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幸福的本源,在于人生的不同

幸福的本源,在于人生的不同

领读人 | 西蒙 · 主播 | 李斌

现在是2020年,我是一家写作公司的“头头”,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枪毙别人的稿子,或者是写出稿子来供别人枪毙。

很不幸,我写的稿子《师生恋》被我的上司枪毙掉了,理由是脱离生活。

此时的我是工作室里写小说的“我”,也是《师生恋》里和老师恋爱的“我”。这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相同的“我”,我们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与人类生活。每当我看向上司的时候我都能发现,他就是“我”。

亲爱的有书书友,你们好。今天起,我们将开始共读《白银时代》一书,建议今日读完P1~P59。在共读之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生活是什么?

幸福的本源,在于人生的不同

幸福的本源,在于人生的不同

王小波的文章非常不好懂,他把故事讲得太委婉了。这种委婉不是遣词造句上的委婉,毕竟我怎样也不会把他的那些脏话当作是委婉的词语表达。我说的委婉是他在思想传达上的委婉,绕了十万八千里最终只说了一句有指导性的话。但这一句话就足够了。

1895年,美国哲学家兼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提出“平行宇宙”这个概念,也可称为“多重宇宙论”,指的是一种在物理学里尚未被证实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在我们生活的宇宙外,很可能还存在着其他无穷多个宇宙。这无穷多个宇宙,分别在属于自己的时间轴上,互相平行地进行着运转。每个宇宙的物质所遵循的物理定律都一样,但是时间的发生却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宇宙与宇宙之间是可以相互重合的,那么也就可以说,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另一个“我”。现在我在镜子里看到的我,只是成千上万个我中的其中一个。假设把成千上万个我放在同一个人类社会里,我们将怎样生活,我们还能不能构成生活?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问题十分匪夷所思,但在本书中,这个问题里所想象的人类社会真实存在了,想象中的乌托邦已经成为现实了。

假如我是王二,那世界上就会有成千上万个王二。我们的社会地位,家庭与职业甚至是我们娶的老婆,我们死之前说的那几句话都是一样的。所有的王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如果有人和乌托邦社会的要求不一样,那他就活该被迫害,被处死。

幸福的本源,在于人生的不同

幸福的本源,在于人生的不同

人类社会有一天将会变成一块热寂后的银元宝,这就是作者王小波焦虑的本源。

众所周知,写作或是画画等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创造力,往往要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而生活这个词又偏偏是乌托邦社会所不具备的,这也就衍生出了无数艺术类工作者的想象与创造和现实社会环境“不允许”之间的矛盾。

众生平等、社会秩序有条不紊的乌托邦并不是一个多么受欢迎的产物。这句话很多人都懂,也不怕很多人不懂,怕只怕那些手握重权的国家领导人不懂。毕竟“意识形态”这个词只要一出来,就准保会惹出点乱子。

在“白银时代”这一章节中,作者叙事的角度分为两种。乌托邦社会里的“我”和《师生恋》小说中的“我”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甚者可以说这两个“我”是近乎重合的。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手法,也是因为《师生恋》这个小说题材是不会被乌托邦社会所接受的,“我”只能化身为小说里的人物来讲述这个故事。可即便是这样,“我”的稿子最终还是被上司给“枪毙”了。

因为无论是有思想的稿子,还是不按规定办事的“我”都是不为乌托邦社会所接受的。

幸福的本源,在于人生的不同

幸福的本源,在于人生的不同

我是一个穷人,如果乌托邦社会能把我和世界首富变得一样富有的话,我一定会举双手双脚来欢迎乌托邦社会。但是如果它禁锢我的想象力还不让我抗议的话,那我就得考虑考虑了。不过,书中的人可没机会考虑。

文中“棕色的”的职员一直在努力地学习怎样写小说。方法其实很简单,在以后的故事中作者将会不止一次地重复这个方法。也可以说,整本书中作者都在一遍一遍地重复这个方法——既然我们是活着的,就一定有自己的意愿,既然有自己的意愿,就一定知道什么是真正在写小说。

人生的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

白银时代则是没有参差多态的世界,生活像凝固的银水一样被禁锢在制作银元宝的模具里。人们循规蹈矩,按部就班,除了麻木还是麻木。

解决的方法和学习写作一样,请永远记住:我们是活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