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假如沒有希特勒,二戰會爆發嗎?

RostGroot


如果沒有希特勒,德國仍然會發動戰爭,卻不會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是兩個概念。毫不誇張的說,沒有希特勒就沒有所謂“德意志第三帝國”,按照《第三帝國的興亡》作者夏伊勒的評價,這個人有“惡魔般的性格、花崗岩般的意志、不可思議的本能、傑出的智力、無情的冷酷、以及對人和局勢驚人的判斷力”。



所以德國曆史學家梅因克總結說: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在歷史生活中,個人具有突出的和不可估計的力量。

首先明確一個定義,世界大戰是指全世界主要強國和大多數國家參與或被捲入的戰爭,它與局部戰爭有著本質的區別。理性嚴謹的德國人不會瘋狂到挑戰全世界的地步,但希特勒的狂熱和自信恰似一種傳染病,它傳染了當時大多數德國人,盲目地跟隨他走向全面戰爭並堅信勝利。



甚至希特勒本人,也沒有預料到他的擴張會演變成如此規模的二戰,就如同成功吞併萊因蘭、奧地利、捷克一樣,他認為繼續當吞併波蘭時,英法一樣不敢與德國開戰,而我們知道,閃擊波蘭恰恰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

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後,遭受到《凡爾賽和約》規定中比較苛刻的懲罰,不僅失地喪權,民族自尊心很受打擊,因此法軍統帥福煦認為這是“20年休戰”,希特勒也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這種民族情緒,從而順利的攫取到德國統治權力。無論誰成為德國的領導人,為“順應民意”去反攻倒算是一定的,戰爭或許不可避免,但未必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希特勒是個例外,如果沒有這個戰爭狂人:



第一,德國或許適可而止成為中歐霸主,未必挑戰歐洲秩序的底線。

德國對波蘭提出領土要求後,戰爭的陰雲密佈,在此期間羅馬教皇、美國總統羅斯福甚至意大利的獨裁者墨索里尼,都進行了調停,以免歐洲陷入大戰。在錯蹤複雜的歐洲地緣政治中,希特勒以德國經濟即將崩盤和機會稍縱即逝的論點,固執地堅持已見毫不妥協。而大多數政治家在那樣的情況下,會選擇見好就收,畢竟德國版圖已經達到了空前的地步,不一定冒險發動戰爭。



第二,德國軍隊的戰法不會有本質提高,在戰爭初期不會取得輝煌的勝利。

普魯士軍官團專業而認真,但其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刻板;而希特勒並非科班出身,他有著富於幻想的思路和驚人的直覺,並且不受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在他的發現和極力支持下,德國軍隊才有了裝甲集群突擊和“閃擊戰”等跨越式軍事革新,否則這個改變也許會到來,但來得沒有這麼快。

正是戰法的質變,讓納粹德軍在波蘭、在西線以及在蘇德戰爭初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國內軍內的反對派也迷惘和順從起來,從而極大刺激了希特勒的自信心和野心,進而得隴望蜀,一步步把德國拖進力所不及的大戰深淵。正應了那句話,上帝若想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希特勒正是帶領德國走向了瘋狂。



第三,德國極有可能先與蘇聯開戰,成為英法美等西方國家的馬前卒和犧牲品。

英法美對蘇聯有著意識形態的本能仇恨,之所以在納粹上臺初期採取綏靖政策,就是希望禍水東引,利用德國來削弱斯大林的紅色帝國。希特勒準確的拿捏了這一矛盾,趁亂壯大和重新武裝了德國,他有一個最嚴重的戰略誤判,即西方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不會與蘇聯站在一起,哪怕是二戰的最後關頭,他仍然寄希望與英美單獨媾和。

換一個德國領導人,也許會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要麼聯蘇對抗英美,要麼拉著西方打垮蘇聯,而唯獨希特勒左右開弓,再次讓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這與其本人狂妄自大是非常有關係的。



上述任何一種可能性,都會因德國的“非希特勒時代”而實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啟動的車輪就會戞然而止,局步地區的衝突或有可能,斷不會扯進如此眾多的國家。實際上,德國內部試圖除掉希特勒的“密謀集團”也是這麼想的,由於德意志民族服從權力和遵守紀律的性格,不在肉體上消滅希特勒,這個國家的戰略和政略就無法從根本上改變。

而希特勒已經逐漸被權力和初期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做出了一系列自不量力的決策,二戰終於不可避免。


度度狼gg


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發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因為德國人實在太無聊,為了給自己的生活找點樂趣,原本想著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沒想到戰爭的火越燒越旺,直接停不下來,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然而最後卻以失敗告終,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被迫簽署《凡爾賽條約》開始,就註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之後,德國在美英法等戰勝國的要求下,被迫簽署了條件非常苛刻條約,因為在山東的權益原本要轉給日本,中國沒有簽署條約,和德國另行簽署的條約,zg沒有要賠償。


《凡爾賽條約》內容包括瓜分他的海外殖民地,同時向戰勝國支付天價賠償金,德國則不被允許進出口武器重武器,更加不能生產,廢除義務兵制度,戰列艦的數量要在控制範圍之內,空軍海軍受到嚴格限制,重工業工廠也被佔領,德國還要把領土割讓出去,整個德國籠罩在悲傷絕望的情緒中。



德國人心中早就已經埋下了復仇的種子,一旦條件成熟,二戰勢在必行。 德國的當時的情況,註定了必須得有一個強權人物出現,就算不是希特勒,也會是其他人, 這個人會把德國人心中的怒火激發出來,帶領他們向曾經剝削德國的列強宣戰,重新找回日耳曼民族的尊嚴,德國人心中的怒火已經達到了頂點,只不過是沒有一個人把他們心中的憤怒宣洩出來。

此時希特勒的出現,他極具感染力的煽動言論正中他們下懷,他們復仇的怒火被點燃,所以對希特勒十分擁戴,無論是誰,只要能讓他們復仇, 這個人就一定會受到全德國人的支持,德國國家元首代表的就是整個德意志人民的意志。


琅琊利劍


德國的歷史,若沒有奧地利人希特勒的參與,是否還會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際上這個問題在一戰結束之後,協約國的總司令,法國元帥福煦已給出了答案。一戰結束之後為了懲罰戰敗國,鞏固戰勝國的利益並對戰敗國的殖民地,領土進行瓜分,於法國的凡爾賽召開會議,最終簽訂了《凡爾賽和約》,確定了一戰之後歐洲大陸的秩序。福煦元帥聽聞和約簽訂的消息後,說出了一句經典的話:

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

此言可謂是一語成讖,在《凡爾賽和約》簽訂之後二十年,德國再一次令整個歐洲為之顫抖,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這倒不是福煦元帥真的有所謂的超能力,能“開天眼”預測到未來的事,而是根據一戰後戰敗國和戰勝國的關係,以及戰爭性質,戰後的秩序等綜合因素,做出了合乎歷史邏輯的判斷,可以說,福煦元帥的眼光是很犀利,很精準的。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戰之後劃定的世界秩序所帶來的必然產物,至於希特勒,只不過是起到了歷史代理人的作用,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德國國內的矛盾,並果斷出手,抓住了歷史給予他的機會。即使沒有希特勒,德國的社會狀況,依舊會塑造類似希特勒的法西斯式的狂人,只不過是時間長短不同而已。無論如何,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可避免?那麼,得出此結論的內在邏輯,究竟在於何處?

一戰結束後,為了鞏固戰勝國的勝利,徹底消除同盟國成員,尤其是德國的戰爭能力,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壓榨。以德國為例,《凡爾賽和約》對德國提出了非常苛刻的制裁措施,包括:

承認波蘭獨立,將西里西亞,西普魯士等地區割讓給波蘭;原屬於德國的石勒蘇益格北部經過公投,歸屬丹麥;但澤成為自由市,由國際聯盟共管;將普法戰爭中獲得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重新割讓給法國;同時薩爾煤礦的十五年開採權交給法國,主權歸屬在十五年後由該地區公投決定。

根據統計,德國因為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喪失了13%的領土。同時,萊茵地區成為了非軍事區。可見,這份和約對於自俾斯麥以來戰無不勝,將鐵血精神熔鑄進血脈的民族而言是多麼屈辱。更令德國人不可接受的是,這還不算完,除了領土主權受到嚴重的侵害之外,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完畢,且陸軍人數被限制在十萬,禁止發展重機槍等武器,且須承擔鉅額的戰爭賠款。尤其是最後一項,不僅給德國的經濟造成巨大的下行壓力,更令德國人不服:戰爭是大家一起發動的,憑什麼只有我們要賠款?就因為我們戰敗了嗎?

《凡爾賽和約》的一些列不平等,在德國人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逐漸萌芽,生長,最終爆發。

一戰之後,德國在經歷了一陣平穩期之後,不久又一次陷入了危機之中。二十年代末,一場席捲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成為了暴風雨的前兆,這場危機之中,所有的歐美國家都被捲入,受到巨大沖擊。各國為緩解經濟危機對於本國的影響,紛紛放棄金本位制,設置高額關稅,撤回海外資產。而德國戰後的經濟,極為以來英美的投資,經濟危機一爆發,則德國的經濟立刻受到影響,民怨再次沸騰。而德國的魏瑪共和國政府無力解決經濟危機,共和制受到了民眾的普遍抨擊。

不僅普通百姓,即便是德國的壟斷資本家,也對政府感到不滿,他們希望出現一位極權領袖來恢復德國經濟,帶領德國走向強大。因此,當希特勒憑藉自己出色的口才走上競選臺之時,幾乎德國所有的煤鋼壟斷資本家都明確表示了對希特勒的支持,希特勒的上臺已經勢在必行。在民族仇恨和經濟危機的雙重作用下,德意志,這座龐大的戰爭機器再次發動。

德國在磨刀霍霍的同時,英法則完全沒有做好準備。英國在一戰之後,實力大為減弱,日不落帝國的輝煌不再,因此國內政治家極力避免戰爭,幻想通過和平局面來維持大英帝國殘餘的統治力;同時,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和對一戰之中巨大傷亡觸目驚心的印象,英國國內普遍存在悲觀,反戰的情緒,政治家的政策,自然是順應選民的要求,極力避戰;而法國在一戰結束之初,極力尋求制約甚至瓦解德國,但由於第三共和國政府的更迭,右翼保守勢力掌權,其對外政策日趨保守,同時,法國的經濟危機雖然出現時間較晚,但規模大,持續時間長,因而其根本無法應對戰爭,只能謀求和平解決一切爭端。

德國國內的民眾情緒激昂,復仇之火熊熊燃燒;而外部環境寬鬆,歐洲大國普遍對德國的“過分舉動”採取妥協政策。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爆發。

故而,希特勒個人的作用,對於二戰爆發的結果而言,影響極為有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是一戰之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積累矛盾的集中爆發,從一戰結束的一刻起,二戰便註定要爆發。


庭州行者


二戰是一戰的延續,是一戰之後歐洲政治格局失控的結果。假如沒有希特勒,區域戰爭肯定是無法避免的,但世界大戰可能不會爆發。也就是說,希特勒的存在加大了戰爭的烈度。沒有他,二戰不會死那麼多人。



首先說說當時的國際環境。一句話概括:歐洲政治格局完全失控。

“歐洲政治格局失控”是什麼意思?

二戰前,英法作為當時的霸權國家,它們在對面德國、蘇聯等競爭者的挑戰時,沒有碾壓性優勢,沒有揍人的實力。

當老大的鎮不住場子,這問題就大了。

並且還有更要命的一點:英法作為既得利益國家,只想多享受利益,卻不願意承擔它們作為既得利益者應該承擔的責任。這就導致問題更嚴重了。

既沒有實力,有沒有責任感,卻一心只想當老大。英法這樣的老大能長久?作為被打壓的德國能長時間的被欺壓?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戰爭一定會爆發。



但是不是說爆發戰爭,就一定會演變成世界大戰呢?我覺得這也未必。

這裡我們先要搞清楚一個概念——二戰爆發的標誌是什麼?

當年意大利進攻埃塞俄比亞時,沒人認為二戰會爆發;

當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時,也沒有人認為二戰會爆發;

當年德國武裝吞併捷克時,依然沒人認為二戰會爆發;

當時的人都很樂觀,他們並不認為二戰必然會爆發。就連英國首相張伯倫這種站在世界權力之巔的人也是這麼認為。豈不料,二戰在第二年就爆發了。

那麼,二戰為什麼就突然爆發呢?

因為,德國夥同蘇聯進攻波蘭,英法兩大列強對德宣戰,於是二戰爆發了。

那麼,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為什麼就是二戰爆發的標誌呢?

因為,英法對德宣戰,使之前的區域戰爭轉變為列強之間的大戰。戰爭規模升級,變成了歐洲大戰。

之後由於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對日本宣戰。德國出於同盟義務對美宣戰、美國又對德宣戰。這樣一來,使得歐洲大戰的規模再度升級,變成了世界大戰。

所以,我們現在才會把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看成是二戰爆發的標誌。

也就是說,二戰的爆發雖然有必然性,但也有其偶然性。

那麼問題來了——假如沒有希特勒,德國是不是就不會侵略波蘭,不會導致英法對自己宣戰,不會促發二戰呢?

我覺得真的有這種可能。因為希特勒自打上臺之後,他的每一步棋都在冒險,他在每一個階段的選擇都沒有得到全體德國國民的支持。換而言之——希特勒如果在入侵波蘭之前的任何一個環節失敗了,德國都太不可能掀起二戰。

咱們從頭開始捋。

一,1936年德軍武裝佔領萊茵蘭。

這個事件非常不靠譜,懸到連希特勒自己都承認當時他做好被推翻的準備了。他當時給軍隊的指示是一旦遇到法軍的阻抗,就立刻掉頭逃跑。而德國國防軍也早有準備,一旦希特勒失敗,就搞掉他。

從這個事件就可以看出,希特勒是個敢賭博的人。如果沒有他,就憑德國國防軍那幫容克貴族,根本沒膽量挑釁法國。

二,1938年3月吞併奧地利。

關於奧地利如何被希特勒吞併的,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簡單的說,希特勒又豪賭了一把。當時希特勒在沒有任何策劃的情況下就做出了入侵奧地利的決定。不僅英法高層認為他瘋了,就連德國國防軍高層也認為他瘋了。

這一事件和之前一樣,一旦做的不漂亮,後果會很嚴重。希特勒被國防軍搞垮臺是分分鐘的事。

三、1939年希特勒吞併捷克斯洛伐克。

這一事件和吞併奧地利一樣,當時希特勒也是在沒有任何策劃的情況下,就決定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有一點不同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是英法的小弟,奧地利不是。動捷克斯洛伐克就等於挑釁英法。所以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難度更大。

希特勒在做出這個決定後,不出意料,德國國防軍的高層都認為希特勒瘋了,並且還秘密商議,準備政變搞倒希特勒。當時德國大多數人也都不看好希特勒的這一決定。因為難度實在是太大了——德國在西線只有12個師,法國有65個師。法國一旦開戰,德國瞬間萬劫不復。



從以上敘述可以看出,希特勒在二戰前的每一次決定都是豪賭,都在走懸崖。而德國國防軍每一次都在準備滅火,打算趁希特勒失敗的時候搞垮他。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希特勒每一次豪賭都賭贏了,這讓他在短短五年時間內,收穫了大量德國人對他的支持。使得他的慾望加劇,權力不受限制,直接導致了後來二戰的爆發。

所以我覺得,如果沒有希特勒,肯定也會有東特勒、南特勒、北特勒。但是這些山寨特勒必然都不如希特勒瘋狂。而如果一個不如希特勒瘋狂的領袖上臺,爆發戰爭是有可能的,但是不太可能會變成二戰那種死傷上億人的地步。

這就好比,假如古巴導彈危機時,蘇聯領導人不是赫魯曉夫,而是希特勒,那麼核戰爭真的有可能爆發。但赫魯曉夫不如希特勒瘋狂,於是他慫了,沒有發動核戰爭。

而假如赫魯曉夫也如同希特勒一樣,那麼作為後來人的我們也依然會認為——核戰爭是必然的結果。

但這種必然論的觀點真的對嗎?我覺得“唯物主義史觀”和“決定論”是兩碼事。過分的相信結果,用結果推斷原因,未必是真理。



最後說說日本和意大利。日本侵略東亞,意大利侵略非洲,往往不能算世界大戰。理由很簡單:他們並沒有挑戰英法美三國的世界霸主地位。

假如德國不參戰,就憑意大利和日本的那點實力,肯定不會鬧出一個世界大戰。如果蘇聯加入軸心國,那倒是有可能衍變為世界大戰。但是如果蘇聯、德國都不參加。意大利和日本掀不起什麼大風浪。

就好比如果印度挑釁美國霸權,這能叫世界大戰呢?


Mer86


沒有希特勒,二次世界大戰依然會爆發!為什麼?因為德國人不甘心當二流、三流的國家。要做世界大國,就必須擴張,必須打破英法對德國的壓制和壓榨。德國民眾各階層固然是受到希特勒和納粹黨的蠱惑,狂熱的支持希特勒,但如果沒有希特勒,還會有東特勒、南特勒,當時的世界格局,德國的政治、經濟局勢不變,戰爭難以避免。

德國的領土面積35萬多平方公里,承載不了德國人的夢想,而且資源貧乏,生存發展空間有限。就算上吞併的奧地利,也不過增加8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英法領土面積雖然也不大,但是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是一戰的戰勝國,情況優於德國。

當時的意大利是法西斯國家,墨索里尼也是個野心很大的人,熱衷於海外殖民地的擴張。

日本是個島國,領土面積小,也缺乏資源,野心也非常大。所以這三個國家一拍即合,結成了軸心國。

如果沒有希特勒,德國也是要走戰爭路線的。即使德國領導人不是希特勒,戰略上有變化,不打西歐那些國家,早晚跟蘇聯會有一戰。

如果只是和蘇聯打,因為意識形態的問題,英法美是不會幫助蘇聯的,但是日本也不會幫著德國打蘇聯,它有自己的小九九。世界大戰打不起來。

日本對中國、東南亞的侵略,是和美國的利益衝突的。美日戰爭早晚要發生。

意大利不是個安分的主,因為海外的利益,和英法早晚要發生衝突的。

西班牙佛朗哥政權是支持德國的。

從利益關係上看,如果爆發戰爭,沒有希特勒,但是交戰雙方的成員依然差不多。如果一開始德國單挑蘇聯,蘇聯可能要扛不住,當時的美國不會給蘇聯提供援助的,蘇聯可能要完。

日本可能把美國拖下水,一旦美日開戰,同盟的英法以及中西歐國家會參戰,德國、意大利對英法美宣戰,大戰正式爆發。


龍濤的海闊天空


有沒有希特勒二戰一樣會爆發,希特勒的出現只是相對來說將二戰提前了,二戰的爆發是各種因素綜合一起的結果,二戰的爆發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一戰德國戰敗,德意志帝國被瓜分,奧匈帝國解體,英法兩國被打成二等殘廢。


獲利最大的就是美國和日本,作為勝利的一方,協約國集團制訂了殘酷的打壓德國的政策,德國海軍被撤銷,只保留極少量的陸軍,在賠償問題上,德國要被迫付出316億8000萬美元的天價賠償,這對當時的德國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但是,此時的德國對付英法尚可,如果面臨新加入的200萬美國軍隊,德國人實在沒有實力再做最後一搏了,雖然在巴黎和會上簽署了《巴黎合約》,但是德國人在內心中反抗情緒非常強烈,認為這是對德國的殘酷的剝削和壓迫。隨著後期兩次經濟危機的爆發,德國經濟趨於崩潰。



希特勒趁此機會上臺,德國民族主義情緒激漲,在希特勒納粹黨的煽動下,德國民族主義全面爆發,全面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開始整軍備戰,要那些那些壓迫者血債血償,奪回德意志帝國往日的榮光。


最終1939年9月德國、斯洛伐克和蘇聯從東西兩線閃擊波蘭,二戰爆發,二戰的爆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平等的戰後秩序引起的,即使沒有出現希特勒,當壓迫達到一個臨界點時,還是會點燃這個導火線,而希特勒只是一個助燃劑。


大飛哥愛歷史


沒有希特勒二戰照樣會爆發。

只不過沒有希特勒的二戰,爆發的形式、陣營、格局會和有希特勒的二戰,區別非常大。會是完全不同的一場二戰。

細節!咱們看書、看歷史、政治國際,要仔細的品細節。細節品的透,也許你會看見另外一個世界。

這裡咱們就先從二戰的一個小細節談起。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德國進攻蘇聯。而就在德軍發起進攻前的幾個小時,有兩個德國士兵叛逃到了蘇聯,並向蘇聯報告了德軍馬上就要進攻的訊息。這兩個德國兵不是倆人組團去的,而是不約而同,從各自的部隊逃到了蘇聯一邊。

實際上這個現象很反常,不合情理。

因為德軍是優勢一方,裝備精良,幾百萬大軍枕戈待旦,馬上就要發起進攻。這時候叛逃到蘇聯,第一這是典型的叛國,是大罪。更主要的是蘇聯屬於劣勢一方,屬於捱打的一方。揹著叛國的罪名,逃到劣勢敵人的一方去報信,這合理嗎?

而且還是兩個士兵沒經過商量。這是冒死跑過去的。那麼,是不是還有其他人也想過去,叛國,報信,只不過膽子不夠或者是條件不允許而沒過去的?這其實是一股潛藏的勢力。

這兩個士兵為什麼做出了這麼反常的行為?因為他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德國共產黨員。

德國共產黨往往是被我們忽視了的一股勢力,甚至是美化、弱化了的一股勢力。

一戰德國戰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內部發生了革命,導致前線沒法繼續作戰。而一戰末期在德國內部鬧的就是德國共產黨這些人。在戰後,他們的勢力發展的非常強大。

後來德國內部就產生了兩股最強的勢力,一個是德共,另一個就是希特勒領導的納粹。

在很長時間裡,德共和納粹的勢力不相上下。而且德共和納粹一樣,都是主張鬧革命的,而鬧革命也就是暴力奪權。所以在打砸搶、械鬥方面德共也有一定的戰鬥力。但後期確實是幹不過納粹。

納粹黨當時最主要的對手就是德共。當時德國面臨著在德共和納粹之間二選一的局面。而最後,總統興登堡選擇了希特勒,選擇了納粹。興登堡讓希特勒當德國總理。他並不喜歡這個人,但他更不喜歡德共。為了不讓德共執政,他只能選擇納粹。

納粹黨是在希特勒帶領下崛起的,而在希特勒帶領下的納粹黨也只和德共打了個半斤八兩。最後是興登堡讓希特勒獲得了優勢。

如果沒有希特勒,納粹黨就不可能那麼強大,到時候,掌握德國政權的就是:德共。

這是必然的。

而德共、蘇工,是一家!

首先蘇聯這套共產主義思想就起源於德國。蘇聯人拿著德國人的思想,跑到自己的國家裡去實踐。德國對於蘇聯而言,那是老師。蘇聯那邊成功以後,德國這邊的共產黨也非常熱切的想把這一套再引回德國。

國家之間的關係都是千絲萬縷的,你不能說畫一條線,這邊是德國那邊是蘇聯,雙方是死敵。這邊是美國那邊是俄國,雙方是死敵。這邊是美國那邊是中國,雙方是死敵......世界不是這樣的。哪怕是二戰期間蘇德打的那麼慘烈,但在另外一方面,他倆之間也有著很深的交往,沒斷過,就像德共和蘇共。

德國和蘇聯的交情非常深。

如果沒有希特勒,德共掌權,那麼蘇德的結盟就是必然的。

現在是時代變了,共產主義也在改革。以前的共產主義有一個非常關鍵的理念:意識形態高於國家主權。各國的共產黨是一家人,在理論上是允許互相干涉內政的。這是當時的政治信仰,在這裡咱也不用去探討對策。咱們上面說的兩個逃到蘇聯的德共士兵,按照他們的理論,其實這種行為是允許的,不算犯罪。因為他們認為黨高於國家。

所以如果沒有希特勒,德共必然執政,蘇德必然結盟。

這就和我們真實發生的歷史產生了巨大不同,會產生以共產主義蘇德為一方,資本主義英美法為一方的兩大陣營。到時候,美國還會不會繼續幫助中國,對抗日本就不好說了。

蘇德VS英美法,這樣一個佈局,也必然會打起來的。

德國還沒經過二戰的失敗和摧殘,應該非常氣盛,再加上背後蘇聯的支撐,開戰的慾望會非常強烈。而美國的崛起也已經不可遏制,非常想插手歐洲,再加上英國是老牌的海上強國,法國也自認陸軍天下第一......

大家都有實力打,那就肯定會打起來。

最後很可能出現這樣的局面:蘇德還是迅速擊敗英法陸軍,佔領法國,甚至繼續佔領西班牙。佔領全歐洲,中國最終很可能也會進入這個陣營。形成歐亞大陸一片巨大的共產主義大聯盟。然後英美日的海軍控制海洋,他們形成一個海洋大聯盟,封鎖歐亞大陸。

有些事細想會很有趣,如果當年有一次感冒、一次交通意外、一次轉行、一次愛情、一顆子彈......沒能讓希特勒走上歷史的舞臺,我們現在的世界會極其不同。

當初希特勒考美院,院長沒錄取他,看看,闖了多大的禍事!


銳度何老師


如果沒有希特勒,二戰同樣會爆發,只是時間和國家可能不一樣。


德國在經濟危機後,國內動盪,德共的斯巴達克團和社會民主黨對立嚴重,德國急需一個能重整國家經濟的人,這個人就是希特勒,但是,如果他不存在,也許,德共和社會民主黨的衝突會延續下去,直到另一個和希特勒差不多的人組建民粹集團。

而期間最可能發生大規模暴動的國家,恰好就是法國共產黨,法國共產黨的實力在當時和達拉第所在的激進社會黨差不多,如果德共鼓動法國共產黨展開革命,那麼,很有可能巴黎等地人民在公會的領導下在一起掀起第二次法國大革命,英國在工黨的影響下可能也會掀起大規模罷工來響應,屆時,全歐基本上到處都在進行革命。當德國出現了一位新的民粹主義領導人領導德國的時候,德國會面對什麼呢?

一個實力削弱一半左右的法國,一個被國內動亂折騰的四分五裂的英國,德國的新領導人還是會發布梅福票積累金錢並且在短時間內和意大利,日本成立德-意-日三國軸心國集團,總體上來說,二戰作為一戰後戰敗國民族主義的興起和各項條約所共同引發的結果是不可能避免的。


戰鬥機解說家


如果沒有希特勒,那麼二戰也一樣會爆發;畢竟沒了希特勒,還會有東特勒、南特勒和北特勒。只要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仍然存在,只要經濟大蕭條依然會出現,那麼德國是一定會走上戰爭之路的。只不過與有希特勒的那個二戰不同的是,沒有希特勒的這個二戰的戰爭進程,有可能會和我們想的有些不太一樣(畢竟希特勒是個極端民族主義者,而且他的政策一向是反俄,換作其他人則未必會將“生存空間”放在東歐)。
首先來談談凡華體系的影響,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其實是確立了英美法這三個資本主義老牌強國確立和維護了自己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最上層地位;這也就是說,這個體系是專門用來打壓那些可以挑戰老牌資本主義強國上層地位的新興資本主義國家(比如德國)。因此。處在這個世界體系框架內的德日等國的發展也就隨之受到了這一體系的嚴重阻礙。所以,為了打破這個阻礙其發展的世界體系,並重新建立一個對德日等國有利的新世界體系,德日就必須通過戰爭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不過,由於此時的德國經濟還處在經濟恢復期,而且還收到了不少來自英美等國的援助(當然是有條件援助),因此德國和英美法等國家之間的矛盾還並不明顯(當然這跟當時德國國力和軍事力量虛弱也有著很大關係),雙方之間的關係也較為緩和。雖然凡華體系這個戰爭的導火索一直存在,但由於局勢還尚且樂觀,因此並未有人去點燃。而接下來爆發的經濟大蕭條則直接點燃了凡華體系這個戰爭導火索。經濟大蕭條的爆發,直接使整個資本主義國家都陷入了巨大的危機,而英法等國為了緩解這場危機,一方面加緊了對殖民地的剝削,另一方面則加緊了對德國戰爭賠款的追要。這直接導致本來就因為經濟危機而元氣大傷的德國再一次受到重創,通貨膨脹現象在德國異常嚴重(當時甚至發行了一億馬克面額的紙幣),許多人前一天的全部積蓄還可以買一輛小汽車,而現在連樹皮都買不起了。這直接導致德國國內的民族主義和復仇主義情緒高漲,民眾從對英法的仇恨轉移到了魏瑪政府的身上,認為是現有政府的不作為導致了德國的沒落,之後又轉移到了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懷疑,隨之而來的則是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在德國的興起;這直接導致德國當時的統治階級,即容克貴族和大資本家必須選擇一個有利於自己的勢力結盟以繼續保證自己在德國的統治地位,最後他們選擇了法西斯勢力,即納粹黨進行結盟(畢竟這群人再傻也不會傻到跟一個反自己的結盟)。


而在納粹獨攬大權後,便開始緩解經濟危機所帶來的混亂;但是這種緩解只是假象,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總有一天會露出真面目的。但是德國既沒有英法遍佈世界的殖民地,也沒有美國那麼雄厚的底子,而和平發展還受到了凡華體系以及《凡爾賽條約》的巨大阻礙。因此為了進一步緩解經濟危機並摧毀凡華體系,德國才點燃了這個埋藏已久的“戰爭導火索”。正所謂時事造“英雄”,在德國國內法西斯浪潮如此之大的情況下,希特勒及其納粹黨能夠一枝獨秀也是起源於當時大環境的影響,即經濟危機造成法西斯浪潮流行的影響。在凡華體系和經濟大蕭條的雙重影響之下,即使沒有納粹黨,照樣會有其他法西斯政黨上臺並發動戰爭(當時德國共產黨上臺的可能性為0);這正如我們開頭所提到的一樣:“沒有希特勒,也一樣會有東特勒、南特勒和北特勒。沒有納粹黨、也一樣會有純粹黨、精粹黨和翡翠黨。”


二戰吐槽君


縱觀歷史,其實沒有幾場戰爭是因為某個團體甚至某個人的一己私利或者瘋狂而開始的,因為戰爭事關存亡,參與者成千上萬,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確實是由希特勒發起的,但這是全體德國人民的決定,為什麼全體德國人願意與希特勒一道,把整個國家當做賭注,孤注一擲?究其原因,還是怪英法等國壓迫德國太狠。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為了制裁德國等國,交戰雙方簽訂了《凡爾賽條約》。

按照《凡爾賽條約》,德國喪失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八分之一領土,16%的煤炭產地和50%的鋼鐵產業,普法戰爭期間佔領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重新回到法國,北石勒蘇益格迴歸丹麥,薩爾煤礦由法國開採15年…………



領土經濟被剝奪一空,軍事上只允許擁有十萬人以維護邊界,德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也不擴張了,忍辱負重專心發展經濟行不行?

法國以實際行動告訴德國:不行。戰後的德國一貧如洗,沒錢還戰爭賠償,法國二話不說出兵佔領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毫無反制措施的德國只能靜靜等著法軍撤走。

哪怕只是一個常人,面對法國如此行徑,又怎麼能不想報仇?

根據戰後解密的二戰前德國資料顯示,早在希特勒上臺之前,德國就已經開始著手製定進攻法國的計劃,只不過後來政局動盪,計劃暫時擱淺了,由新成立的納粹政府開始制定軍事方案。

希特勒出兵萊茵蘭,吞併奧地利,佔領蘇臺德的整個過程中,都沒有來自於德國內部的反對,即使有也不是反對希特勒的侵略計劃,而是擔心希特勒太過冒進。

由此可以看出,希特勒發動二戰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1944年刺殺希特勒的行動只是因為戰爭即將失敗所做出的舉動,如果戰爭持續勝利,沒有人會反對希特勒。

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不只是歐洲戰場,早在1931年,日本就已經開始了侵略步伐,1937年7月更是將戰爭規模擴大化,直到兩年後的1939年9月,歐洲戰場才全面爆發戰爭。

戰爭不是一個人決定的,沒有希特勒,戰爭仍在,但是猶太人的命運或許會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