。”

他發現,有些家長,即使在最壞的時候,也保持正面的態度。有些家長則似乎總是壓力很大,而且並不享受教養的過程。

有感於家長心態對教育效果的影響,貝爾給家長們12個建議,鼓勵大家都成為更快樂的家長。

1. 教養的起點是智慧,而非恐懼。

這句話是美國教養作家蒂姆•艾爾莫(Tim Elmore)說的。艾爾默觀察到,很多家長教養策略的動機,是出於害怕:害怕孩子輸給別人、害怕自己不能達成社會期待⋯⋯快樂教養的第一步,就是屏棄這種心態。

2. 尋覓適合的導師。

與其盡信教養書或網絡上的教養信息,不如尋求一位瞭解你(和你家)、可以在教養上給你中肯建議的人。

3. 相信自己。

這年頭,我們很容易接觸到很多來自教養專家的教養信息,這給我們一種錯覺:所有的教養難題都有一個標準答案。事實上並不。

爸爸媽媽們要對自己有信心,在你家的事情上,你自己就是專家。

4. 莫道人之短。

不要在背後批評另一位家長、老師或者孩子的同伴。

講閒話的本質是詆譭而非建設,如果你愛講別人的閒話,你就會在自己周圍塑造出一種講閒話的風氣,而這種風氣遲早會讓你自己變成受害者。

5. 練習「禁食」社群媒體。

新年伊始,除舊佈新,好多人都在討論斷舍離的重要性。貝爾說,我們的心靈也需要斷舍離,試試看一段時間不用社群媒體,會覺得心情清爽許多。

6. 讓孩子經歷後果。

把教養的重心,從管理孩子的行為以避免負面後果,轉移到讓他們自己決定並輔導他們面對後果(而不是讓他們自己做決定以後就不管他們)。

7. 清理孩子的行程表。

我們生活在一個每個孩子都有許多機會的時代。我們不必擔心孩子不能把握每一個機會,反而應該避免要得太多造成的疲憊與無所適從。

8. 做你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每天花一點時間,享受自己的生活,會對你的心態、你的家庭形成巨大的正面影響。

9. 建立關係。

我們需要與小區裡的其他家長連繫,因為每個家長都需要支持與被支持。這並不難,試試看組織家長間的社交活動或者參加學校的家長會。

10. 創造回憶。

家庭回憶是我們與孩子共享最珍貴的財富,是不會褪色也無法被奪取的東西。

11. 迴歸傳統。

很多好東西似乎已經被時代淘汰了:手寫卡,紙本書,自己動手烘培或整理花園,在特別的場合穿戴整齊,用好的瓷器吃飯⋯⋯。在享受現代生活的便利時,不妨放慢腳步享受傳統的美好事物。

12. 行動,不要憂慮。

把你的恐懼、擔憂都化為行動。歷史是由擔憂的小人物採取行動而創造的。




親子天下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讓孩子經歷後果....這12個智慧建議,新年學起來,讓人更快樂

親子天下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楊俐容老師專欄新上線!養成高情商孩子的14堂課,沒有難教的孩子,不必打罵怒吼,教養更輕鬆!立即訂閱

提升父母力,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好開始!學習深度對話,開啟全新的親密關係

❤開啟你和家人、孩子、上司良好溝通方式,從薩提爾的對話練習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