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印度實力不足以支撐自己的野心,十年努力被稱“無用累贅東西”!

印度在軍事實力上的野心不言而喻,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印度每年花費巨大的軍費從多個國家進口先進軍事裝備。同中國一樣,印度也擁有自己的航母夢想。印度曾經也有航母的,維拉特號航空母艦,原為英國皇家海軍的競技神號。是一艘已經退役的印度海軍人馬座級航空母艦。維拉特號退役前是印度海軍的旗艦,在超日王號航空母艦加入印度後,印海軍於2017年3月6日將其退役,其旗艦地位也由超日王號航空母艦取代。維拉特號若全配置海獵鷹戰鬥機可達30架,。除了擁有航母,印度也想和中國一樣,擁有能夠自主設計建造航母的能力。雖然印度在軍工發展上的堅持值得稱讚,但從其種種軍工產品的發展歷史上,恐怕印度的航母夢不容可觀。世界上研製歷史最長的坦克——阿瓊坦克系列,阿瓊坦克因與德國合作在設計上整體和外觀與早期型的德制豹2主戰坦克十分類似,特別是其方正形的炮塔。

印度實力不足以支撐自己的野心,十年努力被稱“無用累贅東西”!

阿瓊坦克採用德制MTU838 Ka501V型10缸柴油機,是豹I式主戰坦克動力的改型,裝備印度火炮開發部(ERDE)的120毫米線膛炮,運用分離式裝藥系統。阿瓊主戰坦克研發歷時整整三十年,創下了世界坦克研製時長之最,卻只完成一個存在缺陷的型號。雖然印度是第一次從頭整合研發現代化主戰坦克、欠缺經驗與技術實力,但主因是印度國防管理贏弱和政府高層反覆猶疑。1988年8月的時候,印度對“阿瓊”進行了第一次廣泛的技術試驗,結果發現了很多嚴重的技術問題。到1991年年底的時候,印度陸軍對“阿瓊”的缺陷實在放不下心,曾要求放棄這個項目,但沒有獲得政府批准,使該計劃得以繼續進行。然而在1994年和1995年的試驗中,嬌貴的“阿瓊”仍無法滿足已經降低的使用要求和戰術技術指標。在軍方的試驗報告中,阿瓊坦克竟被判定為“不適宜上戰場”,印度媒體則把“阿瓊”由“主戰坦克”戲稱為“主敗坦克”。

印度實力不足以支撐自己的野心,十年努力被稱“無用累贅東西”!

而禍不單行的是,1996年用於部隊試驗的該型坦克又遭嚴重損壞,這引起了印度一些陸軍軍官的不滿。他們公開稱“阿瓊”是“白象”,即“無用的累贅東西”。儘管如此,印度政府仍然對該項目進行了總結性回顧,決定繼續撥款支持研製,並再次撥款。此時,印度轉向請以製造“豹”2坦克而聞名的德國克勞斯·瑪菲公司出手相助。“阿瓊”的炮塔設計接近德國“豹”2坦克,形狀方正,採用平直裝甲。據稱,印度還為“阿瓊”專門研製了一種新型裝甲,號稱性能直逼英國“喬巴姆”裝甲。為了提高坦克的作戰性能,印度研製部門為“阿瓊”加裝了許多國外裝備,導致坦克一再“增肥”,全重達到58噸的設計極限,不但超過印度大部分公路和橋樑的承重標準,寬度也超過印度鐵路貨物寬度的限制。印度軍方預期,“阿瓊”坦克的主要作戰地域是西部沙漠地帶。因此,坦克的機動能力至關重要。印度原本想用國內製造的12缸風冷柴油發動機,結果產品研製了10餘年無法過關。

印度實力不足以支撐自己的野心,十年努力被稱“無用累贅東西”!

這款坦克在發展過程中確實經歷了多方的質疑,就連印度軍方自己對這款坦克都不那麼看好。即使如此,印度並沒有放棄對這款坦克進行改進。印度官員稱,阿瓊的性能絲毫不亞於現在世界主流先進坦克。能夠支持他這一說法的就是阿瓊坦克在試驗上的表現確實不錯。由於T-90主戰坦克將服役至2040年或更久,“阿瓊”主戰坦克可能將被邊緣化。“阿瓊”主戰坦克由於車體過重,無法部署在關鍵地區,且存在後勤保障困難,對於印度陸軍來說,該坦克最多隻是一種技術演示車。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急於想證明自己,正在努力加快“阿瓊”主戰坦克的發展,並且希望國防部批准的118輛“阿瓊”MK2主戰坦克中的首批能夠在2016年進入陸軍服役,並在2020年完成交付,每年生產數量為30輛。但眼下重型車輛廠還沒有啟動“阿瓊”主戰坦克的生產。由於印度技術儲備不足,雖然大量選用了國外先進坦克部件,但在整合過程中卻是困難重重。同時整個坦克中關鍵部件進口比例過高。阿瓊坦克原型車自制部件比例為73%,但到實際生產中,進口部件比例高達60%,阿瓊坦克淪為國外產品的“組裝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