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乐山大佛以“大”而出名,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却不知其内有乾坤

说到乐山大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参观。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这座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整体造型庄严严肃,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9年4月1日,历时近半年的四川乐山大佛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结束,乐山大佛正式“出关”,景区的九曲栈道和佛脚观光平台重新开放。很多人光从外表上看见这座大佛的壮观,殊不知这座大佛是内有乾坤。

乐山大佛以“大”而出名,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却不知其内有乾坤


乐山大佛自身有一套设计巧妙的排水系统,这套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足以感受到当时建造师们的智慧。

乐山大佛以“大”而出名,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却不知其内有乾坤

乐山大佛以“大”而出名,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却不知其内有乾坤


其次在大佛的胸部还有一处封闭的洞穴。洞里面装着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据说这个藏洞是在大佛竣工后,曾经在这里建有木阁,为了保护其免日晒雨淋。从大佛棱、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随着科学家的深入调查,最后证明的确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遭毁。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但是不幸在文革被毁。

乐山大佛以“大”而出名,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却不知其内有乾坤


在乐山大佛的耳朵根部内侧有一个25厘米的窟窿,当时还从里面掏出过许多的碎屑物。人们仔细一看才发现是腐朽的木头。于是有专家推测,这座大佛在唐朝时期修建的时候就是用木头作为主要材料,这才有了如此的木质双耳。

乐山大佛以“大”而出名,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却不知其内有乾坤


乐山大佛以“大”而出名,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却不知其内有乾坤。这座千年大佛,用其精良的制作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让人由衷地感叹古人们的伟大智慧。你们对于这座充满魅力的大佛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下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