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国隋唐五代时期有哪些历史名馔?

m稚初


隋唐时期,有很多记载饮食的专著出现了,古籍中就有记载:“段文昌丞相尤精馔事,第中庖所榜曰‘炼珍堂’,在途号‘行珍馆’……文自编《食经》五十卷,时称《邹平公食宪章》”。段文昌是唐朝的宰相,他在自己品尝美食的时候还不忘著书记载下来,让后世得以窥探几分盛唐时期的饮食状况。在繁荣昌盛的隋唐时期,饮食种类之多,烹饪技术之高,山珍海味,精雕细琢,造型美观,营养丰富。下面笔者介绍几种隋唐时期的美食。

槐叶冷淘是唐代的一种凉拌面。杜甫在《槐叶冷淘》诗中说:“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过厅羊也是当时的美食,在《云仙杂记》中记载:“熊翻每会客,至酒半、阶前旋杀羊,令众客自割,随所好者,彩绵系之,记号毕,(月正)之,各自认取,以刚竹刀切食。一时盛行,号过厅羊。”



还有凤凰胎,是唐代烧尾宴的一道名菜。凤凰胎是鸡腹中未生的鸡蛋与鱼白相拌快炒,现今西安仿唐菜中就有这道菜。烧尾宴的名菜还有:御黄王母饭、水晶龙凤糕、逡巡蟹、五生盘等。Q


小猪觅食记


隋朝结束了自东汉以来,中国长期战乱的局面,统一了中国,紧随其后的唐朝更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一阶段,除了经济的繁荣发展之外饮食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烹饪水平高,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加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当时的长安可谓是“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物无堪时,唯在火候,善均五味”,充分说明唐朝时已经十分重视调味,唐朝的美食也没有辜负它的调味。当时一道缕金龙凤蟹就已经做的十分美味《太平广记》中火记载:“吴郡又献蜜蟹三千头,作如糖蟹法。蜜拥剑四瓮。拥剑似蟹而小,二螯偏大。”在陶谷的《清异录》中也有描写:“炀帝幸江都,吴中贡糟蟹、糖蟹,每进御,则上旋洁拭壳面,以金缕龙凤花贴其上。”

海鮸干鲙也是隋唐时期的名菜,在李昉的《太平广记》中记载了详细的烹饪方法:“当五六月盛热之日,于海取得鮸鱼。大者长四五尺,鳞细而紫色,无细骨不腥者。捕得之,即于海船之上作鲙。去其皮骨,取其精肉缕切。随成随晒,三四日,须极干,以新白瓷瓶,未经水者盛之。密封泥,勿令风入,经五六十日,不异新者。取啖之时,并出干鲙,以布裹,大瓮盛水渍之,三刻久出,带布沥却水,则皦然。散置盘上,如新鲙无别。细切香柔叶铺上,筋拨令调匀进之。海鱼体性不腥,然鱕鮸鱼肉软而白色,经干又和以青叶,皙然极可噉。”

后来的五代时期, 由比丘尼梵正根据王维的《辋川图》创制的的大型组装花拼辋川小样,由腌肉、炖肉、肉丝、肉脯、肉茸、酱瓜、蔬菜等原料拼出, 开创了中国象形花色菜的先例。

Cola


亚洲食学论坛


在隋唐五代时期的珍馐名菜中,最有名的、最奢华的,个人首推下面这款浑羊殁忽。

浑羊殁忽

《太平广记》:取鹅,燖去毛,及去五脏,酿以肉及糯米饭,五味调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剥,去肠胃。置鹅于羊中,缝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却羊。取鹅浑食之。

这道菜一般平常人家吃不起,只有豪门贵族和皇室才享受得起。如果主人家对你极为重视,进行宴会时就会用上这道菜。当你上门赴宴的时候,主人家会命令下人在宴席的中间摆上一个架子,然后端这道“浑羊殁忽”现场烤制。这道菜是整只羊现烤,整只羊剥去毛,掏空羊肚子,羊肚子当中再塞上一到三只的仔鹅,这仔鹅同样事先进行了处理,鹅肚子塞满了糯米和鹿肉等,然后缝合好羊肚子,就可以放到火上烤了,当羊肉烤熟的时候,里面的鹅肉也刚好能食用。

之所以说平常人家消费不起是因为现场烤制的羊肉其实是不吃的,主人家和客人只吃渗透了羊肉味道的那几只小鹅仔,至于那只羊一般会赏赐给下人食用。而且整道菜的烤制相当考验厨师的水平,所以一个擅长做“浑羊殁忽”的厨师在成为名厨之前不知浪费了多少只羊,这在连吃肉都是十分奢侈的古代社会来讲,确实是一道只有贵族才享受得起的名菜。


小方煮史


隋唐五代是我国历史上重要时期,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纷乱局面,为唐的繁荣打下基础;长安处于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位置,该时期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还是当时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此阶段经济作物的分布特征有利于更好的了解该时期农业及经济发展状况,目前对隋唐五代时期经济作物的综合研究学界涉及较少,因此,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主要通过麻织品生产、棉织品、蔬菜生产、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地理分布研究,理清该时期经济作物整体发展概况,分析其发展特点。本文分为四章论述:第一部分以麻织品的生产为主题,通过对《唐六典》开元贡、《元和郡县图志》开元贡、《通典》天宝贡、《新唐书》长庆贡、《元和郡县图志》元和贡为基础,结合其他史料,分析唐前、后期及其各区域内部的变化。麻织品生产基本遍布全国,訾布生产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的汾河流域、黄河下游、淮河沿岸,紵布生产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唐后期麻织品生产重心转到移淮河南岸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从布匹的总体质量看,江淮地区的布匹质量最好。第二部分以棉花种植及棉织品为主题,理清各类棉花的分布情况,草棉主要种植于新疆地区,草棉在敦煌的种植范围有限;木棉主要种植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岛;树棉分布在海南岛、广东、广西、四川、重庆南部、贵州地区、福建、云南。唐后期上贡棉布州数比前期增多,岭南地区的棉织业有了很大发展。第三部分以蔬菜为主题,梳理了全国性和区域性食用蔬菜,分析该时期蔬菜发展特征,蔬菜栽培方法增多,技术提高,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第四部分以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为主题,理清该时期主要的食用糖和油的种类、地理分布,并论述了该阶段的制糖和榨油技术。该时期印度制糖法的传入,使我国的蔗糖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为蔗糖的大量食用提供了基础,榨油技术也较之前得到发展。该时期内经济作物的分布范围扩大,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都有所进步,经济作物所占的比重有所提高,商品化程度加深。 收起 出版源 《陕西师范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