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明朝未解之谜之朱允炆下落大揭秘,情况究竟如何?

a1030941713



朱允炆,也作朱允文,出生于1377年(明洪武十年)12月5日,洪武帝朱元璋的孙子,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故又称之为建文帝。

建文帝继位后,一改洪武帝执政的刚烈威猛,多宽大温和,深得人心。但因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亲近之人多为理想主义,而自身性情温文尔雅,作为皇帝则多少显得有些懦弱。执政不久后,建文帝在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继位儒家心腹的建议下决定削藩,在削前几位藩王的时候都还算顺利,然而当削到其四叔朱棣身上时,碰到了硬茬子。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朝建立后被封洪武帝为燕王,戍守北方边关。朱棣年少时期即有雄心,尤其是军事能力突出,曾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大明江上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明朝建立后,朱棣曾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其军事能力也深得老爹洪武帝的赞许。太子朱标死后,朱棣一度以为朱元璋会立自己为太子,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并没有立他为太子而是立了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子。朱棣对此极其不满,但碍于洪武帝的威严,不敢有丝毫流露。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派人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为自保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


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虽然以极大优势对战燕王朱棣,但是最终仍然兵败。兵败后,燕王朱棣宣布建文帝在宫中自焚而死,遂称帝,号为永乐大帝。其后几百年间,民间对建文帝的最终下落颇有兴趣,目前主流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建文帝兵败后自焚而死

建文帝兵败后,深知四叔朱棣性格暴虐,如果落在他手里必定会生不如死,于是便在皇宫被包围的时候自焚身亡。而这种说法也被在场的太监所证实,朱棣攻破皇宫后,看到几具烧焦的尸体,经太监指认,其中一具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尸体。这种说法也最终为朱棣官方所用,昭告天下。

然而,这种看似最有可能的说法其实最经不起推敲,因为在随后的数年间,朱棣曾多次派人私下里取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如果建文帝真的是自焚而死,朱棣又何必多此一举,故建文帝自焚身亡一事肯定为假,历史上,建文帝多半还活着。

二、建文帝失位后出家为僧

野史记载,当朱棣包围皇宫后,建文帝朱允炆意欲引火自焚。此时,身边的少监王钺告诉他,洪武帝朱元璋临死时,曾给朱允炆留下一个铁箱子,让王钺在他大难临头时交给他。铁箱子一直被王钺秘密地藏在奉先殿内。建文帝朱允炆急忙命群臣把铁箱子抬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已经写好了建文帝朱允炆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若干、遗书一封,遗书中写着:“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

于是,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

后经考证,皇宫内并无鬼门和御水沟,故而不难判断,这只是野史中不少人因为同情建文帝而编造的一个凄凉的故事而已。但在民间,却真实的存在着不少建文帝出家为僧的传说,一说是建文帝出家后一直隐居在陕西城固县观音崖,那里现在还有一个名叫藏君洞的洞穴,一说是隐居在今江浙一带。


三、建文帝兵败后,逃亡西洋

明朝永乐时期,三宝太监郑和多次下西洋,据说表面上是为了和世界各国交流,实际上暗地里的任务就是寻找建文帝。因为永乐帝朱棣是篡位当的皇帝,只要建文帝不死,永乐帝的皇帝就不会当得安稳,于是他多次派郑和下西洋,主要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四、建文帝仍隐居国内,后与朱棣言和

建文帝生性温和,在与燕王朱棣作战的时候,多次告诫手下官兵,切勿伤及燕王,因此手下士兵作战,多畏手畏脚,多次丧失良机,终至兵败。兵败后,建文帝隐居国内,伺机东山再起。然而,在蛰伏的数十年间,亲眼所见朱棣统治之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逐渐富强,自比治国才能不及朱棣,又考虑到战争再起,不免生灵涂炭。于是故慢慢就放弃了复国的想法,后主动与朱棣派来民间寻找他的人接触,并表明不愿为帝自愿为民的立场,朱棣念及叔侄亲情,封建文帝终身为僧。


有一件事情或许可以作为明证,明英宗时期,一个假的老和尚冒充建文帝,被明英宗正法,这个时候真的建文帝却出现了:“于是英宗迎建文帝入西内,程济闻之,叹曰:‘今日方终臣职矣。’往云南焚庵,散其徒。帝既入宫,宫中人皆呼为老佛,以寿终;葬西山,不封不树。”

而2009年8月,曾在福建宁德出土过一件袈裟,这件袈裟上有14条5爪龙,这件袈裟很旧,还有破损,明显是用了很久。按古代礼仪,这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东西,而且这件袈裟的样式与明朝的龙袍完全相同。明朝没有其他皇帝去过福建当和尚,而且当了很久的,因此很有可能是建文帝。野史传说洪武帝朱元璋曾给建文帝留下过袈裟,仔细想想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为逃避追杀,建文帝不可能还穿的这么招摇,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建文帝向朱棣表明心迹后,这件袈裟是朱棣御赐的。


故而,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失位后最终下落最大的可能便是:皇宫被围后逃出皇宫,先是隐居在苏浙一带,后主动现身与朱棣派来的使者接触,表明甘为一介平民的心迹,朱棣得到下属的密奏后,念及叔侄亲情,封建文帝做和尚,赐给他袈裟,让他离开苏州富庶之地,去福建当和尚。仁宣之时,又把建文帝迁去云南。英宗时期,把建文帝从云南迎回宫中居住。最后,建文帝以寿终,葬于西山。


史海钩沉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成谜,以至于成了明朝的一件疑案。虽然朱棣进城后,找出两具尸体,指定就是建文帝和皇后,但当时的人却都不相信。而《明史》中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如果建文帝确实被烧死,则不必如此曲折行笔,其中史官必有难言之隐。那么,建文帝下落到底如何?

朱棣为何一口咬定建文帝被烧死

明史中记载:”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这段描写是很有问题的,给我们留下太多想象的空间。而且,其前后矛盾,是史官故意留给我们的把柄。为什么突然宫中起火?不过是制造混乱,想让建文帝出逃更容易罢了。史官真实的观点,便是”帝不知所终“。后面记载还有这样一句话:”或云帝由地道出亡。“不过这样的记载,显然不能被朱棣接受,朱棣必须要建文帝死。

所以,我们看到”燕王遣中使“,这个宦官是朱棣派去的人。”出帝后尸于火中“,既然建文帝的尸体已经找到,那么前面这句”帝不知所终“岂不是废话了吗?原因就在于朱棣必须让建文帝死。而火中的尸体简直是太好找了,随便扔一个人进去就成。朱棣都说是建文帝了,谁还敢提反对意见?朱棣这就是让天下臣民都绝了希望,以后不论建文帝还是宣称是他的后代,都可以指定为假冒,朱棣这是为后面做准备了。

建文帝出家为僧

建文帝出家为僧的传闻流传最广。我们知道,和尚姚广孝是朱棣靖难时期的大功臣,在他84岁重病的时候,请求朱棣释放僧人溥洽。溥洽当时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朱棣进南京后,有人举发溥洽知道建文帝的下落。于是溥洽一直以散布妖言的罪名被关了十六年。如果建文帝真的被烧死,朱棣对于溥洽,或杀或放,又何必以其他罪名关押十六年?原因便是朱棣尚未得知建文帝下落,对于溥洽还有所期望而已。而传言替朱允炆削发的,便是这位溥洽。

另外,胡濙是朱棣极为信任的官员,朱棣还曾派他监视太子。后来也是因为胡濙的报告,才使得朱棣打消了对太子朱高炽的怀疑。但就是这样一个心腹,却长期打着寻找张邋遢(张三丰)的名号,在全国各地巡游,打听各种传说报告给朱棣。从永乐五年一直到永乐二十一年,期间,胡濙因母丧请求回家,都没有被朱棣批准。

等到永乐二十一年,胡濙回到京城,但此时的朱棣却在宣府。胡濙二话不说,转身去了宣府。当胡濙到达后,朱棣已经就寝。

”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半夜两点以后)乃出。“

胡濙在外十几年,是什么消息使得朱棣半夜接见他?而且还一直谈到深夜,想必自然是建文帝的下落,而且是确切的下落。此时的建文帝或者已经死亡,或者已经彻底放下了皇位,否则朱棣不会心安。那么,建文帝出家为僧还是有很高可信度的。

建文帝是否有可能到了南洋

”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在胡濙没有半夜前来报道的时候,有传言建文帝出海到了南洋,所以朱棣才派郑和下南洋。等到胡濙报告了之后,朱棣的疑惑才打消。如果建文帝真的出海,那么郑和一次两次出海还可以理解,但长此以往就有些不划算了。

等到了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时,他的皇位已经大大稳固,没必要再关心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在明宣宗时期,郑和还是进行了他最后一次下南洋。由此可以推断,郑和下西洋以宣扬国威为主,打探建文帝的下落只不过是附带。况且,建文帝如果真的到了海外小国,自然也无法对大明形成威胁,所以朱棣才会”疑始释“。

综上所述,在朱棣靖难成功后,建文帝并没有大火中烧死,也没有到南洋。而他出家为僧的概率,则是最大的。一直到明英宗的时候,还有僧人自称是建文帝,被知府送到朝廷,”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可见,建文帝出家为僧,是被当时的人们广泛接受的。


历史摩天轮


明朝的朱元璋在自己临死前,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留下了一个坚固的江山,可是建文帝朱允炆自己作死,非要在自己根基未稳的情况下,跟自己的叔叔们闹什么削藩之类的事,结果让朱棣一举占了便宜。

当朱棣带兵入宫的当天晚上,就传出来朱允炆被自焚的消息,然后这件事就告一段落。

然而事实的真相就是如此吗?

我们都知道大明王朝一直都不同意开通海上的事业,可是在朱棣时期却派出了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这件事是不是有点矛盾呀。

可以说这七次下西洋,听起来像是在给大明增加声望,只是单纯的跑到西洋等地方,让所谓的塞外蛮族看看我们大明是如何的威震天下的。

但是朱棣属于相当节俭的人,怎么可能干这种铺张浪费的事情呢?明显这件事有点不符合朱棣的性格。

说实话国库当中但凡有钱有粮,朱棣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跟北方的瓦剌开战,可以说朱棣的一辈子几乎就跟北方的瓦剌等元朝余孽杠上了。

所以郑和下西洋这件事看起来相当的不合理,可是如此不合理的事情,却又合理的进着,这其中一定有我们所不了解的事情。

比如说朱允炆其实并没有死,在城破的前一刻带人逃出了皇宫,而朱棣为了稳定大家的军心,所以直接宣布了朱允炆已经自焚了。

但实际上朱允炆并没有死,万一将某天出现了,这可不光是给朱棣打脸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引起整个大明的动荡,因为只有朱允炆才是真正被认可的天子,而朱棣只是夺了自己侄子的江山而已。

可是朱允炆如果还活着,民间早就传出来消息了,问题是大家也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过朱允炆的下落,很有可能就是朱允炆已经不在大明的疆土之内,而是逃到了更南方的某个地区。

于是朱棣就同意了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听起来就为了给大明扬威,实际上郑和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可能的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毕竟当人逃命的时候,,什么不可能去的地方都有可能藏身,万一要是真让朱允炆将来带兵回到京城,这一切的事情就相当的搞笑了。

朝中的大臣们是支持朱棣呢,还是支持名正言顺的朱允炆呢?这个问题就不用想了,大明最初的时候,有血性的人还是相当多的。

朱棣可是一点也不敢赌,所以郑和就开始了自己的西洋之路。

当然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朱允炆其实早就死了,就是当天晚上自焚而死,只是朱棣为了转移大家的视线,所以才会大力发展下西洋事件。

让所有忠心于建文帝朱允炆的臣子们,把所有的关注点全部放在西洋上面,等朱棣把朝中的大权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上之后,再回过头来慢慢的收拾这些不听话的臣子们。

毕竟我们也知道大明的天子是出了名的刚硬,朱允炆可是被朱元璋手把手的教出来的,血性这种东西在朱允炆的身上也被体现了出来。

自己身为大明的天子,而且还是正统的天子,在自己的京城被攻破之时,朱允炆扔下一切去逃命,这显然不是大明的天子所为。

就好像崇祯皇帝一样,明明可以逃到南方重新开始,但是却选择了在煤山自尽一样,说白了就是大明的天子相当的有骨气,宁可站着死。

所以当京城被破的一瞬间,朱允炆就已经站到了火堆上面,等朱棣入宫的时候,只看到了自焚而亡的朱允炆。

对于朱允炆来说,既然自己已经输了,就要大方一点,反正都是老朱家的人当家作主,与其自己跑到外面跟朱棣对抗,不如留下一个完整的大明,让其可以传承千秋万代,从某种方面来说,朱允炆其实跟朱元璋很相似,除了自己没有什么经验之外。


虎头山小妖


朱允炆被朱棣杀死的可能性最大。

朱允炆的下落,千百年来都是个迷。主要有两种说法“自焚说、逃跑说(出家、海外)”,各有各的道理,都没有足够的史料来证明。

我们明知道在君权接近顶峰的明朝下,这些史料一定有问题。但还是一遍又一遍的,用那些“史料细节”来证明自己说法的合理性。陷入一个“怪圈”中,离真相越来越远。

所以我们今天跳出来,用事物的普遍规律来进行合理推测,用大致的历史事件来分析佐证。

朱允炆逃跑和自杀都不符合事理

当时南京城被攻陷是非常出乎意料的事情,朱允炆根本不会有逃跑的准备时间和可能。

历史教授全仁经在《“靖难之役”的胜败原因究竟何在》一文中讲述,其实建文帝对南京的防守也是很重视的,只是没有肃清内奸,被内部瓦解。

他在淮河、长江两道防线不仅设置重兵,还派曾经多次击败朱棣的盛庸做指挥。而且“城中尚有禁兵二十万,城高池深,粮食充足”,如果不是李景隆、谷王打开城门,朱棣攻破城的可能性太小了。而且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他又怎么逃跑的了呢?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但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点,在君权专制一人独尊的社会意识下,皇帝根本没有逃跑的心理倾向。

“失去了国家还逃跑?皇帝的威仪呢?”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脸面还不要吗?去苟且偷生?怎么见祖宗呢?”(这种“脸面”现代人是难以想象的,它代表着领导人的“能力”。“丢面了”,会减低他的政治影响力,具有实际的社会作用。这本身就是专制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专制狭隘现象。) 崇祯皇帝就受这种思想影响,自缢于煤山了。而且他从小到大享受的都是富贵生活,让他过四处颠沛流离的日子他是难以接受的。(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就会有多种可能。绝对客观去分析历史,是非常苛刻的行为)

自杀很不合理,他杀可能性很大。

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来起兵的。就是说:“你这个侄子不会当皇帝,让那些奸臣作乱国家;我这个叔叔除了他们,帮你来治理国家。”从这个角度,是朱允炆更怕见朱棣呢?还是朱棣更怕见到朱允炆呢?按理他应该“你不是帮我吗?来!我倒是要看看你安得什么心,怎么处置我?我就是死,也要难为一下我这个叔叔。”

朱棣见他,是一个非常难搞的事。杀也不是,会留下万事骂名,而且对整个皇族都会有影响,他们都会学。比如李世民虽然粉饰了历史,把自己弄得一副被逼无奈政变的样子,但他的兄弟还是明显的死在了他手中。结果李世民的儿子,在他活着的时候,太子李承乾就学他杀兄弟,并且准备逼宫,五子齐王李祐也举兵谋反。这对皇帝的统治地位和皇位继承,都有很严重的影响。

可不杀他也不行,“难道让他当继续当皇帝?“不行啊,我不甘心,我的手下也不会服啊”软禁起来?“也不行啊,忠于建文帝的人太多了,我成功在于突然起事,如果不斩草除根,他们的势力会进行猛烈的反扑的。”

那就只能杀,可怎么杀呢?李世民的经验摆在那里呢。所以他取其精华,有所升级,“侄子”并没有直接死在自己的手中。他应该借助“宫中内奸”的力量了,因为京师防守虚实就是宦官传递给朱棣的,再内部的管理上,朱允炆是很稀松的。

比如这个开城门的李景隆,靖难之初,是主帅。结果因为他的无能,损失了几十万的兵马,攻守之势逆转,导致朝廷再难组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并言景隆失律丧师,怀贰心,宜诛。”但是朱允炆只是夺了他的主帅职位,如此“赏罚不明,焉能不败”,最后这个人也没有“念他的好”。

所以这股“内奸”力量一定是很强的,再加上树倒猢狲散,被燕王收买做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很大。但具体是怎么杀的,为什么会让后人产生那么多疑问。事情都是两个方面的。一是这个事情比较紧急,朱棣一方没有做的太周密。二是后代文人多同情建文帝。毛佩琦教授认为,他失败了,人们对于弱者具有同情心理。其实最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建文帝政策的认同,洪武年的政治是比较严酷的,但建文一朝却相对很宽和。明朝人称“四载宽政解严霜”,结果朱棣一个回马枪又杀回去了,遵“祖制”,人们对建文难免有心理倾向。而且建文是实行文治的,对文人也极其好,比如黄子澄一类的,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他也没有想景帝一样诛了晁错。掌握笔杆子的文人对他很认同,这些因素就造成了今天“未解之谜”的现象


心史


朱允文去了哪里不好说,但他大火烧了皇宫,汉人一般不会希望自己被烧为灰烬,希望全尸入土,何况讲究的皇家,他不会自焚,如不自焚,最佳方式是自尽,如果自尽一般很容易被发现,所以应该是趁乱逃走了,从朱棣的角度看一定会地毯式搜索,陆路的话肯定跑不了,水路可能性大,如果水路落脚他国后续按正常思维也会留有蛛丝马迹,郑和7下西洋都没有结果,朱允文可能隐姓埋名,彻底心无杂念,或逃亡途中沉水死亡。


努力不生气


关于明朝朱允炆下落之谜,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历史之谜。朱允炆的“下落说”,一直有几个不同版本,东明寺说,“自焚而死”说,遁入道门说,湖南新田大观堡说,但大观堡说被证实有造假之疑。

对于朱允炆的下落,笔者认为朱允炆在朱棣攻破京城后,在宫中自焚而死。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明史》

在燕兵攻陷京师后,朱允炆“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朱棣登位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亦曰:“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

史书上记载,朱允炆是自焚而死的。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围得水泄不通,也无鬼门、御沟逃路,朱允炆能逃到哪里?

朱棣也绝不会让朱允炆活着,不然他就当不了皇帝。但是,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又苦心寻找朱允炆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

至于各个说法,笔者认为是忠诚、感恩于朱允炆的人所编造出来的,是为了表达对朱棣皇位的正统性、合法性的质疑和不满,怀念朱允炆在位时期的宽仁政策。

朱允炆在位时,一改朱元璋时期过重的税收,减少江南的土地税。但是,在朱棣夺得皇位后,把朱允炆时期颁布的政策,全部取消。税收又恢复到原貌,天下人怀念朱允炆的宽仁,是有可能编造出一个个传说。

另外,朱棣的皇位的正统性、合法性是一直被质疑的。忠诚于朱允炆的人,想恢复国家,但也无力改变已成定局的局面。

这些人心中的不满无从宣泄,是有可能编造一些故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对朱棣的质疑和不满。

至于真实的历史究竟是怎么样的,只有等更有力的证据出来,才能真相大白,现在都是猜测。


十点乌托邦


朱允炆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孙子,太子朱标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惠宗/建文帝。

后来由于朱元璋四子朱棣不满朱允炆实施的新政,起兵谋反取得胜利,史称“靖难之役”,在“靖难之役”中,南京城破,皇宫大火,在战乱中,朱允炆就此失踪,留下了历史悬案。

按照目前的观点,一般认为朱允炆有四种下落,分别是:

自焚而死

这也是正史中记载的下落,说当时皇宫的火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太监称它们是皇帝、皇后和皇帝长子的尸体。

出家为僧

这个说法其实是比较玄乎的,根据各种文字资料记载,位于杭州的东明寺,与朱允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具有皇室风格的居所,还有寺庙祖师堂的位置,还有对联等等。

遁入道门

这个说法也比较玄乎,说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同样留下了一系列的证据和资料。

南下海外

在明代民间有不少流言称建文帝亡命海外,因此朱棣十分不放心,根据《明史·郑和传》的内容,确实有记载下南洋的任务之一是寻找建文帝。


总之吧,我个人认为,在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找个人并不困难,除非真是隐居了,如果真是隐居了,那能让人知道吗?居然知道来,那还找不到吗?再说了,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十万大军包围南京城,可以说朱允炆是插翅难飞的,我觉得还是焚死的可能性大,但也正是由于古代有DNA检测,焚烧后尸体无法辨认,而朱允炆口碑很好,让人同情,才有那么多民间的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