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徐州昔日寸土寸金的沿街门面,你还好吗?

近日,有一段视频在朋友圈疯传,内容是市中心文亭街、富国街和福顺路的餐饮行业出现一波“转让潮”。事实果真如此?徐报融媒记者深入上述地区走访,发现有十多家店铺转让,并非全是餐饮企业,而且不少店铺节前就已挂出转让启事。对于转让原因,多位当事人称“租金太贵”。


在徐州昔日寸土寸金的沿街门面,你还好吗?


三条街有十多家店铺要转让


3月5日午饭时间,多路记者分头来到市中心的文亭街、富国街和福顺路。这三条街云集很多餐饮小店,还有适合工薪阶层的各类小吃、快餐,因为地处闹市,往日店面生意都很火爆。但当下受到疫情影响,有部分门店仍未营业,还有十余家贴着“转让”“转租”字样。


正常营业的店面,门口大都贴了“本店已消毒,不堂食,请自觉间隔两米排队”等字样,个别店门口站着几位排队的市民。有经营者表示,目前只做外卖。


经实地了解,文亭街、富国街和福顺路只有十余家门面要转让,并非全是餐饮,还有理发、足疗等店面。


原因:租金太贵,市一院搬迁


“和疫情关系不大,最主要是租金太贵。”一位准备转让店铺的业主告诉记者。


记者又联系上几位转让者,最小的一家不到20平方米,月租金4000元;较大的一家有200多平方米,年租金50万元以上。有的店铺不仅收取租金,转让时还要向新承租人收取金额不等的转让费,依据店铺面积和位置从4万元到10万元不等。


富国街一位包子铺老板告诉记者,他在这里干了4年,生意一直很好,顾客主要是附近的上班族。他准备转让包子铺,将收取10万元转让费。“店铺还有3年承租期,月租金是1万元。租金高,但是客源也稳定。我想回老家照顾孩子,才不得不转让。说实话,疫情发生前,我这店一天可以净挣700元,现在受影响减了一半。我挂出转让后,每天电话多得接不过来。”老板说。


不过,也有店铺经营者表示,市一院搬迁对附近的店铺冲击很大,生意明显下降,有危机感的店主就主动选择转让。


一家知名美发连锁店也挂出转让。附近的店主称,这家美发店年前就挂出转让了。


“这家美发店消费高,平常洗剪吹五六十元以上,烫头几百上千元很正常。房租每年要七八十万元,理发师的工资也是一笔很大开销。”一位知情者透露,租金过高,经营成本大,是导致店面转让困难的主要原因。


在徐州昔日寸土寸金的沿街门面,你还好吗?


△门面转让主要原因是租金高


四星级酒店卖起盒饭


虽然部分店面转让和疫情没有太大关系,但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有的星级酒店甚至做起盒饭生意。比如,四星级的卡迪亚国际大酒店就推出低价亲民盒饭套餐和外卖零点。


市民熟悉的七佰岁羊汤馆,过去天天爆满。现在转变了经营模式,顾客要提前一天网上预订,店小二跑腿送货,菜品也以烧羊腿、烧羊肉、羊棒骨等便于顾客加热的半成品为主。


各种凉拌素菜10元/斤、卤牛肉78元/斤、猪头肉33元/斤、猪蹄30元/斤、河虾55元/斤、烧鸡28元/只、盐水老鹅38元/斤、鹅翅10元/个、牛脸肉38元/斤......这是西塘渔村的外卖价格表,与以往没有区别。


2月14日,西塘渔村复工。“不是为了盈利,是为了给复工企业和附近的老百姓提供便利。”总经理唐劲说。


西塘渔村推出了盒饭、熟食、包子、盖浇饭、烧菜、炒菜等众多品种,顾客微信或电话订餐,店家给送到指定地点。


大中型餐饮外卖生意不理想


“我们一个店一天通过电商平台外卖销售只有约1000元!”大张烙馍村董事长张宗峰坦言,疫情发生后,烙馍村也开始尝试电商外卖,但效果不好,且外卖主要是羊肉串。


张宗峰介绍,疫情发生后,服务员没有上班,但每人每月1500元的工资都照发,仅此一项,一个月就是七八十万。


张宗峰认为,因为疫情,徐州餐饮企业可能会重新洗牌,有一批大中型餐饮无法承受员工工资和房租压力,退出餐饮市场。小餐饮单品价较低,做外卖有优势。比如,烙馍村铁锅老公鸡一只128元,成本就要70元。而小餐饮鸡肉类菜品价格便宜。


走访中,多数大中型餐饮经营者表示,虽然尝试转型线上,但销售额不及以前的零头。


外卖+社区团购,成小餐饮自救妙招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在小餐饮实体店排队的市民并不多。在不允许堂食的情况下,除了外卖,主动联系社区团购,成为不少小型餐饮自救的妙招。


泉山区泰山街道办事处康居小区的业主团购群,每天晚上7点就开始团购接龙。参与团购的商家,除了徐州传统的小吃米线、凉皮、蛙鱼外,还有卤菜、水产品、肉类、鸡蛋、水果等等。近期,“陈一道辣椒炒肉”“俏厨娘”等社会餐饮也开始面向社区开展团购。


据一位徐州老味米线的经营者介绍,春节过后,他们就出来联系各大社区进行团购,每天把预订的米线送到小区大门口。这样,既方便市民生活,也解了经营之困。据介绍,每天这种社区团购的量,平均500份左右,销量远远超过外卖。


模范米线创始人刘月红表示,她推出的真空包装米线,因能保证和堂食一样的口感,反而持续创下新的销售记录。


烹饪协会:疫情下经营思路还要打开


“小的餐饮店,多是夫妻店,即便聘请员工,人数也较少,工资成本相对较低。”市烹饪协会的尹建奎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登记在册的餐饮企业有上万家,加上规模较小的疏导点餐饮等,二三万家餐饮还是有的。目前,小餐饮都在积极复工做外卖。由于备货少,主要压力应该是在房租方面。市区一些大型商场对餐饮业采取了房租减免政策。应该说,此次疫情虽然对小餐饮也造成冲击,但一般还能承受。


尹建奎表示,对大中型餐饮很担心,根据烹饪协会掌握的情况,因为大中型餐饮节前储备了大量食材,即便后期进行了促销,但损失也是明显的。此外,由于餐饮业厨师、服务员流动性较大,为了留住员工,在无法开门营业没有进账的情况下,企业依然还要发放一大笔的基本生活费。


在徐州昔日寸土寸金的沿街门面,你还好吗?


△小餐饮也挂出转让启事


“一些投入较大刚装修的大型餐饮门店,考虑到房租、人员成本,尤其是资金不足的,能否挺过这一关还是未知数。”尹建奎说出了他的担心。


对大中型餐饮企业,尹建奎也提出建议。他说,经营思路还是要打开。如南京一家大型连锁餐饮,就推出了特色包子外卖,各种口味,销售非常火爆,挽回不少损失。徐州大中型餐饮企业也可以尝试下。“目前大多数市民选择自己做菜,炒菜一人会就行,但会包包子的家庭还是少数。”


尹建奎认为,疫情结束后餐饮业一定会迎来爆发期。“坚持住,就是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