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他汀引起的肌肉酸痛该怎么办?

福履


众所周知,他汀作为冠心病、脑梗死的基石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降血脂、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等。

至少目前还无法有药物能完全代替他汀,但目前很多病人对于他汀的副作用有一定的疑虑。今天咱们来解答一下。



首先,大部分他汀较为常见的副作用有:肝功能异常、肌溶解等。一般药物性引起肝损害在停药后能有明显的改善,那肌溶解呢?怎么办呢?

要明确,肌痛临床症状是否与他汀有关。因为肌溶解发生概率很低很低,很多病人规律服用他汀一年了,出现一侧胳膊的疼痛或者背部疼痛,怀疑他汀的问题。这个时候就要到医院完善肌酶检查比较放心。高出三倍以内不必过于担心,10倍以上才考虑肌溶解。此外还要排除其他原因出现肌肉损伤所致的肌酶升高,比如健身和过力的劳动。



一旦发现有肌痛明确是他汀引起,查血后停药,待症状改善后建议复查肌酶;如果明确粥样硬化斑块口服他汀那么建议更换其他他汀治疗,继续检测肝功能及肌酶;如果因为单纯高脂血症那么也可以口服依折麦布或者普罗布考降低胆固醇。

他汀类药物是动脉粥样硬化基石的药物,不得滥用,也不得不用;它不能作为预防类药物,很多人觉得这个可以治疗斑块,那么我吃上去预防,那么对于他而言,这样对于他副作用的风险大于收益;而真有斑块且程度到达需要治疗水平的病人,对于您来说获益肯定大于所谓的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恰到好处才最好。


心血管王医生


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后,一个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可能会引起肌肉酸痛,也就是他汀相关的肌肉症状(SAMS)。那么出现种情况后该怎么办?需要停药吗?

首先,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后出现肌肉疼痛,需要先评估是否为他汀类降脂药引起及病情的严重性。他汀相关的肌肉症状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单纯肌痛、肌炎和肌溶解等,其中最常见的只是单纯肌痛或伴有肌酶略微升高的情况,而肌酸激酶升高>10倍和横纹肌溶解症则非常罕见。肌痛是指仅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无力,但肌酶正常;肌炎是指出现肌痛并伴有肌酸激酶(CK)升高,常超过正常上限的10倍以上;肌溶解是指肌肉症状伴CK明显升高和肌酐升高(肌红蛋白尿)。如果是肌炎、肌溶解需立即停用他汀类降脂药,并对症处理。所以对于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出现肌肉疼痛或无力的,应先查肌酶,判定是否需要立即停药。

如果肌酶不升高或是升高不多(比如3倍以内),可将他汀类降脂药减量或换另一种他汀服用;如果换用第三种他汀类降脂药仍出现肌痛,可尝试隔日服用长效他汀(如瑞舒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如果该策略还是不行,则可考虑使用非他汀类药物,例如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等。

导致他汀相关的肌肉症状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辅酶Q10耗竭相关的线粒体功能和细胞能量利用的改变、某些个体对SAMS具有遗传易感性等,常发生于开始他汀药或增加剂量后出现,且大多数在停药后可迅速缓解。近期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服用他汀后患者的肌肉中谷氨酸明显增多,而谷氨酸是肌肉疼痛受体的强激活物。该团队还发现,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减少肌肉中谷氨酸的释放,减轻肌痛的症状。也有研究认为,他汀导致肌细胞自发性、不规律的钙外漏,是引起肌肉疼痛的重要原因,运动则有助于阻止肌肉中的钙外漏,减轻他肌肉疼痛的症状。出现他汀相关的肌肉症状后,除了以上的几种处理方法,也可加用辅酶Q10营养肌肉,可能有一定帮助。

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可使5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22%,冠心病死亡减少20%,全因死亡减少10%。所以对于可以耐受他汀的患者,还是应该继续服用。


医患家


说起“阿托伐他汀钙片”这个药,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中国目前有一大批的老年人口每天都在服用,因为它在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一、二级预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它引起的副作用却是鲜为人知,以“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代表的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酸痛,四肢无力、肌病、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渐已浮出水面,很多人却是只知其果,不知其因,那今天就由我来说道说道。

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什么来头?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它是属于羧甲基戊二酰还原酶抑制剂,根据研发公司的临床试验数据以及应用临床后发现的一系列副反应分析,服用阿托伐他汀后有些患者出现最为常见的就是肌肉酸痛、四肢无力、棕色的尿液等表现,你可别认为“是药三分毒嘛,这是正常反应”,不然就大错特错,如果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一旦出现这种表现,肌病、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可能就已经悄悄的来到你的身旁了。

他汀引起的肌肉酸痛难道有什么危害?

不错,有的患者就是因为这种不良反应导致横纹肌代谢障碍,进而引起横纹肌纤维变性和萎缩。主要的表现就是肌肉痉挛性疼痛、压痛、无力。如果进一步恶化,即可发展为横纹肌溶解,并出现以下表现:

  • 临床症状:肌痛,乏力。
  • 化验检查:血肌酸激酶显著升高,达到正常值的10倍以上。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尿常规里面提示大量的肌红蛋白尿。

严重的肌红蛋白尿者因堵塞肾小管从而需要急诊透析治疗。

问题来了,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一:如果只是单纯的肌肉酸痛,没力气,没有出现少尿等肾功能受损的表现,这时可以暂时不停药或者更换其它类型的调脂药物,如果选择继续服用,在后续的几天看看这种症状有没有加重,如果加重则立即停药,或者减少剂量观察,如果本身就存在有肾功能、肝功能不好的病人也是停止服用并及时复查化验血肌酸激酶和尿肌红蛋白水平。

二:如果出现了少尿或者无尿,血肾功能进行性升高,血的肌酸激酶等特异性指标上升,说明已经累积到了肾脏,需要马上住院进行液体复苏、碱化尿液,严重者可能还需要血液透析。如果时间损伤时间长的病人,肾功能无法逆转可能需要终身透析治疗,所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自己或者加人一定要关注有没有肌肉酸痛,四肢无力等情况。

警钟:我科前段时间就收治一例因脑梗塞出院后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导致“横纹肌溶解”,实验室检查表现非常的明显,肌酸激酶、尿肌红蛋白都显著升高,化验单如下:

好在患者及时就医,透析一月后肾功能恢复出院,但也因此遗留下慢性肾功能不全,所以也希望大家谨遵教训,健康服药。

作者寄语:如果您的身边有服用此类药物的亲人朋友,及时转发,防范于未然。如果觉得作者用心了,点个赞,以资鼓励,如果还想看精彩的科普内容,欢迎关注我,谢谢各位大佬。


肾内科小夏医生


尽管发生率极低,但他汀类药物确实是有可能引起他汀相关肌病的,并且这种疾病甚至可以严重到危险生命!

肌肉酸痛是一类非常常见的机体表现,短期内剧烈的运动、肌肉组织的拉伤等日常因素都很容易引起肌肉酸痛,因此,当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出现肌肉酸痛的表现时,应该首先排除与药物无关的可能因素。如果没有明显的其他诱发因素,且肌肉酸痛不仅限于某些局部位置,那么就要引起充分的重视了!此时,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立刻停药,而是尽快就医!

除了肌肉酸痛以外,在症状上还应该注意是否有出现肌肉无力的表现以及是否排出褐色尿液,如果有,应该要告知于医生,有时候对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损伤症状的判断更优先于肌酸激酶(CK)等检查指标。

一般来说,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自述存在肌肉症状时,一般是建议患者都应该进行CK的监测,最好是能够跟其没有服用他汀以前的CK水平进行一个对比。除此以外,由于甲状腺功能可以影响他汀相关肌病的发生概率,因此,还应该进行一个甲状腺功能的检测。

  • 如果患者的CK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或仅有轻度的升高,则可以进行继续的观察并定期监测CK水平(每周一次),直到症状消失或者恶化(对于症状恶化的患者应该采取暂停服药);

  • 如果患者CK水平中、重度升高,或在监测过程中进行性升高,应该考虑减低他汀类药物的剂量(他汀相关肌病有剂量依赖性)或是暂时停药;

  • 如果医生认为患者发生了横纹肌溶解或高度怀疑可能发生横纹肌溶解,那么应该立刻停药并进行静脉的水化治疗。

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价值巨大,对于有他汀相关肌病风险的患者或曾经发生过肌病的患者而言,并非永久不能够再使用他汀类药物,而是通过一些方法可以降低肌病的发生风险:

  • 更换他汀类药物种类,选择药物相关作用小,发生肌病风险低的他汀;

  • 降低他汀剂量,因为肌病风险于剂量相关;

  • 选择瑞舒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等半衰期长的他汀,采取间断给药;

  • 适当补充辅酶Q10;

  • 联用其他类型降脂药物,以使用最低剂量的他汀。

我们的理念是:慢病管理“靠自己”,科学指导“不迷信”!


家有好医


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

1调节血脂

2预防心血管急性事件:

(1)扩张血管

(2)抗氧化

(3)抗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

引起肌肉酸痛主要原因:可见横纹肌溶解症,这是他汀药不良反应。

对于曾因服用他汀出现过肌病的患者,可考虑下列方法:

1. 更改他汀种类

2. 调整药量

3. 间断给药

6.天然食物红曲米提取物

总结:他汀类药物除了可以强效降脂外,其最重要的作用是抗炎、稳定斑块,防止斑块劈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全面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对于具有他汀适应症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他汀禁忌症:

1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异常者不宜应用,有肝病史者应该慎重使用。

2药物的作用也出现个人的差异性。应该根据个人情况来判断。同时也应该从饮食注意。认为已经吃药,而饮食不用注意,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3预防永远大于治疗,我们要管住嘴,迈开腿。



营养师Mr陈


对于高血脂的治疗和控制来说,虽然也不断有新型的降脂药问世,但目前为止,他汀类药物以其明确的疗效,较好的用药经济性,在降低血脂方面和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的临床用药地位仍然没有其他药物能够替代。很多有高血脂问题的朋友,需要服用药物控制的,以及在心血管疾病控制血脂进行风险预防的朋友,他汀类药物仍然是首选的血脂调节药物。

但在强调血脂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的同时,用药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有一部分朋友服用了他汀类药物之后,会出现肌肉疼痛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如何应对,是今天我们这篇文章讨论的重点。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肌肉痛的不良反应风险,是他汀类药物较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之一,也是有可能引发较严重问题的不良反应风险,因此值得我们格外重视。但首先需要明的一点是,任何药物的不良反应,都是有一定发生几率的,在他汀类药物引起肌肉痛的随机化临床研究中,所有他汀类药物引起肌肉痛的不良反应率也只有1~5%左右,而在临床实践中,这种问题发生的几率可能还要高一些,但不要认为是服用他汀类药物一定会引起肌肉痛的不良反应,而完全不敢使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发生肌肉痛几率的高低,造成健康风险的大小,与所选的他汀类药物类型,他汀类药物的降脂强度,患者本身的用药等方面都息息相关。

如果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出现了肌肉痛的症状,首先我们应该确认的是肌肉痛的问题,是否是由于服药所引起,有时候过度疲劳,相关疾病影响,同样也可能会引起肌肉痛的症状出现,如果在排查其他原因的前提下,仍然发生肌肉痛的问题,而停服他汀肌肉痛的症状就会消失,继续服用症状又重复出现,则基本可以断定,是由于服用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痛问题。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肌肉痛问题,首先不要太大意,不管它是不行的,出现肌肉痛症状,应该及时的去就医检查肌酸激酶水平,如果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到原有水平的10倍以上(需要服药前测定过肌酸激酶值),或者是上限值的5倍以上,为了避免肌酸激酶进一步升高,引起横纹肌溶解的问题,应该及时的停服他汀类药物,通常如果能够在出现相关指标超标后,及时的停止服药,肌肉痛的症状以及肌酸激酶水平都是可逆的,可以恢复的。

但有很多朋友,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肌肉痛的症状,肌酸激酶水平并不会出现太大幅度的升高,对于这样的情况,也不要一出现肌肉痛就被吓住了,如果不太严重,相关指标也升高幅度不大,不妨试着再吃一段时间的他汀类药物,并结合情况定期监测肌酸激酶水平,如果身体肌肉痛的症状逐渐缓解,肌酸激酶水平也没有出现出现大幅度升高的情况,往往属于身体逐渐耐受他汀类药物的情况,这样的情况还是可以继续服药的。

实际上,应用他汀类药物出现真正出现重大肌肉毒性,甚至出现横纹肌溶解的几率是非常低的,除了因肌肉毒性已经退市的西立伐他汀以外,其他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他汀类药物出现严重肌肉毒性反应,引起横纹肌溶解的发生率不超过10万分之一。

如何避免和减少他汀类药物服用期间导致肌肉痛的不良反应,给大家以下几点小建议:

1. 注意观察,切莫忽视,还是建议大家有了肌肉痛的不良反应时,一定要去尽早的检查肌酸激酶水平,如果肌酸激酶已经达到的停药水平,那么应该及时的停服他汀类药物。

2. 停服他汀类药物后,根据肌酸激酶恢复情况,原来所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血脂需要调节的情况,可以考虑减量服用他汀类药物或者换服其他类型的他汀类药物的方式,来降低肌肉痛出现的风险几率,如果服用低剂量的他汀或低强度的他汀身体能够耐受,但血脂水平无法控制达标,则可以考虑加服其他类型的降血脂药物,如依折麦布合用他汀来调控血脂。

3. 需要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与降低甘油三酯的贝特类药物合用,会增加肌肉痛的发生风险,他汀类药物与吉非贝齐合用,肌肉痛的发生风险增加10倍以上,因此,对于本身就发生过肌肉痛不良反应的他汀类药物服用者,应该更加注意。

4. 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等经过肝药酶CYP3A4代谢类药物的朋友要注意,服药期间,不要吃西柚或饮用西柚汁,西柚汁会抑制肝药酶活血,导致药物血药浓度升高,增加肌肉痛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另外,有些药物也属于CYP3A4酶抑制剂,如红霉素,克拉霉素,酮康唑等等,也要尽量避免与发生相互作用的他汀类药物同服,这些药物相互作用,在药物说明书中都有详细说明,大家可以仔细查阅下所服他汀药的说明书。

5. 他汀类药物引起肌肉痛的不良反应的作用机理还不是特别明确,但有研究发现,与他汀类药物影响肌细胞中辅酶Q的合成代谢可能有关,因此,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朋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适量的补充辅酶Q10,或可以有助于减少肌肉痛的发生风险。


李药师谈健康


首先检查血清心肌酶谱,主要看磷酸肌酸激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根据检测结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心肌酶谱不是太高,可以药物减量。如果心肌酶谱高的很多,临床症状又很明显,建议停止口服降脂药物。



1、易发生肌肉酸痛,减量观察症状有无缓解;

2、症状缓解就继续服用;

3、不缓解,停药,更换药物;

4、适当补充辅酶Q10;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


郭大夫说常识


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的患者几乎都知道,他汀可引起肌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服药的依从性,肌病虽然少见,但严重者有时可致命。

他汀所致肌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 大于80岁的高龄患者,女性多见
  • 身体虚弱、体型瘦小者
  • 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 机体处于特殊状态,如围手术期、感染、创伤、强体力劳动等
  • 大剂量服用他汀
  • 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肌痛病史的特殊人群,以及服药过程中出现肌肉痉挛的患者
  • 他汀与红霉素、克拉霉素、胺碘酮、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吉非贝齐、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环孢素、利托那韦等药物以及大量西柚汁联合应用,可提高他汀的血药浓度,增加肌病发生风险

患者服用他汀时要注意以上诱发肌病的易感因素,及时规避风险,避免发生肌病。

服用他汀期间如果出现肌肉酸痛,应遵循以下原则:


  • 及时到医院检测肌酸激酶(CK),如CK升高,应进行随访,每周检测一次CK,如连续检测CK呈进行性增高,应考虑减量或停用
  • 可换用诱发疾病可能性小的他汀,如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
  • 调整他汀剂量至最低有效剂量,使用中等强度他汀,如阿托伐他汀可减量为10mg,瑞舒伐他汀可减量为5mg,其他他汀剂量调整如下表:
  • 间断给予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长效他汀,如隔日给药一次
  • 在他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其他降脂药物,如贝特类、烟酸类、依折麦布等,这样既提高血脂达标率,又减少了他汀用量,从而减少肌病的发生率
  • 给予辅酶Q10治疗,可改善肌痛症状,但疗效不确切

参考文献: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11):890-8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