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極其罕見的一種墓葬風俗,將活人下葬,送一頓飯就多加一塊磚


近幾年中國的人口老齡化情況日益嚴重,這已經成為我國一個形式極為嚴峻的社會問題。老齡化問題在很多方面對我國發展造成了影響,大大減緩了我國經濟發展進程,而且還會帶來許多的社會問題,每年的人大會議都會出臺許多相關政策,力求改善人口老齡化問題,及其這個問題造成的後續影響。

中國極其罕見的一種墓葬風俗,將活人下葬,送一頓飯就多加一塊磚

人口老齡化的成因是非常複雜的,十幾年前國家曾經施行計劃生育政策,在這期間我國的生育率大大降低,新生兒數量減少。之後一段時間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所以老人們有了更好的養老條件。

並且醫療水平也在飛速發展,老人的平均壽命得以延長。種種原因疊加在一起,造成了我國目前新生兒越來越少,青壯年勞動力佔比變小,老年人口比例逐年攀升的情況。

中國極其罕見的一種墓葬風俗,將活人下葬,送一頓飯就多加一塊磚

要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這個過程肯定是漫長而曲折的。首先是要提高新生兒的出生率,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最後起到效果的就是二胎政策,近幾年很多獨生子女家庭都要起了二胎,雖然也引發了不少社會問題,但是大方向來說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十幾年之後這些新生兒便會成為青壯年,大大提升我國青壯年人數佔比。之後就是要解決好老年人的贍養問題,如此龐大的老年人人口會給國家的經濟造成極大的負擔,除了子女贍養之外,政府還需要給予一定的補助。

中國極其罕見的一種墓葬風俗,將活人下葬,送一頓飯就多加一塊磚

中國為這個問題焦頭爛額的時候,世界上還有其他國家也面臨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本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日本地域面積狹小,人口也少,再加上經濟發展速度極快,所以人口老齡化也出現了很久,尤其是在二戰以後。

現在日本政府針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也出臺了許多措施,比如說建立足夠的養老院,收容那些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家裡老人多有負擔的年輕人也能向政府申請養老金補助,針對各種情況日本都有著完整健全的養老金制度。在日本,年滿六十五歲的老人能夠得到政府提供的特殊補助,足足有二十萬日元,這筆錢對於老人來說足夠用了。

中國極其罕見的一種墓葬風俗,將活人下葬,送一頓飯就多加一塊磚

這種健全的養老制度對於一個發達國家來說其實很容易做到,在二戰結束人口老齡化問題剛出現的時候,日本政府可就沒有這麼多精力處理這些無人贍養的老人。關於這一時期日本如何處理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我們能從《楢山節考》這本小說中窺探一二。

在日本有一個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那就是年紀在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如果還沒有自然離世的話,就會被兒女背到山上丟棄,任其自生自滅。

中國極其罕見的一種墓葬風俗,將活人下葬,送一頓飯就多加一塊磚

這樣的做法在如今看來很殘忍,但是在當時的日本卻成為了一種傳統。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只有這樣殘忍的行為才能保證剩下的一家人能夠活下去。不過這種做法終究還是有違人倫,1953年有一位日本導演拍了《東京物語》,這部電影詳細講述了二戰之後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在日本國內引起極大的反響,這些文藝作品也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日本養老制度的完善。

中國極其罕見的一種墓葬風俗,將活人下葬,送一頓飯就多加一塊磚

中國目前的養老制度還不能和日本相比,畢竟人口基數大,老年人口也比日本多得多。但在歷史上,中國也曾經出現跟日本一樣殘酷的棄老傳統。相傳中國古代有一種墳墓叫做瓦罐墳,在民間也會被稱為“花甲葬”或者“六十還倉”。那時候農村地區有老人年滿六十還沒有壽終正寢,兒子就會把老人背到村子外面統一建立好的瓦罐墳裡面。

中國極其罕見的一種墓葬風俗,將活人下葬,送一頓飯就多加一塊磚

一開始瓦罐墳沒有封口,老人獨自待在裡面,由子女送飯。每送一次飯,子女就會往墳口加一塊磚頭,等到送滿了三百六十天飯,墳口就正好全部被堵死了,子女們就會停止送飯。這樣的行為說好聽一點是奇特的下葬風俗,說難聽一點就是將老人活活餓死,還省掉了下葬的步驟。

中國極其罕見的一種墓葬風俗,將活人下葬,送一頓飯就多加一塊磚

不過關於瓦罐墳的記載只在野史中有出現,在史書中沒有正式的記載,所以真假存疑。不過在戰爭以及饑荒時期,易子而食的情況都會有出現,子女們將喪失勞動力的老人們送到瓦罐墳裡的情況想必也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