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登山這件事情特別地沒意義,我覺得是很荒謬的事情。”當雪崩區裡再也找不到生命的跡象,李蘭心中只有這一個念頭。

2002年暑假,包括李蘭在內的北大登山隊來到希夏邦馬西峰,15名隊員進山攀登,最後走出來的只有10人。

那場山難帶走了五個年輕的生命,也讓登山運動再一次走進大眾視野,惋惜、致敬、質疑等言論此起彼伏。

時光流轉,眾聲喧譁終歸沉寂,而李蘭心中的傷痕依然難以平復。當年她在登山隊中擔任技術指導兼隊記,是一名自由登山者。2009年,她重回故地,再次走過記憶中的山谷,登上此處另一座更高的山——希夏邦馬峰。

站在8012米的高度,她眼前是壯闊無比的巔峰景色。雪山綿延,雲海靜靜懸停在半空,遠處一抹紅霞正悄然鋪展。希夏邦馬此時看起來如此寧靜,曾給李蘭留下刻骨傷痛的西峰已然在她腳下。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希夏邦馬西峰即泊隆日峰(Porong Ri),海拔7292米,位於希夏邦馬峰西北部。圖片來源:maps.google.com

作為山難的親歷者,李蘭一度懷疑登山的意義,那座山峰留在她心中,成了一段想要逃離卻揮之不去的記憶。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2009年,山鷹社老社員、巔峰探遊創始人孫斌覺得是時候回顧那場山難,邀請李蘭參與影片《巔峰記憶》的拍攝,她才再次來到希夏邦馬腳下。圖片來源:《巔峰記憶》

七年倏然而逝,外面的世界千變萬化,那條山谷卻依然故我。曠野的風拂去記憶的蒙塵,又一次將李蘭帶回當年災難發生的時刻。

A組5人全沒了

2002年7月13日,李蘭和14名隊友出發進藏,奔向憧憬已久的希夏邦馬西峰(7292米)。15人分成了三組:

  • 林禮清、雷宇、楊磊、盧臻、張興佰5人技術最優秀,作為A組擔負修路和衝頂任務;
  • 李蘭作為技術指導分在B組,負責輔助運輸,並接應A組衝頂;
  • 隊長劉炎林分在C組,擔任後勤保障,負責運輸建營物資及食物。

隊友失聯——8月7日,A組從C3營地出發繼續修路,B組在C2休整。中午11點,李蘭通過對講機得知A組正在C3上面的大雪坡修路。C3營地在6700米處,距離頂峰僅500米,如果一切順利,第二天A組就將登頂。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希夏邦馬西峰(Porong Ri)。圖片來源:summitpost.org

然而,在那之後A組就聯繫不上了。以前登山時對講機也常常出現故障,李蘭當時並沒有在意。她回到營地躺下,繼續聽隊友講故事。那時,她完全沒有預料到,此生再也無法和A組的隊友們對話了。

呼喊聲被冷空氣吃掉了——第二天,李蘭帶著B組前往C3,準備接應A組衝頂。剛剛到達C3,眼前的一切讓她不安起來。

  • 地上沒有腳印;
  • 烏鴉將垃圾翻得滿地都是。

這些跡象表明A組昨夜沒有回來,她不敢繼續想下去——暴露在這樣的海拔高度過夜,將是生死考驗。

她趕緊四處查看狀況,想要揮去不詳的預感,遠處一片巨大的雪崩區衝入眼簾,她的心又猛地一沉:

兩個徵兆相疊加,大概就能估計到,十有八九是出事了。(信息來源:《巔峰記憶》)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雪崩區足有半個足球場大。圖片來源:《巔峰記憶》

她和B組隊友一邊沿著路線旗向上走,一邊喊著A組隊友的名字。然而雪山茫茫,留給她的只有深深的無力感:

感覺就是這聲音傳不遠,一喊出去立刻就消散了,就好像有一口熱氣一喊出去,外面是冰天雪地的環境,一下子就被周圍的冷空氣吃掉了。(信息來源:《北大山鷹團隊衝頂雪山,突遇雪崩隊友生死相隔》刊於ifeng.com)

登山完全沒有意義——天漸漸黑下來,李蘭和隊友只好下撤回到C3營地。大家相對無言,帳外的黑夜無邊無際,帳內的氣氛更是沉悶。李蘭讓隊友把頭燈打開,作為一個標誌點,如果A組是衝頂後時間太晚不夠下來的話,他們能夠一直看到這裡的燈光。

8月9日,天剛矇矇亮,她派兩名隊員下撤到大本營報信,自己和後勤隊長牟治平繼續沿A組路線上山搜救。走了兩三個小時,他們來到雪崩區上邊,往下看才發現兩個黑點,趕過去一看,是遺體。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李蘭講述山難經過。圖片來源:《巔峰記憶》

那一瞬,她心裡只剩一個念頭:

登山這件事情特別的沒意義,我覺得是很荒謬的事情。(信息來源:《巔峰記憶》)

她覺得呼吸進去的空氣都帶著恐懼,說不出來一句話,只能攥著手沖天嚎叫,就像要把嗓子喊破、喊出血。

經過對現場的搜查,他們確定現場不可能再有幸存者。當時是下午兩三點,氣溫還高,他們身處的雪坡也很危險,兩個人只好坐下來等雪況穩定後再下撤。

等待的兩個小時顯得特別漫長,李蘭呆望著那片山谷再次陷入懷疑:

當時我坐在那,看著希夏邦馬的冰川,這一塊流下來,那一塊流下來。我當時覺得冰川一點也不美,很醜陋,而且很髒。就在那想,登山這件事完全沒有意義。(信息來源:《巔峰記憶》)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在冰塔林附近紮營。圖片來源:《巔峰記憶》

最好的紀念方式是重攀

李蘭和牟治平在山上等待時,隊長劉炎林已經接到消息趕到C3營地。傍晚六點,風雪又起,牟治平回到營地,說第一句話就是——

A組全完了。

劉炎林一下子全身顫抖,迎向隨後走來的李蘭:

我抱著李蘭,她靠著我肩膀,大聲嘶哭,一會掙脫我的肩膀,在漫天的風雪裡尖聲大叫。我跪進了雪裡,所有的疑慮都被證實了,所有美好的設想都被打破了。(信息來源:劉炎林《2002-2003:山鷹瑣憶》刊於北大未名BBS)

2002年的夏天突然遁入黑白。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生死相隔之後——登山隊最優秀的五個人留在了希夏邦馬西峰,倖存者們回到北京。生活仍在繼續,但一切都不再是舊日模樣。山難的陰霾無聲無息,也如影隨形,劉炎林回憶道:

那件事對我影響挺大的,我的研究生(碩博連讀)唸了8年,很多時間花在頹廢上,覺得什麼事都可有可無了。(信息來源:《劉炎林,享受與世隔絕的生活》刊於《環球人物》)

李蘭在山難之後一度懷疑登山的意義,卻還是放不下對攀登的執著,她一次次回到山鷹社,帶領新隊員繼續攀登。因為是老隊員,她每次都要進行登山決策,何時衝頂、哪條路線、派誰去,每次抉擇都如此沉重:

似乎每一個決定都在決定一個年輕生命,這種感覺太可怕了……就像一直帶著個鐐銬在跳舞一樣。(信息來源:《北大山鷹團隊衝頂雪山,突遇雪崩隊友生死相隔》刊於ifeng.com)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李蘭在攀登途中。圖片來源:《巔峰記憶》

2009年,她接到孫斌的邀請——攀登希夏邦馬峰,時隔七年,她終於決定再次面對那座雪山:

對於攀登者們來說,紀念的最好方式就是重新攀登這座山峰。(信息來源:《巔峰記憶》)

再次回到那個山谷——走在佈滿礫石的河灘,李蘭每到一處都在尋找過去的印記,她有種遊子歸鄉的感覺,一路都在想哪個地方發生了變化,小時候的玩伴都哪裡去了。

七年前,她和隊友來到這裡時也是陽光正好,搭好營地後,大家閒坐在草地上聊天,跟著藏族小孩學數數字。那時候的河比現在更寬更深,大家就脫了鞋,手挽手涉水過河,最後腳都凍得沒有知覺了。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當年大本營旁的湖水還在,C1營地旁的冰塔林退了許多,她還能清晰看到C2、C3的大概位置。一路上,記憶與現實交疊:

我閉上眼睛,極力從心的深處捕捉第一次看到這龐大山體時最初的感覺,那是最初的一點單純,只想著一座一座地爬山。現在呢,是更復雜了,還是更簡單了呢?(信息來源:《巔峰記憶》)

遙望西峰,她感慨山脊線多麼漂亮而明顯,為什麼當年沒有想到走山脊路線,那應該是最合適的路線。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在祭山儀式中重逢——這一次她的目標不是西峰,而是海拔更高的希夏邦馬主峰。登頂前10天,隊伍按照慣例舉行了祭山儀式。誦經聲喃喃在耳,桑煙嫋嫋,李蘭閉上眼睛,似乎能看到當年的隊友。

他們身上的隊服已經很舊,臉也曬得很黑。一個一個排著隊過來,安靜地坐在對面的山坡上,和她一起看著祈福儀式。

生離死別的朋友重新又見了面,無需言語,也能相互明白:

我們15個人犯了一個集體的錯誤,但是承擔這個錯誤的後果的人只有五個。A組他們是最強壯、最年輕、最好的5個人,我希望他們的靈魂得到了安慰。(信息來源:《巔峰記憶》)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直面歷史,山鷹再次展翅

2002年的希峰山難波及到的不只是15名隊員,隊長劉炎林還未飛回北京,“山鷹折翅”早已引起舉國關注,有人甚至在網上評論“是取消山鷹社的時候了”。

攀登希夏邦馬西峰前,西藏登山協會曾給山鷹社三條建議:

  • 租一部海事衛星電話;
  • 聘請藏族嚮導進山;
  • 希夏邦馬正處雨季,降水多、積雪不牢固,建議改在春秋兩季攀登。

為了省錢,山鷹社並未採納這些建議,只租用三臺對講機用於短線聯絡。而且,隊員大多是在校學生,只能利用暑期登山,他們還是決定8月進行攀登。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登山隊在校門前合影。圖片來源:《巔峰記憶》

回到起點——這些最終招來輿論的質疑,山鷹社也開始沉痛反思。

劉炎林回憶:各種各樣的總結會一直從當年8月份開到了第二年三四月份,山鷹社歷年的許多老隊員都趕回來參加。(信息來源:《回望北大山鷹社02年山難》刊於《南方都市報》)

技術上的問題容易指出,關鍵問題是選山要以何為依據,最終大家達成一個共識:

山鷹社是一個以登山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學生社團。選擇登山,但是不挑戰高難度的山峰,而是提供一個培養對攀登的興趣以及攀登的基本技術的空間;學生社團,意味著我們有所能有所不能,選擇目標的時候要切合我們的能力。(信息來源:劉炎林《2002-2003:山鷹瑣憶》刊於北大未名BBS)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2003年,劉炎林和李蘭帶著隊員來到青海玉珠峰。山鷹社成立後攀登的第一座雪山就是玉珠峰,這裡是山鷹的起飛之處。反思之餘,他們也盼望著再次出發:

登山是一件有危險的事情,如果一個登山團體把這種危險所帶來的後果都累積起來加到自己身上,這個重量會把它壓垮。(信息來源:劉炎林《2002-2003:山鷹瑣憶》刊於北大未名BBS)

攀登很順利,登山計劃、技術力量、後勤保障都力求完備。當隊員們成功登頂,劉炎林不禁跪在雪地裡,山鷹回到最初的起點,再一次展開雙翅,飛往更高遠的天空。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重返八千米——2003年以後,山鷹社進入全新的成熟穩定期,現任社長梁鈞鋆列舉了諸多轉變:

  • 攀登的目標定位成雪山訓練,不再一味追求更高更難的山峰,而是希望為學生提供接觸雪山攀登、專業戶外知識的平臺。
  • 嚴格遵守原則,不再攀登雅魯藏布江以南的山峰,選山時考慮地形豐富、難度又不特別高的山峰。
  • 攀登時嚴格設立關門時間,到了關門時間不可以再上,必須下撤。以前隊員們會優先考慮衝頂,甚至為了衝頂忽略天黑下撤的風險。

2003年開始,山鷹社每次選山都要舉行答辯會,請來校方、老隊員和中國登山協會的顧問共同評估。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每年暑期攀登前,登山隊都要進行每週四次的訓練:

  • 練耐力——變速跑或勻速跑,繞著操場跑圈40分鐘左右;
  • 練爆發力——繞著操場全速衝刺一圈,從6圈起,慢慢提到8圈、9圈;
  • 模擬雪山攀登——負重爬樓;
  • 除了以上週中三次的訓練,週末還視情況安排一次技術訓練或野外拉練。

隨著山鷹社一步步走向成熟,隊員們攀登的腳步也抵達更多巔峰,啟孜峰(6206米)、桑丹康桑(6590米)、甲崗(6444米,世界首登)、考斯庫拉克(7028米)……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2016年5月4日,山鷹社宣佈2018年攀登珠峰行動啟動。攀登珠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平時的體能訓練中,北京大學珠峰登山隊就要完成更為專業的內容,包括長距離山地拉練、針對腿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訓練、專業健身訓練等。

為了抵達8844米的高度,隊員們在兩年內攀登了卓木拉日康峰(7034米)、珠峰北坳口(7028米)、卓奧友峰(8201米)。

2018年5月15日10時23分,北京大學珠峰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由7名學生、2位老師和5名校友組成,他們大部分都曾是山鷹社的一員。

這一次,山鷹社重回八千米,於世界之巔盡情翱翔。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旅行到生死邊緣看一眼

在《巔峰記憶》的結尾,李蘭這樣描述站在希夏邦馬之巔的感受:

我們走進了山的內心,觸摸了頂峰之上的天空,這空不是虛無,而是無邊無際的自由。是所有攀登過的人們,都會嚮往的、可能付出生命代價的——自由。(信息來源:《巔峰記憶》)

影片中攀登希夏邦馬的隊伍由六人組成,分別是李蘭、孫斌、白福利、饒劍峰、嚴冬冬、侯賢懿。於李蘭而言,這是一次救贖與迴歸的攀登。於影片本身而言,這是一次在灰暗過往中尋找希望之花的過程。

六個人在鏡頭前述說著攀登的樂趣,以及與之相隨的風險。

登山離大地很近,離生與死的界限更近。你會有一些更直接、更深刻的體驗,關於生命是如何脆弱、你要如何保護它、它是多麼堅強。這時候,你離生命的本質更近。——嚴冬冬(信息來源:《巔峰記憶》)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影片裡的一行人中,饒劍峰和嚴冬冬如今已經長眠雪山。圖片來源:《巔峰記憶》

李蘭有個列表,當她知道有些地方出現事故時,會寫一句話總結,背下來並記在心裡。

2002年希峰山難後,她的總結是——死亡是登山的一部分。

這話聽上去好像沒有什麼好解釋,但是就真的是這樣。即使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一切都非常完美,最後死亡可能還是要出現的。

有一天你可能和死神面對面交流,一定要現在想好,當你遇見死神的時候,第一句話要說什麼。說hello,或者說你怎麼也在這兒。(信息來源:CHINADAILY採訪《巔峰記憶》主創導演李嘉人物李蘭)

五名學生長眠雪山,這場山難曾舉國關注

這裡是雪山的故鄉,一座座山峰相連,我們是一群在生活中主動離開核心,旅行到位於邊緣的生與死上來看一眼的人。這個邊境地帶原本是一片冷漠的白茫茫的大地,我們帶著勇氣來了,我們帶著傷痛離開,我們又重新回來,我們終將會離去,將記憶永遠留在這條沉默的山谷裡。——李蘭。圖片來源:《巔峰記憶》

《巔峰記憶》上映後,李蘭不再懷疑登山,她表示“登山就是我全部的意義”。

在一次採訪中,主持人感嘆登山是如此以生命為代價,不應該有太多摻雜的成分。為什麼登山,每個攀登者都有自己的答案,李蘭心裡想得很純粹:

它應該更純淨一些,因為有太多摻雜別的雜質的話會影響最後的結果,它就應該很單純、很乾淨,登山就是為了登山。(信息來源:《北大山鷹團隊衝頂雪山,突遇雪崩隊友生死相隔》刊於ifeng.com)

—END—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戶外探險outdoor


分享到:


相關文章: