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三大秘籍:凯格尔训练、拉玛泽呼吸法、海姆立克救急法

​说出来可能不信,最近,在学习和训练如何呼吸,没错,就是吸气、呼气、吸气、呼气......这么简单的事情,却在活了三十几年后,才发现居然做错了,意不意外?

三大秘籍:凯格尔训练、拉玛泽呼吸法、海姆立克救急法

起因是去看牙科,医生要对牙齿动个小手术,自然要用各种液体对牙齿消毒、清洁等等,人是平躺在医疗室的躺椅上,不可能也不方便随时把液体吐出,于是,难受的事情来了,液体多了,积在喉咙的位置,感觉不能呼吸了!

医生:“不要用嘴呼吸,会呛着,用鼻子,吸气、呼气”

我:“啊?”

这个时候,发现,居然,不怎么会单独用鼻子呼吸.......

医生:“啊?”

多么痛的领悟,原来鼻腔的功能和构造决定了呼吸更正确的是用它,口呼吸是作为鼻呼吸困难时候的辅助。然鹅,几十年了,居然都是反着来。而且据说长期习惯用口腔呼吸,还会影响容貌(这个最后悔了,难道这就是不美的原因?)

有句谚语“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掌握正确的“技能”真的很重要,痛定思痛下,整理出3个跟我们,特别是女性、妈妈息息相关的“生存、变美甚至保命”的技能秘籍,相信很多亲都眼熟的,但没认真去系统了解。

凯格尔训练

拉玛泽生产呼吸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1、凯格尔训练

凯格尔(Kegel)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他于70年代发明了一套帮助女性特别是产后盆底肌训练,恢复骨盆肌的紧张力,防范和治疗漏尿、尿失禁等尴尬生理问题,后来还发现这种方法还可以刺激生殖器区,增加生殖区的血流量,从而改善性功能。

如果问当妈妈后,身体会出现哪些尴尬变化,尿尿问题榜上有名:

•在打喷嚏、笑或者咳嗽时出现少量尿漏(压力性尿失禁)

•在有大量尿液排泄之前有很强烈且突然的排尿冲动(应急性尿失禁)

•漏便(大便失禁)

•小便后滴尿——通常在离开厕所之后。

三大秘籍:凯格尔训练、拉玛泽呼吸法、海姆立克救急法

原因有很多,对于女性来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怀孕、分娩导致了盆地肌出现松弛,无法完全自主掌控尿尿、便便这些生理机能。在产后修复的各项目中,我们也能看到盆地肌修复占了重要位置,不少所谓的美容养生会所正是看中了当中的商机,推出收费不菲的修复疗程。在掏钱包刷信用卡之余,亲不妨试试先凯格尔训练法。

三大秘籍:凯格尔训练、拉玛泽呼吸法、海姆立克救急法

1)你的盆底肌在哪儿

方法A:憋尿法。在小便过程中尝试夹断尿流,感受收紧的那块肌肉就是盆底肌。

方法B:吹气球法。用力吹气球,这时会明显感受到会阴部位受到向下的压力,承受压力的肌肉就是盆底肌。

总之,那个可以让你憋住尿、忍住屁的肌肉群就是盆底肌肌肉群。

2)锻炼前准备

A:排空尿液,不要憋尿训练。

B:做几次深呼吸,保持全身放松,将精力集中在盆底肌。

收紧】呼气时收紧,耻骨和尾骨之间的盆底肌群感到由外向内、由下往上的收紧和提升,具体感觉:尿道口和肛门之间的会阴部,向内紧缩并向上提升。|

放松】吸气时放松,将提升上来的盆底肌轻柔地放下来。

三大秘籍:凯格尔训练、拉玛泽呼吸法、海姆立克救急法

训练一:中等力量做收紧肛门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紧3-5秒,放松3-5秒。——锻炼盆底慢肌(Ⅰ类肌纤维:维持盆腔器官正常位置)

训练二:大力快速收缩盆底肌肉,收缩1秒放松2秒,连续5次后休息5秒。——锻炼盆底快肌(Ⅱ类肌纤维:预防压力性尿失禁)

频率】训练一、训练二交替训练。一天3次,一次10分钟,每次间隔时间大于3小时。

姿势】坐姿、躺姿、站姿均可,刚开始建议选择躺姿。

注意:

1)不要养成在排尿过程中进行凯格尔运动来开启和阻断排尿的习惯,这样容易引起膀胱排不尽,也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2)刚开始运动时候,会出现用力部位不对的情况,比如用腹肌、臀肌或大腿内侧肌肉,心态别着急,慢慢来,熟能生巧!

3)坚持锻炼才会有效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有收成,一天3次,一周锻炼5~6天,坚持2~3个月。

4)越多不一定越好,反而引起疲劳,盆底酸胀。一天累计锻炼30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45分钟。

训练后

训练后如有酸胀疲劳感,可通过以下两个小动作放松盆底,对肌张力过高的产妇也很有帮助:

A:趴着放松。床上或瑜伽垫上皆可,在额头上垫一块折叠起来的毛巾,趴着休息5-10分钟。

B:蛙式放松。保持蛙式姿势5分钟,同时和缓地呼吸,能使盆底肌得到较充分的放松。

2、拉玛泽呼吸法

1982年,一名叫拉玛泽(Lamaze)的产科大夫推出了出了助产呼吸法,简单易做,有着明显的优势,推出后得到广泛认同和接受。

面对分娩,几乎每一个女性都会感到紧张害怕,事实上,不少产妇正是因为心理素质差而导致分娩难度加大。

三大秘籍:凯格尔训练、拉玛泽呼吸法、海姆立克救急法

拉玛泽呼吸法通过调节呼吸、让产妇将注意力转移到呼吸的控制上,并用呼吸达到神经肌肉的放松,从而减少疼痛物质产生减轻分娩疼痛,并增强分娩信心,让宝宝顺利出生。所以又被称为“心理预防自然生产法”。

优点

避免使用药物

增强产妇信心

增进夫妻感情

保障母子健康

有效控制产痛

提高医疗效率

【练习时间】建议准妈妈孕7月开始进行练习,到分娩的时候能更加熟练运用。强烈建议准爸爸陪同练习,男性相对更加清晰的学习能力能帮助准妈妈掌握学习要点,在分娩产痛时候,准妈妈往往因为疼痛比较难控制情绪,懂得拉玛泽呼吸的丈夫此时是非常好的老师。

准备工作

】一条干净的毯子,将它铺在地板或者床上,放一首柔美的歌曲,最好是胎教音乐。准妈妈放松心情,盘腿而坐,让自己全身心地舒缓下来,双眼注视同一点。丈夫则陪伴在妻子身边,并帮助喊口令,做好监督工作。

三大秘籍:凯格尔训练、拉玛泽呼吸法、海姆立克救急法

根据产程来区分

1)用胸部呼吸

常用于分娩早期时段,宫颈打开3公分左右。宫缩平均每5-20分钟一次,

首先要用鼻子深深吸一口气,然后跟随宫缩来呼气吐气,并持续进行,直到疼痛消失后再恢复正常呼吸。

优势:就让准妈妈感到舒适,而且医生还能据此准确了解宫缩的情况。

2)嘻嘻轻浅呼吸

当胎宝宝一边转动一边慢慢从产道下来时,宫颈开到3-7公分左右,宫缩愈发频繁,间隔时间2分钟左右。

准妈妈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放松下来,双眼看着同一点,嘴巴吸入少许空气,轻轻呼吸,并且保持吸入与吐出的气量一致。

注意,此阶段的呼吸得靠嘴巴来完成,呼吸位置得稳定在咽喉处,如同发出“嘻嘻”声一般。当宫缩愈发强烈,准妈妈就得加快呼吸,如果宫缩缓慢下来就得放慢呼吸速度。

三大秘籍:凯格尔训练、拉玛泽呼吸法、海姆立克救急法

❆在平常练习中,时间应以连续20秒为标准,并逐渐加长,直到呼吸一次可以达到1分钟最佳。

3)浅呼吸

宫缩达到高潮,宫口已开到7-10公分左右,每60-90秒会一次宫缩,甚至每30秒一次。

这个阶段,准妈妈要先排空空气,再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如同吹气球一般,迅速做5次左右的短呼吸,呼吸要尽可能地浅一些,同时配合自身宫缩力度来调节速度。

❆在平常练习中,保证一次呼吸能够稳定到45秒,并逐渐加长,直到能持续到1分半钟为止。

4)吹蜡烛

往往应用于第一产程结束时,阵痛开始时候,有的准妈妈在此时很想用劲,但为了保存体力不做无用功,医生会明确禁止。

首先,深深呼吸一口气,然后进行有力短促地哈气,可以先浅浅地吐4次,到第5次的时候要吐出所有气,就如同吹灭蜡烛一样。

三大秘籍:凯格尔训练、拉玛泽呼吸法、海姆立克救急法

在平常练习中,每一次持续保持不低于90秒。

5)用力推

子宫颈全开,宝宝头部即将要出来,需要产妇能够使劲生出宝宝的时刻。

准妈妈要压下下巴,并稍稍抬起头,使劲让肺部中的气压向肚子,同时要让骨盆肌肉放松下来。当准妈妈换气时,不要变换姿势,迅速呼吸并马上吸满整整一口气,继续将气逼向腹部用力,直到宝宝分娩出来。

当宝宝的头部出来时,再立刻换成短促式呼吸,来缓解疼痛不适。

准妈妈要想在分娩时更好地运用拉玛泽呼吸法,除了积极参加相关的课堂练习外的,平时仍需认真努力练习,这样才能在分娩时熟练应用。

3、海姆立克急救法

美国医师亨利•海姆力克1974年发明的一套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也是全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又名“海氏急救法”。

原理:利用冲击腹部——横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冲击而产生向上的压力,使得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冲击性气流,将堵住气管的异物冲出。

【成人】

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以前脚弓后脚蹬的姿势站稳。双手分别从患者腋下向前环抱,右手握拳,大拇指向着患者腹部,左手握住右手。从肚脐上方到横膈膜向里向上有节奏的用力挤压。反复进行,直至堵塞物吐出为止。

三大秘籍:凯格尔训练、拉玛泽呼吸法、海姆立克救急法

【婴儿】

婴儿的皮肤、内脏器官以及骨骼等都较脆弱,用成人的方法较容易伤到婴儿。

1)5次拍背法

将患者的身体扶于救护者的前臂上,头部朝下,面朝下,救护者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三大秘籍:凯格尔训练、拉玛泽呼吸法、海姆立克救急法

2)5次压胸法

如果堵塞物仍未吐出,实施5次压胸法。使婴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救护者跪下或站在其足侧,或取坐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刚中带柔。重复进行,直至异物吐出。

三大秘籍:凯格尔训练、拉玛泽呼吸法、海姆立克救急法

【自救】

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手从肚脐上方到横膈肌向里向上有力挤压。也可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椅子靠背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有规律重复进行,直到异物排出。

三大秘籍:凯格尔训练、拉玛泽呼吸法、海姆立克救急法

活到老学到老,心中有识人自定,自会无惧无论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