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成都人都该了解!《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发布!

成都人都该了解!《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发布!

成都人都该了解!《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发布!

图:视觉中国

到2022年,形成“双枢纽+补给港”航空枢纽运行格局,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亿人次、年货邮吞吐能力达到250万吨,国际(地区)航线总数突破120条;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速达8%以上,吸引295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建成一批具有国家功能性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创项目和平台,年入境游客超过620万人次,每年举办180次以上国际性会展活动;每年开展100项以上重要国际合作项目,建成22个对外交流中心……

6月19日,《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围绕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建成“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4个发展目标,提出到2022年,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推动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成都人都该了解!《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发布!

到2022年,形成“双枢纽+补给港”航空枢纽运行格局,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 本报资料图

1

推进西部门户枢纽城市新发展

架设联通世界的“空中丝路”

争取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打通对外交往新通道,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快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构建以成都为核心的国际国内航线网络,着力架设联通世界的“空中丝路”。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打造国家高铁枢纽城市。

加快推进国家下一代互联网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际一流的云平台和大数据交易平台,打造“云上成都”。

成都人都该了解!《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发布!

资料图

在建设国际区域物流中心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增强国际航空、国际铁路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功能,加速把成都国际铁路港打造成为国内“国际铁路第一港”。

深入实施“蓉欧+”战略,打造以西向蓉欧快铁为干线,以南向、东向国际铁海联运、国际直达班列及国内互联互通班列为支撑的国际班列体系,构建以成都为亚欧中转枢纽的陆上物流网。稳定开行成都至东盟地区的国际铁海联运班列,推动开行成都至东盟地区的货运直达班列,适时开通成都至中南半岛的泛亚班列。

在推动口岸开放建设方面,我市将优化完善口岸设施布局。支持布局建设与口岸配套的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市区国际消费品延展店;进一步争取成都口岸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2

构筑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

实施“极核型”企业招引计划

编制“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国别投资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瞄准制造业500强、服务业500强、新经济500强等领军企业,细化完善招商方案,开展精准招商和专业招商。瞄准欧美、日韩等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国家和地区举办专题招商、推介活动。

成都人都该了解!《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发布!

资料图

鼓励企业“走出去”方面,我市将推动成都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9大优势产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大新兴产业开展对外合作,拓展“成都制造”“成都服务”“成都品牌”国际市场空间。

在推动对外贸易优进优出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深耕美日欧等传统市场,拓展非洲、中亚、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加快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重点开拓信息服务、金融、物流、医疗、教育、法律、动漫、研发设计等领域的服务外包。在中西部率先形成国际采购交易、综合保税、国际物流、国际会展、国际金融结算和国际财经资讯六大功能,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框架。

《行动计划》还提出,我市将发挥国别园区平台优势,建好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中法(成都)生态园、中意文化创新园区、中以创新科技园区等国际合作园区。

成都人都该了解!《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发布!

资料图

3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新渠道

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品牌

建设亚太旅游枢纽港

为整合内外资源双向互动,《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加入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会展、科技、交通等专业类非政府国际组织或行业协会,加快推动在蓉设立代表处。

在加强国际友城合作交往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优选一批与我市产业合作方面较具前景的“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外国首都、国际知名城市作为友城发展对象,纳入全球友城优选计划。

成都人都该了解!《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发布!

图:视觉中国

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我市将积极参与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与文化和旅游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依托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国际友城等涉外平台,打造“成都天府文化周”品牌。

打造以熊猫、美食、三国、休闲、绿道等为核心的世界级旅游产品品牌,继续在重点国家和地区设立成都旅游体验中心,把成都建设成为亚太旅游枢纽港。

推进成都奥体中心、国际足球中心等重大项目和重点体育场馆建设和改造提升,引进世界男子职业网球ATP500赛事和男子乒乓球世界杯等更多更高层次的国际品牌赛事。

建立15个“成都川菜海外推广中心”,开展“全球精选川菜餐厅”认证,维护和提升“国际美食之都”品牌,打造国内最响亮的城市美食名片。

成都人都该了解!《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发布!

图:视觉中国

支持举办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音乐产业峰会、草莓音乐节等各类音乐活动,促进成都建成领先全国的乐器及音乐设施设备集散地、版权交易地、演出聚集地、原创音乐精品生产基地。

以西博城为核心,将天府中心国际会展功能区打造成为中西部最具竞争力的会展聚集区,加强功能区规划设计,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中西部会展新地标。

4

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新体制

符合条件的海外高端人才

给予最长5年的来华工作期限

为鼓励引进海外人才,《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探索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涉密岗位通过项目合作、购买服务或者招聘等方式,使用外籍雇员从事发展研究、公共服务、外向型经济等工作,支持企业聘用外籍人才。

资料图

对于符合“高精尖缺”和市场需求方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国际企业家等海外高端人才,给予最长5年的来华工作期限。

实施“蓉漂计划”,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来蓉创新创业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

《行动计划》还提出,我市将实施成都人才海外培养计划。实施人才海外培养计划,培育高质量国际人才,优选企事业单位、市属高校等优秀国际人才出国留学、岗位培训。

5

打造对外交往新环境

构建世界知名的“大熊猫”城市之都

促成更多国家在蓉设立领事机构

为打造成都国际新形象,《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聘请相关专业机构,对城市形象推广做出高水平、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整体策划,设计统一的城市标识、吉祥物。将“大熊猫”元素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基础设施等建设中有机融合,构建世界知名的、唯一的“大熊猫”城市之都。

在建设国际资源聚集高地方面,我市将实施全球“国际资源引入”计划,争取外交部等国家部委支持,促成更多国家在蓉设立领事机构,加快成都领馆区建设;发挥“中国—欧洲中心”暨“一带一路”交往中心等载体的集聚作用,吸引更多外国政府代表机构、国际机构、跨国公司、旅游代表处等资源在蓉落户。

成都人都该了解!《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发布!

图:视觉中国

在推进公共服务国际化方面,我市将建立面向国际的教育服务体系,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成5个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创建10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设立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推动国际艺术教育资源、艺术交流品牌和艺术研究创作基地落地成都;引进国内外高端医疗卫生品牌,建设2所以上综合性国际医院,建立外籍人员就医诊室;依托现有自然形成的外籍人士聚居地,规划建设一批国际高端社区。

成都人都该了解!《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发布!

图:视觉中国

在创建国际生态宜居型城市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缓解污染物过快累积,建设“8+26”城市通风廊道系统(8条一级通风廊道、26条二级通风廊道),加强水生态环境建设。

推进城市绿心建设,将龙泉山由生态屏障提升为“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城市中央绿心,形成两翼共享的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带动城市品质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