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过度付出,自己心理不平衡,对别人也是一种压力和负担,认同吗?

农在天涯


嗯,最好的状态是他需要你正好有。而不是你觉得最好的给他。这样或许会他不需要但是还要感恩就成了负担。


老鹰2137


认同。

我们真的不必用过度付出去维持一份情谊,有过度付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友谊。

过度付出有两个方面:

1.道德绑架。在生活中总有人会以道德绑架 别人为自己无休止地付出。去承担本不属于自己责任范围的事。

2.过分担当 a.以此取得控制权 b.讨好型人格

因过分付出必有所期待,当事与愿违时便心理不平衡,对方也就成了没良心亏负人的人。自己过度付出的同时,必然会过多地干预别人的生活,逾越别人的界线,影响别人的创造性和能力的发挥。没有人愿意常常背负沉重的人情债,又承受“我也必须那样为你付出”的压力。

所以无论对什么人,付出不要成为一种负担、也不要有怨言,这是平衡。有回报自然是好,没有回报也不必心中不平,撒种的遇到天灾人祸也有不收成的时候。做好自己就好。


雅歌心理


过度的付出~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那是肯定。必须的。不求回报。

其他顺其自然。量力而行。朋友间是你来我往。是增进友谊。

清空心灵的负累,让生活轻盈.


chen翔远


什么叫过度付出?只要是自己愿意的付出的,根本就不是过度。只有是被逼的付出才可以这样说吧。所谓心理是否平衡,也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根本就无法界定怎样才是过度付出,只能是凭借各人对付出的态度面定的。

其实,我对于这样的“过度付出,自己心理不平衡”说法并不赞同的,其实很多的付出是没有回报的,只是认为自己有需要应该这么做罢了,例如:慈善捐款、赡养父母、助人渡困等等,完全是自己的心意、又或是责任,这样的付出可以说是过度吗?怎么可以不平衡呢?

至于说到这样的付出对受益人来说,是一种压力和负担,这话无错,说明了这一个人是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正所谓“得人因果千年记”,凡事尽量靠自己,不要随便接受他人恩惠就是了。有时候对于付出者看来这样的付出是合情合理的事,但是对接受者来说是莫大的恩惠,应该时刻铭记于心,有机会施以援手报答。

当然子女对父母的付出是天公地道的,这种付出本来就是一种感恩报答,根本就不存在心理平衡不平衡的问题,尽自己能力让父母过得好一点是为人子女的义务和责任,根本就没有什么过度不过度之分。

其实说到付出,有很多的都是自己的心意,有心有责、量力而行就是了,根本就没有就不应该有不平衡的心理。

至于说到日常工作的付出,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只要是自己认为付出劳动而获得相对应的报酬相对合理就是,不作其它的比较就不会心理不平衡的,若是确实不合理,大可以另谋高就,何必过多纠结呢?况且,这种付出若能让他人感觉到压力和付担,只能是这个人的心态有问题,与付出者完全无关;相反,有可能付出者这样的付出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被委以重任,又或获得厚酬呢。

只要不是事事斤斤计较、每每去比较,不平衡的心理就不会出现的了。


老树时光倒流


什么叫过度付出呢?当父母老了,不能自理的时候,谁都不愿义善养,因为老人腿脚不方便,而其中长时间善养老人的子女,算不算过度付出,有的人会说,杯子里的水装满了,会装不下,可那几个根本就不愿义善养老人,而长期善养老人的儿女,过度付出,心理肯定不平衡,如果都不管,那她该有多可怜啊!


看淡一切才会轻松


我认为不存在过度付出。我们每个人其实应该明白,没有谁逼着你非得付出,那些认为过度付出而心理失衡的,一是付出时心不甘,情不愿,二是从内心深处特别期望自己的所有付出都能赢得该有的回报。那么,付出后你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期待,必然会对接受者造成心理压力。当我们把所有的付出都调整为心甘情愿,非利他,那么,一切都能得到改变。


我在麦乐等你


把自己杯子里的水装满…有多余的我们给别人,而不是透支我们自己的水,给的不愉快,收的也难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ea38658a094477f96c3f34908efd7b7\

静逸2020


差不多吧,能者多劳而已。只是可能会为有少数人总是坐享其成,不付出有所不满意。

现在无论在外聚会,还是家庭聚餐,多付出不会有几人会有心里负担。只要人家不评头论足,说三道四就万幸了。


华4402


呵呵,就怕你是心甘情愿,别人不领情不知好。


用户2491410056471


付出是自愿的没有哪个强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