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奧迪內部召回解決異味問題滿一年:效果不佳

因為旗下包括奧迪在內的多個品牌車型出現了異味問題,2017年3月,大眾集團對外發布聲明,宣佈自2017年6月起,為部分可能遇到因隔音材料引起的“車內異味”的車輛進行相關檢查,並根據需要免費更換改進的隔音材料。截止到本月,這項國內首個因為異味問題實施的內部召回正好期滿一年,國內領先的缺陷汽車產品信息收集平臺車質網的數據顯示,在諸多奧迪車主看來,上述解決問題的手段效果不佳。

奧迪多個車型更換隔音棉後問題沒解決

奥迪内部召回解决异味问题满一年:效果不佳

大眾中國發布的聲明顯示,奧迪品牌涉及異味問題需要通過服務活動解決的車型包括了A4L、Q5以及A3。而根據車質網的統計,A6L也存在類似問題。從去年6月份所謂服務活動開始後,截止到發稿,車質網總計接到奧迪有關車型異味問題投訴104宗,涉及5個車型:

奥迪内部召回解决异味问题满一年:效果不佳

其中,服務活動涉及的奧迪A4L、Q5和A3,投訴量總計90宗,佔比86.5%。分析顯示,這三個車型的投訴信息中,更換隔音材料後異味問題依然未得到解決的佔到59%(見下圖)。個別車輛甚至多次更換隔音棉,但異味依舊。

奥迪内部召回解决异味问题满一年:效果不佳

異味得不到解決成為很多奧迪車主的心病

奥迪内部召回解决异味问题满一年:效果不佳

作為國內三大德系豪華品牌之一的奧迪,旗下產品出現大規模的異味問題,讓很多車主難以接受。有車主在投訴中表示,其購買的一汽-大眾奧迪A4L,在使用三年後一直存在“車內異味”問題。由於車主擔心異味會危害到自己及家人的身體健康,用專業甲醛檢測儀測試了一下車內的空氣質量(見上圖),結果讓人觸目驚心:最高時車內甲醛濃度為1.41MG/M3,TVOC為6.6MG/M3,這一結果遠遠超出正常指標數倍之多。此前也曾有車主拉橫幅維權,稱一汽-大眾奧迪A4L全車採用垃圾隔音材料,導致散發有害氣體致人中毒,向4S店索陪損失的案例。

由於“車內異味”是否會危害健康始終是很多車主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而奧迪車主又大都以中產階層為主,他們對於這個問題的反彈更強烈,也更敏感。在車質網接到的投訴案例中,就有懷有身孕的女車主對異味驚恐萬分,因所駕駛的一汽-大眾奧迪Q5“車內異味”引發不適感,多次到4S店更換隔音棉。但據車主反映換完後使用一段時間異味會再次出現,依然感到難受噁心頭暈,已不敢再繼續使用。她和很多更換隔音棉但沒能解決問題的車主起了疑心:“車內異味”的來源究竟是不是車企所說的隔音材料,而更換的新材料又是否真的經過了改良?

車主質疑阻尼板同樣存在產生異味的可能

奥迪内部召回解决异味问题满一年:效果不佳奥迪内部召回解决异味问题满一年:效果不佳

由於不少車主反覆更換隔音棉(見上圖),但異味改良效果不佳,他們認為奧迪車內的異味源可能並非只有隔音棉一處,阻尼板因此成為了新的懷疑對象。

奥迪内部召回解决异味问题满一年:效果不佳

此前有報道稱,就造成奧迪Q5“車內異味”問題的源頭及解決方法,車企負責人曾對外解釋,異味產生的原因是生產車內隔音墊橡膠層的過程中,配方比例存在瑕疵導致橡膠層耐久性不足,車輛在啟用一段時間後尤其是高溫情況下部分車輛會產生比較嚴重的氣味。2016年4月,車企對奧迪Q5隔音墊橡膠層配方比例進行了調整,經過內部質量體系檢測,在4月份以後生產的隔音墊橡膠層已不存在任何質量問題。

有網友就此質疑,稱如果隔音墊橡膠層配方比例存在瑕疵的話,那麼奧迪所採用的車內阻尼片(止振板)會不會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網友的質疑並非空穴來風,早在2013年央視就曾曝光過奧迪車內空氣存在汙染異味問題,可能導致車主頭暈、咳嗽和手指腫脹等症狀。央視送檢的阻尼片樣品顯示,一汽-大眾奧迪A6L、Q5車型經檢驗,上述尼片全部含瀝青成分,很可能是異味產生的原因。儘管此後一汽大眾與奧迪同時對使用在奧迪車上的中國和德國生產的“改性石油瀝青阻尼片”以及整車車內空氣質量再次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甲醛、霧度、總碳(VOC)均合格,散發物不含苯並芘等多環芳烴致癌物質。但結合目前奧迪車主所反映的“車內異味”問題,阻尼片遭受車主質疑也無可厚非。

深圳消保委曾公開喊話要求企業進一步重視問題

車質網的研究顯示,異味問題是最為複雜也是較難解決的客訴問題之一,有些車企遇到類似問題,寧願眼看著問題車輛的市場出現滑坡也不願面對現實。大眾集團就旗下多個車型的異味問題採取公開服務的方式予以解決,本身值得稱道,但是,至少在奧迪相關車型上,本次內部召回效果很難談得上盡如人意。

實際上,針對奧迪車主廣泛詬病的異味問題,深圳消保委曾在2017年8月,也就是上述內部召回服務實施不久,約談過一汽大眾,並公佈了奧迪Q5的車內空氣質量檢測報告。根據這份報告,奧迪Q5的車內空氣質量情況不佳得到了驗證,深圳消保委曾經呼籲一汽大眾公開召回奧迪相關車輛。現有事實表明,召回是否公開並不是問題的關鍵,是否找到了問題癥結才是核心。大眾中國會同相關企業可能需要認真評估一年前實施的這項針對異味問題的服務措施,力爭彌補和改善,否則,異味問題恐怕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奧迪品牌的一個“汙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