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趕鬧子的地方

就是家的方向

......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周全力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周全力

寧遠農村都流行趕鬧子,由於農村村落幅員面積寬,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離縣城較遠,加之平時農活太忙,不可能天天上街去。需要買生活日用品或者銷售自家農產品,都會在約定俗成的趕鬧子時間,集中步行或坐車到鄉鎮街道,或買,或賣,或聚,或飲,或看,或玩......

那些年,我們趕過的鬧子

1、出門趕集那一天:村上的人一定會起個大早,三三兩兩、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就會從遠近不同的家中出發,頂著朝霞,冒著晨霧,繞過村莊,跨過田坎,走過小路,邊看風景邊扯著“閒話”和要買的東西。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周全力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2、約定趕鬧子的日子:鄉下趕集的時間並不是統一的,有的地方是逢二五八,有的地方是逢三六九,還有的是一四七,一般都是農曆....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3、買賣講價:很多村民一大早就會來趕集,有的會把當季自己家田裡的農作物拿出來賣。不但新鮮而且價格不貴,還可以給他講價。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4、小孩子愛趕集:小時候最愛熱鬧,沒有錢也可以在熱鬧的趕集天四處逛逛,有一兩塊“鉅額”零花錢更是高興得飛起。集市上的服裝攤,賣的不是牌子,價格便宜,但爺爺奶奶還是捨不得買。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周全力

5、稱斤講良心:雖然不用電子稱,但用桿秤也不會缺斤少兩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周全力

6、趕集就買幾天的菜:趕集最多的就是菜,不同的菜,每次都是買很多菜回家。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周全力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周全力

7、綠色蔬菜:村民們把自家田地種的蔬菜帶到集市上販賣,這才是絕對放心的綠色食品。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彭曉葵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彭曉葵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彭曉葵

8 、調料配料應有盡:有市場有很多買調料的,辣椒、花椒、八角,各種調料。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9、買雞鴨魚肉:在街邊擺攤的都會有賣雞的、賣鴨的、賣鵝的、賣魚的等等,應有盡有。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10、路邊談談白:趕集過後,有的坐在熟人店裡休息,喝茶。聊聊農忙,莊稼和兒女還有家常。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11、多彩的童年在鬧子:鎮裡攤子上的五顏六色的糖果,麻糖又大又香又實惠總令我們垂涎的,也就是趕集時候的街上,擺在攤子上叫賣的包子、饅頭。只要有櫃檯,正上面永遠都會擺放著裝滿糖果的罐子。水果糖、薄荷糖、芝麻桿、奶糖、餅乾……有多少錢,才能買多少個糖。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周全力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12、手工傢俱紮實耐用:做手工的老人也很多,雖然上了年紀可是手腳依然麻利,手工的東西也很經久耐用。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13、鐵匠師傅吃香:“鐵匠”現在很少見了,不過鐵製器械依舊是農村農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彭曉葵

14、剃剃頭:現在理髮一般都是去理髮店,可是那時候的農村的男的一般都會去找剃頭匠剃,剃個板寸能管好久,不但技術好,關鍵是便宜!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彭曉葵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彭曉葵

如今一家人已經搬離村莊,但是我依舊十分想念那段時光,想念趕鬧子的那段時光。它讓我知道,無論天寒地凍,還是夏日炎炎,只要有母親在,只要有家人在,作為子女的我們無論身處何地,何種境遇,都應該載著一整年的收穫,榮耀歸來,還鄉團圓。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周全力

【關注永州】寧遠:趕鬧子

攝影:周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