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巴菲特: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巴菲特: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巴菲特小儿子彼得作为一个年轻小伙子,十分热爱新鲜玩意,有一天,他的一个伙伴开了一个聚会,彼得也欣然前去,他给父亲说好11点回家,可是到深夜了还是没回去。

原来,彼得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彼得睁开疲惫的双眼,才发现自己已经睡了整整一天了,“天哪,爸爸一定会责怪我的!”彼得匆忙地在朋友家里洗了一个澡,然后赶回了家。

一回到家,巴菲特正在浇花,彼得忐忑不安地走到父亲旁边。怯怯地说:爸爸,我昨天玩的太高兴,结果喝多了……

巴菲特依旧浇着花,只是问了儿子一句话:彼得,你的钢琴课准备的如何了?巴菲特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原来今天是自己上钢琴课的日子!彼得早已经把这些事情抛在了脑后了!

这件事过去以后,巴菲特专门找了一个时间和彼得坐在一起,好好聊了聊,巴菲特告诉儿子,每行每业都有不少天赋惊人的人,但为什么出类拔萃的人如此稀少呢?

听完父亲的提问,彼得陷入了沉思,巴菲特意味深长地告诉儿子:

因为他们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一大群优秀的人才中脱颖而出。

巴菲特: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彼得的确在音乐方面很有造诣,但是还没有到达不用努力,无师自通的境地,如果一碰到自己爱玩的情况,就把自己的正事抛之脑后,那么他就会逐渐被人赶上超越。

中国的古籍《礼记·大学》中有段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老的中国经典文化说明一个道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所以说,不要幻想自己能突然脱胎换骨,马上就能成为一个卓越的员工。要知道,从平凡到优秀再到卓越并不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让自己进步的方法有很多,但见效最快的就是:每天多准备百分之一。

假如你看到体重达8600公斤的大鲸鱼,跃出水面6.6米,并向你表演各种杂技,你一定会发出惊叹。确实有这么一只创造奇迹的鲸鱼,它的训练师披露了训练的奥秘。

在开始时,他们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下,使鲸鱼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过,每通过一次,鲸鱼就会得到奖励。渐渐的,训练师会把绳子提高,只不过每次提起的高度都很小,这样才不至于让鲸鱼因为过多的失败而感到沮丧。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只鲸鱼竟在不知不觉中跃过了6.6米的高度。

巴菲特: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就像这只鲸鱼一样,每一个卓越员工的经历虽然各有不同,但总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每天的工作总比别人多一些准备,哪怕只多百分之一。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事情就怕加起来。”正是这一个个百分之一的相加,才造就了非常可观的成就。

你在为即将进行的工作做准备时,不论考虑得多么周全,准备得多么充分,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却不免会有意外的出现,这个意外也许相对于整体来说,比重并不大,但事情的成败与否,往往就在此一举。这就像“酒与污水法则”告诉我们的一样,一滴酒滴入污水中,污水还是污水,而一滴污水滴入酒中,则酒就变成了污水。当你所有的准备工作无法换来成果时,你一定会诅咒那个看起来很小却毁了全部的意外,而这个小小的意外其实只需要你在做准备时多做百分之一,即可以避免。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问题总是在你的准备工作缺少的那百分之一时出现,而令你措手不及,以至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祸根。如果你能坚持每天多做一点准备的话,渐渐地,你就会发现在自己身上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能力增强了,上司越来越喜欢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成了身边同事羡慕和嫉妒的对象——就像从前你羡慕那些非常卓越的同事一样。

巴菲特: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巴菲特始终认为,讲一个小时的大道理不如读一分钟的小故事,毕竟,摆在眼前的事实才更有说服力。这个故事巴菲特一位朋友讲给他听的。

由于业务的需要,巴菲特的这位朋友兼并了在法国的一家公司,这家法国本土公司,员工都是法国本国人,在兼并合同签订的当天,他宣布:“我们不会随意裁员,但如果你的英语太差,导致无法和其他员工交流,那么,我们不得不请你离开。这个周末我们将进行一次英语考试,只有考试及格的人才能继续在这里工作。”

原来这个老板心想,这些法国人应该都不可能短短时间内学会英语,他就可以以这个业务能力的理由解雇这些人,然后用自己总部派人过去接管。

果然不出他所料,周末的考试很多人答题答的是一塌糊涂。但是居然有一个人答得非常好,他很好奇,为什么独独这个法国人会英语?他急忙叫秘书把这个员工叫了过来。只见这个年轻人镇定自若,给老板讲述了这几天的故事:

散会后,几乎所有人都拥向了图书馆,他们这时才意识到要赶快补习英语了。只有一位员工像平常一样直接回家了,同事们都认为他已经准备放弃这份工作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当考试结果出来后,这个在大家眼中肯定是没有希望的人却考了最高分。

巴菲特: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原来,这位员工在大学刚毕业来到这家公司之后,就已经认识到自己身上有许多不足,从那时起,他就有意识地开始了自身能力的储备工作。虽然工作很繁忙,但他却每天坚持提高自己。作为一个销售部的普通员工,他看到公司的法国客户有很多,但自己不会英语,每次与客户的往来邮件与合同文本都要公司的翻译帮忙,有时翻译不在或兼顾不上的时候,自己的工作就要被迫停顿。因此,他早早就开始自学英语了;同时,为了在和客户沟通时能把公司产品的技术特点介绍得更详细,他还向技术部和产品开发部的同事们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

这些准备都是需要时间的,他是如何解决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呢?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一样:“只要每天记住10个英语单词,一年下来我就会3600多个单词了。同样,我只要每天学会一个技术方面的小问题,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能掌握大量的技术了。”

如果你是个有创意的员工,你应该明白仅仅是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是不够的,还应该在工作中比别人多准备些。表面上看来,你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驱策自己快速前进。这种态度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准备百分之一”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企业、上司、同事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巴菲特: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当然,这也许会占用你一些私人时间,但是,你的行为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需要。

大卫·索科尔先生最初为巴菲特工作时,职务很低,现在已成为巴菲特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升迁,秘密就在于“每天多准备百分之一”。

有几十种甚至更多的理由可以解释,你为什么应该养成“每天多准备百分之一”的好习惯——尽管事实上很少有人这样做。其中两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第一,在建立了“每天多准备百分之一”的好习惯之后,与四周那些尚未养成这种习惯的人相比,你已经具有了优势。这种习惯使你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有更多的人指名道姓地要求你提供服务。

第二,如果你希望将自己的右臂锻炼得更强壮,唯一的途径就是利用它来做最艰苦的工作。相反,如果长期不使用你的右臂,让它养尊处优,其结果就是使它变得更虚弱甚至萎缩。

如果你能比分内的工作多做一点,那么,不仅能彰显自己勤奋的美德,而且能发展一种超凡的技巧与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强大的生存力量,从而进入卓越员工的行列。

巴菲特: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不应该再是你推脱的理由。当额外的工作分配到你头上时,不妨视之为一种机遇。

提前上班,别以为没人注意到,但老板的眼睛可是雪亮的。如果能提早一点到公司,就说明你十分重视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点到达,可以对一天的工作做个规划,当别人还在考虑当天该做什么时,你已经走在别人前面了!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这就是机会。有人曾经研究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无法把握,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问题”的样子。当顾客、同事或者老板交给你某个难题,也许正为你创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对于一个卓越的员工而言,公司的组织结构如何,谁该为此问题负责,谁应该具体完成这一任务,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目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将问题解决。如果你一直坚持“每天多准备百分之一”,你会发现它能给你带来多么大的收获。

彼得接受父亲的教诲以后,从此明白了比别人每天都多做一点点的真谛,他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暑假的时候,彼得觉得自己打工赚点钱,好更新一下自己的音乐设备。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师(其办公室与彼得的同在一层楼)走进来问他,哪儿能找到一位速记员来帮忙,因为他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巴菲特: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彼得告诉他,公司所有速记员都去观看球赛了,如果晚来5分钟,自己也会走。但彼得同时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来帮助他,因为“球赛随时都可以看,但是工作必须在当天完成”。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彼得应该付他多少钱。彼得开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1000美元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律师笑了笑,向彼得表示谢意。

彼得的回答不过是一个玩笑,他没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彼得意料,那位律师竟然真的这样做了。6个月之后,在彼得已将此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时,醉心于自己的音乐时,律师却打电话找到了彼得,交给他1000美元,并且邀请彼得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之前彼得打工的地方要高得多。

虽然彼得没有去律师的公司去工作,但是这个经历让彼得更加成熟起来,你比别人仅仅可能就多努力了这么一点点,但也许你的回报就会超出你的预期很多很多。后来他发现,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是不少成功人士制胜的法宝。

巴菲特是世界一流的投资家。当有人问他到底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那些非同一般的财富和机会时,他诚实地回答道:“我比别人想得更远一点。”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说我对公众有什么贡献的话,这要归功于勤奋和善于思考。”

巴菲特: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开普勒也这样说过:“只有对所学的东西善于思考才能逐步深入。对于我所研究的课题我总是追根究底,想出个所以然来。”英国物理学家及化学家道尔顿不承认自己是什么天才,他认为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勤奋点滴积累而成的;约翰·亨特曾自我评论道:“我的心灵就像一个蜂巢一样,看来是一片混乱,杂乱无章到处充满嗡嗡之声,实际上一切都整齐有序。每一点食物都是通过劳动在大自然中精心选择的。”

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手边,我们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多思考一点点,我们就可以收获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快乐与报酬。勤奋,是每个人成功的法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