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6亿吨,进口食品规模却突破700亿美元,为什么还要进口?

农村老俗话


我国的粮食产量那么高,连续6年超过6亿吨,为什么每年还要大量进口?

我们先简单的来看一组数据;

2017年的国内粮食产量就以达到61791万吨,而粮食累计进口也达到了13062吨。

2018年的时候我国粮食产量就达到了13000亿斤,而且主粮方面,小麦,玉米,水稻的自给率一直都保持在98%以上。那明明这么高的自给率为什么还要每年花费700亿美元进口呢?今天老贾就来跟大家聊聊;

饲料加工;


首先是我国进口粮食主要都被饲料加工企业给吃掉了,大家也都知道粮食不光人吃,还要加工成饲料喂给家禽的,进口粮食当中以大豆为例,据数据显示进口的大豆有一大部分都被加工成豆粕占比超过75%-80%,而且还有一部分进口粮食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就比如泰国的香米。

缺乏高效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


要知道欧美国家不光工业技术先进,其农业技术和农业设备也是十分发达的,欧美国家早在8 9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农业伸长机械化,信息化,他们往往5 6个人就能完成一个几千公顷的农场生产工作,而且效率也非常的高。而我们国家也是近十几年来才慢慢有大型的机械设备加入到农业当中,以前大部分生产都是靠人的生产效率不高。

适度进口;


像大豆和高粱大麦这些进口价格低,而且有没有关税额的限制必然是进口粮食的首选。但是也要把握一个度,要牢牢把饭碗把握在自己人的手里,近些年巴西,阿根廷,美国这些国家依靠着中国的大豆赚的盆满钵满,而国内的大豆却卖不上价,这就造成了国内的大豆种植户开始种植其他农产品,对国内的大豆种植造成不小的冲击。


好了关于我国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感觉不错的话就给点个关注和赞吧。


老贾聊三农


数字归数字,实际是实际,现在很多地都不种了,种水果了,种树了,粮食还是增长,我可能不信


大胜小丽


其实我国土地红线在多少亿亩,有的时候说是18亿亩,有的时候又说15亿亩,我们都搞不明白到底哪个是真的,现在粮食年年增产,但是农村的土地荒废的越来越多,而且现在的农村土地相当大的一部分并不是种粮食,而是种其他效益高的东西,种粮食的意愿越来越低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连年增产,不得不让人佩服,真是非常的厉害,太厉害了呢。

而且每一年都是产量在六亿吨往上,这个产量真的非常的惊人,公布出来的数据是我们的自产粮食可以基本满足我们国内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每一年我们要从外国进口1.7亿吨粮食,这个数字非常的庞大,我们自产粮食既然够基本生活保障了,干嘛还要进口呢,其实这个原因主要在于进口的粮食用来作为粮食副产品加工用的比较多。

主要粮食够我们国内的人吃,但是却没有办法去支持我们现在的好生活需要的粮食加工副产品的需求,所以需要大量从外国进口粮食进来填补这方面的需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我们是人口大国,又是最能吃最懂得吃的国家,所以在这方面对粮食消耗特别巨大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任何好吃的东西都要许多东西来进行搭配加工,进口粮食就是为这些服务的。

当然了,如果能自产自足那当然最好了,只是我们本来适合种植粮食的好土地就少,加上现在城市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入城,农村土地荒废比较严重,而且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说城市规模扩大这些土地面积减小,都是粮食没有办法大量增产的原因,技术再先进没有足够的土地也不会有太多的增产,这是全世界最基本的常识而已,所以进口粮食来满足一些方面的需求是势在必行的。


无法超越的足迹


无粮不稳,好好核实产量!由于种地赚钱少,现在地抛荒很多,粮食实际产量亟待认真核查,虚报误国者,当斩立决!


勇士Ljs


不知检查组真正合查6亿吨真粮食吗?还是纸上编的虚假数字。


用户3867893014064


如果将进口粮食的700亿补给中国种田的人,中国人吃的是好粮食,中国人的健康更有保障,田地也有人耕作,利国利民


用户太多的无奈


我看到的是农村荒芜土地有增无减,难道是产量大幅提高了?!希望不再是统计数据又不准确!


千里目84315165


粮食产量连年增长明显是虚的,试想农村人口大量迁移或外出,耕地抛荒严重或改种其他经济品种(如种树、种菜、种花、种草等),粮食种植面积逐年递减,且很多双季变单季,怎么会粮食增产,应该是严重减产,加上规模化养殖递增需要,当然进口粮食越来越多。


春雨夏凉风入松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一方面,我国粮食生产分散在几亿农户手中,一家几亩地,各家自主经营,这就导致在品种选择,管理过程上的不一致,进而导致产品的一致性不够。以玉米为例,目前在一个地区推广种植的品种就有几十种,再加上收获、晾晒、去杂过程也不一致,导致国产玉米产品非标化。而另一方面,国内的粮食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饲料加工企业手中,不论是生产食品的企业,还是生产饲养的企业,出于对产品一致性的要求,必须选择一致性的原料,这就导致了一边老百姓生产的粮食卖不掉,而另一边,企业又必须舍近求远,到国外采购符合他们生产要求的粮食原料。其次,是价格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成本远远高过国外,基本上是国外的一倍以上,企业从国外进口粮食,价格大幅度低于国内,加上进口关税,原料的单位成本依然比国内低。这两个因素叠加,导致了一面是国内粮油增产卖不掉,而另一面企业又花费巨额外汇从国外进口粮食。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落伍了,粮食生产的高成本,已经让我国农业不但失去了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市场也节节败退。而非标化的粮食产品,又无法被工业企业采用,更加剧了国内粮食产业的危机,种的粮卖不掉,卖掉了不挣钱。而在加工企业眼中,这些粮食基本上是不可用的"废品"。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条路,就是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大面积单品种机械化经营,从品种、管理到产品与国际接轨。


黑哥迟万胜


在我国,农业与工业是此起彼伏的交替发展状态,前30年,中国以粮食为纲,成了农业大国,不但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还支援了很多国家,而工业还是在萌芽状态,近20年来工业化一路高歌猛进,农业是一路下滑,工业产品是大量出口,而农产品是大量进口,工业品类是越来越多,而农产品是越来越单一退化,从事工业化的人口猛增,农村农业人口聚减,工业用地大增,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工业资本不断扩大,农业投入枯竭,工业研发如火如荼,农业科技烟熄火熄。这种现象很正常,任何事情都是两面性,古人总结了,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顾此而失壁,连忠孝都不能两全。20年后的今天,谁敢说不是农业发展的好时光呢?大家只有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