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计算机考研有哪些适合的院校?

月夜凉太


【备注:如有关于考研方面的疑问,可咨询微信:xiaozhushou_123】


笔者长期关注计算机专业的考研,尤其是名校考研,名校之最,非top2莫属,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清华和北大两所顶级名校的计算机统考招生情况。

主要介绍两所高校招收计算机统考生的学院,及其招生名额、考试科目等。



先说清华。



希望通过对清华CS的介绍,缓解学弟学妹报考清华计算机的压力,避免大家扎堆912/914,给你们提供一个曲线读清华CS硕士的思路。

在此,我一共罗列了清华的7个院系(哇,多吧),他们都招收计算机相关的考生,分别从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复试情况等几方面来做简单的介绍,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帮助。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9清华计算机系招生计划

专业课:912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

考试内容: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毫无疑问,这是THU计算机相关专业最难考的专业课,也是全国计算机最难考的专业。

清华的计算机系一共招收3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专硕),其中计算机专硕还包括全和非全两类。和往年一样,学硕的名额相当少,只有12人,专硕也不多,只有26人(不算非全):招生名额和往年一样。

那么今年进入复试的人数怎么样呢?

先看看分数线,学硕的复试线为50,80,341;专硕的复试线为50,80,322;非全的复试线为50,80,310.

官网公布的数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59人过线,软件工程0人过线(估计鲜有人报),计算机技术(专硕)10人过线,以上都没有算骨干计划和强军计划的名额。

由于软工没有人上线,于是把名额让给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我们发现,复试名单里没有一个非全的童鞋,那么他们大概是全军覆没了。令人惋惜的是,计算机系的复试文件中指明,非全的招生,只从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中录取,所以这25个名额大概是白白浪费了。

我们猜测,计算机过线的59人中,有12人(大概数据,实际情况略有出入)去了计算机和软工,剩下的47人,以及专硕过线的10人,总共57人,都去竞争专硕全日制的26个名额了。

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留在计算机系,那么余下专硕也没上的,就只好看看大清的其他学院了。

能留在清华,终归是好的。

清华的计算机系,一般人不建议考!


(二)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

2019清华网研院招生计划

专业课:912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

网络研究院显然没有计算机系那么火热,但是专业课可不容易,也是912.

复试线为50,80,310.

过线的有7人,招生名额9人,不够啊。

那就收调剂吧,于是调剂线是50,80,322.

于是乎,一下子跑来了11个人。这11个人,有既参加计算机系又参加网络研究院的复试的人。

真心希望你们能中一个。

但是,网研院啊,你这波骚操作真的好吗?本来只缺2个名额,你一下收了11个调剂的来复试,他们很多比你第一志愿的考生分数还高。复试录取比例一下达到了2:1,这恐怕有点高吧。

要么你扩招,少刷几个人,要么第一志愿过线的低分童鞋凉凉了。

城会玩!


(三)软件学院

2019清华软院招生计划

专业课:914软件工程基础综合

考试内容: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

往年软院的专业课考的都挺高的,今年最高分只有107,估计是题目变难了?

9月份公布的招生名额是学硕2人,专硕8人,等到复试的时候变成了学硕2人,专硕10人。

很好,少了2个失学儿童。

软院的复试线,不管学硕还是专硕,统一的都是50,80,310.

进入复试的分别有4人,15人,复试比例为1:2和1:1.5.

学硕4个都是从计算机调剂过去的,专硕呢,也有4个。


(四)公共管理学院

2019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招生计划

专业课:917数据与信息技术

考试内容:数理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方法、数据库技术、网络软硬件技术

考试方式与分值:满分150 分,其中,填空题(10~30 分),是非判断题、选择题(20~60 分),名词解释(20~40 分),计算及简答题(30-60 分)

参考书目:

软件技术基础黄迪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9 年 7 月)

信息系统基础杨孔雨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0 年 10 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教程刘垚王行恒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1 年 8 月)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马世霞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0 年 7 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谢安 李冬红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2 年 7 月)

注意:参考书目供学生备考参考使用,考试范围不局限于参考书内容。

公共管理学院的招生名额真的很多!!!

他们也招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是,似乎今年没有人去报。

为什么呢?因为是新增的专业课。

从专业课考试范围来看,考察的范围比较广,但是仔细一看考纲,每一本书都考的很少,感觉也不是很深入。

又是数三,专业课又不难,对于计算机专业的童鞋来说,这恐怕是曲线上清华的一种方式。

今年的复试线为60,70,90,90,340.

公共课还真是高。

整个学院,今年进入复试的竟然只有3人。

不知道是宁缺毋滥,还是报的人少。


(五)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2019清华伯克利招生计划

专业课:937数据科学基础综合

考试内容:运筹学、随机过程、数据结构

把初试考纲如此清晰地公布在官网的,在清华,这是我见到的第一个学院。

这,也太友善了吧。

不过,招生的名额也实在太小气了点,才4个。

清华伯克利双硕士,多了不就滥了吗,也是哦。

我竟然在这个学院的官网上,没有看到统考的复试通知,想必是没有人报,或者是报的人太少,没有过线的。

(如果上边一句话有误,请私信我。)

不如,你们来试试伯克利?


(六)自动化系—控制工程—大数据工程

2019清华大数据工程招生计划

专业课:912或者914

今年的复试线:50,80,310.

由于复试名单里并没有写考生的专业课科目,所以,我并不知道有没有计算机的童鞋去考这个。

学院规定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贵州,我估计计算机的考生报考的并不多。


(七)全球创新学院

2019清华创新学院招生计划

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专业课为912

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交叉学科):专业课为917

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交叉学科):专业课为917

招生人数12人,不小气了!

但是大家好像不怎么给面子,感觉报的人不多?

和伯克利一样,我并没有在官网上看到复试的通知,想必也是没有人报考,或者没有人过线?(同样,如果此句有误,请私信我)

其实,可以来试试,别总是扎堆计算机系和软院了。

以上,是我收集到的清华计算机考研院系的相关信息。

这几个院系中,计算机系和软院是最热门的,也是最具有计算机纯正血统,所以扎堆现象严重,而公共管理学院、创新学院、自动化学院、伯克利,这两三年(大部分是15年开始,甚至第一个是今年)才开始招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竞争相对小一些,大家可以去尝试;网络研究院成立的时间不早,12年才开始,所以知名度也不高,报考的人也不多。

对于这些知名度不高的院系,他们也有招生需求,所以一般就是从前两个学院调剂过来,如果第一志愿报他们,那不仅初试专业课占了便宜,复试的线也低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再谈北大。



北大招收计算机硕士的学院,一共有4个,他们在招生名额,导师分配,硕士类型等多方面略有差别,下面一一给大家简单介绍。


(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019年信科招生

2019年,信科一共计划招生104人,其中82人推免(实际招83人,名单已出),统考名额22人。统考名额中,还得减去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量子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这些专业所占的名额,所以留给计算机的名额并不多,比往年都要少。

2019年信科计算机类招生

那么,2018年的数据是怎样的?

去年,信科一共计划招生250人,其中195人推免,统考名额55人(除去强军计划和港澳台学生,实际招生66人,其中计算机39人)。

按照去年的数据,我们来估算一下今年的情况!

那假如按照60%(信科统考名额中计算机专业占比)的比例来算,并且假设计划招生与实际招生的比例为1:1.2,那么分配给19年的计算机名额也只有22*60%*1.2=15.84,四舍五入,16人,这连去年的一半都不到!

我们发现不光是统考名额降了(55降到22),推免名额也降了(195降到82),均将至不足原来的一半。

这确实是真实的情况,我在校内也听到这种消息——老师的招生名额很紧!

除以之外,以后信科只有博士和专硕,没有学硕,这一点大家也需要注意!(但是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实施)

因此,报考信科,慎重选择!


(二)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2019年软微招生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今年计划招生496人(全日制),其中计算机技术(包含嵌入式,经济类,cat)和软件工程一共432人,减去推免的114人,统考名额有318个,大部分都分配给计算机技术专业了,这一点和往年不同,往年计算机和软工的名额大致相等。

2019年软微计算机类招生

值得注意的是,318个名额包含了非计算机软件类的几个专业。不过,即便如此,计算机软件大类的名额,按照惯例,也还剩200个左右,是信科的10倍了。看到这里,我估计很多人都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

由于软微的名额比较多,我就不和去年数据作一个仔细的对比,也不去考虑计划招生和实际招生的区别了!

除了名额多,软微的专业课867也比信科801要简单。

因为名额多,软微的导师每届带的学生人数,平均5个左右。而其他学院的导师呢,每年2个,一个硕士,一个博士。

考虑到招生名额和专业课难度,软微应该是相对容易一些!


(三)深圳研究生院

2019年深研院招生

深研院今年计划统考名额93人,其中信息工程学院(深研院的计算机)有统考名额85-57=28个,去年的情况是85-52=32个。

2019年深研院计算机类招生

往年很多时候,由于报考信工的人很少,会出现招不满的情况。14、15、16这三年过复试全录,17年过线9人刷2人,18年过线全录。由此看,只要过了复试线,几乎都能录取,招不满的时候,还会从信科调剂学生过来。

值得注意的是,信工的专业课和信科一样,考的是801,比软微难。


(四)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2019年叉院招生

今年叉院计算机招生29人,统考4个名额,异常激烈。

叉院是17年开始招生的,今年是第三届了。刚开始招生的时候,知道的人不多,所以过线就录了。现在应该是回归到正常水平了,难度比信科还高;这是自然的,叉院都是牛导,导师都是信科、数院、计算所、大数据那边的大牛。

2019年叉院计算机类招生

这里总共介绍了北大四个招收计算机硕士的学院,他们都有统考名额,都可以报考。其实对于推免的,还可以考虑去计算所和大数据研究院,不过他们的名额都是挂靠在其他学院,比如计算所的名额在信科,大数据的名额在叉院,对应关系按实际情况而变。

那么这些学院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校区不一样。信科和叉院在燕园校区(北京海淀),软微在大兴校区,信工在深圳。对于北大大家庭的氛围,自然只有在燕园校区才能感受得更为真切;而大兴校区离燕园有1个小时车程,每日有一班校车往返;在深圳的可能就得偏安一隅了。

其次,考试难度不一样,信科、叉院和信工,初试的专业课是801,而软微是867,前者比后者要难。

最后,学硕专硕之分。软微主要招收的专硕,其他三个学院是学硕。学硕和专硕带来的影响,可能在学费和补贴上的区别,要甚于做学术和做工程的区别。学硕学费少、补贴多,而专硕刚好相反。而做学术还是做工程,主要是依导师而定,和报考的类型关系不大。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偏好,选择不同的学院报考!


立志考top2计算机的考生,希望根据我的介绍,能找到适合你的院系!


布尔考研


我来回答,其他的回答都是不问的人的问题,能问这问题說明自己能力不强,或者很一般,首先你可以考虑两电一邮,西电,成电,北京邮电,接下来,在低一档,你可以考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如何还不行,在低一档,只考虑,西安邮电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艾佛森的泪


黑龙江中公考研为你解答:

因为计算机算理工科类的专业,所以学校选择的话,我还是比较推荐你考虑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在全国内的排名,而一定不要单看学校本身的综合学科实力,毕竟理工类算是技能型专业,如果你所报考的学校有比较多的相关学科资源,或者是相关国家级(省市级)实验室,又或者是有本学科专业内的大牛的话,那必然你的学识、毕业之后的平台都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至于学校的选择的话,有几个因素你需要注意下:1、地域。因为计算机专业相关开设的学校还是非常多的,基本上是个理工类学校就会开设,综合类学校开设的也比较多,所以在学校选择的时候最好跟自己毕业之后三到五年的职业规划所在地匹配,这样的话才能把你的学校优势和导师优势发挥到最大。2、学校级别。在考研当中,学校分为985类、211类学校、特色类学校、普通类学校。这个主要看你的考研目的,是为了以考上为基准还是必须要考个好学校,要不还不如不考。3、自身基础。这个基础初期主要看英语和数学的基础,一定要经过科学合理的测评,然后再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4、专业方向。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想好考学硕还是专硕,要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还是软件工程,要考物联网、人工智能、还是大数据,这就要看你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了。

最后推荐下学校吧,顶级的比如:清华大学、哈工大、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中级别的学校有:河海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当然像一些非985、非211类院校比如:浙江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