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诺门罕大战是不是真的吓阻了日军北上的信心?

射程2200米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诺门罕战役虽然影响较大,但这场战役在最初,并非是日本军部的意思,而是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和朝鲜军的一次战略冒险,原因很简单,日本陆军的“下克上”恶果早已彰显,而且失去了纠错能力,部分高级军官希望能通过在满蒙边界制造一次大事件,达到自己继续升官的目的,至于拓展控制区,反而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其次,诺门罕大战爆发的时候,日本关东军实力其实正处于其顶峰状态,尚未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而变得徒有其表,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陆军的装备、训练和战略,就是准备与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再来一次大战,围绕此进行发展,而当时的苏军刚经历了残酷的大清洗,大批经验丰富的苏联军官被处决,当时的苏军虽然规模庞大,但其实战斗力早已经脆弱不堪,这在不久后的苏德战争显现出来,日军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试图趁此发起进攻,但万万没想到,工业化后的苏联为自己的军队提供了这么强大的支持,在诺门罕战役期间,苏军表现其实并不怎么突出,伤亡也不小,但苏联的强大国力给了苏军强烈震撼,这不光表现在苏军有更多的飞机火炮坦克装甲车,还包括苏联利用铁路线从上千公里外对前线的补给能力,大大超出了日军的预料。

最后,关于北上还是南下,日本陆海军一直在争论,其实,关东军这个级别根本难以影响日军的战略决策,在经过不断争论后,日本海军的意见占据了上风,南下不仅发挥海军的优势,而且不至于牵扯太多日本陆军力量,日军已经在中国战场投入了上百万人。可以说,诺门罕战役除了让日军意识到苏军的厉害之外,几乎不会影响日军统帅部的战略决策,随着苏日互不侵犯和约的签订,日军更是没了后顾之忧,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陆续掏空了准备进攻苏联的关东军,等苏军进军满洲的时候,几乎已经不堪一击。


深远防务观察


这个问题问的很片面。诺门坎之战,根本就没有什么“吓阻了日军北上的信心”。相反,关东军在诺门坎之战后,报复之心更加强烈,在德军与苏军鏖战之时,在中国东北日军随时都想北上报当年的诺门坎之仇。

在1942年6月24日,日本陆军组建了日本陆军历史上唯一一个装甲兵团,这就是机甲军。成立机甲军的目的不言自明。只要等待北进入的命令下达到前线的时候,这个机甲军就会随当时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一起杀向西伯利亚地区。

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一直就在扩充自己的实力。目的就是为了进攻苏联。

诺门坎之战的作用虽然有,但是其副作用带来的更大,比所谓的“诺门坎打掉了日军北进计划的信心”,更让苏联人害怕。

诺门坎之战后,日本军队可谓是痛定思痛。日本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装甲力量薄弱和运输能力差。因此,在战后,有人提出要求日本发展自己工业,日本陆军也装备上装甲部队的计划,这个机甲军也可以说是在这个呼吁声中诞生的。

但是,大概也正是因为日本的国力、资源等等不足的问题。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的最初战略目标就是针对苏联,然而,根据日本人估计,日本陆军无法在短期内解决掉苏联问题。所以日本人决定,等到明年春季的时候再发动最初作战。虽然这样,但是日本人依然想要在当年对苏联作战。


大魔头东条英机当时是日本的陆军大臣,他就指示关东军:“今年的只要不发生苏军主动进攻,挑衅等特殊情况,所以不开战为原则实行各种政策。”


魏博镇节度使王前策


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的伤亡、物资消耗远远超过日本,但是日本得到教训也很深刻,虽然日本消耗的弹药与物资与苏联的物资消耗相比几乎是零头,但是日本物资消耗却是在武汉会战物资弹药消耗的21倍,还差点打光了日本唯一一个坦克师团。对于日本的震慑肯定会有,但是不绝对的。


日本在攻占中国的领土之后会立马派出勘测部队,对中国地下的资源进行勘探,他们在寻找维持战争的血液——石油,但是从东北到华北、华中、华南日本都没有找到一滴石油。当1939年中日战争进入焦灼的时候美国开始加大对日本资源出口限制,所以日本也在寻找新的能源开采地,而当时离中国最近的石油开采地就在外蒙古,虽然日本能轻易击败外蒙古,但是外蒙古是苏联的手下,打外蒙就相当于打苏联。

而诺门坎战役的爆发有点像七七事变,日本开始挑衅,然后慢慢得手后增兵,不过苏联慢慢插手进来,然后扭转战局。所以在诺门坎战役中对于日本的确有很大打击,因为苏联不是日俄战争中的俄罗斯,不会退让一点。所以在诺门坎战役中的挫败对日本北上的信心打击影响很大。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诺门罕战役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吓阻了侵华日军北上进攻苏联的信心。

当时的日本法西斯内部对于继续扩大侵略战争的方向发生了分歧,陆军主张全力北上进攻苏联以实现和纳粹德国的会师,而海军主张全力南下夺取东南亚等地的石油资源以及其它战略资源以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还有一派的观点就是北上进攻苏联和南下进攻东南亚一起来。


肆虐亚太的日本法西斯

但是在1939年日本关东军主动挑起的诺门罕战役(又叫哈拉哈河战役)中日军却在苏联优势兵力和火力面前遭遇惨败,尽管人们对这场战役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之间的伤亡比存在广泛的争议,但是不争的事实就是从战略上来看日本法西斯遭到了惨败从此支持北进论和北进和南下一起来的声音显著减少。
太平洋战争中的日军

而日本海军南下东南亚等地以战养战的战略方针则得到了执行,而这又严重侵犯了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利益,因此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对日本进行石油等战略物资的禁运,而这又迫使石油即将耗尽的日本偷袭珍珠港,最终引发了太平洋战争招致美国参战,而美国的参战也加速了日本侵略者走向灭亡。
日本偷袭珍珠港

但是诺门罕战役实际影响并没有这么大我们不应该对其作用过于夸大,因为日本在遭遇诺门罕战役的失败后并没有吓的不敢进攻苏联,只是认为要进攻苏联需要加强坦克装甲等方面的力量做好更周全的准备,但是由于陷入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泥潭,使得日本法西斯迟迟无法做好进攻苏联的准备,所以这两个原因才是促使日本最终没有进攻苏联的根本原因。


执斧谈史说事



Demon-许


不是主要原因,1,日本想解决完中国利用中国对人力物力在对付苏联,结果美国一直背后支持中国,导致在中国的战事不利。2,因为美国的制载导致日本的原材料供应出现问题,特别是石油的短缺。3,日本本土没有资源,打美国就是想要石油和战争所需的必需品。所以以以上几点日本不打苏联不是不想打是没有资源去打,和他的战略没有问题的,他只能这样去做,也是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