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蕭太后殺姐姐和武則天殺姐姐,在本質上有什麼不同?

小龍女5505


蕭太后名蕭綽,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機賜姓蕭氏,契丹族,遼朝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

01

蕭綽是蕭思溫的女兒,蕭思溫是遼太宗的女婿,生有3個女兒,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外戚家族的地位,他把3個女兒分別嫁個3股不同的耶律皇家的勢力,不管哪個人做皇帝,他都是國丈大人。家族地位能長盛不衰。

就是因為蕭思溫這樣的安排,註定3個女兒之間的關係是好不了的,大女兒嫁給遼穆宗之弟太平王,老二嫁給遼景宗之弟趙王,遼景宗即位後,憑藉擁戴有功,納其第三女蕭綽為貴妃,並冊封為皇后。

遼景宗體弱多病,蕭綽身為皇后經常幫助丈夫處理國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蕭綽處理政務時越來越表現出她的才幹,在景宗的默許下,國家的一切日常政務都由蕭綽獨立裁決。若有什麼重要的軍國大事,她便召集蕃漢大臣共商,最後綜合各方意見再做出決定。

不管是誰,即便是親兄弟,親姐妹,有了權利的鬥爭,親情就沒有那麼重要了,二姐嫁的趙王耶律喜隱,自己的父親本來可以做皇帝的,後來沒做到,耶律喜隱多次謀反,牽連自己的父親耶律李胡下獄而死。

02

遼景宗繼位後,並沒有對政敵大肆殺戮,還追尊耶律李胡為帝,赦免耶律喜隱改稱為宋王。後不斷提拔和重用他,無奈耶律喜隱再次謀反,這次景宗下令給耶律喜隱戴上腳鐐手銬,修造獄城將他囚禁在祖州,後賜死他。

耶律喜隱的老婆,蕭綽的二姐在其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她不但不勸解丈夫,還鼎力支持丈夫謀反,老公死後,二姐為了給老公報仇,宴請二姐,準備在酒中下毒,被蕭綽當即識破,逐賜死二姐。

大姐嫁遼穆宗之弟太平王,本來也是有機會做皇帝的,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願做上皇帝之位,心裡委實鬱悶至極,三年之後就早早去世了。

大姐夫去世,大姐就跟一個奴僕好上了,這多有礙皇家的體面,作為太后的蕭綽當然是不允許的,不但不允許,還抓了這個人痛打之後流放了,無奈大姐就是要跟這人在一起,蕭綽又把他召回給他官做,此時的這位所謂的大姐夫就慫恿大姐造反,兵變失敗後,夫妻二人都被蕭綽處死。

03

武則天成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以後,武氏家族都得到了封賞,武媚娘長的容顏亮麗,她的姐姐容貌自然也不差,自從媚娘得寵後,她姐姐被封為韓國夫人,經常出入宮廷看望妹妹,這時武媚娘正好有孕在身,不能侍寢高宗李治,這姐姐經常往宮裡跑,一來二去在武媚孃的眼皮子底下就跟高宗李治搞到了一起。

姐姐不但自己跟高宗李治搞在一起,還把自己的女兒賀蘭也送給李治享用,這一老一少可謂是很得李治的喜歡,看在眼裡的武媚娘哪能容的下她們如此肆無忌憚的得寵。自己跟外人鬥,犧牲了女兒的性命才有現在,不能你們一來把我的所有成果都坐享其成。

於是當武媚娘看到姐姐韓國夫人從李治房間走出來時的媚樣,就已經動了殺心,後來韓國夫人莫名其妙的就死了,李治一度也曾懷疑是武媚娘乾的,可是苦於沒有證據,武媚娘也沒承認,李治拿她沒辦法,於是就想好好保護韓國夫人的女兒魏國夫人賀蘭。

此時武媚娘又想了個辦法,族裡兩位堂兄為了巴結武媚娘,送了好些好吃的家鄉特產給武媚娘,武媚娘就命人把外甥女魏國夫人叫來,說是孃家人送的,邀她一起品嚐,魏國夫人一聽是孃家人送的東西沒多想就吃了,這一吃沒過多久就倒地而亡。

武媚娘假裝好心,馬上追查,自然這兩位孃家的堂兄脫不了干係,被抓入獄,審都不要審,直接判死刑。由此可見,這都是武媚娘一手操縱的毒害外甥女事件,順便處死兩位跟她沒什麼瓜葛的堂兄。

綜上所述,兩個女人都是史上有名的政治家,蕭太后處死自己的兩位姐姐都是因為自己的政治權利受到威脅,而武則天處死自己的姐姐完全是後宮爭寵的結果,雖然只是後宮爭寵,保不齊將來可能對她的權力造成威脅也未可知,現在早早的把這份苗頭扼殺在搖籃裡是最好的辦法。

究其本質來說,是沒有多大的區別的。

我是【史料未及爾】,歡迎留言,討論,一起探討歷史人物,事件。

史料未及爾


武則天二姐叫武順,早年嫁給了越王府的公務員賀蘭越石,賀蘭越石死後,撫養自己的一兒一女,開啟了守寡模式。武則天成了皇后後,就來討好,巴結妹妹。當時的武則天面臨強大的政敵,而宮鬥也很激烈,自己又懷孕在身。於是武則 天就讓姐姐武順住進宮中幫自己,並封她為韓國夫人。


李治見到長相出眾的韓國夫人後,被她異樣的風情吹引住了。由於武則天的程控,高宗的後官已為虛設,根本沒有女人敢接近李治。武則 天一人壟斷了李治的性生活,現在,武則天懷孕,性生活成了問題!所以,李治對韓國夫人充滿憧憬,而武順也心有靈犀,再加上寂寞難耐,倆人就糾纏在一起。

被武則天撞見時,姐姐武順已經懷上了龍種,聰明的武則天預感姐姐會籍孩子動搖自己的後位。他當即立斷,要滅了姐姐。由於要照顧李治的面子,武則天表面上裝出對於是噓寒問暖,關懷備至。暗地裡,在太醫的湯藥裡下藥,不久武順連著肚裡的胎兒一起死去。


蕭太后,攝政遼國39年。在她治下,遼國進入了鼎盛輝煌時期。

契丹人建立遼國後,在皇位延續上很另類!立嫡立長的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撒手人寰後,皇位就在大兒子耶律倍和二兒子耶律德光這兩支血脈上搗來搗去,呈現你方唱罷我登臺的狀態。弄得三兒子耶律李胡內心癢癢的。他覺得如果自己出手,說不定也能過幾天皇帝癮。

蕭太后是耶律賢的皇后,耶律賢是耶律倍這一支的。蕭太后的姐姐的丈夫是耶律喜隱,屬耶律李胡這一支。耶律喜隱類似魏延,天生長有反骨。又自不量力,還死性不改。當年造反,父親耶律李胡為他背了黑鍋,他自己則平安無事。也沒有汲取絲毫教訓。

耶律賢即位後,喜隱又想著造反覆仇。他的老婆蕭氏(蕭太后的姐姐)也夫唱婦隨地跟著,她想:妹妹能當上皇后,自己也可以做國母。於是夫妻倆聯手再次造反,耶律賢很快就鎮壓了這次叛亂,賜死了這對夫妻。
蕭太后的姐姐是因為跟著丈夫造反,被皇帝耶律賢賜死的。還不是蕭太后當政,蕭太后當時只是皇后,並沒有多大的權力,她只是在耶律賢死後才走向權力中心的。蕭太后姐姐的死,蕭太后本人在裡面起的作用不大,她持何種態度也不明朗。


希望星晨58298869


武則天的姐姐名武順,在武則天當皇后之後,經常出入宮庭,與李治成為情人關係。相傳太子李賢乃武順所生,武則天為了剷除情敵,於是在李治封禪泰山時將武順毒死,賜之為韓國夫人。蕭太后共有兩個姐姐,長姐伊勒蘭嫁給宋王耶律喜隱,二姐蕭和罕嫁齊王耶律庵撒哥,封為齊王妃。宋王耶律喜隱舉兵謀反,長姐伊勒蘭協助丈夫起兵造反,被蕭太后擊敗後,夫妻雙雙被賜死。由此可知武后誅姐乃誅情敵,蕭後誅姐乃誅政敵,此兩者的本質不同。

蕭太后蕭綽的父親是遼朝北府宰相及駙馬蕭思溫,母親是燕國大長公主也是遼穆宗的姐姐。相傳蕭綽與韓德讓自幼有婚約,在遼景宗去世後不久,蕭綽私下對韓德讓說:我曾許配給你,願諧舊好。而當國的幼主,也就是你的兒子了。不過為了家族利益和權力,蕭綽嫁給了遼景宗,進宮被封為貴妃,過了兩個月被正式冊封為皇后。遼景宗死後,韓德讓與蕭太后舊情復燃,韓德讓成為太后的得力大臣兼情人。

在遼景宗的默許下,遼國的一切日常政務都由蕭綽獨立裁決,她所做的決定,遼景宗最多隻是聽聽通報,表示"知道"了就算數,不會做任何干預。在蕭綽的努力下,遼國軍事日漸強盛,政局經濟也步入正軌。蕭皇后與遼景宗成為遼國二聖,跟唐朝時的武天后和唐高宗關係一樣。宋王耶律喜隱兩次叛亂,蕭太后將其囚禁並處死,耶律喜隱的妻子是蕭太后大姐,亦被處死。

韓國夫人武順,太原壽陽人,唐官員武士彠之女,母親榮國夫人楊氏,是武則天的同母姐姐。武順初嫁賀蘭越石,育有一子賀蘭敏之,一女賀蘭氏。賀蘭越石死後,因武則天在宮中,武順也經常出入宮禁,久而久之跟皇帝李治成為情人關係。《舊唐書卷八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高宗中宗諸子》中記載太子李賢疑似武順所生,武順可能比武后更得寵,於是武后毒殺了姐姐武順以及侄女貨蘭氏。武順生前封為韓國夫人,死後被追贈為鄭國夫人,陪葬順陵。


大秦鐵鷹劍士


【新銳歷史】為你深度解析:

蕭太后殺姐姐和武則天殺姐姐這兩件事都是中國古代,女人掌握權力之後做出的爭權奪利的事,這是二者本質上的相同點。

那要是說他們的區別在哪裡,那就是目的上的不同:

1、蕭太后殺姐姐這個是為了掃除權力路上的異己而已,不論是她的二姐幫助丈夫趙王喜隱謀反,還是大姐協助情人謀反,都是為了爭奪遼國大權,這個是千百年來所有掌權者掃除異己時所做的一樣。

2、武則天殺姐姐這件事,本質上是因為,作為女人剷除一個情敵而已,恰好這個情敵正是自己的姐姐,顯的奇特而已。

所以,蕭太后殺姐姐和武則天殺姐姐,在本質上,一個是為權,一個是為情。

一、蕭太后殺姐姐。

蕭太后一生事事稱心如意,與丈夫遼景宗耶律賢恩愛有加,相互信任;與舊情人韓德讓感情深厚,共同打造大遼基業,政績顯赫;其子遼聖宗耶律隆緒也很配合她的執政,未曾與她作對奪權。

但是這個世界上,總沒有令人百分之百滿意的事。這完美中的遺憾,就來自蕭太后的兩個姐姐,嫁給了趙王喜隱的二姐和嫁給齊王罨撒葛的大姐蕭胡輦,二者最終都被蕭太后所誅殺。這是為什麼呢?

1、這個悲劇,早在她的父親蕭思溫當年把三姐妹嫁給遼國三支親王時,就已經埋下了。

蕭太后,本名蕭綽,小名燕燕,蕭綽的父親蕭思溫,是耶律阿保機的妻子述律平的族侄,屬於遼國後族,遼國的皇帝和王族,將來的妻子都得從後族中挑選。

因此蕭家有三姐妹,從小被當成后妃的候選人培養,三姐妹從小就學會了如何管理一個後宮,如何參與政治、駕馭臣下,如何行軍佈陣、帶兵打仗等等對於中原女子來說是不可能的學習內容。

而其中又以幼女蕭綽天資聰穎,為人處事沉著大方,重要關頭能夠不感情用事,而最得父親的看重。

耶律阿保機有三個兒子,長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第三子耶律李胡:

“耶律德光死後,先是耶律李胡欲繼位,後被耶律倍的兒子耶律阮打敗;耶律阮繼位是為世宗,世宗被人殺死,由耶律德光的兒子耶律璟繼承皇位,即當時在位的穆宗。這三支後人分別各據三派勢力,此消彼長,都有繼承皇位的可能。”

在這種局勢不明的情況下,老於政治的蕭思溫對女兒們的婚事各有安排:

“長女蕭胡輦嫁給耶律德光一系的太平王罨撒葛,次女嫁給李胡一系的趙王喜隱,兩個女兒出嫁之後,又將第三個女兒蕭綽許配給耶律倍一系的世宗之子耶律賢。”

蕭思溫的如意算盤打得叮噹響,這樣的話,不管是哪一系的人馬做了皇帝,他都會有一個女兒能坐上皇后寶座,他都是逃不掉的國丈大人。


2、這樣一來,蕭思溫的政治婚姻總有一樣會押中寶,但也讓三姐妹跟著各自的丈夫,成了政治上的死敵。

蕭家二姐先嫁給李胡之子趙王喜隱為妃,而喜隱早在景宗時數次謀逆,第一次蕭綽看在姐妹份上放過了,只是小懲一番;第二次又造反,於是將其囚禁了;第三次再造反,當時正值景宗末年,危機四伏之際,蕭綽不能再留禍患,終將喜隱處死。

然而被愛情衝昏了頭的蕭家二姐,已經完全站到丈夫這一立場,因此對妹妹懷恨在心,藉著以姐妹之情舉行家宴之時,打算將蕭綽毒死。不料計劃失敗,蕭綽終於下令處死二姐。

大姐蕭胡輦跟蕭綽倒是並沒有出現像二姐那樣的政治敵對。在父親的安排下,蕭胡輦嫁給了太宗之子、穆宗之弟太平王罨撒葛。

景宗繼位之後,為了穩住局勢,封罨撒葛為齊王,又封為皇太叔。但是罨撒葛不久就去世了,新寡的蕭胡輦被尊為皇太妃。

遼國的女人,對於守寡的概念並沒有像中原人那樣悲慘,蕭胡輦接手了罨撒葛的舊部,以“皇太妃”的身份率三萬兵馬鎮守西北,替妹妹安定後方。兵馬所致處處大捷,周圍小國紛紛朝拜,快意得很,她很快就有了遠比罨撒葛更年輕更英俊的新歡。

不久之後,一個叫撻覽阿缽的奴隸成為她的新寵,但是撻覽阿缽本來就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他慫恿蕭胡輦謀叛自立一國。

他的邏輯很簡單,蕭綽的情人韓德讓可以做上遼國的太上皇,那他皇太妃的情人好歹也應該做上一國之王。

但他也不想想,韓德讓背後是韓家三代身任大遼重臣和韓德讓無數軍功的資本,又如何是他一個一步登天的馬奴能比?

這場叛亂沒有意外地被結束了,撻覽阿缽先被誅殺,蕭胡輦不久也被賜死。

二、武則天殺姐姐。

1、從武則天剛剛入宮開始,是李世民在位時期,那個時候武則天沒有什麼作為,不過她卻認識了李治。

雖然李世民駕崩後,武則天被送到了寺廟為尼,結果李治還是遇到了武則天,終於給了她一個機會,一個讓全天下人都想不到的機會。

當時李治就想將她接回宮中,正好皇后又想利用武則天對付蕭淑妃,兩人爭鬥多年,一直都沒能分出勝負,恐怕二人從來沒有想到,武則天的野心比她們要大的多,得寵的武則天甚至被皇后與蕭淑妃聯手對付。

即使是這樣,倒下的還是王皇后,李治為了武則天不顧一切的將她推上了皇后之位,兩人也有了孩子,按理上來說對武則天是一件好事,可是因為這件事卻讓她非常的煩惱,雖然說有了孩子,自己的身份地位更加的穩固堅實了。

2、可是在她懷孕期間,李治經常會去其他那些妃子的寢宮,這樣原本非常受寵的武則天很難接受。

深怕有一天自己像王皇后一般,被人所害,為此武則天想了很多辦法,直到她想到了自己的姐姐。

雖然說不是自己,但是畢竟和自己也是親人,更為可靠,武則天的姐姐也非常漂亮,有些地方和她還非常像,在武則天的安排下,兩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可以對李治進行監視,可是時間久了武則天才發現,不光是李治愛上了她的姐姐,就連姐姐也愛上了李治。

等到武則天發現這個秘密之後,內心非常不甘,但是又擔心姐姐危害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她還是做出了決定,保護自己的地位,拋棄姐姐。

所以武則天才會對沒有任何防備的姐姐下毒,將其害死,保證李治對她的寵愛,最終成為女帝一展宏圖。

總結

綜上所述,蕭太后殺姐是因為她的兩個姐姐威脅到了她的政治地位和權力,武則天殺姐是為了清除情敵,鞏固自己的地位,這就是二者最大的不同。

-END-

點擊上方關注【新銳歷史】,多平臺認證優質作者,專注於歷史領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新銳歷史


蕭太后和武則天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善權謀的女性,都曾將一國朝局掌控在自己手裡,但是,關於這個問題當中的兩件事情卻都不是“事實”,所以,也說不上在“本質”有什麼不同了。


關於蕭太后兩位姐姐的說法各不相同,但確有蕭太后殺死其姐一事

蕭太后本名叫做蕭綽,小名叫燕燕,出身十分的高貴,她的父親蕭思溫曾輔佐遼太宗、遼世宗、遼穆宗、遼景宗四位皇帝,是不折不扣的“四朝元老”。

她的母親則是遼世宗十分寵愛的大女兒,也是聊過歷史上第一位被正式封為公主的燕國大長公主“耶律呂不穀”,同時也是後來“遼穆宗”的姐姐。

可以說,蕭綽所在的這個家族不可謂不顯赫,所以,就在遼保寧元年,即公元969年,遼景宗耶律賢繼位之後,蕭綽便被遼景宗選為貴妃,到了當年的五月更是被冊封為“皇后”。

當然,蕭綽能夠被封為“皇后”,並不僅僅是因為“遼景宗”對他十分的寵愛,主要是因為蕭綽歲身為女子,卻有著十分出眾的才能,經常幫助他處理政務。

在成為皇后之後,更是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政務”當中來,對此,遼景宗不僅不加以制止,反而是大加褒獎。

於是,就在保寧八年二月初五,即公元976年3月8日,遼景宗耶律賢召集史館學士,並告知他們說,此後凡記錄皇后之言,“亦稱‘朕’暨‘予’”,並“著為定式”,將妻子的地位升到與自己等同的程度。

遼景宗的這一舉動,可以說跟唐高宗李治時期的“二聖臨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足見遼景宗對蕭綽的信任和寵愛。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遼景宗的默許之下,遼國的一切日常政務便全都由蕭綽來獨立進行裁決,遼景宗最多隻是聽聽通報,從來不會做任何的干預。

也不得不說,蕭綽如果生為男兒要麼就是位極人臣,要麼就是一代明君,正是在她的悉心治理之下,使得整個遼國政局穩定、經濟和軍力也全都日漸強盛。

而此後,在乾亨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即公元982年10月13日,遼景宗去世之後,她的兒子耶律隆緒繼承君位,便是“遼聖宗”,而此時的她才真正地成為了“蕭太后”。

而由於耶律隆緒繼位的時候只有十二歲,她便以“太后”之尊臨朝聽政,而也就是在她攝政期間,遼國進入到了其發展歷史上最為鼎盛的時期。

也正因如此,蕭太后便和之前歷史上的“宣太后”和“武則天”一樣進入到了中國歷史上“女政治家”的行業當中。

簡單說完“蕭太后”的生平就該言歸正傳地來說一說她的兩位姐姐了,關於她的兩位姐姐由於史料的不同,因此,產生了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她的大姐名叫“伊勒蘭”,當時是嫁給了“宋王”耶律喜隱,關於這位“宋王”從輩分上來講跟“遼景宗”是堂兄弟。

但是,沒想到這位“宋王”卻非常的不安分,幾次三番地意圖謀反,但是全都被遼景宗和身為皇后的“蕭綽”給粉碎掉了。

由於他冥頑不化,遼景宗只好將他賜死,也由於丈夫的謀反之罪,原本身為“王妃”的“伊勒蘭”便被廢去了王妃的爵位,貶為“夫人”。

至於說,後來蕭綽是否對她的這位大姐趕盡殺絕,史料當中沒有記載,便不得而知了,說完大姐,再來說二姐。

蕭太后的二姐名叫“和罕”,她同樣也嫁給了一位王爺,便是當時的齊王“耶律庵撒哥”,那麼,他她自然便被封為了齊王妃,而至於她後來是怎麼去世的,史料當中也並未記載。

下面再來說一說第二種說法,這第二種說法是出自於宋朝官員葉隆禮所著的《契丹國志》一書,在他的記載當中,蕭太后的兩位姐姐似乎是對調了順序。

我們不妨來看一看書中的原文為:“後有姊二人,長適齊王,王死,自稱齊妃,領兵三萬屯西鄙驢駒兒河,嘗閱馬,見番奴撻覽阿缽姿貌甚美,因召侍宮中,後聞之,縶撻覽阿缽,抶以沙囊四百而離之。

逾年,齊妃請於後,願以為夫,後許之,使西捍韃靼,盡降之。因謀帥其眾奔骨歷札國,結兵以纂後,後知之,遂奪其兵,命領幽州。次適趙王,王死,趙妃因會飲毒後,為婢所發,後鴆殺之。”

這段文字當中的“後”自然指的便是當時身為皇后的“蕭綽”,文中說到當時身為皇后的蕭綽一共有兩個姐姐,其中“長”的那一位嫁給了齊王,齊王死後,她便以“齊王妃”自稱,並且率領三萬兵馬駐紮在西部的“驢駒兒河”。

說到這裡,還有一件十分有趣的“情感軼事”,那就是有一天“蕭綽”的這位大姐去查看軍隊當中的馬匹,卻發現了一位樣貌十分俊俏的馬奴,名叫“撻覽阿缽”,於是,她便把這位馬奴給帶到了自己的寢宮當中。

而當蕭綽聽聞此事之後,便讓人用繩子把那位“撻覽阿缽”給綁到了面前,並且狠狠地打了他一頓,之後,便將他關押了起來。

等到了第二年,蕭綽的大姐便請求她放了“撻覽阿缽”,而且,還希望能夠嫁給他,畢竟是自己的大姐在求自己,蕭綽便答應了,並且派了他們夫妻二人一同到西部去抵禦韃靼的侵擾,但沒想到的是他們夫妻二人竟然徹底地征服了韃靼。

此後,隨著他們夫妻二人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們便有了“篡位”之心,於是便想聯合當時一個叫做“骨歷札國”的小國一共反叛。

然而,蕭綽卻早就已經知道這件事情了,於是,便立刻褫奪了他們夫妻二人的兵權,並且還將他們發沛到了十分邊遠的“幽州”去守城。

說完大姐,接著便來說二姐,關於“二姐”的記載比較少,僅寥寥數字,大致的意思是說:蕭綽的二姐嫁給了“趙王”,至於這位趙王是誰,不得而知,趙王死後,有一次蕭綽設宴席招待她的一眾姐妹一同吃飯。

但沒想到的是,不知是出於什麼樣的仇怨,蕭綽的這位二姐居然想要毒死她,好在當時這位二姐身邊的一位婢女及時站出來揭穿她的陰謀,蕭綽這才逃過一劫。

竟然意欲毒殺皇后,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因此,在此事之後,身為皇后的蕭綽便賜給了她的這位二姐一杯毒酒,讓其自盡。

所以,說到這裡,如果要說蕭太后曾經殺死她的姐姐,那麼,最後可能的便是《契丹國志》當中所記載的這一橋段,至於真實性有多少,那便同樣是不得而知了,需要跟其他的史料對照來研判,才能得出結果。

武則天所殺並非是她的姐姐,而是她的“外甥女”

關於“武則天”的生平相信列位都很熟悉了,就不用我多說了,上面之所以在正是進入正題之前先說了說“蕭太后”的生平,主要就是因為列位可能對她的生平不是那麼地瞭解。

“武則天”家中一共有兄弟姐妹五人,她排行老四,前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妹妹。

把這個捋順之後,我們再去探尋武則天究竟是不是曾經親手殺死她的姐姐就容易地多了,武則天的姐姐名叫“武順”。

在史料當中所記載與“武順”相關最主要的便是三件大事:第一,是關於她的婚嫁,她當時嫁給了但是身為越王府法曹的“賀蘭越石”。

第二,便是關於她喪夫之後的生活,由於當時武則天已經受封成為了皇后,她身為皇后的姐姐便可以隨便的出入宮廷,當然,也同時享受著無上的榮光。

第三,便是關於她死後的追封,在武則天成為皇后之後,她便被封為了“韓國夫人”,而在她死後,武則天便追封她為“鄭國夫人”,至於說究竟是怎麼死的,史料當中並未提及。

不過,通過這些記載我們便可以推想,如果說武則天和她的這位姐姐之間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那以武則天的冷酷性情,是就不可能再對她姐姐進行追封的。

再加上,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當中都沒有對“武順”究竟是如何去世的記載,從而,便能印證這樣的一種推想,武則天和她這位姐姐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很好的。

那麼, 為什麼又說“武則天”其實殺的是她的“外甥女”呢?而這位“外甥女”剛好便是她姐姐武順的女兒。

關於這一事件,史料當中是這樣說的,有一次,武則天趁著她的兩位族兄武惟良和武懷運給“賀蘭氏”送吃食的機會,在吃食當中下了毒,並且還引誘“賀蘭氏”去吃。

她與武則天畢竟也算是骨肉至親,因此根本就沒有多想,於是,便欣然去品嚐外婆家給送來的吃食,最終中毒身亡。

不僅如此,在“賀蘭氏”死後,武則天還以意圖“毒殺賀蘭氏”的罪名,將她的兩位族兄處以了極刑,可謂是“一箭雙鵰”。

那麼, 武則天為什麼要處心積慮地殺掉她的這個“外甥女”呢?目前最普遍的一種觀點是:這位在武則天成為皇后受封“魏國夫人”的賀蘭氏,同樣也希望能夠靠著自己的美貌和聰明才智積累一定的權勢。

然而,她的想法卻太天真的了,而且,她也太年輕了,她根本不知道該怎樣去攫取政治利益,進而培植自己的勢力。

但是,她畢竟已經顯露出了這樣的企圖,那麼,更加老練而且對權勢更加看重的武則天自然不會給她這個“外甥女”上位和培植勢力的機會,於是,便處心積慮地要置她於死地,並且最終抓住了一個好機會,一舉殺之。


好啦,這個問題就跟列位聊到這裡,歡迎列位關注我的頭條號“冒牌東方朔”。


冒牌東方朔


蕭太后和武則天殺了自己的親姐姐,但是卻有著本質的區別——一個為權,一個為情,其最終根源還是權力爭奪。

中國古代還是有很多出色的女政治家,武則天和蕭太后絕對算是其中的佼佼者,蕭太后不出名的原因在於遼國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是什麼的出眾,算是一個偏邑政權,而且遼國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這與中華正統王朝不認可有關係,但這並不妨礙蕭太后在遼國曆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蕭太后攝政遼國長達28年之久,在她當政期間,遼國的國力達到了鼎盛,這與蕭太后的朝政治理不無關係,她是一位相當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這“三家”的名頭用在中國歷史的女人身上,只有兩人,一個是蕭太后,一個就是武則天。

蕭太后處事風格極具男人風格,頗有雄才大略帝王風範,重用賢能,打擊異己,發展經濟,開疆擴土。說到蕭太后說了自己的兩個姊妹的事情,就非常能夠體現她果敢決絕的性格和對政敵毫不手軟的作風。

蕭太后是遼國重臣蕭思溫的女兒,原名蕭綽,她被蕭思溫嫁個了當時的太子耶律賢,也就是後來的遼景宗,耶律賢對蕭綽非常好,兩人感情很親密,當耶律賢登基後,先封其為貴妃,後又封其為皇后。

蕭思溫還有兩個女兒,也就是蕭綽的兩個姐姐,分別嫁給了趙王喜隱和齊王罨撒葛,這都是耶律家族的貴族,他們都有可能繼承遼國皇位,大家都明白蕭思溫的用心,嫁女兒進行政治聯姻和投機,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遼景宗耶律賢當皇帝沒幾年就死了,此時的蕭綽由皇后變成了皇太后,由於兒子遼聖宗耶律隆緒年紀小,就由她進行攝政,這一攝就長達28年,這期間兒子遼聖宗耶律隆緒從來都沒有想過要親政,他對母親把持朝政完全沒有意見,對母親蕭太后給予絕對的權力支持。

遼聖宗耶律隆緒沒有親政奪權的想法,不代表別人沒有,這其中最想法最多的就是蕭太后的兩個姐姐,他們嫁的丈夫都有了對權力的渴望,並且積極的密謀造反,推翻蕭太后和遼聖宗。事情敗露,蕭太后對謀逆者毫不留情,全部殺掉,這其中包含了自己的兩個親姐姐。

綜其原因,蕭太后對於這種關乎國家命運,政權穩定的謀反事件,強腕鐵血處置,為了確保遼國的穩定,從來不會因為親屬關係而有所不忍,這是一個成熟政治家該有的素質和殘忍。

比蕭太后更著名的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則天殺姐姐的事情就“溫情”得多,但讓人感覺武則天比蕭太后更殘忍和冷血。

自此武則天被李治從尼姑庵接回宮後,李治與她還是恩愛了很長時間,但是總架不住男人喜新厭舊,李治還是時不時的跑到別的妃子宮裡纏綿、快活,這武則天看到眼裡,心裡急啊,好不容易回了宮,要是不混出個名堂,搞不好又要回去當尼姑。

武則天有手段,既然李治喜歡美女,她親姐姐武順就是絕色美女啊,把姐姐介紹給唐高宗李治,至少可以收斂李治的心,自己親姐姐,不便宜外人,自己宮裡多個幫手,在後宮內鬥中有了盟友。

其實武則天當初能夠回宮就是當時的王皇后請來的救兵,為了對付李治寵愛的蕭淑妃,這下武則天又如法炮製,請自己的姐姐入宮對付後宮那些爭寵奪情的嬪妃。

武則天和王皇后一樣遇到同樣的問題,趕走了狼,帶來了虎。武則天的姐姐武順入宮後,果然深得李治的喜愛,而且武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下對武則天來說威脅就巨大了,這哪是請來的幫手啊,完全就是個情敵,這情敵不但要自己的男人,更是要自己的地位。

遇到這種情況對武則天來說解決方案很直接,殺了她,武則天完全沒有心理障礙,她連自己的親身女兒、兒子都能說殺就殺,一個同父異母的姐姐,殺了就殺了。

於是武則天就安排了一次精心的投毒,把武順給殺了,作為皇帝的李治其實很清楚都是武則天干的,但是他懦弱的性格決定了不能把武則天怎麼樣,好歹恩愛一場,而且武則天不但能夠討得自己歡心,更能在政務上幫上自己的忙,至於武順怎麼死的,就不追究了。

武則天自從殺了自己的親姐姐武順後,李治也消停了很多,雖然還是時不時的偷偷腥,也不再那麼囂張了,專寵武則天,這也為武則天后來當上皇后,甚至篡唐立周打下了基礎。

無論是蕭太后殺自己的兩個親姐姐,還是武則天殺親姐武順,都是權力鬥爭的結果,在權力的爭奪上,含情脈脈的親情簡直不值一提。


沉墨I方之城


蕭太后殺姐姐是誅滅政治敵人,在權力上排除異己。武則天殺姐則更多的是消滅情敵,是感情上的排除異己。

我們先看蕭太后殺姐是怎麼回事。蕭太后是遼國大臣蕭思溫的三女兒,她的上面還有兩個姐姐。遼國皇室內部混亂,皇帝的位子被你爭我奪,在遼太祖耶律阿寶機的三個兒子的後代中來回轉。蕭思溫為了穩固自己的位置,便把大女兒蕭胡輦嫁給了太祖二子耶律德光的後代太平王耶律罨撒葛,把二女兒嫁給太祖三子耶律李胡的後代趙王耶律喜隱,結果這兩人都沒當皇帝。後來耶律賢繼位,是為遼景宗,蕭思溫便把三女兒蕭綽嫁給了他,而耶律賢又是太祖長子耶律倍的後代。三個女兒嫁給三個不同的皇室勢力,一開始就註定了姐妹之間的悲慘結局。


首先是二姐的丈夫趙王耶律喜隱造反,被遼景宗給下了大獄。第二年,北宋的降卒造反,要擁立趙王為帝,蕭綽便下令把趙王給殺了。為什麼是蕭綽來殺呢?因為遼景宗一直體若多病,都是蕭綽帶管政務。二姐聽說丈夫被妹妹給殺掉了,就秘謀對妹妹下毒,要為丈夫報仇。結果被蕭綽早就知道了,把二姐也殺了。

如果說二姐的死是咎由自取,那麼大姐就是被蕭綽有預謀的給除掉的。大姐一直駐紮在北部邊界,由於丈夫早亡,她便和一個馬伕相好。蕭綽知道後很生氣,命人抓了這個馬伕。大姐火冒三丈,你蕭綽自己和情夫韓德讓的事搞的滿朝皆知(此時體若的遼景宗已去逝,蕭綽成為太后,把持朝政),還好意思來管我。大姐知道蕭綽並不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而是故意找茬,所以也很不客氣的起兵造反。蕭綽也如願找到了對付大姐的理由,馬上興兵討伐,後來大姐兵敗被斬首示眾。蕭太后在殺了兩個姐姐之後,大大削弱了國內其他勢力,把大權都抓在了自己手裡。

武則天殺姐,則是典型的宮鬥結果。武則天的姐姐武順早年喪夫,由於妹妹武則天很受唐高宗李治的寵愛,她也經常出入宮中。一來二去,她便與李治混到了一起,不僅如此她還把自己的女兒賀蘭敏月也拉了進來。武順風韻猶存,賀蘭敏月又年青貌美,兩人很得李治喜歡,封武順為韓國夫人,她女兒為魏國夫人。武則天知道後,心裡恨的牙癢癢,心想我為了鬥敗王皇后和蕭淑妃兩大勁敵廢了多少勁,把自己的親生女兒都搭進去了,怎麼能讓你們做享其成呢!於是在李治死後,立馬用計毒死了賀蘭敏月。又讓武順離開長安,武順知道妹妹動了殺念,自己早晚要死,就上吊自殺了。也有人說她就是被武則天給殺了,上吊只是一個掩飾罷了!武則天為達目的,兒子、女兒都舍的出去,武順勾搭她的丈夫,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孔六十三


蕭太后,本名蕭綽(953年-1009年),小名燕燕,原姓拔里氏,被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賜姓蕭氏,契丹族,遼國中期女政治家、軍事家,足智多謀,文武全才,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歷史上統治中原二百年間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可以狂甩慈禧太后十八條街。

蕭太后自幼聰慧美麗,而且早熟,16歲那年其父蕭思溫通風報信、耶律賢(遼景宗)得以成為皇帝,被選入宮封為貴妃,第二年封為皇后。

971年,生遼聖宗耶律隆緒,後又生三子三女,據《遼史》記載,由於遼景宗體弱多病,朝政大權實際由蕭太后掌握。982年,遼景宗駕崩,幼子耶律隆緒即位。986年,宋太宗認為遼聖宗年幼而母后攝政,大舉北伐,以收復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蕭太后率奮起抵抗,宋軍大敗。

蕭綽與韓德讓自幼有婚約,在遼景宗去世後不久,蕭綽私下對韓德讓說:“我曾許配給你,願諧舊好。而當國的幼主,也就是你的兒子了。”相傳蕭綽派人秘密毒殺韓德讓的妻子,並且舉行了隆重的喜宴,慶祝二人舊夢重圓。此後,韓德讓出入宮帳,與蕭綽情同夫妻。兩人出則同車,入則共帳,就連接見外國使臣的時候都不避忌。

在韓德讓的輔佐下,蕭綽對遼國的制度和風俗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選用漢人,開科取士,消除番漢不平等待遇,勸農桑,薄賦稅,內政修明,軍備嚴整,綱紀確立,上下和睦。而且以戈止武,坐收宋朝歲幣之利,經濟文化高度發展,對外軍事強盛,對內政局穩固,使遼朝邁入鼎盛時期。 蕭太后的父親蕭思溫娶了遼太宗的女兒燕國公主,成為駙馬爺後,蕭思溫更是權高位重,為保證家族長盛不衰,善於投機的蕭思溫將大女兒嫁嫁了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次子耶律德光一系,二女兒嫁給了三子耶律李胡一系的趙王耶律喜隱。

趙王的父親耶律李胡失去了可能的皇位,趙王為圓但當皇帝的夢想,多次謀反並得到妻子的鼎力支持。最後蕭綽忍無可忍,下令處死了二姐夫。

深愛的丈夫的二姐安排下鴻門宴,計劃在酒中下毒,毒死小妹蕭綽為丈夫報仇。蕭綽輕鬆識破了她的陰謀,賜死了自己的親姐姐。

大姐夫是穆宗皇帝的親弟弟、齊王耶律罨撒葛,本有有機會當皇帝的,不料因為蕭思溫封鎖消息失之交臂,心裡委屈,抑鬱成疾。三年後就去世了。

大姐後與奴隸出身的撻覽阿缽結為夫妻,被當時已經貴為皇太后的妹妹所不容,於是痛打大姐的愛人之後並將其流放。

大姐非他不嫁!無奈蕭太后將其召回交封為將軍,但大姐夫不能釋懷曾經的恥辱與流放的苦難,於是不停挑唆慫恿大姐起兵造反,蕭綽先公元1006年將蕭胡輦及其情人撻覽阿缽一舉擒獲並賜死。

武則天成為皇后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她的姐姐被封韓國夫人,武順天生麗質,確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美,傾國傾城之色,更主要的武順30來歲就守活寡,正值虎狼之年的寡婦。不久李治和正值虎狼之年的風流大姨子二人勾搭連環,大行巫山雲雨之事,並生下李賢。

武則天趁李治封禪泰山之機,將武順重則八十軍棍,然後許給一60歲聾、啞、瘸老翁,對外稱因病不治身亡。

所以蕭太后殺姐是因為她的姐姐威脅到了她的地位和權力,武則天殺姐清除情敵,鞏固自己的地位。

各位新年快樂,萬事順遂,如有不同高見,歡迎文明留言討論。


美麗青春您真痘


蕭太后殺姐姐和武則天殺姐姐,這倆姐姐目地都是為了奪權,蕭太后的姐姐幫丈夫奪權,武則天的姐姐奪妹妹的權,這倆姐姐使用方法上不同,蕭太后姐姐跟著丈夫弄武,造反,武則天姐姐耍文,向李治爭寵,結果都失敗遭殺害。

蕭太后,攝政遼國39年,其間遼國進入最鼎盛時期,圖為蕭太后畫像。

契丹建立的遼,在皇位延續上很狗血,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死後,皇位就在大兒子耶律倍和二兒子耶律德光兩支上搗來搗去,你方唱罷我登臺,這就搞得三兒子耶律李胡這一支心癢癢,覺得如果搶一把,說不定也能弄個皇位坐坐,蕭太后本是耶律賢的皇后,耶律賢是耶律倍這一支的,蕭太后的姐姐嫁給了耶律喜隱,這人是耶律李胡這支的,耶律喜隱這人天生反骨,且死性不改,當年曾造反,父親耶律李胡成了替害羊,自己無事。

蕭太后死後與遼景宗合葬於醫巫閭山下,名為乾陵。

耶律賢即位後,又想著造反覆仇,老婆蕭氏也入股,想著憑什麼妹妹能當皇后,自己也要做國母,於是夫妻倆再次造反,耶律賢是什麼人,遼的中興之主,很快就鎮壓了叛亂,夫妻倆一塊被賜死,所以蕭太后的姐姐是因為跟著丈夫造反,被皇帝耶律賢賜死的,當時蕭太后只是皇后,耶律賢死後,蕭太后才正式掌權,姐姐的死,蕭太后在裡面起多大作用,未知。

唐高宗李治畫像。

武則天有個姐姐叫武順,早年嫁給越王府法曹賀蘭越石,並生1男1女,賀蘭越石死後守寡,看到妹妹武則天成了皇后,就來巴結,當時的武則天在後宮斗的厲害,又懷有身孕,於是讓姐姐武順住進宮中幫自己,封為韓國夫人,武則天生下皇子李弘也是交給姐姐撫養的。後宮嘛,就是皇帝李治自己的家,這一來二去的,經常和武順見面,武順寂寞難耐,李治也風流,倆人就糾纏在一起。

乾陵是武則天和他丈夫唐高宗合葬墓,很巧,蕭太后與丈夫墓地也稱乾陵。

當時的武則天醉心於朝政和權力,無暇旁事,但這種事兒遲早被發現,被武則天撞見時,姐姐武順已經懷上了龍種,武則天深感姐姐會奪走丈夫和兒子,要阻止這一切,知道有皇帝在,自己貿然行事可能毀掉一切,於是假裝對姐姐噓寒問暖,在太醫的湯藥裡下了墮胎藥,不久武順連著肚裡的胎兒一起死去。


圖文繪歷史


沒啥蠻大的區別,都是為了權力不擇手段,蕭太后也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女主,歷史上那些當權的女性都比男人還毒辣,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哪個不是為了爭權奪利,殺人如麻,她們的寶座是沾滿血腥的,其實劉娥蠻好的,她當時垂簾聽政,權傾朝野,還是很善良的,她同樣工於心計,有政治手腕,會權謀,也沒人不服她掌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