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淨空法師:身都保不住,哪能有身外之物!

淨空法師:身都保不住,哪能有身外之物!

摘自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注》第134集 2013年1月19日講於香港

天文學家夜晚用望遠鏡觀察太空,常常看到一個星爆炸了,他們不知道什麼原因。這星大概太老了,“成、住、壞、空”,到“壞劫”了。沒錯,是有這個道理,但是有很多不善的念頭加持它,給它做增上緣。它有這個因,遇到這個緣,它就爆炸了。如果是個善念,它要爆炸,它又把它維繫住了,又讓它運轉多少年,好事!我們不知道念頭的厲害,不曉得,要不讀佛經完全不知道事實真相。所以這是說明,我們起心動念會有人感到禍福,善念,賜福給眾生;惡念,是加災難給眾生。起心動念都是業,《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地藏經》上指的是負面的。

那“無不是業”,這裡頭有善,無論是善、是惡,都要記住“出生無盡”賢首國師這句話,一定要把心量拓開,做佛去了!心量太小,不但出不了三惡道,怕的是出不了三途,為什麼?如果是過分的自私自利,放不下“財、色、名、利”,我常講這四個字,都沒有辦法離開三惡道

。這心量小,想得太小了,都想到自己,你說多可憐!沒有為國家民族想,國家民族也不大;沒有想到全世界眾生的利益,想到全世界也不大;這個星球在太空當中很渺小的。我們比不上佛菩薩,佛菩薩起心動念是為遍法界虛空界;像彌陀在因地,為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去著想,這個心量多大!所以他能夠成極樂世界那麼大的道場。我們想來想去,建個大的道場,能夠容納一兩萬人不得了啦,你的建設超過北京皇宮。在一個山頭上,有個幾千畝、幾萬畝地,小道場!在這個地方產生了貪戀,放不下,你就離不開輪迴、離不開六道。這個地方建設太好了,念念捨不得離開,來生變畜生守住這個地方,捨不得離開。幾次畜生道轉生之後,就到惡鬼道去了、地獄道去了,他不會往上轉,他往下轉,你就知道他可憐。

我那個六和園有一隻貓,很多人看我的時候,過去不知道是哪一代的主人。這個房子,我接到的時候我是第五代,我這想,前面不是第一代就是第二代,出家人,現在變成一隻貓。這個貓認地不認人,這個地方就是它的,它不會離開。它跑到房間裡面去,主人坐的那個座位,它老是到那去,它不坐別的位子,它一定坐那裡,像主人的樣子,這是什麼?貪戀這個道場。小道場如是,大道場更不得了。所以

學佛的人,絕不收藏一般說珍愛的東西,不要,會起貪心,要通通能放得下。我們所要的參考資料是常住的,不起貪心,不是我的;我走了,通通是常住的,自己一生一無所有,你才容易往生,容易脫離六道輪迴。這個事情不能不知道。千萬不要像世間人一樣的妄想,據為己有。身都保不住,哪能有身外之物!要放得乾乾淨淨。有機會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就好!

有一次機會,就好好幹一次,機會不能放過。我這一生,看到有人遇到機會,當面錯過,他自己並不知道,這是什麼?迷惑!我們明眼人在旁邊看到過,看到造因,看到受果報。他障礙別人做好事,他做事遇到好多困難、遇到好多障礙,真的一報還一報。你方便別人,別人方便你;你障礙別人,你就遇到這些障礙,清清楚楚。我們也不方便說,說了得罪人,但真的是長我們的智慧、長我們的經驗。我們抓到機會,成就別人,不要為自己,為自己沒好處。

臺灣大專學生學佛,我是無意當中遇到的機會,一句話提醒了李老師,請李老師在臺中慈光圖書館辦慈光佛學大專講座,這是我提議的,老師接受了,馬上就幹。這個影響很大,影響全臺灣大專學校學生學佛。全臺灣大寺廟寒暑假都辦大專佛學講座,有的地方還請我去講,我還參加過幾次。偶然的機會,只要能抓住,就做了好事。辦這些活動,我沒有參與,我參與教學。教學好,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三不管。那麼這個有果報,我發心講經,講經這樁事情很多出家人不喜歡,出家人裡頭沒有靠講經生活的,都靠經懺佛事、法會,都靠這個,沒有說依賴講經生活的。所以老和尚勸我:別講了,講經活不下去,沒人供養。可是我堅持,我為什麼堅持?我老師教我的,這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一生沒有建道場,一生流浪,我這一生也是流浪。好在什麼呢?剛才講的,跟大專學生結的緣,後來果報現前了。這些學生出國去留學,很多拿到博士學位,留在當地工作,全世界大城市通通都有。我跟他們都很熟,這些人都認識我、瞭解我,請我去講經。我一年每個地方去講十天,幾十、上百的道場,這就是我跟大專講座結的緣。所以我也過遊牧生活。世尊當年遊牧是赤腳走路,我這個遊牧是坐飛機遊全世界。

善因善果,惡因惡報,絲毫不爽。我沒有妄念,這身體怎麼這麼好?沒妄念。古人說的“憂能使人老”,你有憂慮,你就老化得很快;你有妄想、你有慾望,你就會有疾病。沒有妄念、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有希望,就會有失望。我能捨,我能放下,你真要,我真給你,全部給你,捨得乾淨,自己沒有一絲毫牽掛;不捨的就是聽經、講經、讀經,這個不捨,這是我每天生活裡頭必須要做的工作,除這個之外,沒事。

遇到有福報的人、有智慧的人,我勸他做好事,建學校、建道場,這我常常勸人,我自己決定不參與,這是我們的同學一定要知道、要記住。有人用我的名義,說建道場、搞什麼團體,那全是假的,我從來沒這個念頭。建道場,還留著寮房,準備我去住的,那都是假的,我不可能去,特別是在國內。我早年,這十年前,住在新加坡,回國去觀光旅遊,在大使館辦的簽證,大使館給我的是一年多次出入的簽證,很優待。我們籤的有約,就是決定不在國內從事於宗教活動,只限於觀光旅遊、探親訪友。我遵守這個文件,所以不是國家正式有文件邀請,我不回去。多少人來邀請,我說:省,不行,至少要國家宗教局正式有文件、批准文件邀請我,我回去;不是國家宗教局批准的,我不回去。那麼你們要建道場,歡迎我回去講經,你們同學就問問建道場這個人,有沒有國家宗教局的批文,如果沒有,假的,不是真的!國家宗教局正式批准我了,我一定回去,這樣你們就不會被騙了。

現在造謠生事的人很多,為非作歹,這個要知道,這有因果責任。拿著佛教名義欺騙別人,在那裡募捐,幹這個事情,是破壞佛教形象,那就是無間地獄的罪業。你得到那麼多的捐助、供養,將來都要還債,佛家常講:“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何況你是用欺騙手段得來的,這個債怎麼還得清?

我講清楚、講明白,大家不要做這個事情。佛弟子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服從國家的法律。我學佛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梵王經》上有兩條重戒,第一個,“不做國賊”。“不做國賊”的意思是不做國家民族的事情,決定不能做!第二個,“不謗國主”。“國主”是國家領導人,從最高級的國家領導人到地方村長、鎮長都是領導人,都算是國主,他們做這些不如法的事情,我們決定不能批評,那些自有國家法律去管他們,與我們不相干,我們不可以隨便說,為什麼?如果說他們的不是,影響群眾對領導人的信心,這就是罪過。他們有善行,善心、善行我們可以讚歎;不善的心行,決口不提,也不要放在心上,這是佛教給我們的。

另外兩條,《瓔珞戒》裡頭的“不漏國稅、不犯國制”,“國制”就是國家的法律。決定不能做犯法的事情,做犯法的事情,不是佛弟子。所以佛教在中國兩千年來大行其道,歷代帝王護持,有道理!它對國家、對社會有好處,沒有壞處。現在社會對佛教有很深的誤會,佛弟子要負完全責任,為什麼?我們沒有遵守戒律,沒有依教奉行,甚至於,我們連“三皈”、“五戒”、“十善”都沒有做到。這三樣東西沒有做到,就全是假的,不是真的。打在外面的旗號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乾的事情跟釋迦牟尼佛的教誨是一百八十度的反面,釋迦牟尼佛天天在流淚,你們所作所為,對得起佛陀嗎?你們是替釋迦牟尼佛抹黑。讓社會大眾對佛教產生嚴重的誤會,這個罪、報應都是無間地獄,這不能不知道,將來墮地獄,不知道怎麼墮的。要想認識佛法,你必須讀誦經典,你才真的認識它。

淨空法師:身都保不住,哪能有身外之物!

我們在沒有遇到方東美先生之前,我們跟一般社會人一樣,對佛教歧視,認為它是宗教、它是迷信,看到寺廟不願意進去,我是這麼一個人。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不是學佛,沒想到他給我上課,我們最後一個單元叫做“佛經哲學”,我從這個地方入門的。我向老師請教: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它哪來的哲學?而且一般人說它是多神教、泛神教,所謂多神、泛神就是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真神,佛教什麼都拜,貶為低級宗教,它怎麼會有哲學?老師就告訴我:你年輕,你不懂,釋迦牟尼(他沒有說“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真的嗎?我就很留意他的書房、他的書桌有沒有佛經,果然,他書桌上從來你不會看不到佛經,你看不到!我們才曉得他真幹、真讀。給我上課的時候,大乘經典一段一段的他都背出來,比出家人厲害,真下了功夫。我們對他生起信心,認真學習。經典裡頭有大學問,沒聽說過。這個單元學習完了之後,我就明白了。老師告訴我佛教哲學不在寺廟,我說在哪裡?在經典。指示非常清楚。你要想學佛教哲學,要從經典、大乘經典裡面去學習,為什麼?現在出家人他們不學了,是這麼個原因。過去的出家人,個個是有道德、有學問,真令人敬佩,他們隱居在深山,真正是天人師。現在沒有了,學習的環境沒有了,老師沒有了,只有自己從經教裡頭去學習“人生最高的享受”。

章嘉大師勸我出家,因為我一個人在臺灣,沒有任何負擔、沒有約束;而且囑咐我學釋迦牟尼佛,給我兩本書——《釋迦方誌》、《釋迦譜》,告訴我,要學佛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這兩本書是經典裡面節錄下來的,等於說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我們對他有所認識。讀了之後才明白,釋迦牟尼佛是個什麼人?是個教育家。你看他的歷史,十九歲捨棄王位,一般人是爭取的,打得頭破血流;他到手了,不要,送給別人,真放得下!離開家庭去學道,過苦行僧的生活,誰肯幹?我們要得到這個位子,肯幹嗎?決定做不到。釋迦給我們現身說法,參學十二年,十九歲到三十歲,印度所有宗教他都學過,所有的學派也都學過。印度人重視禪定,所以他四禪八定修圓滿了。禪定裡面,六道里面的空間維次全部突破,所以對六道輪迴太清楚了,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接觸到的。六道之外的,印度宗教學說都沒有接觸到,所以依然很多問題不能解決:六道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這些都是沒有人能解決的問題,所以世尊要再深入。三十歲這一年,他把參學放棄了。這個我們以後明白了,十九歲離開家庭,是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下參學,是放下“所知障”。這二障斷了之後,他才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在菩提樹下入定,入更深層次的定,一直深到究竟,是“自性本定”。入到這個層次,開悟了,這一開悟,就叫成佛。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

小乘見不到佛的神通,佛在禪定當中講《華嚴經》,小乘人不知道,《華嚴》是定中講的。出定之後,如果沒有人“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佛就走了。沒人知道,誰去請他?幸虧四禪天淨居天人,化身變化個人的樣子,幾個人請佛轉法輪,就是請佛講經教學,請佛住世,佛答應了,這才從菩提樹下起來,到鹿野苑去找他五個同伴,先教他們。這就是五個人聽佛講經教學,都願意跟他出家,這就是五比丘,地球上僧團正式成立了。你看有佛、有比丘、有法,佛給他們講四諦法,有佛、有法、有僧。一直到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一生沒有建道場,都是在樹下,“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一生過這種生活,快樂無比。我們能想到這些人身體好、健康長壽,能經得起風吹、雨打、日頭曬,為什麼有這麼好的身體?身是物質,物隨心轉。佛這個團體心好,所以身體好,就這麼個道理。我們身體跟他不能比,我們的妄念太多了,煩惱太多了,我們學他這個生活,第二天到加護病房去了,生命能不能延續還成問題;人家若無其事。這就是世尊為我們示現——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他們心能轉環境,對身體,身心健康;對外面環境,他們意念能控制,無論什麼樣的天氣,都能夠適應。

印度是熱帶地區,沒有四季,所以三衣足夠了,不需要多,走到哪裡去全帶在身上,任何地方可以休息。講經教學都是在山林、樹下、水邊,佛,大家給他鋪一點草,鋪個座位;學生,就地而坐。現在斯里蘭卡還是這個習尚,看大家聽經,全坐在地下,一排一排,整整齊齊;老師有坐著講、有站著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