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家庭可以不富有,但別讓窮人思維影響孩子,這麼做的父母都後悔了

勤儉節約素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如今很多家長都有教導孩子節儉的觀念,但是過猶不及,如果教導孩子時,把握不好節約的度,對孩子輸入“

窮人觀念”反而會害了孩子。勤儉節約的教育把握得好,就是教孩子正確的消費觀,不亂花錢,珍惜自己已經有的東西;節約過頭則會使孩子成為一個花錢畏手畏腳,甚至吝嗇的人。

有孩子的家庭,日常開銷中最大的一部分肯定是為了孩子花出去的,辛苦掙錢養孩子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家長都希望孩子們懂得感恩;也希望他們不要有太多的要求加重自己的負擔。但是一直限制孩子的消費,對孩子傳遞窮人思維,會限制孩子一生的發展,其中的影響你可能還不清楚。

家庭可以不富有,但別讓窮人思維影響孩子,這麼做的父母都後悔了

一、影響孩子的童年

首先,這種思維方式會對孩子的童年造成大的影響。童年時期,孩子們的消費觀念還屬於萌芽階段,偶爾他們希望父母能夠滿足他們的願望,比如:買一個玩具、參加一個興趣班、去遊樂場玩一次。但是如果家長在他們提出任何要求時都以“我們家沒錢做這些”為理由拒絕他們,那在他們的觀念裡就會造成“我們家很窮”的想法,在別的小朋友面前也會開始變得自卑。

家庭可以不富有,但別讓窮人思維影響孩子,這麼做的父母都後悔了

二、極大限制孩子的發展

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區別在於:做事情敢不敢放手一搏。王思聰從他父親那裡得到了5個億,最後賺到了40個億;而普通人得到這樣一筆財富,則會希望用這筆錢安享晚年。

因此,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直對他們灌輸“窮人思維”,會使孩子們的眼界變得狹窄,做任何事情都畏首畏尾,不敢拼搏。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我們對自己是否定的,他們認為自己是個窮人,失敗之後要付出的代價是他們不能夠承受的,因此做任何事情都容易顧慮過多,最終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家庭可以不富有,但別讓窮人思維影響孩子,這麼做的父母都後悔了

三、侷限了孩子的認知

環境塑造人才,野外的老虎從小接受捕獵的能力訓練,能夠長時間耐飢捱餓,只為在長大後能夠一瞬間捕捉住一頭羚羊填飽肚子;動物園裡的老虎長期安逸過日子,每天等著飼養員投餵,漸漸地卻喪失了捕獵的技能。

正因為如此,一個從小浸泡在“窮人思維”中的孩子,是無法輕易改變自己,成為一個高層次的人的。在生活裡,窮人之所以窮,是來源於他們的窮人思維。比如,窮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認為自己一輩子就這樣了,不相信會有什麼改變。又比如,無論做什麼都把省錢作為首要標準,以為少用就等於多賺。

家庭可以不富有,但別讓窮人思維影響孩子,這麼做的父母都後悔了

在“窮人思維”的影響力長大的一代人,很能突破自我心裡的防線,去思考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錢人。

四、影響孩子的消費觀

窮人思維,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消費觀,從小“窮”慣了的孩子眼界比較小,平時什麼都不敢買,見到一些好看的東西都會覺得特別貴,最奢侈的東西完全不敢抱有念想。一個只知道囤積糧食而不知道食用糧食的松鼠,最終只能餓死在冬天裡。

一杯奶茶其實並不貴,但是因為覺得自己買不起而一輩子不去嘗試,會讓人一生都覺得遺憾。

家庭可以不富有,但別讓窮人思維影響孩子,這麼做的父母都後悔了

五、影響孩子的社交

窮人思維,最終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帶著“窮人思維”的孩子,從小時候起就知道家裡很窮,長大後也不敢花錢,性格也會隨之變得越來越斤斤計較。比如在別人看來無關緊要的幾塊錢,他們卻會認為十分重要,與別人相處過於計較只會招致他人的白眼,最終失去許多朋友。

在和別人的交往中,會要求別人付出的和自己一樣多,如果別人付出的比較少,自己就會想辦法去佔一點別人的便宜,這樣會導致孩子交不到朋友。

家庭可以不富有,但別讓窮人思維影響孩子,這麼做的父母都後悔了

寫在最後:

我們能夠理解家長們希望孩子們感恩勤儉的願望,但是教育的過程中不是每個觀念都正確滿分,把握好教育中的尺度,才能夠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才能夠讓他們形成爭取的三觀,做一個成功的人。

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一代人。希望每個家庭裡面都能意識到這個問題,不要讓家長的悲劇成為了孩子們的悲劇,要想帶出一個成功的孩子家長們還得多費點心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