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買車時,如何判斷一輛車是不是真的省油?

鄔晴霜


節選我在《節油高手經驗365》一書裡面的第一條回答你這個問題,請參考!


1.選擇一輛“小胃口”車的節油經驗

俗話說:“吃飯穿衣量家當。”買車也是如此,如果你是一位普通員工或小老闆之類的“經濟型”人士,要想避免成為“車奴”,就得關注用車成本,還是實際一點買輛“小胃口”的節油車吧,免得以後養起車來感到力不從心。

節油經驗

1)在滿足動力性和加速性要求的同時,儘量選擇排量偏小的車型。

2)從節油的角度,選擇柴油發動機車要節約得多。

3)選擇壓縮比低一些的發動機,使用的是較低標號汽油,也就節省了油錢。

4)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小型車行駛時要克服的阻力就小些,因而也就節油。

5)汽車的自重一般與油耗成正比,小型車自重每增加40公斤要多耗燃油1%。

6)儘量選擇新款一些的車,一般越新款的轎車發動機節油性能越好。

7)選車時要考慮氣缸數,同排量發動機缸數越多,燃燒越充分,也就更節油一些。

8)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般是手動擋車比自動擋車節油。

9)採用子午線輪胎的汽車節油。

10)節油口碑好的品牌和車型,基本“胃口”都小。


龐永華vlog


在大家的印象中,好像日系車是最省油的,其實個人的觀點,看一輛車省油不省油,主要的還是看先天上的排量是怎麼樣,而不要按品牌類別判斷省油不省油。


比如大家都說日系車是省油的,其實日系車比較省油,主要指的是入門級別的合資車,比如說維持,是單卡羅拉花冠等等這些車型,像B級車以上,雅閣,凱美瑞,天籟,尤其是老的2.4的乃至V6的機子,真的一點不省油,還有銳志,皇冠,霸道等等,這些車都不省油。


說這個主要是想給大家說,判斷一輛車省油不省油,最主要的是看先天性的這個汽車排量大小,這才是決定性的因素,在這個基礎上在看這個車的綜合表現,比如發動機變速箱匹配的好不好,整體自重,發動機技術好壞等等。

如果一個小白買車,什麼也不懂,最好是加入車友群或者是一些相關車型論壇,看看大家的真實油耗,工信部油耗可以說連參考的意義都沒有,不要過於在意這個。



最後汽車是不是省油,和胎壓,路況,使用習慣等等有很大的關係,比如銳志2.5,有的人開12-15個油,有的人9-10個油就夠了,這油耗本身就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也不要太在意。


66號車坊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認為就一句話:看隨車的油耗標籤。

有人不相信油耗標籤,那就多說幾句,與您聊聊我的看法。

不考慮輪胎、路況、駕駛、氣候等因素,單純看車的話,油耗的高與低,主要是發動機+變速器的效率,以及車身造型和車身重量所決定。

比如,身材矮的車,往往比身材高的車省油(現款漢蘭達比上代車型矮,原因之一是為了降低油耗);體重輕的車,往往比體重大的車省油。如果希望買輛省油的車,轎車、尤其是小型轎車,顯然更值得考慮。

當然,上述所言也不是絕對的。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效率。比如,2017款雷凌體重1300公斤,綜合油耗5.9升;2016款寶來體重1260公斤,綜合油耗6.2升;2017款福克斯體重1336公斤,綜合油耗6.7升。如此對比,雷凌省油的原因在於效率高。

不過,發動機+變速器效率方面的數字,並不容易獲得。所以我認為,以隨車油耗標籤作為參考,更合適,也更簡單。

從2010年開始,我國規定,新車出售時,車上必須貼一張能耗標籤,上面有“市區、市郊、綜合”3種工況條件下的油耗成績。

有人不相信這個數據,一些汽車網站甚至建造“真實油耗”的數據庫。

事實上,任何一項國家標準,首先得建立測試前提,只有前提一致,測試結果才具備可比性。汽車媒體廣泛缺乏的,恰好是這一點。比如,加速、制動、噪音、油耗,這幾個汽車媒體熱衷的測試項目,隨意性很強,測試時很少或根本不考慮載荷、路面、風力、溫度、氣壓等因素,如此不嚴謹,測試結果至多是個有限的參考。與之相比,工信部油耗由於前提一致,用於互比,我認為更具備參考價值。

當然,對於多數人來說,最好以標籤上的市區油耗而不是綜合油耗為參考。因為這個指標更接近多數人的用車環境。


星爺說車


如何判斷一輛車到底省不省油,需要通過多方面的情況來綜合分析和討論。

我認為,車輛油耗高低基本上可以從6個方面做出判斷。



一、車型的不同

同樣是一款車,轎車相比 SUV和MPV車型,油耗就會來得低很多。SUV和MPV車型車身高度比較高,油耗就會比較大

二、排量的不同

排量越大的車,發動機的噴油量一定是比排量小的車來的大,自然油耗也就更高,很簡單的道理,3.0的發動機肯定比2.0油耗來得大。


三、風阻係數的不同

風阻係數越低,車輛前進的阻力越小,因此油耗也就更低。這一點可以諮詢新車銷售顧問,他們會告知車輛的風阻係數是多少。

四、輪胎大小

輪胎的大小不是看尺寸,而是要看他的胎寬,胎寬數字越大輪胎接觸地面面積越大,油耗相應也會更大。

五、廠家公佈的油耗數據

廠家公佈的油耗數據雖然不算準確,但是很有參考價值。基本上在綜合工況的基礎上,再加3L大體就是車輛的實際油耗。


六、車身重量的大小

車輛越重,發動機所需要輸出的功率越大,進而油耗肯定也會更高,所以說車身輕的車一定比車身重的車,來得更加省油。

實際上這並不是評判一輛車到底省不省油的全部標準,還應該加上一些比較非客觀的因素。比如,車輛行駛的路況,開車人的駕駛習慣等等。但是由於此類情況,基本上很難給出一個固定的標準。

畢竟人的駕駛習慣不同,有些人開車習慣好,有些人開車習慣差,而且車輛所處的路況也是實實在不斷變化的,所以說很難根據這些情況給出一個油耗高低的評判,但又跟油耗高低有著比較密切的關係。


鴻漸談車


買車時判斷一個油耗高不高,主要通過車輛動力系統和車輛整體造型來判斷,一般情況下,發動機排量越小越省油,渦輪增壓發動機比自吸發動機省油;對於變速器來講,燃油經濟性CVT>DCT>MT>AT;對於車輛輪胎來講,輪胎橫截面寬度越小,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越小,輪胎滾阻也越小;對於車輛類型來講,SUV油耗大於轎車。


所以,我們再判斷一輛車究竟省油不省油,可以通過該車輛上述性能判斷。

發動機

如果我們想買一款油耗較低,同時還比較省油的車輛,最好選擇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

對於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而言,發動機依靠渦輪進行輔助進氣,所以進氣效率非常高,同時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具有較高的壓縮比,採用缸內直噴技術,汽油燃油霧化效果以及燃油效率較高,有利於提升車輛油耗,所以為了降低企業平均油耗,提升車輛市場競爭力,現在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非常流行。

變速器

對於CVT變速器而言,CVT變速器傳動比連續變化,在加速減速過程中,整車駕駛感非常平順,有利於提升車輛乘坐感。

CVT由於傳動比範圍非常寬,可以控制發動機轉速始終處於最佳經濟轉速區域,車輛燃油經濟性始終保持最優秀狀態。

但是CVT由於換擋太過平順,車輛駕駛樂趣較低,對於激進駕駛者可能不滿意,而DCT變速器恰好可以滿足要求。DCT傳動效率高,換擋迅速,發動機幾乎沒有動力中斷現象,這有利於提升車輛的動力駕駛感。



判斷一輛車究竟省油不省油,通過發動機排量和變速器類型肯充分判斷,車輛輪胎和車輛風阻只是作為輔助條件進行更深入的連接。

想了解更多關於汽車油耗知識,歡迎留言評論。“汽車概況”作為專業的汽車平臺,只回答專業的汽車問題,歡迎大家關注!


汽車概況


這個對於汽車小白來說比較難,對於老司機來說比較簡單。想快速的知道一輛車省油與否,可以上網查詢真實車主的油耗,雖然一車一油耗,但是總歸有很多相似的路況和比較接近的油耗,比如我哥們的飛度百公里油耗5.5L,朋友都別克君越8.6L,同事的卡羅拉6.6L…



而自己從眾多車型裡選擇出一款車型來,比如吉利繽瑞,它的油耗是怎麼樣的?1.4T繽瑞配的CVT,百公里油耗真的能達到5.5L?這些都是存在疑問的,首先決定一輛車油耗大小的,要看其發動機排量,1.0的排量的油耗就比1.4排量耗油量少。其次就是車重的問題,企業不傻,不會用小排量匹配大車身,一般而言1.5噸左右的車最少也得配1.5T發動機,所以排量和重量是很重要的因素。


車企宣傳新車時,經常提到一個詞:風阻係數。數值越低的,耗油量就越少。最明顯的對比就是轎車比SUV油耗要低。哪怕它們同排量同重量,轎車風阻小,油耗就低。

如果個人買車比較在乎油耗,那麼一定要查清楚它的排量、重量、風阻係數。而影響油耗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輪胎寬度,輪轂大小,行駛路況,駕駛習慣等等。判斷一輛車省油與否,工信部給的油耗只是一個參考,要看發動機排量、壓縮比和熱效率,要看車身重量等很多方面。對於一款新車,你是很難把握它的油耗的。需要你自己不斷去嘗試和統計數據才知道它的油耗,一般兩箱油就能知道。


小強說說車


大家好,很高興為大家回答這樣的問題,大家買車的時候,除了關心車輛的外表,配置,其次就是關心車輛的油耗問題了。

那麼怎麼樣知道一輛車油耗的問題,每個車輛在新車的時候,都會給大家給出三個油耗,市區工況,綜合工況,市郊工況,那麼這三個油耗的耗油是不一樣的,市區耗油最多,下來就是綜合油耗,最省油的就是市郊。那麼車輛到底是不是省油,不能看廠家給的數據的,一輛車的綜合油耗要看這輛車的口碑,例如哈弗系列汽車,咱們在這裡不噴哈弗車,也不說哈弗車的質量,哈弗汽車的油耗的確是高,綜合油耗在一公里在一塊錢左右的,這樣的油耗的確是高的,所以不能看廠家給出的綜合油耗的,哪些油耗不是真實的。



我們看一輛車的油耗,要看這款車的綜合工況油耗,例如一款車的綜合工況油耗在7.5油耗,那麼我能算這款車的油耗的時候就在這款車的綜合油耗基礎上在加1.5升的基礎上來算這款的油耗比較真實。這樣算下來這款車的油耗在百公里9升油耗左右,所以大家買車的時候一定注意這款車的油耗,一定不要被車輛上面的官方油耗誤導,心裡一定要有數,不然到時候車輛買上,如果油耗太高,真的是養不住這款車的。

另外買車的時候一定要打聽那幾款車是油老虎,如果大家口碑之中都反應這款車的油耗高,那麼就儘量不要買,另外如果買車不講究其他的,省油的車型當然是日本車型最省油了,日系車最省油是大家公認的,所以要想買省油車,日系是最佳選擇。大家還有什麼問題記得評論關注留言。



暢談汽車的螞蟻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車輛前擋風玻璃上的工信部油耗數據,其次可以看車重、輪胎的品牌以及車輛的風阻係數等,其中車重可以詢問銷售或者自己看配置表,風阻係數可以詢問銷售得知。


說到工信部油耗,大家覺得水分頗多,參考意義較小,那麼工信部油耗是怎樣測出來的?為什麼水分較多?

其實工信部油耗並不是由工信部測試的,而是委託第三方測試,所以可信度就不高了。其次是車輛的油耗測試並不是開到馬路上去測試,而是將車輛固定在測試臺上進行測試,所以就沒有了風阻,也沒有輪胎與地面產生的較強的摩擦力。

測試路況分為模擬市區和模擬市郊路況進行測試,測試市區路況時,車輛在測試臺上重複跑四遍。跑完後,再測試市內郊路況,跑一次就可以了。


此外,在車輛測試時,一般是不開啟空調,而且車企一般會把車輛後備箱裡的備胎以及一些雜物拿出來,儘可能減輕車輛的自重,所以我們看到的工信部油耗一般都很低。


但是我們要知道,所以車輛的工信部油耗都是在這樣的測試環境下測出來的,所以橫向比較是有參考意義的。


關於車重,當然是車身重量越輕越好,越輕就代表自身越小,與地面的摩擦力就越小,動力損失也就越小,油耗也就會低一些,這點在日系車上深有體會。當然,車輛不能太輕,不然高速行駛時,容易產生飄的感覺,影響行車安全。一些車輛做到了輕,但同時需要在底盤、車輛的支撐性以及操控上下功夫,來增強車輛的穩定性,有取捨就得有彌補。

大家開車的時候,輪胎的種類也能影響到油耗,例如有的輪胎主打運動性,運動性的輪胎一般摩擦力強,那麼就會影響到車輛的油耗;有的輪胎主打靜音,有的主打均衡,而靜音輪胎會在胎紋上下功夫,例如較小摩擦力或減小風阻等,相比運動性輪胎,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油耗。

最後是風阻,我們坐車上高速的時候,車外的風噪很大,其實也可以說這是風阻。車速越快,風的阻力就越大,就好比現在的高鐵動車的車頭為什麼是類似火箭的樣式,其實就是為了減小風阻,減小動能的損失。

因此,我們在看車的時候,可以環車觀賞一遍,例如像轎跑造型的車型,溜背造型的車型,在為消費者營造漂亮外觀的同時還有著降低風阻的考慮。再比如,一些車型的前進氣格柵有主動閉合功能,凌厲流暢的車身腰線以及尾部還有小尾鴨等,這些都有減小風阻的功效。


所以,看車時,可以從工信部油耗、車輛的自重以及輪胎的品牌種類以及車輛的風阻係數這幾個方面來看,當然,如果還有更好的方法,歡迎下方評論互動。


阿凡聊車


首先省油是一個相對說法,到底油耗多少才算省油對於不同排量、不同型號、不同動力組合的車來說都有不同表現。而是否省油也必須有一個參考對比條件,因為即使是同樣的車也能開出差距很大的油耗差異。那麼買車時如何判定一輛車的油耗高低呢?

最具實際參考意義的法定限制

首先我們得有一個參考依據,這個依據不是對比其它車型、也不是根據經驗或者道聽途說進行估算,而是一個法定依據:

“乘用車燃油消耗量限制”,此標準規定了所有在售乘用車(汽油、柴油)的燃油消耗最高限值。此限值以汽車整備質量為依據規定燃油車的百公里油耗,分整備質量≤750kg、整備質量在750kg-2510kg、整備質量≥2510kg三大類,同時也對自動擋和手動擋進行區分。如下圖1為自動擋常見車型油耗限制,圖2為手動擋常見車型油耗限制(CM代表整備質量):


圖一(上)

圖二(上)

辦法很簡單,依據自己所購車型的整備質量參考上圖限值標準,此油耗即是所購車允許的最大燃油消耗。當然這只是個參考可以看成是最低油耗標準,因為不滿足限值的車肯定不允許出售,但瞭解這些至少能幫你做到心裡有數不至於什麼都是小白。因此,如果車型在排量、整備質量、變速箱差異不大的情況下小於限值越多必然代表此車油耗越低。因為最高燃油消耗限值往往和實際平均油耗很接近,所以它比工信部油耗更具實際參考意義。

最直觀的參考辦法

如果你對一款車的油耗一無所知,那麼工信部給油耗是你最直觀的參考辦法。很多人都調侃工信部的油耗有點“優秀”實際情況很難讓車主開到,但不管怎樣它仍是一項權威數據畢竟任何一款車都會經過工信部同樣的測試流程、也會受到同樣標準的檢測。既然大家接受測試的條件都一樣,那測試結果也是有參考價值的。

工信部的綜合油耗測試普遍偏低的原因在於測試車輛不可能完全模擬日常用車習慣,它只是根據既定的規範要求來測量車輛模擬工況油耗,且只有市區模擬和市郊模擬兩種情況。雖然有差異但是它的測試還是很科學的,它會保證車輛處在最佳運行溫度和狀態也會模擬車輛加速換擋、制動、阻力等條件,也就是我們說的最佳運行狀態,但不考慮空調和燈光等因素。(有興趣的可以查看GB19233-2008,工信部的燃油測試辦法)。

實際用車情況就太複雜了比如:你今天跑高速、明天盤山路後天又來個滿座市區跑,後續幾天又經常怠速、低速行駛等,你不可能讓工信部花一個月時間測試一款車的油耗,當然就是再逼真模擬也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使用標準。況且工信部這個燃油消耗測試也是借鑑歐洲的碳循環碳排放技術,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沒技術含量。雖然標準的制定是需要儘可能貼近實際工況但是千奇百怪的用車習慣及用途根本不可能保證面面俱到,但它需要一個權威依據,且幾十頁的詳細規定、標準以及一大堆的公式,是很科學的測試)

工信部的油耗標識很有參考意義,比如同排量車型差異又不大的車型必然有公示油耗高低不同的情況,那麼標識油耗低的其實際用車燃油消耗也會相對低一些。

是不是“真”的省油,這裡面這個“真”字是耐人尋味,真省油還是假省油這個只能從實際用車體驗中得到結果。

這個“真”似乎指的就是實際油耗和工信部給出的油耗參考差距略大。很多人說在工信部給的參考油耗上加上1-1.5L消耗就是實際用車的平均油耗,這個說法是一個參考其實就是平均加成了不同用車習慣和用途的燃油消耗的可能性問題。個人認為較準確的辦法是參考燃油限值標準,實際用車平均油耗在燃油限值標準附近就表明此車的油耗表現符合實際,因為燃油限值的標定本來就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標準。

如何得到此車相對真實的實際油耗

1、試駕車表顯油耗,試駕車有老司機開也有菜鳥開所以它的油耗一般偏高,可是高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你可以把它看成是純市區油耗。

2、諮詢,熟人、朋友、網絡都是一個可以學習的地方,某款車的平均油耗很容易可以查詢到,然後對比工信部油耗和油耗限值就可以。

總結:記住三個參數,油耗限值、工信部均油耗參考值(市區和市郊工況差異因素太多隻做參考)、實際平均油耗值。用實際平均油耗對比油耗限值和工信部油耗值,若介於中間且差異不大表明較真實,至於說是否相對省油就需要把其它車用相同辦法核定後與之對比。


旋轉的方向盤


OK,這個問題問的好,其實很多消費者購買車輛時都非常關注油耗問題,因為畢竟這是直接涉及到我們後期用車費用的大事,下面我為大家詳細的說一下有關於汽車油耗的問題及我個人的觀點。

1,很多消費者購買車輛都會關注其車輛的工信部綜合油耗,其實工信部的綜合油耗並不能代表其車輛的真實油耗,上面的標示都是在最理想的狀態下通過測試得出的,而我們日常用車時幾乎不可能遇到完美的路況,這也就是很多老司機都會在工信部標的綜合油耗上+2,差不多就是這款車輛的真實油耗。

2,CVT一定能省油,這個想法其實是錯誤的,首先關注CVT變速箱要去關注是否為鋼鏈式傳動,CVT分鋼帶式和鋼鏈式兩種,相比於鋼帶式,鋼鏈式能做到有效的降低油耗,因為鋼帶式CVT有著打滑的現象,而鋼鏈式不會出現,並且有著更大的傳動效率和更大的扭矩輸出,這也能使車輛的動力損耗降到最低。

3,手動擋比自動擋省油,對於很多駕駛時間比較長的朋友,手動擋確實能比自動擋省油,但油耗大多數取決於我們的駕駛習慣,不管在任何情況下,轉速保持在合理的區間更有利於提高燃油經濟性,一般家用轎車最合理的轉速是1500-2000轉。

4,小排量車型比大排量車型省油,這絕對是最最最錯誤的觀點,有沒有聽說過小馬拉大車這句話,其實對於馬來說更累,根據車型的大小合理的選擇發動機的排量,不要認為小排量就能省油,現在市場上很多小排量三缸發動機的出現都是打著省油的旗號,少了一個缸,排量還小,動力也夠確實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但根據我實際測試,這樣的發動機根本不省油,有時還會增加油耗。

5,渦輪增壓省油,也不知道從多會開始,很多人都說渦輪增壓的車省油,其實在城市裡駕駛時,渦輪增壓的油耗相對於自然吸氣來說更高一些,想一下,小排量渦輪增壓在低速行駛的狀態下,城市路況走走停停,渦輪沒辦法介入,整臺車只靠著1.4的發動機帶著走,能省油嗎?

以上就是我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